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民间杂谈中国民间的丧葬习俗 [复制链接]

1#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传统的丧葬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后人对其尸体的处理——殡葬。殡葬这一行业源远流长。从考古资料来看,大约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已有了丧葬习俗,山顶洞人洞穴的一侧有一块墓地,发现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钻孔骨,骨坠装饰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顶洞人遗赅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

我国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造成各地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更多。这使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国**观念由来已久,墨子《明*》篇中就说到了人死后成为*,相信有*神存在。丧葬文化是后人寄托哀思的方式,我们不应把它完全当做封建糟粕,也无需从迷信的角度来看待它,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在汉代时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在墓中建有客厅、厨房、厕所、饲养牲畜的棚栏,囤积食品的仓储,墓中还刻有日、月、星、辰、神话故事、神兽仙禽、仙云卷草等图案。对于古人如此的丧葬文化,学术界的解释至今也无法让人完全信服。若古人只相信“六道轮回”、“投胎”,那众多帝陵中奢华的墓穴和众多的殉品难道不是给墓中人准备的吗?是否是前人相信肉体可重生?倘若我们的祖先所信奉的仅仅是精神还原而不是肉体还原,那么,他们或许不会对死者有这般的照料。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破四旧”曾动摇了既存的传统丧葬文化及其阐释系统,而且以宗教迷信、巫术来解释并对其加以定性,取而代之以理性而经济地处理丧事的方法。但在农村,人们仍然向往一些传统的治丧方式,作为对后辈的一种教育及对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丧葬文化是一种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是富有生命的一种贴实的文化,比那些书写在纸张上的文字要真实,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实际内涵——对待生命的热忱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看做似花般地怒放与凋零,表现出对生死的大彻大悟,才会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说。有人说,生命是上天许诺给我们的聚会,在这里我们遇到亲人、爱人、仇人和敌人,然后各自散去。对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的方式就成了生命的内容。就像没有人能够永远留下,其实也没有人可以真正离去。生者来源于地之母,逝者终归于地之腹。丧葬文化的初衷是让生命在青山绿水间永延。

初终的礼俗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我国民间习俗还认为,凡人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此时,家人在心理上、物质方面早有准备。弥留之际,其家中男女,哭泣尽哀。接着将尸体抬放在堂内席垫之上,谓之“下榻”,旧称“小殓”,卧于灵床,依礼设帏,惟帏外暂不设灵位,以便棺殓。此时,尸体卧向朝外,脚头习以羹盛茶油放灯芯点燃为灯,谓之“佛灯”。以上“初终”的做法,主要是沿乡俗,据说这样,可尽孝之心,是不欲遽以死待其亲。尸身安置于灵床谓之“正寝”。正寝后,一面发出报丧条报告各亲友,一面家人商议治丧各事。

接下来是“复”礼,也就是招*。一般是家人到屋上或高坡,朝祖先发源地呼唤死者。复礼是亲属希望亲人*归的礼仪,其后还要检查死者的鼻息、脉搏。接着便是“初哭”。

初哭是哭的开始,在确认亲人已经去世的时候爆发性地发出。这种情形不仅汉族存在,许多少数民族亦有此俗。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给死者口中含物的仪俗,一般多含钱币,旧时富家也含珠玉珍宝。这种仪俗古礼叫“饭含”。一些地区还要在死者衣袖内放小面饼(俗称“打狗饼”)、纸钱(俗称“买路钱”),饼是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的狗吃的,钱给拦路*。另外,俗说去冥府的路上要渡河、过桥,都用得着钱。西南纳西族人在将断气时,由孝子往死者口中放“含口”,含口是一个小纸包,里边放大米、碎茶叶和银屑,分装三小包,第一包作渡河船费,第二包送给守阎王殿的两个大将,第三包带给祖先。

装殓的礼俗

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木。古礼装殓分大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是和所谓“三月而葬”相应的。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装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时穿好寿衣,次日便装殓入棺。

