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六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六)

老胡同,新生活

《求是》杂志记者旷思思

“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哪里?就是胡同。如果北京的胡同都消失了,都变成高楼大厦了,还怎么记得住乡愁?”

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走访察看街巷风貌,强调“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既要把这个文化底蕴保留下来,又要让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要把二者结合好”。

前门东区共有46条胡同,是北京老城重要历史片区,是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前门东区在最大限度保护古都风貌、留住胡同韵味的同时,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老胡同的居民过上了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提升改造,让“生活有里又有面儿”。走进草厂四条胡同,青砖灰瓦,阳光半洒,街上的喧嚣渐渐隐去,古朴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下了脚步。

“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但又比那时候好太多了!”说起胡同变化,75岁的朱茂锦老人感慨万千,“以前到处私搭乱建,垃圾成堆。电线密得跟蜘蛛网似的,不安全也不好看。公厕更别提了,不用打听,闻着味儿就能找着。”

近年来,随着疏解整治和提升改造,草厂胡同持续变样。按照原有胡同肌理进行恢复性修建和保护性修缮,老胡同重现古朴风貌;拆除违建、架空线入地、见缝插绿,窄仄破旧的胡同日渐舒朗雅致;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电器厨卫设施便利又安全;干净敞亮的胡同厕所里,新风系统、消*灭蚊蝇设施、采暖设备一应俱全。

细节处更彰显“绣花”功夫:空调外机加盖统一灰色镂空砖,助其“隐形”;“伪装”成花盆的宠物便便箱,方便居民随时清理宠物粪便;百余处上下台阶的“爱心扶手”、近个院落里的感应式太阳能小夜灯,让老人们的生活安心更暖心……目前,草厂胡同正“一院一策”打造更多“美丽院落”,更好满足居民在“储、厨、卫、浴、光、亮、停、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精雕细琢,赋予胡同光鲜亮丽的“面子”,更给了居民整洁舒适的“里子”。“生活有里又有面儿。”朱茂锦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惬意’!”

“小院议事厅”,议出居民顺心顺意。草厂四条44号院的“小院议事厅”内,来自街道、社区、居民等方面代表,正热烈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改善胡同环境。

“胡同铺什么材质的路面、两侧种什么绿植、厕所怎么改、垃圾分类怎么推动、传统节日怎么庆祝等,社区内的大事小情和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都在这里开展过讨论”,小院议事厅“厅长”李彩仙介绍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小院议事厅”,“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图为提升改造后的前门东区草厂胡同。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小院议事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畅所欲言谈问题、讲诉求,齐心协力想办法、拿主意,形成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生动局面。

“过去,居民有啥问题,我们来决定怎么解决;如今,有什么事儿,大伙儿商量着来。”草厂社区*委书记李峥说,“社区治理更精细,让居民顺心顺意。”

“会馆有戏”,文化丰盈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把胡同的公共设施利用好,把胡同的公共服务搞上去,把文化内涵丰富起来,这样“我们的胡同就活了,就能让老百姓感受到胡同是个宝”。

历史上前门东区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位于青云胡同22号的颜料会馆,建于明代,是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晋商会馆之一。沉寂多年后,如今颜料会馆里再次响起了悠扬婉转的戏曲唱腔,已有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是首都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通过引入契合会馆历史特质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演出,让历史文脉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既激活百年会馆资源,又丰盈百姓精神生活。

年10月以来,前门东区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联动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近30场,声乐表演、器乐演奏、魔术杂耍、相声曲艺等轮番上演,既有传统艺术经典演绎,又有现代元素精彩碰撞。文化浸润心灵,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气息,充盈在胡同深处,舒展在眼角眉梢。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北京前门东区胡同改造发展,既没有一味大拆大建,也不是简单原封不动,而是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坚持守“旧”与创“新”有机融合,才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奔跑吧,华溪村

《求是》杂志记者周昭成重庆日报记者龙丹梅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啷啰……”

