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教简史舍利弗为何被称为第二佛陀目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www.t52mall.com/m/

上首弟子

舍利弗、目键连是释迦牟尼的“上首弟子”。舍利弗还有“第贰释迦”、“第贰佛陀”之称,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陀,而目键连又仅次于舍利弗。所以,他俩在僧团中被称为“上首”。

其实,从入教先后来看,大迦叶、五比丘、耶舍等人比他俩更早加入佛教,而且大迦叶在僧团中的地位也非常高。那为什么是舍利弗和目键连,而不是大迦叶成为佛陀的“上首弟子”呢?舍利弗后来自取涅槃,在凡夫看来其实就是自杀,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而号称“神通第壹”的目键连后来被人围攻时,为何却施展不了神通,被人用棍棒打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释迦牟尼佛的左膀右臂——舍利弗与目键连。

舍利弗,全名舍利弗多罗,《心经》中译作“舍利子”,他是南天竺摩揭陀国人,出生于婆罗门种姓。父亲摩诃提舍是婆罗门大论师,学识非常渊博。舍利弗的母亲以“智慧”闻名,怀着他的时候,其智能更是异于常人。舍利弗的舅舅摩诃拘稀罗,也是一位婆罗门论师,经常与舍利弗母亲辩论,拘稀罗总是取胜。但自从怀了舍利弗之后,拘稀罗就经常败给舍利弗母亲。他知道姐姐怀的胎儿肯定有大智慧,自己若再不精进,将来就会输给自己的外甥,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他于是外出求访明师,以增长学问。由学习太过专注,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指甲有数尺长,被人称为“长爪梵志”。

舍利弗出生后,果然不同凡响,八岁就能通解一切波罗门经典,敢于挑战当时的婆罗门大论师。因义理精深,逻辑完满,在辩论会上将该国的顶级论师都打败了。国王因此供养了他一个庄园。

与目犍连组建“教团”

目犍连,全名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也出生于摩揭陀国的婆罗门种姓,领悟力非常强,年纪轻轻就学得了“神足通”。

舍利弗二十岁时辞别父母,出外拜师学道,投入有名的“六师外道”删阇耶毗罗胝子门下。在那里遇到了同学目犍连,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同,十分投缘,关系好到了可以穿同一条裤子。他俩约定,谁先获得解脱之道要第壹时间传授给对方,以求共享道果。

据《大智度论》记载,舍利弗和目犍连追随删阇耶毗罗胝子修学了很长时间,把删阇耶的东西就学遍了,但感觉没有证得什么“道果”。他俩于是问师父这是什么原因?

删阇耶说:“我修道多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证得了什么道果。”

他俩觉得师父没有倾囊相授,肯定留了一手,所以赖在删阇耶那里不走,等着他离世。他们相信如果师父真的留有一手的话,在临终之际肯定会全盘托出。若干年后,删阇耶即将病逝,舍利弗与目犍连便一个守在床头,一个守在床尾,等着师父把压箱底的货抖出来。师父见状,哈哈大笑。

两人问师父在笑什么?

删阇耶答道:“世俗无眼,被恩爱所蒙弊。我曾见金地国王去世时,其夫人投身火中,想与国王在来世同生一处。结果二人没有生到同一道,境遇相差悬殊。”说完就咽气了。

舍利弗与目犍连这才知道师父也是证了道果的,否则别人投胎的情况怎么能看出来呢?

师父去世后,目犍连和舍利弗凭着一身的“智慧”与“神通”,放眼天下,已没人有资格再做他们的师父了。他俩于是开门收徒,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教团,自任教主。

他俩共收纳了二百多名弟子,在当时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教团了。但别的教团只有一个“教主”,而这个教团有两位教主,实行“双头制”,这也足见他俩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皈依佛陀

后来,佛陀在王舍城弘扬佛法,当地颇有名的大迦叶加入了佛教。大迦叶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竟然皈依了出身刹帝利的释达多,这使得舍利弗非常好奇。他也来到王舍城,想见一下佛陀的庐山真面目。

舍利弗在城门外遇到了“五比丘”之一的阿说示(意译“马胜”)。舍利弗见他相貌庄严,举止威仪,不同凡属,心中很是惊奇,便走向前去询问:“您是谁的弟子,您的师父是何人?”

