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针剂“胶原蛋白”风波余震东宝生物违法宣传被查
自5月下旬开始,由一条微博引发的口服胶原蛋白“功效”之争引发了一连串风波:上市公司东宝生物被曝出胶原蛋白实验报告造假、胶原蛋白行业急速溃退、股价全面下跌、东宝生物遭立案调查。有律师称,不排除联合投资人向涉嫌虚假宣传的上市公司东宝生物索赔。
产品涉嫌“违法宣传”,东宝生物被查
6月3日,上市公司东宝生物被新京报《上市公司周刊》曝出“涉嫌违法宣传”及“实验报告涉嫌造假”,就在该事件即将被舆论淡忘之时,东宝生物“遭食安办立案调查”的消息再次将这家公司拉回公众视野。
国务院食安办6月26日称,在获知媒体关于东宝生物胶原蛋白涉嫌违法宣传行为的报道后,向内蒙古食安办发函,要求尽快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相关情况。经过调查,东宝生物被包头市工商局初步认定为“涉嫌违法宣传”。
6月26日晚,东宝生物发布公告回应,公司“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包头市工商局询问、调查工作”,但尚未接到市工商局关于此次调查、询问的任何认定文件,也未接到市工商局对该案进行立案调查的书面通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多次致电东宝生物,内蒙古公司方面电话无人接听,而东宝“圆素”北京公司也未接受采访,并拒绝提供公司任何部门及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6月28日,东宝生物早盘大跌,盘中最大跌幅8.47%,截至收盘,该股报8.42元,下跌4.86%。
律师称信披不足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认为,东宝生物这种虚假宣传伤害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消费者,对投资者也有误导。“投资者买公司的股票也是基于对一些产品信息的判断。东宝生物被曝光的实验报告造假等负面消息,不光是涉及工商层面的虚假宣传,作为上市公司也涉嫌虚假陈述。”他说,“工商部门确定了最终的处罚之后,从中受到损失的投资者可以据此向公司提起索赔。”
许峰说,依据相关原则,上市公司应当在被媒体曝光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出来说明或澄清。“先是不回应,到最后不得不默认,这是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从信息披露的角度看涉嫌违规。”许峰表示,他也一直在关注此案,待工商部门对该公司的处罚决定最终下达之后,他可能考虑联合投资者发起索赔。
《证券法》规定: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涉“胶”企业遇寒
东宝生物胶原蛋白因“虚假宣传”而中枪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悲剧。
近期,各种品牌胶原蛋白的销量也有骤减。登录淘宝发现,在胶原蛋白风波之前,月销量曾可达2万件的姿美堂品牌口服胶原蛋白同款产品,最近一个月的销量只有3000余件。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胶原蛋白”风波,对于处在迅速增长期的胶原蛋白市场来说,无疑影响巨大,同时也让这一行业的众多经销商感到很“受伤”:“我们没有虚假宣传,产品还有保健品批号,但是也受到连累了。”某品牌胶原蛋白经销商表示,代理胶原蛋白之前,自己根本没想到什么风险。“就像饮料一样,能出什么事?”
新京报张泉薇
-业内声音
东宝被查折射食药监管趋严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东宝生物因胶原蛋白产品涉“虚假宣传”被国务院食安办直接提名要求查处,折射国家对于食品药品的监管已步入严厉阶段。
事实上,生产胶原蛋白的商家,利用广告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在国际市场也已经有过先例。
在2010年英国广告标准局(ASA)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美国NeoCell公司的一款胶原蛋白美容保健品中,商家因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产品说明中所说的功效,被认为是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并被迫撤去该款广告。
英国广告标准局(ASA)要求,无法被证明的产品功效和宣传词不得再次出现在该产品的说明书中。
资料显示,任何欧洲市场上销售的健康类产品都要受到欧洲食品标准局(WFSA)的规范,厂商要定期向WFSA和各国的广告标准局提交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和销售数据,用以证明在广告营销和功效说明中的每一句话都真实可信。
此前,国内胶原蛋白市场乱象横生。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曾证实,“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使用胶原蛋白作为原料的保健品,但国家食药监局并没有把胶原蛋白作为一个特定的保健品门类对待,在国家210多种被批准的保健品原料中,甚至没有将胶原蛋白列入其中。”
据了解,国内目前被批准为保健品的胶原蛋白产品只有30多个,而市场上胶原蛋白产品数目之多则难以统计。“不少都是冒充保健品进行功效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说。
实际上,按照《食品广告管理办法》,普通食品禁止宣传疗效。国家食药监局日前正开展打击“四非”保健食品行动,其中打击的一项就是——非保健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及虚假宣传。
新京报张泉薇
原标题: “胶原蛋白”风波余震东宝生物违法宣传被查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