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典小说中,和尚行者用的戒刀,真是长 [复制链接]

1#

《浅说水浒》第期(文/焦目)

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与三国、西游一样,都有许多打打杀杀的情节。其中,三国是战场冲杀,西游是神魔斗法,而水浒除了战场打斗外,还有很多江湖好汉之间的单挑格斗。正因如此,所以书中写到了很多兵器,诸如林冲的丈八矛、关胜的偃月刀、吕方的方天戟、李逵的板斧、秦明的狼牙棒等。至于棍棒、朴刀、枪剑,则更是不可胜数。

除这些外,书中还提到了武松的兵器,是一把头陀遗留下的戒刀。这把戒刀非常神奇,不但锋利无比,而且会半夜鸣啸,显然是一把神兵。

孙二娘道:“二年前,有个头陀打从这里过……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得响,叔叔前番也曾看见。”

除了武松,鲁智深的兵器也有戒刀。另外,在《杨家将传》中,杨五郎部下的僧兵也是用戒刀杀敌;《西游记》中,悟空、八戒也曾用过戒刀;《飞龙全传》《七剑十三侠》《济公全传》《南游记》以及金庸小说中,都曾多次提到和尚用戒刀做兵器。

那么,戒刀究竟是什么样呢?真像影视剧中的那样吗?其最初的作用是什么,真是用来杀人的吗?

戒刀的作用

其实,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戒刀属于佛家的用具。既然“戒”字在前,显然是要提醒僧人,这种刀不可能用于杀生,更别说杀人了。那么,戒刀是用来干嘛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处理个人生活所用的刀具。《大宋僧史略》中就说过,和尚要持“锡杖、戒刀、斧子”等道具。其中,戒刀主要作用有六个。

一用割皮、剪甲、破疮、裁衣、割衣上毛缕,六用净果,乃至食时种种须故。——《行事钞·钵器制听篇》

由此可见,戒刀主要用来剃发割皮、剪手指甲、裁剪衣服、食用果子、剔破疮口以及割衣服上的毛毛。

一言以蔽之,戒刀不是用于杀人的工具,而是僧人的生活用具。不过,《大宋僧史略》也指出,戒刀“表断一切诸恶”,说明戒刀不仅是实用道具,还有精神意义。

形制和尺寸

那么,戒刀到底是什么样呢?北宋睦庵善卿所编的佛学辞典《祖庭事苑》中,曾详细说过。

佛在室罗伐城,苾刍欲裁三衣,便以手制,衣财损坏。佛言:可刀子裁……汝等应知有三种刀子(戒刀),谓大、中、小。大者可长六指,小者四指,二内名中。其状有二:一如鸟羽曲,二似鸡翎,不应尖直。——《祖庭事苑》

《祖庭事苑》主要是对云门文偃、雪窦重显等师的语录作注释。另外,书中还包括佛教或世典之故事、人名、俚语、僧用道具等注解。书的最后部分,就是介绍戒刀、拄杖、脚绷、拂子等。

从这段介绍可以发现,戒刀有大中小三种,大的长达六指,小的则只有四指长。至于形制,则有两种,一种是像鸟的普通羽毛一样弯曲,一种则像是鸡翎一样。注意,一指宽是指一根手指的宽度,不是长度。

所谓翎,就是鸟类翅膀和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因为长硬而且颜色绚丽,所以常被制成工艺品或者装饰品。

清朝的顶戴花翎中,花翎还分为一眼、二眼和三眼三个等级,这个花翎就是用孔雀尾羽做成的。但是,鸡翎并不如孔雀翎那样直,鸡翎也是稍微弯曲的,尤其是雉鸡翎。一些影视剧、戏曲或者游戏中,孙悟空、吕布、宋江等人的头冠上,就插着两根雉鸡翎,不过孙悟空和吕布的翎属于夸张虚化,很长很长,甚至都弯曲了一百八十度,而宋江的则很短,比较直,稍稍弯曲而已。