阿说示:“我师父是乔答摩·释达多,已逑得无上正等正觉,是大力阿罗汉。”

舍利弗:“您师父平时给你们讲授些什么真理?”

阿说示:“我智慧不足,怕转述得不准确。”

舍利弗:“请您简略地说一两句。”

阿说示便说道:“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言!”

舍利弗听了这一偈语,当下即证得了须陀洹果。他问阿说示:“尊师现在何处?”

阿说示:“城北的竹林精舍。”

舍利弗于是立即跑回去找目犍连。目犍连见他兴高采烈的样子,便问道“您尝到了什么‘甘露味’,快给我说说?”

舍利弗于是给目犍连讲了与阿说示相遇的事,并朗诵了那段偈语。目犍连听了一遍后尚未完全开悟,请舍利弗又朗诵了一遍后,目犍连也证得了须陀洹果。

他俩便带着二百多名弟子去王舍城北的竹林精舍拜见佛陀。

当时佛陀正在竹林精舍中为四众弟子说法,看见二位梵志带着弟子朝自己走来。佛陀对身边的比丘说:“你们看到走在前面的那两位‘梵志’了吗?”

比丘们:“看到了!”

佛陀:“他俩将成为我的弟子,一个在我所有的弟子中智慧第壹,另一个神足第壹。”

两人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敬礼,然后坐在一旁,坐定后,两人请问佛陀:“我们可以在您座下剃度出家,接受您的教诫吗?

佛陀很愉悦地说:“来吧!从现在起,我们一起过清净的生活,以终止苦难。”

加入佛教后,在佛陀的指引下,因为慧根深厚,俩人一点就通,当天就证得了阿罗汉果。舍利弗和目犍连非常庆幸自己遇上了人天导师。

长爪梵志证果

前面提到的那位长爪梵志,在南天竺摧伏了诸位论师之后,回到摩伽陀国的王舍城。他听说自己的外甥竟然拜别人为师,便来找佛陀辩论。

来到精舍时,正看到舍利弗用扇子给佛陀扇风。长爪梵志与佛陀见礼后,就对佛说:“瞿昙(乔答摩)。我一切法不受。”

佛陀问:“汝言一切法不受,是见受不?”

长爪梵志明白如果说“受”,就会自相矛盾。便答道:“一切法不受,是见亦不受。”

佛陀:“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则无所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

长爪梵志哑口无言,自知辩论失败,请求佛陀收他为弟子。佛陀答应了他,并为他讲说佛法,长爪梵志也在当天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代佛说法

由于舍利弗悟性極高,在解悟佛法的深刻与广度,在教导他人获得解脱的能力上,仅次于佛陀。因此佛陀经常让他代自己为众人讲说佛法。这在佛弟子当中是非常稀有的。其他弟子在外弘法时,只能转述佛陀说过的言教,而舍利弗却不只是转述,他会按自己的解悟讲说佛法,但事后又能全部得到佛陀的认可。

舍利弗因为经常代佛说法,他的声望也就盖过了佛陀的其他弟子,有“第贰佛陀”的称号。

当时经常有外道前来论战,一般都是由舍利弗或目犍连代表佛陀出战。不论是外道前来挑战,还是内部的矛盾,通常都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出面解决。他俩也就成了佛陀的左膀右臂,深受佛陀的器重。舍利弗还精通建筑学,舍卫国的祇园精舍就是他监督建造的。

提婆达多

祇园精舍建成后,佛陀回故乡迦毗罗卫看望父亲。净饭王号召释迦族人剃度出家。佛陀的堂兄提婆达多、阿那律、堂弟阿难等人都加入了佛教。刚开始时,提婆达多修行極度刻苦,想早日获得神通,但修了十二年仍一无所获,便对佛法退失了信心,转投十力迦叶门下,学得了一些神通,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的供养。提婆达多便想取代佛陀,提出了“五事”,要求僧人终身坚持不食鱼肉等五项苦行。