小殓、大殓之分。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此仪于死之次日早晨进行,其过程是: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用以扎紧尸体所穿衣的宽布带);绞上铺衾(覆尸的被盖),衾上铺衣,再举尸于衣上,然后依相反的顺序穿着装束;束绞时,绞要掰开末端,然后掏上冒(装尸体的布袋,分上、下两截,上称质,也叫冒,下称杀),上盖夷衾(覆尸的被子)。至此,亲者痛哭,哀止,小殓礼成。

大殓即入棺,也称“入室”、“入殓”等。入殓前,有的丧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有的还要请道士,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以五行说法,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将其书写,张榜贴于墙。死者入棺时,几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必须远避,否则认为对丧家不利。民间认为死人是一种遭殃,故这类榜文称“殃榜”。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入殓者,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入殓前要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上青麻杆,杆上糊呈文纸。也有用*纤纸糊棺内四壁,棺头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尸体头顶用红布围上,腋部兜上红绸巾,入殓前,先于棺材底部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面盖一床棉被,两头分置“元宝枕”。供死者搁头和脚。此时,孝子及众子跪立棺头,其他亲戚围棺痛哭。

接下来是开光,指死者的长子为亲人揩拭面颊,亲友最后一次瞻仰遗容。揩拭的时候用筷子挟一个温棉球,依次擦拭眼圈、耳朵、口,最后为死者擦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转身摔碎。这时,全体孝子瞻仰过遗容以后,要大哭,表示最后的诀别。

开光之后要把棺盖钉上,这时便要挽发。一般钉棺盖时,孝子要喊“亲人躲钉”,以免木舛伤及死者的灵*。如果孝子孝妇把头发梢缠在钉子上,便是挽发了。其意义,大略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之父母”,以维系幽明,联络心性。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中,死者入殓前一般都要作些处理,最突出的就是沐浴。毛南族人死后,孝子们要到水井或山塘边,投一两分钱于其中,买一大碗沐浴水来,然后掺人米草碱用白布沾水男左女右自上而下象征性地抹三次。壮族的情形也大体相同。死者咽气后,孝男要由师公或道公带着到河边取水,到河边师公念经,孝男向河里投几枚硬币。用小瓮打水。回家温热,在水中加入柚子、柑子叶,亲自给死者沐浴洗尸,有的地方男性死者剃发,女性死者梳头。以柑叶水将死者全身洗净,然后把眼皮合上,有的地方的浴尸只是一个仪式,孝子们用柚叶醮水滴在脸上就算完成。

报丧的礼俗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像人初生时在家门挂出诞生标志一样,人死以后,丧家在门上要挂出标志,称“挑钱”。所谓钱,也就是纸幡,有的地方叫“通大纸”;有的地方因为纸的张数要和亡人的岁数相等,所以也叫“岁数纸”。纸幡挂在院门口,男左女右。在浙江建德县的畲族,人死后要“门竖一幡,上书死者姓名”。满族人死后不挂纸钱,而是在门前挂红幡(满族贵白贱红,故送终用红),称“丹”用木杆高悬,日出挂,日落取下放在棺材旁侧。近世满族民间多用红布制成,全长四米有余,红幡形状是将整幅红布分为四条,头和尾用墨布装饰。

小殓以后,丧家就要将死讯等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及时地赶在大殓前来。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讣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讣告报丧的,民间一般以口报为主,即孝子亲自前往报丧,对那些至戚以及关系特殊的尤其要如此,否则礼数不到;而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报丧去的孝子要着孝服,或者戴顶孝帽,腰里扎条孝带子(麻)。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都要叩首。毛南族的报丧有两次,第一次是孝男手中点支香,带一些纸钱、一斤酒、三斤*豆,向舅家报丧,在舅家要吃一顿素饭,这叫“报素丧”;第二次是在出殡的当天清晨杀猪宰牛时候,先割下三五斤肉,再将内脏各取一些(如每宰牛,则多取一碗牛红,一节牛粉肠),外加一斤酒,带香纸,和第一次一样到舅家报丧,目的是向舅家禀明出殡的时辰,并请舅舅提早来主持祭丧仪式,这叫“报荤丧”。在广西大新县的壮族,则是人死后马上连放三响地炮,称“报时”,也就是报丧。此外,还有送“报丧条子”的。报丧条子上写“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或本家夫人)恸于夏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男曰正寝,女曰内寝)。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下款与府第和禀报人,收口报人的姓名则用红纸条写了,贴在口报上端。由日报条子的内容可知,这还不是正式的讣闻。简单一些的报丧就要与讣闻合二而一,一次报丧。

