最近,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的家长纷纷诉苦,说自己没有梦想。
在这些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生活,养娃无疑是其中最烧钱烧精力的一件事。
前有海淀妈妈花万买学区房、在教育圣地海淀*庄给孩子一口气报8万的补习班,后有顺义妈妈挤破脑袋送孩子进顶尖私立学校、英美国际高中。
她们为了自己的娃能出人头地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娃转。
说实话,这样的生活的确很辛苦,但是跟曼哈顿的妈妈们比起来——这点辛苦根本不值一提。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如果说顺义是北京的上东区,那么曼哈顿就是纽约的上东区。
它以豪宅区、高级餐厅和奢侈品店而闻名,在这片横跨大约三十个街区的区域内,聚集着全纽约财富顶端的1%人群,亿万级别的富豪和时尚名媛随处可见,被戏称为“超高级白人的地盘”。
在这里,你呼吸到的不是空气,而是钱的味道。
图片来源:lipulse
在曼哈顿当妈,才真的叫没有梦想。
在纽约上东区生娃的,基本上除了贵妇就是超级贵妇,她们有着自己的小圈子和三六九等的鄙视链,她们既是好闺蜜又是竞争对手,会一起相约去SoulCycle健身,同时也生活在与对方无休止的攀比中。
孩子就是她们最主要的攀比对象,攀比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娃上的学校、娃穿的名牌、娃请的家教和娃的数量。
当北上广高净值家庭还在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某或者美国TOP20名校时,她们会抚摸着自己精致的指甲,漫不经心地告诉你:
“常青藤从来不是人生目标,而是我的家族传统。”
01
在纽约上东区妈妈的圈子里,孩子的教育厮杀不是从中学开始的,也不是从小学,而是从托儿所。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上最好的托儿所,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孩子进不了优质小学、一流中学,意味着你在曼哈顿妈妈圈子里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在她描写上东区贵妇生活的书《PrimatesofParkAvenue》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这种焦虑通常从购买学区房开始。
你以为在曼哈顿买学区房,像在北京买学区房一样,甩出万就能买到?错!上东区的学区房都奇货可居,根本不是拿着足额的钞票就可以买到的。
只有穿着BrunelloCucinelli与LoroPiana等奢侈品的女人才有资格受到高等房屋中介的接待,这些中介大多眼高于顶。
想买学区房,必须证明自己的流动资产是房屋价格的5到10倍,还要经过居委会的层层筛选,填写夫妻俩每张信用卡的信息、大学时候的GPA以及父母和家族情况。
比方说,之前就有某位刚搬到上东区的女士想要买一间高级公寓的房子,结果刚聊了两句就被中介劝退了——人家中介火眼金睛,看得出你是真正富过三代的oldmoney还是出身一般阶层的有钱人。
这种公寓基本相当于富人俱乐部,只有真正的上流社会才能入住,暴发户是想都别想,就连麦当娜也曾被拒之门外。
有了学区房,下一步就是上托儿所。
上东区的妈妈们认为,一所好的托儿所就是敲开常青藤大门的捷径。但是在纽约上东区,好的私立幼儿园和孩子的数量根本不成正比。
常青藤名校的录取率为4.5%-10.6%,但纽约有些私立幼儿园连4%的录取率还不到,想要进入顶尖的托儿所,必须从娃到妈都全副武装。
娃要足够优秀那是必然的,尽管你家娃只有2岁,但也必须在一群2岁的娃中脱颖而出。
比如,你家娃上没上过“幼儿园预科班”?
