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起,孩子要学煮饭修理家电……”
“教育部规定:孩子必须会做饭!”
“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新闻一出,激起千层浪。
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清洁与卫生”“烹饪与营养”等日常生活劳动的学段目标,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其实,孩子的劳动教育,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曾在《家庭教育》中倡议,孩子应该参与家务、收拾整理。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怕孩子“受苦”,而常常以“关爱”之名进行包办代替,难免忽视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
这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的颁布,正是让孩子懂得劳动的意义、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好机会。
一位家长的真心话:
“老师,请让我的孩子多干点活吧”
这是一位家长分享的故事:
早晨,送完儿子去幼儿园,正要走出幼儿园大门的时候,听到老师叫孩子:
“xx,请过来帮老师一起搬个垫子吧!”
看着儿子颠颠儿地跑向老师,我心中一阵窃喜,真想跑过去当面跟老师说:
老师,请您多让我家孩子干点活吧!
是的,你没看错。这位家长主动要求幼儿园老师让他家孩子多干点活!
或许有一部分家长会吐槽:
“我们交那么多学费,难道是让孩子来干活的?”
“在家里都舍不得用孩子,在幼儿园再给累坏了!”
然而真相是,走进幼儿园的教室里,家长会发现,孩子们忙忙碌碌,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在辛苦劳动,反而是快乐的。
正如哈佛大学研究所发现的:爱做家务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从孩子们为自己能做出一道番茄炒鸡蛋开心,到为能独立照顾班里的绿叶植物感到骄傲。通过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照顾环境,孩子与真实的生活建立起联系,这也让TA有了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在幼儿园多干点活,能让孩子因为更多的参与和认同,变得不断强大起来。
这是因为,家庭就是人生的雏形,当一个孩子从小参与到家务中时,他就能明白,我的个人努力可以促进集体变得更好。这样的孩子以后就更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会更独立和靠谱。
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有句经典的名言:“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我们是时候认识到,孩子不是通过端坐静听的方式来成长的,而是在生活中、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
伊顿幼儿园的独立自主教育
是给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
从成人的视角来看,好像做家务只是一件小事,但它却是孩子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好好生活」,更被全球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孩子从劳动中学到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都把做家务视为孩子必须掌握的能力。
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要带两块抹布上学,一块用来擦桌子,一块用来擦地板。而上小学后,孩子还要轮流分配午饭,整理餐具,和进行20分钟的大扫除。
芬兰直接把家务纳入教育体系,系统训练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
而在Etonkids伊顿蒙台梭利幼儿园,早就把劳动渗透进了日常生活中。《标准》里规定的“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内容,正是伊顿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
伊顿校园有五大“工作”领域,其中一个叫“日常生活区”(其他四个分别为:感官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数学教育)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的照护工作,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
这个日常生活区,通常设置在孩子们进入教室后直面的第一个位置,也为孩子进入后面四个领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这里,架子上摆放的都是蒙台梭利独有的学习材料:有碗、勺子、钳子,有装水的水罐,有擦鞋工具和小鞋,有水果、蔬菜和去皮刀,有各种不同扣件的布框……
每一个学习材料都放在一个单独的托盘中,便于孩子们取放,所有的材料孩子都可以自己操作。
而且,日常生活区的所有材料都是真实的。
有时候,家长担心玻璃杯、电磁炉、厨房剪刀等有风险。但这也正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学会相信孩子,给到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因为孩子永远不可能生活在成人创造的环境里。
一个神奇的现象是,当我们给孩子提供真实的物品时,孩子不仅跟真实的生活建立了联系,还学会了小心翼翼。
所以在伊顿校园,家长会看到,这些孩子往往会自己系纽扣、插花、自主进餐,自己选择午间点心吃什么、并用水果刀切分水果,主动整理餐具,甚至化身“小厨师”做一道番茄炒蛋,也不会很稀奇。