正式的讣闻也叫讣告、赴告、告丧等。这一般是世家大族施行的仪俗,贫民百姓则仅是一次口报。讣闻一般为书礼形式的,有一套固定的文辞,大体如:“不孝某某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某某公、讳某某、某府君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某某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最后写卜“叩在:戚、友、寅、学、乡、世”(红字)字样,结尾写“哀此讣”。在列上丧礼日程的下边,依次开列子孙的名单。

无论是至亲还是好友,接到讣告以后,都要及时地赶到丧家参加丧葬活动。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在广西一带的地区,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也有的地区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这样做是为了辟邪。

也有地方报丧俗规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报丧的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

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并且他们用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是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数,是男是女,就一目了然了。

旧时有些广东地区的人常常骂那些行色匆匆赶路的人是“报死”,因为根据当地的报丧的习俗,报丧的人必须来去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高声地喊叫,报过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来驱除不详,然后就马上回去。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报丧的人带着一把伞去,把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主人便要请报丧的人吃点心。然后,问清楚入殓的日期。最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到门外,来表示驱邪避祸。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

在浙江一些地方,死者的家属身穿孝服,准备好菜肴酒饭等在门外,烧一些银锭、草鞋等,这叫做“送无常”。“无常”,就是民间传说的勾*的*。说是“无常”吃了菜肴酒饭,拿了银锭花费,又有草鞋可穿,就不会来打扰死者了。

旧时北京的丧葬讣文是比较严格的。人死了以后,亲属就要把消息告诉给亲友。报丧用的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比如“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某府君恸于某年月日时寿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不孝某某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月日安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哀此讣闻。某日接三,某日唪经。”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孤子某某泣血稽颡”之类的文字。

成服的礼俗

成服也就是穿孝、戴孝。旧时的穿孝、戴孝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不允许有所差错,所以叫“遵礼成服”。

成服最基本的“礼”,即传统的所谓五服制度。“五服”之制是我国在周秦时代就基本定型的丧服制度。其实际情形是,这种制度不仅见于丧葬,也是亲族关系远近亲疏的标志,与礼仪规制或实际的权利、义务关系多有联系。就丧礼而言,它规定了何种关系应该属哪一服,这一服应该穿什么样的丧服,服丧多长时间;相反,见到所着丧服,也就能知道服丧者与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并且大略推知服丧人相互间的关系。

五服不仅标明了亲族内部的人际关系,也约定俗成地规定了这些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斩衰,“衰”(读做“催”)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衰缞,是最重的孝服。

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成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

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以及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以及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什么关系的人穿什么样的孝服,而“分配”孝服也有一定的礼节。一般的关系,主家送上即可,而特殊的关系如人主、四门亲家等,虽说孝不重,但却要由孝子跪叩呈上。在这种礼节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关系的远近亲疏,而是尊卑等。如果这些礼节没有做到,把尊卑、先后、亲疏的关系搞错了,就可能出现争吵。

孝服遮体的多寡(民间叫“轻重”)和五服制度相关。若是斩衰一服的,即父子、父女(未嫁)关系,孝要从头到脚一片白,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带孝”。如果双亲中有一人健在,则鞋后跟处不用白布包严。此外的几服各依其制。有的只戴孝帽子,却无孝服。孙、重孙除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孙子、孙女孝衣肩头钉一块红布,重孙钉两块;如果亡人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

总之,颇具礼仪意义的成服不仅让孝子们都穿上了孝服,并且也明确了多重关系,并且影响着其后的丧葬仪俗,同时可以根据穿着看出与主人间的亲疏关系。

送盘缠的礼俗

民间俗信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像现世中的人一样生活。因此,亲人去世后,要为其准备到另一个世界去的“盘缠”。安葬后的一段时间里,还要定期到坟前焚烧纸钱和纸扎品,以示给死去的亲人送去钱财和物品。