这种预科班一个学期的价格在2万美元到3.6万美元不等,有的娃甚至3个月大就被送到Diller-Quaile音乐学院培养节奏感,幼儿瑜伽、象棋、高尔夫、法语更是上东区娃的必修课。
此外,纽约最好的私立幼儿园一般会让家长写“入学作文”,曼哈顿妈妈们会文情并茂地在作文里阐述自己家孩子选择这所幼儿园的动机,并且附上来自某位很有社会影响力人士的推荐信。
光交了文书还不够,纽约大部分顶尖私立幼儿园还会对入学儿童的双亲进行面试,
其中不仅包括父母的背景调查,还要详细向招生官阐述自家娃的特殊才能、性格优缺点以及“TA是哪个类型的学习者”(娃才两岁,该怎么知道他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这就不关招生官的事,而是曼哈顿妈妈们该头疼的问题了)。
图片来源:vanityfair
申请过了以后,娃要通过幼儿园的“试玩测验”,
也就是在孩子的午睡时间把来应试的孩子聚在一起让他们玩玩具、做游戏,期间设置各种干扰和诱惑,
通过对这些一两岁幼儿施压的方式来科学地评估出娃的专注度、学习能力、是否合群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指标。
为了通过这项测试,曼哈顿妈妈们从娃几个月大时就会雇佣每小时美元的“陪玩教练”来确保孩子们能“用正确的方式”跟小伙伴们玩耍,
或者雇佣一位每小时美元的、在私立学校有着15年招生经验的招生顾问。
对于那些没能通过海选的娃们,他们的名媛妈妈就只能想办法走后门进入这些私立幼儿园,各种稀奇古怪的极限操作更是不胜枚举:
托认识的人找关系已经是最正常的基本操作,有的妈妈甚至会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孩子有三十六分之一的印第安血统(美国学校重视多样性),
还有的妈妈则会从总统或者教皇那里拿到推荐信。
图片来源:vanityfair
海淀家长想把娃们送进那些写着“国际”“私立”“钢琴”title的幼儿园,只要跟园长攀攀关系砸点钱就行,
但同样的套路用在纽约的私立幼儿园上面,曼哈顿妈妈们大概会翻着白眼走开:
她们大概连想都想都想不到,在北京,送娃上幼儿园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02
进入了这些纽约顶级幼儿园,曼哈顿妈妈们的神秘生活世界才算打开了一道门缝。
一个海淀家庭主妇的上午11点,要么是灰头土脸地奔波在接送孩子上补习班的路上,要么在家疯狂研究育儿论文和健康食谱,致力于科学地把娃养成既身强体壮又智力超群的牛娃。
但是在曼哈顿的上午11点,家庭主妇们会开一瓶红葡萄酒,为自己挑食的孩子甄选一位营养师。她们不仅要当完美的母亲,还需要当完美的名媛、完美的妻子、完美的女性。
她们疯狂地健身,为了能使自己生完孩子的身体依旧苗条纤细而只喝有机冷压蔬果汁断食,
私人美容师和发型师是必需的,每月一次的美容和每两三个月一次的预防性肉*杆菌*素也是必需的,
她们一个下午在奢侈品店里花掉上万美元来为自己配置行头,以便让自己看上去高贵而美丽。
BusinessInsider曾经就纽约上东区贵妇花在自己外表上的钱做过一个大致的统计,得到的是这样的一串数字:
头发的护理:每周6k美元化妆造型师:每周1.5k美元肉*杆菌*素和面部填充物:每周7k美元面部护肤品:每周15k美元私人健身教练:每周7.5k美元营养师:每周35k美元按摩:每两周45k美元添置行头:每周10k~30k美元……
总之,粗略地算下来,每个曼哈顿妈妈每周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就能达到95k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7.8万人民币。
而这些名媛表示:这点钱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低消费,仅仅够你‘吃得还行,穿得还行’。
这些名媛们会在每天接送孩子时闪亮登场,把下午4点的学校门口变成一场贵妇T台秀,
曼哈顿妈妈们全都身材火辣,Hermès和Chanel包包傍身,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为了彰显自己去哪都有司机接送,无需自己走路)。
要是有哪个妈妈像个真正的家庭主妇一样穿着平底鞋和T恤素颜出现,所有的人都会向她侧目:天哪,这女的脑袋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你只是观看了一场曼哈顿校门口的妈妈秀,就把曼哈顿妈妈们想象成每天只知道穿衣打扮、逛街美容的绣花枕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薇妮斯蒂·马丁就因为在《PrimatesofParkAvenue》中把曼哈顿妈妈们描写成“可悲的小富婆”而被上东区贵妇们口诛笔伐。