这些「工作」都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秩序感、专注力和手眼协调,并构建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蒙台梭利博士设计这个日常生活区的教育初心。
不仅如此,蒙台梭利还发现儿童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工作时,会表现得相当愉悦、平静和轻松,他们所有破坏性的行为,如攻击性、敌意的、消极的、颓废的等都消失了。
放手让孩子去接触真实的世界
爱孩子就让他在劳动中成长
走进伊顿幼儿园的教室里,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在忙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来回走动,照顾植物和动物,搬动教具,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等。
第一次来幼儿园的家长,会发现小孩能做的太多了:
照顾自己:在伊顿幼儿园,孩子自己主动整理携带的物品,他们梳头发穿衣服,擦洗窗户和镜子,自己排队上厕所,以及处理叠被子剪指甲等事务;
照顾他人:大孩子会主动帮小孩子穿脱衣服和鞋子;
照顾环境:这里准备了很多“照顾环境”的工具,例如符合孩子身高的扫帚、拖布、抹布、植物……,通过这些工作,孩子学会管理动植物的技巧,同时也懂得尊重和保护环境。
比如很多伊顿孩子都会做的一道菜番茄炒鸡蛋,做起来并不轻松。
孩子要试过几次,才知道怎么给番茄切块、鸡蛋液怎么搅匀,以及怎样翻炒,什么时候关火。在这期间,孩子或许会经历失败,最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会做出一道番茄炒蛋。
还有大人习惯代劳的拉拉链、系扣子这些日常小事,也会被伊顿老师「放权」给孩子,让他们体会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
当然,还有更高难度的「石头磨玉米」、「绿植洗澡」、「缝制手套」……,这些生活劳动事务,在这里都是日常可见的。
有时候,大人不太愿意教孩子做这些,一是缺乏耐心,二是担心风险,怕孩子把碗打了,把杯子摔了。但在伊顿幼儿园,我们提供真实的器具,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培养生活自主能力。
一份可参照的生活能力清单
孩子1岁起就可以参与做家务
话说回来,劳动不是仪式感,也不要害怕孩子做家务“帮倒忙”。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贴近生活本质的,赋予孩子幸福生活能力的教育。
这次《标准》的实施,更是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幼儿园教给孩子的生活教育内容,也应该跟着提升,避免在这方面造成幼小衔接的断层,影响孩子的小学生活。
我们是时候学会“相信孩子”,给孩子更多真实的生活体验了。
下面是伊顿家长大学为孩子们整理的一些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从小做起
别以为孩子太小做不了家务,其实从蹒跚学步开始,孩子就能帮你在家干活了。并且越早开始锻炼,越能养成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孩子会从心里感到家人需要自己,而他也需要为家庭做出贡献。
2.不要急于求成
以铺床为例。首先,你要为他展示如何铺床,然后让他在你的帮助下试试。接着让他在你的指导下自己铺。记住不要追求完美,他铺的肯定没有你好。当孩子能在你的旁观下,自己铺床时,就意味着他可以独立完成这项工作了。
3.降低难度系数
这一条对小点儿的孩子尤其重要。因为当你跟一个小孩说“打扫房间”,他很可能不明白到底要做什么。所以有必要跟他说的详细一些,比如“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把玩具放回柜子里。”
4.避免发号施令
让孩子做家务时,避免使用专横跋扈的命令式语气,这会引发孩子的反抗而非合作。温柔的语气更能激发合作的意愿,你可以说“如果你帮忙摆碗筷可就帮了我的大忙了。”
5.多多夸奖
表扬和夸奖能强化孩子的行为,所以记住要多夸奖。比如“你今天收拾玩具真干净。”还可以通过评价来表达对孩子的肯定,比如“谢谢宝贝,你帮了我很多忙。”
6.制定计划
制定日程表有助于将家务活动合理安排进孩子的日程常规。早上上学前还是晚上回家后?制定一个计划表看看哪个时间和家务更适宜。不论具体时间如何安排,都要让孩子明白他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之后才能享受自由时间。
7.不要用家务劳动作为惩罚
要在孩子心中建立对家务劳动的正确认识,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每个家庭成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当你用家务劳动作为惩罚,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项苦差事。
相反,如果你把家务劳动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像家务之歌,家务游戏,做家务比赛等等,孩子也会更愿意参与其中。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所说:“当我们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时,我们是在给予一个不停劳动的工作者自由,他们不工作就无法生存。”
把「工作」交给孩子,最终你会发现:孩子成长得太快了!
正如Etonkids对过去20年幼儿教育结果的观察,发现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性的日常生活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专注、有条理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笔无形无价的财富,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我们爱孩子更要舍得“用孩子”,因为,最好的劳动教育就是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