“送盘缠”又称“发盘缠”或“发纸马”。是在死者下葬前一天的晚上,在村头路口(过去多建有“土地庙”)举行一个送行仪式,将纸扎的轿车、童男童女、小牛、元宝等焚烧掉,以示给死者准备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的交通工具和路费。

灵*存在观念,是“送盘缠”、“烧纸钱”习俗在民间长期存在并流传的根源。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就产生了灵*观念,认为人自身是由身体和灵*两部分组成的,死亡是灵*离开了身体变成了**。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前后,人们想象着为**找到了安息之地“幽都”。东汉王逸注《楚辞·招*》“君无下此幽都些”云:“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以后,人们将佛教中主管阴间地狱的阎罗王(多简称阎王),说成是冥界幽都的最高主宰。后来道教又结合灵*说法和佛教的地狱说法,想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冥间*域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但有*域的主宰丰都大帝(阎王爷),还有判官*卒、牛头马面、勾*无常。

晋代葛洪《枕中书》中曾说有五方*帝,其中北方*帝的治地是罗丰山,后代人们将罗丰山讹传成是四川的丰都县。于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在丰都县按想象修建了阴曹地府,使这里成了阎王爷的办公机构所在地。人死了都要到阎王爷这里报到,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转世投胎,听从阎王爷根据死者生前的表现发落,于是丰都成了人们想象中亡*所趋的*域。虽然老百姓们并不一定都清楚道教所说的阴间冥府,但生死两界,阴阳有别,人死了**要到另一个世界是不少人共同认可的。对于活着的人来说,那个未知的陌生世界是遥远、神秘莫测的。于是人们按照现实生活经验,为去那遥远阴间的亲人准备“盘缠”和“交通工具”,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这便是“出殡送盘缠”的由来。

送葬的礼俗

丧礼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通过小敛、大敛等方式,将遗体处理后装入棺柩。丧礼后半部分的主题则是将棺柩安葬。《说文解字》云:“葬者,藏也。”葬的目的是掩藏尸体。远古时代没有墓葬制度,人们通常将亲人遗体弃置野外,再用薪草掩盖,《说文解字》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会敺禽也。”由于亲人的遗体每每为鸷禽猛兽撕咬,子女内心不忍,于是守在遗体旁,用弹弓驱赶鸟兽。相传到*帝时开始使用棺椁,将遗体深埋,入土为安,体现了文明的演进。

送葬时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哭丧棒”,大儿媳妇抱“馅食罐”。等这一切准备妥当,就要起杠了。伴随起杠的还有两个仪俗。一个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将里边的荞麦皮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一个仪俗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这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也叫“吉祥盆”。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无儿无孙,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关系陡然拉近,确立起财产继承关系来。摔盆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说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扛起引*幡,驾灵而走。

关于具体的出殡行列,贫富相差极为悬殊,有的绵亘数公里之长,有的不足二三十米长。一般的都要包括鼓乐、松活、纸活、花圈、挽联、执事、僧道、孝属、执绋亲友、灵棺以及送殡的车轿。

传统丧礼出殡的路上,也还有几项仪式,比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纸钱即用白纸砸成的“铜”钱,出殡时由专人在孝子前头扬撒。起杠、遇有路祭时以及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把纸钱高高扬起。旧时北京的大殡有专门的扬钱者;简单些的则由打发“外祟”的人代劳——旧时无论大小殡仪,都雇一个人挎着放有烧纸、冥钞的筐子,手里拿着香火,逢过十字路口、井台、词庙等处点纸,打发“外祟”。

茶桌和路祭棚多是丧家的亲朋等摆设,意在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们饮水,一般是得知丧家出殡日期和所经之路,届时摆出茶桌,设茶壶、茶碗、茶盘。等灵柩走近的时候,端给孝子,孝子无论喝与不喝,都要跪下叩谢,路祭则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

落葬的礼俗

送葬的队伍到达墓地以后,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填土埋葬。

填土的时候要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铁锹填。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以后人们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有些地方的风俗则是立墓碑,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等。引*幡也要栽在墓中。

