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t西蜀middot法苑gt [复制链接]

1#

目录

法义名相辞条类

《法义名相辞条》

第八十九、辞条

公案类

《碧岩录》

第四十则 南泉指花

经文类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

法义研究类

其他类

阿赖耶识与修行(下)

法义名相辞条类《法义名相辞条》第八十九、辞条

主语∽如实修行。

概念∽如实修行,简称:实修。即按照释迦法义之本怀而修行者,皆为实修。实修不在相上,而在上。六祖曰:,这就是实修的最好注脚。此乃初地以上菩萨依所证之法理而修者,是为实修。

逻辑∽此种如实修行,与一般修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如哪个法?如释迦本怀之法。何为释迦本怀?一切经典与圣言量一以贯通者,即为释迦本怀。释迦本怀在法理上,在里,不在身相上。凡以身相替换法理者,皆是伪悟者。

总结∽所谓的,就是如理如法而修者。纯系依诸佛之教法,即实相之法理,而修而证,如理与修行一如不二者。真实修者,不落。

一句话:凡契入不二法门者,皆属,亦即如实修行者。

公案类《碧岩录》

(宋)圆悟克勤著

白话直译:西蜀·净然

第四十则 南泉指花
  

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花,召大夫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一日,宜州刺史陆亘大夫和南泉普愿禅师在一起说话,其间陆大夫说:“僧肇法师说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句话讲得实在有点奇怪。”(我怎么与天和地同根呢?我死了,天还在,地亦存,万物与我一体?春花秋榭,万木萧杀,我还在活着,确是有点怪了。)南泉闻言,指着庭前的花朵,招呼陆大夫一起看:“时下之人(即指当下理悟之人)见到这样的花时,都如同作梦一样。”
  

陆大夫饱读诗书,法理亦深,然终究只是个认知,往往停留在边见上,然而却未能自知。你看他:一日到南泉处,却问:“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话讲得太奇怪了。”他以为自己悟道空性了,言外之意:僧肇这样的开悟禅师,怎么也说这种“相”上的事呢?殊不知,在他讲此话之时,就已经二分落地了。大前提一错,结论百分之百的错误。南泉是过来人、大作家,见此如“小儿科”,知其不会,又不便直说,于是招呼他一同到庭院去看花。南泉指着一朵盛开的鲜花道:“时下学佛的大部分人,看见这样的花,都以为像梦中之境似的。”真不知道,当时的陆大夫闻言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再“戏”一把:陆大夫对南泉说:“僧肇法师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话讲得太奇怪了。”何以故?(大禅师还着在相天地上吗?)南泉知其着“空”,未懂“性空缘起”之真意。于是,启发他。指着庭前的花朵说:“时下学佛的人,都停留在见花(相)如见到梦幻(空)似的——自以为这就是证悟了。”其实,不然。这只是梦中的又一个梦,因其不懂得“见相知空”,亦在见闻觉知当中,依然是个梦,只不过祂是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梦罢了。可惜,陆大夫你不知啊!“公案”到此结束了。《公案》的魅力就在此,留下一点空间,让读者再直参、直悟!
  

吾傻,只管直说,对与不对,后人评说。有诗为证:

时人见花如大梦。我见大梦似如花。

梦中有梦花为染。花又生花如来家。

经文类<解深密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白话直解:西蜀·净然

解深密经卷第一

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

、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复次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得此胜义更不寻求余胜义谛。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善现。譬如种种非一品类异相色中。虚空无相无分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相。如是异性异相一切法中。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当知亦然。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此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诸佛说无异

若有于中异分别彼定愚痴依上慢

(解)正是这样!善现!注意谛听!由于以上之法理法趣,应当知晓,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的。(注:遍计所执,无所不在。)其次,善现!如彼诸蕴(色,受,想,行,识),展转异相(金与指环),如彼十二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变幻往来,犹如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同时,也不同相现者。如此,则真如胜义之法无我性,也应该有因缘,即从因所生发。如果是从因生发,应当是有为法。但如果是有为的话,也就应当不是胜义谛。如果不是圣义谛,那么,应该另外寻求其他胜义谛。善现!注意谛听!由此当知,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称之为,非因所生,也不是有为法。(注: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个所谓的胜义谛,得此胜义后,更不需要寻求其他胜义谛了。(注:胜义谛也无自性。此无自性之性,本然究竟,无须任何的主宰者。禅师有言:桥流水不流也。)只有常常时,恒恒时,即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注:清净意根上缘起不缘起。)诸佛之法性(鉴性之屏幕)依然安立着。无始劫来,法尔如是,法界本然,寂寂安住。是故,善现!由此法理法趣中,汝等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的。(注:已遍记,即遍计所集,或拟人化称之:遍计所执。)善现!譬如种种不属于同一类品种之不同的色相当中,此等遍计所执性鉴之功能,犹如虚空中无相一样,无分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虚空)之相。如此之下,一切异性,异相,以及一切法相中,胜义谛遍满虚空,即遍一切一味相,汝等当知,一切法义本然如此。”