一位曼哈顿妈妈在《哈佛深红报》上批判道:
“作为一个上东区的妈妈,我对于马丁写的文章非常失望,她把上东区的家庭主妇写成肤浅、渺小的女人,这种说法非常刻薄。”
一个真正的曼哈顿妈妈,在家庭主妇的身份之外都有一到两个名校学位傍身。她们毕业于顶尖大学的本科,并且拥有常青藤硕士学位。
她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理所应当上Brearley、Spence等全纽约最难进的私立学校,是因为她们自己就是从这些学校出来的。
在这些妈妈们眼中,她们并不是把婚姻当成了一种交易,而是自己选择了放弃职业生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家庭生活中。
这些纽约上东区的百万富翁妈妈们所追求的终极身份象征不是铂金包、也不是豪车豪宅,而是孩子。
马丁在她的书中写道:“在竞争激烈的文化中,‘成功’的后代是身份的象征,促使娃们努力奋斗获得成功,是上东区妈妈们的职业。”
《纽约邮报》写道,对于上东区的女性来说,孩子是他们展示财富的方式,不仅仅是拥有大量财富的象征,而且还是她们能够高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的象征。
纽约上东区妈妈们的拼娃,不仅体现在孩子所上的学校,还体现养娃的花费上。
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花费是很大的一笔钱,根据美国*府最新的统计数据,在美国抚养一个孩子平均需要花费,美元,而在曼哈顿,这个中位数将会整个翻一番,变成,美元。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上学的费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曼哈顿妈妈们多半还会聘请专业的营养师料理娃的饮食,心理咨询师负责教男孩们如何在课堂上静坐,家庭作业导师则帮助娃们学习,各路神仙大显神通,曼哈顿妈妈们只需负责掏钱包,
各司其职,十分和谐。
如果不想自己的娃在课外活动这一项上被其他孩子甩开,曼哈顿妈妈们就必须让孩子在TakeMetotheWater上每小时美元的幼儿游泳课,或者在WarburgRealty上每小时美元的音乐课。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此外,身为一个合格的曼哈顿妈妈,怎么能在暑假的时候不带着娃去自己家位于汉普顿(美国东北部海滨度假胜地)的豪宅开一个party?
去的时候总不能坐商务机去吧,毕竟娃班上的所有同学家里都有直升机,咱家娃可不能在同学面前丢脸啊!
这样的养娃清单,或许北上广妈妈咬咬牙还是能负担下来的,但前提是只有一个孩子。
而在纽约,真正的曼哈顿妈妈们生娃都是两个起生,四个打底,上不封顶。
早在年,纽约邮报就曼哈顿大家庭的趋势写了一篇文章,引用了当代家庭委员会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在美国前2%的家庭中,有三到四个孩子的家庭“显著”上升。
在别的地方,大家都觉得两个孩子恰恰好,但是在曼哈顿,三个及以上的孩子才是常态,四个、五个也不嫌多。
如果你在曼哈顿的街头看到一位穿着昂贵皮草的年轻妈妈带着六个小孩走进一家店,你不用怀疑这些孩子是不是她领养的,或者是她丈夫的前妻生的——她自己真的就能生这么多。
在曼哈顿妈妈的眼中,孩子的数量是一种财富的彰显:
如果你能在曼哈顿养五个娃,说明你确实挺有钱;如果你能养六个,那显然整栋楼都是你家的,楼顶或许还停着一架私人湾流机。
03
曼哈顿妈妈们都是神仙妈妈,曼哈顿的娃也是神仙娃。
这些娃从4岁开始就学习烹饪、网球、声乐、高尔夫、马术等贵族课程,并且大多在10岁之前就会说3种语言。
这些娃们深居简出,平时在Barneys的Freds吃午饭,然后被带司机的汽车接走。
他们乘坐游艇出海旅游,邀请朋友们参加各种派对,有些派对的嘉宾名单上还列着名校教授、*府官员和明星,派对、海滩和马是他们ins照片墙上的永恒主题。
对于普通娃来说,进入常青藤学校或许是毕生的梦想,是人生目标,但对于曼哈顿娃来说,上藤校是他们家族的标配,不过是选择普林斯顿还是选择哈佛的区别。
图片来源:DailyNews