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这些纸制明器也叫作“冥器”,俗称“社火”、“纸货”。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从宋代开始流行。其中有仿实物而造的,如盘盏碗碟、衣服鞋帽、被褥枕头、桌椅床铺、车马鞍鞯乃至书童婢女、住宅院落,也有想像中的象征性物品如聚宝盆、摇钱树等。随葬品是随同遗体一起埋入墓坑的,纸制明器则在下葬后烧掉,表示已经让死者带走了。满族此俗称“烧饭”。清朝清太宗曾经规定:“和硕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者,只许烧夏衣、春秋衣、冬衣各三件;平民只许各烧一件。”故此,一般平民只是焚烧枕头内的荞麦皮、谷物和纸制的祭奠品。

做七的礼俗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过去的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民间习俗“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

头七。民间认为死者直到此日才真正死亡,其亡灵将归宅哀哭。为此,丧家要于亡*归宅以前,即于当日午夜以后,开始号哭。而至正午,请僧在灵前诵经“开*路”。道僧举行法忏,多设法坛于葬家(一、三、五、七旬的大旬均设之)。坛中系三宝佛,左右系十八地狱图,丧家遗族随僧道献敬。二、四、六旬为小旬,奠祭从略。

三七。或称“某子(女儿)旬”,嫁出女儿需于当日回家祭奠,故有此称,中等以上家庭举行“做功德”,系由嫁出去的女儿及女婿备办丰富祭品至岳家致祭。其仪式为:先由僧道诵经,继由礼生司仪,女婿致祭读祭文等,仪式极隆重。当夜,丧家设宴酬谢。做功德,为期一昼夜,也有做二三日的。如果逢五旬、七旬等大旬,也做功德。

做功德之后,有时还做“弄铙”,类似技艺表演。做功德时,或另在灵前由道士举行“打虎炼变”“目莲救母”两出节目。前一出演行者为寻觅吉地安葬,途上逢猛虎,经与之搏斗,虎终于为孝恩感动,放其通过。后一出演目莲上人设法救出其母在地狱受苦。均为宣扬孝道。

五七。由孙女侄女致祭,因而称“查某孙(侄)女旬”。

七七。俗称“做尾口”。七七除“做功德”奠祭,入夜有“烧灵厝”之俗。灵厝为纸竹所扎,并焚烧,以供死者在冥界居住之用。

丧家的纸制饰物还有“二十四孝山”,即将二十四孝的故事场面,悬于大门上。大门两侧又由出嫁女儿赠制“金银”为装饰,类此均为答谢死者之亲恩。

居丧的礼俗

丧礼完成后,还要居丧。居丧的基础是孝道和感情。即孝子们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节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对亡人的哀悼、思念。过去传统的观念是:小孩子出生后三年不离父母亲的怀抱,时刻都要父母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亲亡故后,儿子应该还报三年,即要守孝三年。

其实,出殡以后一直到三年居丧期满,又可以分出好多小环节来。古礼埋葬以后有反哭、虞礼、卒哭的仪注。“反哭”即指埋葬以后的哀悼。“虞礼”是安*礼,要进行三次。三次虞礼之后行“卒哭”礼,即向灵位献供、举哀,之后,早晚可以不再哭悼。卒哭次日即将新神主迎入祠堂,附于祖考或祖妣之旁,礼毕将新神主移回原处。丧后十三个月、十五个月举行“小祥”、“大祥”礼。

居丧三年,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的要求。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按照古礼,居丧的三年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寝苫枕块”,即睡草席、枕砖头土块,而且要粗茶淡饭,不吃肉,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居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

不过,居丧的时候也还是可以有些权变的,《礼记·曲礼》明确规定说:“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惟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也就是说,权变的杠杆有两个,一是是否有疾病,有则要随便一些,不必拘礼;二是年龄如何,若年迈也不必拘礼,七十岁的孝子甚至可以只是披麻戴孝,可以饮酒食肉,也不必到父母墓旁搭草棚寝苫枕块。此外,碰到家与国的冲突,家礼服从国事,孝子可以不拘居丧之礼,出来为国效力。