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等法理法趣遍布于一切一味之虚空法相中。

此等胜义谛是一切诸佛所说的,没有异议。

如果有从其中产生出歧异分别者。

这种人一定是愚痴而增上慢者。

(注:此等愚痴之人,不可取,应远离。)

法义研究类

西蜀·净然

法义研究

8、今日依此文共同研究

《八识规矩颂》颂文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作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原文: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解析]一切前五识,全部都是现量的状态,其存在机制:当下本俱并通达唯识三性的。即一切现量的前五识,本身就是同时俱在的。

这就是一个觉者的简单的。

本身并不需要多加解释。

眼耳鼻舌身之,皆是,即三身者,法报化三身俱齐。

,喻指凡圣一如,性相不二,所谓的二地,原本就是。

非二者,不言同居也。

遍计之行,别境依他,教外别传也。

,其中[善,恶,无记]的意识拣择取舍之中,的部分,也就是十分之一也。百分之八十皆是无记。这里,遍行与别境,是无为法。属无记范畴。善与恶是有为法,属缘起有漏,凡圣同居范畴。严格意义上讲:别境遍行与善恶无记之间,也是[二地居],同在一个不二法门。大乘佛法离开了辩证,无以学。

~中观者,二边对峙也。(不二是对二说的)。换个说法就是[二地居]。其中大者为八,即八正道。小者为漏,即贪嗔痴。此处喻意:凡圣,大小,有为无为之辩证关系。以上这一切对立而统一现象,体现在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上,皆是现量的,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别。此种性境同时俱有,这就是典型的唯识三性。人类缘起于[五八果圆]的当下,本身就是同俱同在的。这一点,前人不曾讲,笔者认为;玄奘法师此处隐含着此种密趣。而不是如后人误解的那样,全部数字,皆在相上寻找答案。殊不知,现量之本身不住[相]。这一点是常识,可惜,被后人忽略了。由此可见:后人中所谓的大师们,真正意义者,几乎没有!

[解析]前五识同生共业,依止于各自的。

众所周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皆为之[性境]也。五根当下产生之识,刹那非刹那,即时变现。异熟亦称第九庵摩罗识,如果此识[意识]不缘起的话,直接契入虚空性海之范畴,这就是。即缘入第九识。

,八识种子遇缘当于七识屏幕上。七八为邻,相好一如,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也。

乃法则规律也!万事万物皆是和合于三的。就象西方哲学的,此乃宇宙之轨则。唯识三性中的,本身就是者。者,含有二义。一者,远离一切二分说法。二者,离弃二执。即人我执,法我执。换句话说:前五根,各自现量的在的轨则下,静静地观察一切尘世。这就是所谓的。

这里面只有,没有好坏,善恶,优劣之分。后人愚痴,常常把后面的第六意识的分别取舍纳入了的前五根中。实在是男女不辨,好坏不分。所以玄奘法师在此处早已断言。由此可见,觉者皆是有先见之明的。

~人类于一切万事万物之之中,性境,皆无自性,只有于第六意识中缘起。即使于中,也不会自我诠释为真的。一切真实即来源于轨则。符合轨则者为真,不符合者为伪。真正的者,明确显然地于初发依他起时,即五根现量之当下,就于遍计所执性中,当下皆为无漏种。由此当知:三类者,,分别身处不同的区域之中,于之当下,息灭苦厄之轮回。

笔者认为:此时现量之性境,当下种子,刹那契入虚空性海,这就是也。

有人问我:善,恶,无记与有什么区别?

我答:本质上的区别!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三性者,无形无相,无疆界。

善,恶,无记。是区域词,有界,有分别。亦有形象在。属于欲界。

严格意义上讲:善恶无记为。

一切皆是有界的。属于生灭范畴。

凡皆不生灭。亦无欲业。

凡历史上读不懂玄奘法师的者,皆是,没有者。

否则,一业一性,一欲一空,岂可混淆无知耶?!