初夏时节,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土家族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那熟悉的旋律不时响起。一栋栋民居掩映在绿水青山中,一株株*精在木瓜树下拔节生长。

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不顾山路蜿蜒、坡急沟深,一路奔波抵达大山深处的华溪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情况,鼓励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3年多过去了,华溪村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昔日的穷乡僻壤正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上。

老对联,新故事。上联“九死一生靠*策”,下联“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好”。在村民谭登周家的堂屋门口,一副红底黑字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

对联里藏着一个故事。年3月,谭登周干农活时不慎摔伤,再也干不了重活,老伴儿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得益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老谭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年春节,感恩的谭登周托人写了这副春联。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谭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见到总书记,老谭一下子就哽咽了:“要不是*的*策好,我坟上的草都这么高啦!”总书记紧紧握着老谭的手:“*的*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这几年,谭登周一家的生活又有了新变化,老对联又有了新故事——家庭医生定期上门,老两口看病不愁;土地入股有分红,加上农村低保、社保、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养中华蜜蜂的收入,吃穿也不愁;村集体动员老两口把柴房改造成专卖土家特产的小店,按比例分红,这下,致富也不愁了。

今年,老谭又主动养了8桶中华蜜蜂。“*的*策好,我自己也要努力向前跑、不掉队”,谭登周老两口对过好日子的信心和干劲越来越足。

这几年,华溪村脱贫人口户户都有稳定增收渠道,没有一户返贫。村里还建立了“两不愁三保障基金”,用于解决群众的突发困难。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洋溢在乡亲们脸上。

年春节前,谭登周买来乡里最好的红纸,托人重新写了这副对联,郑重地贴在原来的位置。对联上的字还是那些字,但老谭说,里头的故事年年都有新内容。

一枚帽徽的传承。89岁的老*员马培清老婆婆胸前戴着*徽,精神矍铄,爽朗健谈。马培清的父亲马发兹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名中共地下*员,曾借助手艺人身份开展革命工作。年,深受父亲影响的马培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父亲去世前,把常戴的一枚五角星帽徽交给她,嘱咐她要甘于奉献,常怀感恩之心,把帽徽传给下一代。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培清家院子里同大家一起摆*策、聊变化、谋发展,马婆婆的小儿子陈朋牢牢记住了总书记说过的这句话。在村干部的帮扶下,他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木工手艺,积极在附近工地找活干,还返包了5亩中药材*精的管护工作,一年收入少说也有四五万元。谁能想到,几年前陈朋还是当地脱贫路上的“后进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怀揣一颗感恩之心,陈朋向华溪村*支部三次递交了入*申请书。他正式被批准成为预备*员的那一天,母亲马培清亲手为他戴上*徽,并将珍藏的五角星帽徽传给了他。

图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俯拍图。 谭华祥/摄

现在,陈朋管护的*精长势喜人,格外壮实。村民问他有啥诀窍?他说,舍得下力就好!问他为啥这样肯下力?他说,我是*员。

这几年,华溪村结合自身特色,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马家院坝一年四季游客盈门。马婆婆就当起了村里的义务讲解员,给大家讲华溪村的变化,讲父亲留下的五角星帽徽的故事。

深山*精生“*金”。华溪村的*精育苗基地建在隔壁盐井村,今年仅*精种苗就卖了30多万元,村支书王祥生笑称产业“出村了”。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华溪村考察时,了解该村通过种植中药材*精等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感到很欣慰。如今,华溪村的*精种植达到亩,已构建起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村里开发了*精面条、*精茶、*精桃片等新产品,还针对农家乐推出了*精炖鸡等特色菜。

如何让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惠及更多村民?村里建立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公司统一组织生产的同时,将山区较为零碎的*精地返包给附近有能力的村民进行管护,让他们在土地入股分红、*精销售分红外多挣一份管护费。

通过发展*精、中华蜜蜂等主打产业和乡村旅游,年全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年增加了元。

