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彩散文陈桂玲永不消失的小人书 [复制链接]

1#

今日导读:“小说接龙”静子笔下的许荔枝,风情万种,有胸有脑,她的情务手记更显情商;“精彩散文”陈桂玲用朴实的文字讲述童年时期最好的伙伴,小人书;“遇见不可思议”沙阿庆在过年期间遇到一对母子,平凡的人,做了平凡的事,却能带给人不平凡的感动;“诗歌矩阵”推出水怪、吉浩源填的词;“无无罪”继续讲述少年韩嗣遇到老江湖赵上元。欢迎阅读。

小人书,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是我们童年最好的伙伴,它给我们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它让我们接触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开阔了我们眼界。

文/陈桂玲

在我童年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没什么可供消遣、娱乐的东西,十天、半月看场电影,那是最大的享受。村上识字的人很少,村民家中很少有书籍,但在孩子们手上传阅着一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小书,那就是图文并茂的小人书。

小人书很小,方方正正的,以插图为主,图下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内容一般都是电影故事。插图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手绘的,也有拍出来的。我们那时虽然识字不多,但因为有插图,还是很容易读懂的。再加上小人书的价格便宜,比购买其他书籍,来得更划算,再加上它比那种只有文字的书籍有趣得多,所以我们爱购买。虽然只要几毛钱一本,但我们那时几毛钱也是不容易积攒到的,手上能有一元钱,就是大富翁了。

为了买小人书,我们平时就千方百计地攒零花钱,那时大家都很穷,在大人那儿,没正当理由,是很难得到钱的,我们就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搜遍家中能卖钱的东西,比如破铁锅、破绳头之类的,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除此之外,夏天我们就捡蝉蜕(是一味中药呢),还去野外挖一种叫“半枝莲”的药草,这些都能卖的。等我们攒到足够的钱后,就步行到几里路外的集镇上,购买小人书,买回来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谁买了,也拿来大家共同欣赏的,因为个人的购买力毕竟有限啊,大家互通有无,就可以看到更多内容的小人书了。

我们把这些小人书,都当作宝贝一样,为了能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小人书,常常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自己的小人书互相转借,你传我,我传你,出借时,总是不忘关照一声:“别给我弄丢了啊”。那时,小朋友们常说的话是:“你和我玩,我回家拿小人书给你看。你不跟我玩,我就不给你小人书看”。若这个小朋友不和他玩了,他就会责备地说:“你那天还看我小人书的呢”。调皮的孩子,往往不认真学习,所有心思都放在小人书上了,他们把小人书装在书包里,带到教室里,上课了还偷着看。

放学后,也不及时回家,而是几个要好的朋友,找个柴草垛,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看小人书。可见小人书,在我们年少的心里,占有多么大的分量。那时样板戏比较流行,小人书的很多内容是样板戏,比如《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还有好多战争片,如《闪闪的红星》,《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等等,因为看了太多的战争片,一直到现在,我对*人还是情有独钟的。

那时,老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用班费购买一些小人书,那是属于公共财产,是不允许学生带回家的。老师就在小人书的左上角打个洞,在洞中穿根短绳,系成一个圆环,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一块地方,作为读书园地,在园地里订上几排钉子,把小人书排成行,有次序地挂在上面,每周安排几节读书课,不要做作业,大家可以尽情地阅读这些小人书。

通常,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大家激动地翻着、看着,看到高兴处,交头接耳地讨论,有的小朋友,看到忘情处,竟然忘了是在课堂上,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起初大家都楞住了,随即全班哄堂大笑。有部分女孩子,看到伤感处,会趴在课桌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为书中的人物伤心、难过,又怕别人看见笑话,只能偷偷摸摸地哭。男孩子看到打仗的地方,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着,常常伸出拇指和食指,做成盒子枪的样式,对着同桌的太阳穴,嘴里发出“啪”的声音,惹得同桌气愤万分。每逢放假,做小学教师的大哥,就把他们班的小人书带回家,我和妹妹、弟弟,争相阅读,常常是废寝忘食地读着,读完一遍再来一遍。

晚上,我们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那时柴油比煤油便宜,煤油灯里面多数是柴油,柴油燃烧的烟很大,烟油钻进我们的鼻孔里,第二天起来,两个鼻孔都是黑乎乎的。若是暑假,晚上怕蚊子叮咬,我们就把煤油灯端到蚊帐里,坐在床上看,烟把蚊帐都熏黑了,反正家里的蚊帐都用了很多年,颜色莫辨了,现在再被烟熏,更是面目全非了。小人书是我们假期中最好的礼物,帮我们打发了无数个无聊的日子。

那时乡镇上,还有人摆地摊出租小人书,租价是一角钱一本。但不能拿走的,只能在那儿看,我们就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家里农活不忙的时候,到乡镇上租小人书看,坐在那儿,一看就是半天,有时都忘了回家吃饭。在租书人那儿,可以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小人书,我们如饥似渴地读着,用心仔细地记着里面的故事情节,我都可以记得八九不离十,回去再讲给其他的小伙伴听,那也是一份炫耀的资本呢。我常常讲得绘声绘色,听得小朋友如痴如醉。

现在,很多人家,家里有电视、录像、电脑,孩子们沉浸在五花八门的动画片中,再也没人去看小人书了,小人书也就悄悄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小人书,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是我们童年最好的伙伴,它给我们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它让我们接触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开阔了我们眼界,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是那样地亲切感人,那样让人无法忘怀。它成了我们那个时代人脑海里,永远无法消失的一种东西,值得我们一生去回味。

作者简介:陈桂玲,丹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网络,《丹阳日报》《京江晚报》《齐梁文艺》等。

往期阅读↓↓↓

马思敏:走街串巷

周志良:年的星光大道

印雨钰:那间房,一家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