总之,无论是像鸟羽还是鸡翎,戒刀都不是尖直的。

对了,关于戒刀的材料,不是水浒所言“镔铁打造”,主要是骨、角、铜、铁、竹子甚至苇质等。

戒刀的图证

当然,文字资料并不够直观,有没有图片之类的资料呢?还真有。

在今天的四川安岳毗卢洞石窟中,雕刻着一组柳本尊雕像。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蜀中川密大师,这组雕刻时间是在两宋时期,表现的是柳本尊生平从事宗教活动的十幅行化图,也叫做“十炼图”。在十炼图中,有几部分都出现了戒刀。

第四组主题是“剜眼”,雕刻的是柳本尊右手执戒刀,左手将所剜下的眼,置于侍从盘内。从这组雕刻已看出,戒刀不是很短,约有半臂长,也不是很直,有一定的弧度,很像鸟羽,刀头也不是尖的。

第五组主题是“割耳”,雕刻的是柳本尊左手按住耳朵,右手执戒刀去割耳朵。这里虽然看不到刀头,但能看到戒刀长度,依旧是半臂长,刀身倒是颇直,但刀头不尖。第八组主题是“断臂”,刀身挺直,但刀头不尖。

同主题的十炼图,还有两处,分别是在重庆大足大佛湾和小佛湾。雕像中也都出现了戒刀,与安岳毗卢洞石窟中的戒刀一样,此处不再详述。

除了四川地区的十炼图雕像中,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中也出现了戒刀。

以第20窟的“剃度图”为例,这幅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无数劫前作转轮圣王,供养娑罗王如来时,剃度出家的场面。剃度僧手中所持,正是用来剃发的戒刀。

由图中可知,这把戒刀只有一掌长,刀头略尖,但刀身不直且宽大,似半月形,与刀柄形成鲜明对比。剃度僧手按着刀的另一面,可见这是单刃刀,与“十炼图”中的戒刀一样。

剃度图并不止一幅,在第31窟的东壁和西壁上也各有一处,这两处虽然不甚清晰,但也能看到戒刀模样,与第20窟一样,都是半月形,很短小,刀头虽尖刀身不直。

综合对比“十炼图”与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的戒刀可以发现,戒刀的确有几种形制,要么刀身直而刀头不尖,要么刀身弯曲而刀头尖,符合《祖庭事苑》中的记载。

由这些传世雕刻、壁画,再结合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戒刀大者也不过半臂长,小者长度仅有一掌左右。其整体形制,不具备刀身直且刀头尖的情况,最多只能满足其一(刀身直或者刀头尖),或者都不满足(刀身不直且刀头不尖),这与《祖庭事苑》中所言“不应直尖”相吻合。

影视剧中的戒刀

当然,戒刀如同禅杖一样,一旦被兵器化,神兵化,其在文人的笔下,就可以不再是僧人戒刀的样式。尤其是在画师笔下以及影视剧中,戒刀完全可以放大,样式也大改,这样才能呈现不一样的效果。

明朝崇祯年间刊印的回本《新刻绣像本水浒传》中,武松的戒刀就已经变了样,刀身细长而尖锐。

等到了现代的连环画、水浒类卡片、央视水浒、新版水浒中,武松的戒刀也各不一样,但都是单面长刃的腰刀形式了。

当然,连环画、影视剧需要视觉效果,若复原戒刀,并不能表现武松等人的神勇,所以需要改变戒刀模样。就好像鲁智深的禅杖,沙和尚的降魔杵,本是棍子,若是百分百还原,其视觉效果就会大大下降,故而影视剧中都会改成月牙铲。

参考资料:

《四川摩崖石刻佛教造像题材内容初探》

《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窟前遗址发掘简报》

《论大足石窟“柳本尊十炼图”图像的演变过程》

《安岳石窟造像》《水浒传》《祖庭事苑》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