“只要我们啰喂,多勤快啰啷啰,不愁吃来啷啷啋,咣啋,不愁穿啰啷啰。”记者离开时,村民又唱起了《太阳出来喜洋洋》。过去,这首歌唱的是当地群众对“不愁吃不愁穿”的期盼,如今则唱出了土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手记:

华溪村的乡亲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向前奔跑”的嘱咐,以奋进的实干挥洒汗水,以奋斗的豪情向前奔跑,让这个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华溪村人坚信,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努力奔跑,就一定能跑出乡村振兴路上的“加速度”,跑出甜蜜幸福的新生活。

马鞍山村的绿富同兴路

《求是》杂志记者侯亚景《实践》记者李贵文

初夏的马鞍山村,青山环绕,草木葱茏。村内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的砖瓦房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依次排开,一幅祥和宜居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考察调研,同乡亲们畅谈脱贫致富、共话民族团结,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马鞍山村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民族团结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挖掘生态潜力,夯实发展底色,走上了绿富同兴的发展新路。

良好生态成金字招牌。马鞍山村地处山区,因一座形似马鞍形状的山峰而得名。“过去,村民们为了增加收入,大规模养殖牲畜,山上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一下大雨村子就发大水。”村*总支书记刘叶阳告诉记者,“为了改变现状,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们开展植被恢复工作。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施封山育林0亩、人工造林亩,如今全村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0.2%,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林草兴则生态兴。现在的马鞍山村周边山野里,野生动物种类增多了,山兔野鸡随处可见,产出的山货多种多样,蕨菜、蘑菇、山白菜、哈拉海、苦嫩芽、榛子满山都是。“以前山货得拿到城区去卖,现在在山下就能卖到脱销,单这一项每年就能增收上千元。”村民们对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红利”感到欣喜。

山水相依的乡村美景成为马鞍山村的金字招牌。借此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不仅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还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提升。村里着手治理污水,改造厕所,安装分类垃圾箱,大力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年,马鞍山村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旅游总收入万元,不少村民直接或间接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增收。

山葡萄变“钱串串”。马鞍山村的脱贫路,是随着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走出来的。

马鞍山村地处北纬41度左右,耕地大多为山坡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很适合种植酿酒用的山葡萄。近年来,为了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经济收益,村*支部带头搞试验,带动群众种植山葡萄,并牵头创办了2家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户,实现了种苗、管理、农资、防病、收购、价格“六统一”,合作社与酒厂直接对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去年我家5亩山葡萄收入2万元,小小的山葡萄变成了‘钱串串’。”村民李义笑容满面地说。据了解,村里山葡萄种植面积从年的亩发展到年的亩,每亩纯收入超过0元。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如今,山葡萄产业已经成为马鞍山村的头号富民产业。

图为马鞍山村风貌。 陈立民/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村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村里卖‘红’了葡萄,做‘旺’了山葡萄种植,形成了‘葡萄+文旅’的产业发展路径。”刘叶阳充满自信地说,“接下来,我们要用山葡萄‘串’起乡村振兴的产业链,保证村民们持续增收。”

民族团结之花结硕果。在村民张国利的家门口,悬挂着“民族团结之家”、“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光荣之家”等标牌。“我们家四世同堂,有蒙古族、满族、汉族,一大家和和睦睦。”张国利自豪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时,称赞我们家没有民族差异,其乐融融,是一个民族团结之家。”

马鞍山村有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多民族群众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比42%,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坚持*建引领,打造‘总书记考察路线’红色教育路线、3.8公里‘红色理论一条街’、‘民族之家汽车营地’,为村里各族群众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刘叶阳说,“民族团结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浇灌和呵护,民族团结之花就能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村里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全村范围内举办民俗文化体验、民族理论*策研讨和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协助解决各族群众住房、就医、上学、就业等困难,加强法治宣传、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年,马鞍山村获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荣誉称号。

“村里环境好了,大家收入增加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张国利向记者分享着他的喜悦,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依靠绿水青山脱贫致富,良好生态环境让马鞍山村村民们端上了“金饭碗”。如今,马鞍山村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化作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接续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嘎拉村:雪域桃源好光景