服丧期间必须遵行种种禁忌,连少数民族也普遍一致。比如壮族孝子守孝期间绝对禁止同房,不坐高凳,不赶圩,不剃发,不参加歌圩,停止一切社交活动,且每顿饭必须先祭亡灵。达斡尔族服孝期内不理发,不刮胡子,不出远门,不接受叩头礼,不剪指甲,女子不许戴头饰、耳环、手镯等,不和别人斗殴,不准婚嫁,不睡炕上,夫妇禁同房。此外,春联不用红纸用蓝纸,年节守灵不出外拜年。

苗族人禁止在服丧期间结婚,三年之内不招揽春节间的“狮子”、“龙船”等喜庆的娱乐活动。满族人在服丧期除遵守许多禁忌之外,服饰上有许多特别的仪规。清初,满族孝服有“男摘冠婴截发,女去妆饰剪发”之俗,后来相沿成宫廷习俗。在民间,男子腰系白布带,女戴包头。如果是一个老人去世,腰带、包头飘带为一长一短,二老双亡则一样长短,孙子辈在带子上加一红布条,重孙辈加两条,称“花孝”。没有过门的儿媳为公婆戴孝,白孝服内穿红孝服。妇女在服孝期间,鞋面上蒙浅灰色布面。服丧期间的这种服饰装扮,与未婚和已婚的服饰区别一样,具有浓烈的礼俗意义。

墓碑、镇墓兽

在我国墓葬的历史上,最早就是“墓而不坟”,也就是说只挖墓坑,不筑坟丘,地上也就没有任何标志。后来,不仅要筑坟丘,还要植树、立墓碑。最早的墓碑有木制的,但因木头质地松软,不耐侵蚀,石头坚硬,易于保存和敬拜,石墓碑也就流行起来。江苏丹阳县有春秋时代吴国季扎的墓,碑文为古篆,其词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字大径尺,相传为孔子所书。然而,据载中国最早的墓碑始于秦汉时期。

墓碑多为长条形,碑头切成圆形,或雕出檐,下置碑座。简单的墓碑没有什么雕饰,碑的正面刻文也较简单,比如只刻“之墓”,或名前加籍里,或加其他文字称谓。若是子孙为父祖立碑,则写“先祖(考、妣)之墓”。夫妇合葬,宋朝时的墓碑写“宋故进士(或云处士)某君、夫人某氏之墓”。碑上还可以刻立碑人姓名和立碑时间。刻在左下侧,字体要小一些。尊贵一些的墓碑,雕饰要多一些。比如碑头刻盘螭纹,碑沿刻忍冬、缠枝纹等,碑座也讲究一些,甚至雕赑屃(龙的九子之一,形似龟,以驮力大而著称)驮碑。碑文也就比较复杂,一般的体制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有的还有死因。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即概括性的赞语。还有比此更加复杂的碑文,即墓志铭,其内容一般为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这种墓碑文字实质上是盖棺的定论,包含对逝者生前的人物事迹的评价。

中国古代丧葬不仅受传统封建意识所讲灵*、风水观念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巫术因素,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和做法求取吉祥嘉瑞,避免凶咎邪崇,或者对后代的健康、吉祥、功名有益。具体表现有安放镇墓兽(物),雕镂吉祥图案等等。