提婆达多主张的“五事”迷惑了很多人,有五百僧人跟着他离开了佛陀,另立僧团。佛陀担心他们跟着提婆达多会堕入邪道,很是担忧。

舍利弗和目犍连主动为佛陀排忧解难。他俩趁着提婆达多离开僧团,回迦毗罗卫探亲的机会,来到提婆达多的僧团,揭露了提婆达多“五事”的实质,并反复解说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经过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劝说,这五百多人基本上都回到了佛陀身边。只有十几个顽固分子仍然追随提婆达多。

在佛陀的晚年,舍利弗决定先于佛陀涅槃。他对佛陀解释说,自己作为上首弟子,希望遵循过去佛的先例,即上首弟子通常都是先于佛陀涅槃。

佛陀听后,很不忍心,但还是尊重舍利弗自己的意愿。舍利弗于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并在那里自取涅槃。

自取涅槃在普通人看来其实就是“自杀”。至于如何自取涅槃?方法有很多,如断食、断水、投火等等。在佛陀的晚年,自取涅槃的阿罗汉非常多,除了舍利弗之外,还有他的弟子?梵钵鍉、大爱道比丘尼、跋迦梨、阐陀等等。据《大智度论》记载,佛陀涅槃后,“诸大阿罗汉各各随意,于诸山林流泉溪谷,处处舍身而般涅槃”。大迦叶担心众阿罗汉皆自取涅槃而无法结集佛经,于是请求他们暂时不要涅槃,因为还有一件大事(结集佛经)未完成。众阿罗汉这才停止了自取涅槃。

这些大阿罗汉为什么会自取呢?

按照佛教的因果律,如果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业力仍然还在,将来还是要受报的。正如《大宝积经》中说的“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业还没有报尽,就算自杀了,未来世因缘成熟还是要受报,甚至会下堕三恶道。在戒律上,自杀也是犯杀戒的。但也有开缘的例外。那就是“定性阿罗汉”,因为定性阿罗汉注定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了这个果位,即使“自了”也不会成就“杀业”。对于阿罗汉的“自了”行为,佛陀不赞同也不反对。因为阿罗汉自了不影响入涅槃,所以没必要反对。但也不能赞同,否则那些未证果的凡夫就会起而效仿造下杀业。

“神通”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目犍连被佛陀称为“神通第壹”。后来,琉璃王不听佛陀劝阻,率领大军攻入迦毗罗卫国,大肆屠杀释迦族人。目犍连运用神通将释迦族人放入自己的钵中,带出了迦毗罗卫国。但是,当他将这人从钵倒出来后,发现已全部化成了血水。这说明神通改变了既定的因果。佛陀无奈地对目犍连说:定业难转,神通力抵不过业力!

目犍连外出弘法,有一次在路上遇到裸形外道毁谤佛法。目犍连便对他们说:毁谤佛法是会下地獄的,你们的师父晡剌拏生前毁谤佛法,现在正在地獄受铁犁割舌之苦。你们如果不停止谤法,晡剌拏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裸形外道听后暴跳如雷,对目犍连怒吼:“这个沙门竟敢污蔑我们的师父,打死这个沙门!”他们挥舞木棒对着目犍连就是一阵猛击。目犍连想以神通力抵抗,但因定业现前,竟然没有作用,他很快就被打得不成人形。目犍连硬撑着回到佛陀身边,与佛陀告别后就入涅槃了。

有弟子问佛陀:您神通广大,为何忍心见众生受苦?

佛陀:有四件事神通力也改不了,一者定业不可转,二者智慧不可赐,三者实法不可说,四者无缘不能度。所以佛陀反对弟子修习神通,因为就算修成了也得不到解脱,在定业面前也没有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