《求是》杂志记者孙洋洋西藏日报记者张猛

十里初夏五月天,尼洋河畔看江南。绿树碧帘掩映之下,庭院错落有致,村道宽敞整洁,溪水潺潺流淌,位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在细雨蒙蒙中展现着“雪域江南”的独特风韵。

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嘎拉村发挥*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介绍,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绿色银行”兑换商店、卫生室等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到村民达瓦坚参家中聊家常、说发展。总书记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总书记的殷切话语,道出了嘎拉村在时代发展下的美好变迁,鼓舞着当地干部群众乘势而上谋发展,不断书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守着“桃花源”,吃香旅游饭。嘎拉村多株野生桃树构成了多亩的“世外桃源”,每当春天来到,桃花次第绽放,漫山粉红霞蔚,山野一片明媚。如诗如画的雪域春光,使嘎拉村赢得了西藏“桃花第一村”的美誉,也成为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主办地。

“年就开始举办首届桃花节,但那时候,猪牛满地跑,村民乱摆摊,村容村貌差,十多届桃花节并没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村*支部书记边巴回忆道。

年,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嘎拉村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着力打造“桃花村”品牌,统一经营桃花林,兴建游客接待站,逐步推进人畜分离、造林绿化、庭院改造、道路硬化、管网入地等工程,完成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蜕变,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收入连年累增,真正使村民们通过吃“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我向总书记汇报野生桃林和桃花节营收的情况,他十分关心,还嘱咐我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保护好。”边巴激动地向记者说道。总书记考察后,嘎拉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更清晰、干劲更足了,村“两委”带领群众围绕嘎拉桃花源、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不断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模式。建设观光采摘园、升级改造农家乐、培育其他花草基地、开发民俗体验项目、推出周边文创产品、制作桃花特色美食,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游客体验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年桃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纯收入达多万元,除万元留作发展资金外,全村33户村民户均分红近10万元。

打好“绿色牌”,下好生态棋。“一纸杯烟头可兑换20积分、一斤塑料袋可兑换积分、5公斤废报纸或纸板可兑换积分……”年初,嘎拉村开设“绿色银行”兑换商店,通过分类回收、定点兑换商品、村集体资金补贴差价的方式,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改善村容村貌,共建美丽家园。

“在我介绍时,总书记一直微微点头,并微笑着说‘你们做得很好,继续加油、继续努力’。”回忆起向总书记介绍“绿色银行”兑换商店运营情况的场景,村民益西曲珍再次红了眼眶。

图为嘎拉村美丽的藏式庭院。 西藏日报记者张猛/摄

年,村“两委”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对接,创新推出“绿色银行”积分制度,给村民建起了绿色信用档案——“绿色金融积分排行榜”,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可在农行“惠农e贷”中予以增量授信,并优先享受农户信息建档、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额度提升等金融服务。这一举措使村民切实收获了环境保护红利,进一步增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奏响“援藏曲”,奋进振兴路。“当我向总书记汇报我在林芝成家了,总书记很高兴,希望我们能扎根在这里,为林芝的发展作出贡献。”90后大学生村官*海芬激动地说,“我从广东来到西藏,不曾后悔。见到总书记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嘎拉村的美丽蝶变,离不开援藏力量这一坚实的后盾。自年,广东援藏干部作为引领者、谋划者和建设者,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桃花源升级改造方案和小康示范村建设方案,牵线园林企业支持村景规划,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具体实施,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投身村庄建设,逐步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交融和谐的目标,推动嘎拉村乡村旅游驶入“快车道”。

如今,广东援藏工作队接棒助力嘎拉村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多措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强化资源整合,大力做好品牌宣传,提倡“花开好更要香飘飘”,努力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常绿长青。年3月,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在广州地铁大范围投放灯箱媒体,让雪域桃花和工布文化在广州市民面前闪亮“绽放”。

边巴感慨道:“嘎拉村的变化是广东援藏助力结出的硕果,粤藏情谊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啊。”

春赏桃花夏采摘,秋住民宿冬看雪。“雪域桃源”嘎拉村的乡村振兴画卷越绘越美,恰似村民满眼的好光景!