我国民众虽然视死犹生,对自己死去的亲人充满情感,但同时也不免产生死灵的恐惧感,这样就产生了避邪的举动。西北地区有“墓虎”说,说是死者有时变作墓虎,夜间出来作祟吃人。俗说墓虎口如血盆,脑袋可以摘下来洗刷,很是凶恶。墓虎的形成,多为死者“反殃”。因此,若遇凶死或者死后停柩不靖者,下葬后要在棺材上放一个犁铧,以避邪镇祟。从考古发掘中可知,这种避邪镇祟的巫术行为很早就有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墓葬中,常随葬玉器,有的玉器是巫觋的法器,葬入墓中,含有护主、驱*、避邪的功能。奴隶制时代殉葬奴隶、猪犬,秦汉随葬兵马武士俑,都含有护主避邪的意思。东汉画像砖石墓中,常可见到避邪的符篆。中原、关中一带还流行随葬避邪印章,如“*神越章”、“*神越天帝神之印”、“天帝杀*之印”、“天帝神师”等。*越是道教传说中天帝的使者,常被派往联系、监督冥府冥吏。随葬这种印章是为了“拉虎皮作大旗”,防范冥吏野*骚扰,等于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避邪镇祟、追求吉祥嘉瑞的观念不仅反映在墓葬之中,也反映在墓上,那就是在墓地安放镇墓兽。镇墓兽的机制是双向的,既避邪镇祟,又求致吉祥嘉瑞。镇墓兽的出现也比较早。秦王嬴*生前极力寻求长生之法,死后又致力于升天成仙,据《西京杂记·卷三》载,他的郦山陵前便雕刻有两只麒麟。至汉代,陵墓前的镇墓兽多为石狮,石狮又多两膀生翼,其意在于载墓主羽化登仙,或驮墓主遨游长空。此外的镇墓兽还有犀牛。到西晋,在一些大型墓葬中,开始以一只四足直立的镇墓兽和武士俑一道担任镇墓避邪的任务。北魏时,用二只镇墓兽卧于墓门两侧;北魏后期,两只镇墓兽又演变为一只兽面,一只人面兽身,多蹲坐;装士俑也一直保留了下来。在南方,南朝时期出现了在陵墓前以石刻神兽避邪的习俗。当时所用的神兽除狮子、麒麟外,还有天鹿(禄):似鹿长尾,一角;避邪:似鹿长尾,两角;扶拔:似麟,无角。唐高宗时,脚踏卧兽的天王俑基本取代了武士俑,不久又出现了脚踏俯卧式小*的天王俑,同时还产生了头有角,肩生翼,或面目狰狞、握蛇踏兽的镇墓兽。南京,明朝朱元璋的墓前甬道口就有镇墓兽。

民间年节必祭祖

祭祖是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年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来自民间信仰之一——对祖神或祖灵的崇拜。所谓祖灵崇拜,乃是对死者灵*(**)崇拜的一种。祖先的世界可以被理解为其子孙所组成的“现实社会结构的延伸”。祖灵崇拜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家族的发展和家族生命周期的更迭、延续,使祖先观念与灵*观念牢牢结合;使亡故的先人,一代一代以其祖宗在天之灵升入神位,成为氏族、家族延续的最可靠的保护神。

到了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社会观、家族观都以父系血缘世系为主体,建立了列祖列宗的根基。在家天下的背景下,祖先的位置高高在上,成为统治的权威势力。因此,祖灵就更加以其神秘的特征和奇异的超自然力,深深地支配着民间各家各户。韦伯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儒教与道教》中,把祖先崇拜视为汉族自古以来唯一的民俗宗教,是由作为祭司的家长来管理的氏族团结和存续的基础。在他看来,祖先崇拜独立于国家的干涉,它支配着民间的社会组织(氏族),或者服务于集团的统治。

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称“家庙”,他们祭祖活动则集中在这里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已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像)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均有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先将香炉、香筒、烛台(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水果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起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中。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

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这里是本家亡故之人*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祭祀祖先时,把祖宗们的牌位依次摆列于正厅,牲醴酒浆、纸马香帛,都整洁齐备。然后长幼依序上香跪拜,事后分别侍立于供案两侧。有些思亲至切的子弟,矮凳侧坐,陪守通宵达旦而不辍。也有的人家在祭祖时,用木刻版画“俎豆馨香”来代替祖宗牌位。

当然,各地祭祀祖先的礼俗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清雍正年间刊印的浙江省《常山县志》卷四说:“元旦拜祖先遗像或牌位,谓之‘拜真’。”清嘉庆年间刊印的河北省《枣强县志》卷十六说:“正月初二上坟,俗名‘送爷娘’。”清同治年间刊印的江西省《宜*县志》卷八说:“元旦,子孙必至祠拜祖,孩提均至,按丁给煎饼。”民国初年刊印的山东省《泰安县志》卷六说:“初一、二拜家堂,称祖宗为‘家亲’。”多半人家是在家祭拜祖先牌位或其象征物,从初一到初三,都有这番礼拜。

汉族人年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无疑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它既反映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实际需要,也是后代报效祖先、感恩先人的一种隆重礼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