纽约上东区著名的私立女子学院Chapin一般是曼哈顿妈妈们给自己女儿挑选学校时的首选,在这所学校上学,你可能和约翰逊的女儿、特朗普的女儿以及VeraWang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
这所学校的常青藤入学率是30%,从这里毕业的女孩都觉得自己至少也得上个布朗大学——她们从中学起就开始在贵族学校的实验室里进行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时不时还飞去冰岛或格陵兰岛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进行拍摄,
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4D游戏的设计,不过是业余娱乐罢了,不值一提。
北上广妈妈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全美TOP10的院校会想方设法给孩子在简历上制造各种亮点,什么女子高尔夫、冰球冠*,各种冬令营夏令营,国际奥数竞赛,
然而在曼哈顿妈妈的眼中,这些操作显然早就过时了,而且还有点low。
但是,这些娃们真的过得快乐吗?
这一点无从考证。
但我所知道的是,曼哈顿妈妈们会把自己娃的名字刻在戒指上,一个戒指上刻一个娃,然后全部金晃晃地带在手上去娃的学校亮相,
对于这些妈妈来说,手上牵着一个就读于St.Bernard’s的精英娃就像挂着一个Birkin包一样,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这些妈妈们互相打招呼的时候不会说自己的名字,而是会说:
“Hi,我是xx的妈妈,你的孩子也在这个学校上学吗?”
图片来源:TownCountry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曼哈顿妈妈是孩子的附属品,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曼哈顿的娃也是自己妈妈的附属品。
这些娃从小就生活在豪宅里,被管家、父母、家庭教师和司机包围着,没有自己的时间。
一位美国上东区富人家庭专属的家庭教师说:
“有一次我受雇于一个富豪家庭,当我第一次走进学生的房间时,我感觉整个房间看起来就像一个办公室。房间里有定制的弧形办公桌,平面屏幕和巨大的白板,白板上是学生的日程安排。这名学生在一天内连续上六个老师的课,中途没有休息。”
他们可以花美元买一张床,但是他们却没办法买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了。
曼哈顿妈妈们对于社交极其看重,往往会对于自家娃的玩伴精挑细选,门当户对的标准比中国家长给孩子挑结婚对象还严格,
她们绝不允许孩子和那些出身不够“高贵”的同学做朋友,因为这种社交“毫无价值”。
这些孩子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喜欢把自己关在浴室或者房间里,但是却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地板上静静地坐着。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Prada的包触手可得,但独处的片刻时光却千金难求。
与此同时,曼哈顿妈妈们也被焦虑所包围,她们的不安全感要远远大于同龄的女性。
图片来源:MarionEttlinger
很多曼哈顿妈妈有着高学历,但却放弃了职业生涯,完全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家庭生活中,而她们的丈夫又很少回家。
她们中普遍存在着紧张完美主义和经济依赖的状况,她们对于孩子、家庭和金钱感到恐慌。
失眠和抑郁是曼哈顿妈妈的常态,她们需要用伏特加来自我麻醉,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马丁的书中,她这样写道:“私立学校的文凭和豪宅管家,并不只是虚荣的地位象征,而是身为一个上东区人必须要有的东西。”
外表光鲜,背地流泪,就是曼哈顿妈妈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04
住着豪宅、穿着时尚、生活精致、养着一群超级牛娃,曼哈顿妈妈通过高效而紧凑地经营家庭把自己活成了全世界女性都羡慕的样子。
然而,她们的焦虑、攀比和痛苦,在这个圈子外的人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