凡是把讲成了[三业],或称[三欲]者,拿来教人,误人子弟。

(代续)

其他类阿赖耶识与修行(下)

文/陈兵

阿赖耶识之必有

据《楞伽经》、《显扬圣教论》等说,阿赖耶识隐密微细,乃佛教圣者由“法眼”所见,非未见道得法眼的凡夫、外道甚至小乘圣者所能观察,如何能使未得法眼的众生相信确实有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卷五一、《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摄大乘论》卷一皆列举八条理由,论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成唯识论》卷三据之列举0条理由,论证阿赖耶识离前七识别有其自体,然皆系引据佛经特别是诸宗共认为佛说的《阿含经》。从分析心理现象以探究阿赖耶识的角度看,诸论中论证阿赖耶识必有的理由中,最重要者略有四点:

、就摄藏种子的功能知应有阿赖耶识。眼等前六识,皆分工明确,即生即灭,有时中断,无摄藏种子的能力,第七识唯缘内自我而无摄藏作用。若没有一个贯彻全部心理过程、摄藏信息的心识功能,则心理活动中那种可以观察、分析到的非自主性及心的染、净,各人心理素质生性的差别,便难以解释。烦恼,尤其是与生俱来、被认为是人性本具的烦恼,必应有其因,方可遇缘而生,生已即灭,不会常驻不去。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杂染种子,烦恼从何生起?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烦恼种子,当一念烦恼自灭后,应永不再生烦恼,而其实不然。人多被情不受理控制所恼,有意断除烦恼的佛教徒,更常有欲断而不断,“斩不断,理还乱”的体验。反之,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善心、清净心种子,善心、清净心从何生起?若无阿赖耶识储藏清净种子,修行者偶起一念烦恼、恶心时,便不可能再生起善心、清净心,其实亦不然。有了阿赖耶识,心如何生起杂染烦恼,由谁受轮回、业报,及心如何由修行而臻清净、谁受善报、谁入涅槃,各人的心理素质、命运为什么生来便千差万别等理论难题,都可以圆满解答。

、由执受作用知应有阿赖耶识。众生所禀受的物质身体,是被某种具精神性的、有生存意志的作用执受为载体、自体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活物,这个执受色身者究竟是谁?物质身体乃既定的异熟果,非身体自己所决定;眼等六根所生的六识,只能各了自境而无执受身体之能,只执内自我末那识亦无执受色身的功用。执受色身令之成活物者,唯有第八阿赖耶识。

又,怀胎未生之时,尚无前六识生起,必应有一种心识作用执受受精卵令之成长为婴儿,此与受精卵展转相依的心识,只能说是阿赖耶识。经中说:

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

意谓寿命、体温(生命热能)、心识三大件互相依存结合为一体,使众生的生存得以延续,三者任缺一种,即告死亡。三者中的识,指的是哪个识?

又,在熟睡、闷绝、入无想定、灭尽定时,及今“植物人”、被麻醉失去知觉者,前六识皆中断活动,而寿命、体温并不失去,生理活动仍在维持,非同冰冷僵尸。此时与寿命、体温结合维持生命的心识,只有阿赖耶识。佛经中说众生生命的维持需要四种食物,第四种“识食”,指一种能执受生命、不断产生生的意志,担当此任者,只有阿赖耶识。

又,佛经中说:入了(受想)灭尽定的佛教圣者,前七识的一切活动完全停息,而体温尚有,身体并不死亡,生命活动还在维持,头发指甲还在生长,这是因为有心识未离其身,部派佛学称这未离身的心识为“细心”,《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谓“灭尽定细心不灭”。这未离身、在运作的细心,既非已停息的前七识,那就只能是阿赖耶识了。正因为有第八识在身,故说入了灭尽定(定,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入灭尽定者,在古代不乏实例,玄奘取经回国途中便曾亲见。

、从记忆功能知应有阿赖耶识。《楞严经》卷十云: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复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此念念受熏、难以自见的识阴,当指第八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一也说因有阿赖耶识故,得有忆识、诵习(学习)及记恩怀怨等事,以阿赖耶识的摄藏作用为记忆的根本。

4、从轮回现象知应有阿赖耶识。佛教及印度教、道教等皆说众生生死轮回,受因果报应,众生禀受的物质身体,显然不能从今生带到来生;前七识皆念念生灭,更不能持续到来世。轮回及承受前生后世业报的主体,只能是阿赖耶识。《八识规矩颂》称此识“去后来先作主公”,是投生时最先来、临死时最后去的主人公。轮回虽然尚非科学所能确证,然具有宿命通、记忆前世等现象,心灵学已调查到许多例,濒死体验及死而复生者体验到死后心灵续存的案例更为多见,透露出轮回秘机的不少信息。只要认真研究此类现象,大概都会认同阿赖耶识可以对它们作出最佳的解释。

大乘佛教中,只有应成中观派后学只立六识而不立第八识,此系代表人物月称在其《入中论》中说:“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从缘起绝无自性的角度否定实有阿赖耶识,判阿赖耶是佛为不了绝无自性者的“不了义说”。从中观学的立场看,阿赖耶识虽然也是绝无自性(这一点也是唯识学所承认的),但从世俗谛说,也没有必要去否定它,建立一个阿赖耶识解释业报、轮回、我与无我等问题,无疑比不建立更好,也更符合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等的发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