记者手记:

“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和国家的好*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嘎拉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将感恩之心化为奋进之志,抓好特色产业,擦亮生态底色,凝聚团结力量,厚植发展优势,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上阔步前行。

“没有*,就没有今天的阿亚格曼干村”

《求是》杂志记者李民圣喀什日报记者潘彦云

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映入眼帘的是,千米文化长廊,宽阔洁净的柏油路,一幢幢现代元素和民族特色交相辉映的民居中,镶嵌着电影院、鲜花店、早餐店、棋牌室、合作社等,散发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气息。

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当地百姓,他动情地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的惠民*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祝愿你们在*的*策扶持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力量,激励着阿亚格曼干村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短短8年时间,阿亚格曼干村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的“明星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增长到余万元,人均收入增长了1万余元。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建强*支部,有了“主心骨”。“共产*亚克西!没有*,就没有今天的阿亚格曼干村。我年龄虽然大了,但入*是我最高兴的事。”年12月,阿亚格曼干村86岁的玉素甫·阿卜拉老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入*时他喜极而泣、热泪盈眶的视频曾在网上广为传播,令无数人为之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明确强调,农村*组织,一定要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堡垒。有了这一条,抓发展,就会“有力量、有后劲”。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自治区*委*校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逐步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召开村民大会,选能人;建立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帮一”机制,从国家通用语言、电脑操作等基础工作开始,手把手教;建立“村规民约”,从衣食住行点滴开始。

一支过硬的村干部队伍逐渐成长起来,村“两委”班子成员由7名增加到11名,平均年龄从之前的46岁下降到29岁,大中专毕业生比例从零提升到90%,村*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发展新产业,有了“聚宝盆”。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拥有余人的阿亚格曼干村,曾经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产业。

如何借助产业拔“穷”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深入研究,决定因地制宜,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围绕以扫把为代表的手工艺品、花卉苗圃等做文章。

扎扫把,是当地传承百余年的手艺。当地干部引导村民创办了瓦日斯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这一产业。第三代传人玉素甫·阿卜拉感慨地说:“以前扎扫把是为了扫地、扫床,卖不了几个钱。驻村工作队给我讲,要把扫把做成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并安排我到内蒙古‘取经’。现在这一切都变成真的了。”年,该村销售扫把万把,产值突破万元。小小扫把,“扫”出了一条致富路。

鸟瞰阿亚格曼干村。 疏附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随着菜篮子、花卉苗圃、农民手工艺品产销、红色旅游四大基地的建设,阿亚格曼干村已形成集旅游、住宿、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吸纳了大批村民就业。

人人都就业、家家有钱挣、户户勤致富,已成为阿亚格曼干村的时代符号。

建设新村貌,有了“幸福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曾叮嘱当地村干部和工作队队员,“多沟通、多商量,共同解决难题,把村里每件事都办好”。村*支部书记麦麦提吐尔逊·阿布杜热合曼告诉记者,遵照总书记的嘱托,8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从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点一滴做起,改造住房、修路、安装路灯、整治人居环境、天然气入户……不懈努力让阿亚格曼干村旧貌换新颜。

循着琅琅读书声,记者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在这里,总书记曾细心了解学校情况,走到孩子们中间,同孩子们合影留念。学校*支部书记姚红玉向我们讲述了学校8年来的变化:塑胶跑道、一步一景的校园,还有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机器人“小艾”……昔日落后的学校变成了一所现代化学校。当年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合影的孩子们已经茁壮成长,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阿亚格曼干村8年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百姓将对总书记和*中央的感恩之情转化成了奋斗、致富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已渗入到村民的内心深处,必将激励他们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阿亚格曼干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颜向东感慨万分。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由“穷”到“富”,像无数个已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迈向富裕的村子那样,阿亚格曼干村的嬗变,印证了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惠民*策的实践伟力。

来源:《求是》/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