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百年来,湖南为什么牛人辈出 [复制链接]

1#

一: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湖南被称为古道圣土,也被称为屈贾之乡。古道圣土说的是,舜帝曾经到过湖南,“遂奏韶乐,引凤来仪”,在湖湘大地播古训,培伦理,育文明;屈贾之乡之屈,是屈原,屈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台湾诗人余光中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屈贾之乡的贾是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才气高啊,没谁比得上,贾谊叫贾太傅,他在长沙当长沙王太傅,后世称他为贾长沙、贾太傅。

湖南人长志气啊,屈原在这里,贾谊在这里。只是要问一句,屈原与贾谊关湖南甚事?屈原老家是湖北秭归的,贾谊祖籍是河南洛阳的,他们都是被放逐被贬到湖南来的。湖南远离中原,古代是流放之地,虽然陆游写过诗狠狠地夸了一下三湘四水,诗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话是实话,柳宗元没到湖南,他写不出《永州八记》,王昌龄没到湖南,也写不出“流水通波接武冈”,然则是,湖南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什么温柔富贵之乡,刘禹锡贬到常德,再入京都,他一把鼻涕一把泪,逢人诉苦: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湖南是什么地?古时长沙可不是N大幸福城市之一,而是凄凉地。湖南地是凄凉地,湖南人才呢?那也是荒芜地。

湖南是没什么人才的,往前溯三百年,湖南真没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人,没出什么改天换地之才。我偶读历史,读到史上记名人物,这个是籍贯河南,那个是出生山西,不是山东,便是陕西,没湖南什么事,让人好生气馁,到了湖南来的,也多是被流放的,湖南文化在古代,是一种流放文化。诸位都知道一个词语吧,叫破天荒。这成语跟湖南有关,“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刘蜕是长沙人,盘古开天地,科举到晚唐,湖南出了这么一个进士,湖南全省欢欣鼓舞,锣鼓咚咚响,朝廷据说也很高兴,当时在湖南当官的,叫崔铉,率没率领小学生,手捧鲜花,列队欢迎,不太晓得,政府却是开了庆祝大会的,大会是很隆重的,红旗飘飘,锣鼓喧天,绸缎铺地,人海人山,文工团明星悉数出场,当家花旦们,个个献上拿手好歌,晚会高潮是,当场奖了刘蜕钱七十万,我们现在状元,奖五万的有,奖十万的有,好像最多奖二十万,跟刘蜕比,算什么呢?崔省长还要给刘进士建一栋楼,叫进士楼,可比如今招引所谓人才,建的教授楼,博士楼与院士楼。

光宗耀祖,这是光宗耀祖大喜事,光荣吗?荣耀吗?骄傲吗?自豪吗?刘蜕却不要这个荣誉,坚决拒绝这笔奖金,这不是湖南的光荣,这是湖南的耻辱,“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这么多年来,湖南人读书,自废武功,一小块天地,算什么天?不算天,就不算天荒。刘蜕所谓五十年,不晓得从何时算起,刘蜕中进士,是大中四年。也就是公元年。大家知道唐朝是什么时候开国的?年,科举兴起隋朝,隋朝是短命王朝,除出不算数,刘蜕代表湖南人中进士,不是五十年来,而是二百五十年。

刘蜕除了中进士外,还有何显绩,惊艳当时,闪耀历史?还真不好说;刘蜕之后,或者说唐朝,湖南有谁是名人?邵阳倒有一个叫胡曾的,他是著名咏史作家,邵阳人数了,《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七次引用胡曾之诗,哪首?《三国演义》找不到啊,罗贯中是剽窃嘛。明朝没知识产权之说,引用了人家文章,都不标注文章作者的;有知识产权之说了,偷文章的,好像更多了。胡曾之不名,怪知识产权不立法?怨现在立法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过,要说呢,也怪胡曾生不逢时,去唐朝当什么诗人啊,唐朝群星璀璨,一流诗人去了唐朝,也变成三流了,来今朝多好,三流诗人也是一流称谓了。

刘蜕之后,有李蜕么?有张蜕么?有王蜕么?刘李张王,单是咱刘家当大梁。年末世景象,到年唐朝灭亡,又是多少年,诸位读《二十四史》前N史,若是能找到湖南人,那也是破天荒。唐宋前,沧海桑田,好几个石头摸过,真难摸到湖南人脑壳。说个故事,宋朝有个叫邵伯温的,洛阳人,弄易经八卦的,看相摸骨的,都晓得他。这人有天与朋友在洛阳城逛街,乱逛,逛到了一个公园,看到了一只鸟,鸟叫杜鹃鸟(“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邵大仙大惊失色,如丧考妣,放声大哭,泪如雨下。客问其故,他说:“洛阳旧无杜鹃,今始至,有所主。”邵天师哭什么丧,嚎什么腮?这是一只南方鸟,北方是没有的。南方鸟飞到了北方,好事啊,环保局笑呵呵,有政绩了,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胜利,取得破天荒成果了嘛。宋朝没设环境保护局,处处都是青山绿水,没谁把青山绿水当金山银山,青山绿水若当了金山银山,坏了,指定坏事了。

邵某发癫了是吧,没发癫,他八卦通八荒,他在算掌,在算谁将掌天下。邵大师看的不是环境保护,而是北方人才优势即将摇动:“不三五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不得了,南方人将来北方行政,来朝政主宰了。主宰主宰,宰是真的,主是不可能的,王安石来当宰相了,王公是宰不假,不是主啊。我们现在对王安石,不说十之九是歌颂的,十之七八是肯定的,而在当时,王安石是非常非常的反面人物,林语堂曾经数了数,宋朝留史名人中,支持王安石变法是12人,这12人中,多数是小名人,给王安石凑数的,反对的是26人,多是大名鼎鼎,如司马光,如欧阳修,如苏东坡。南方人来当宰相了,不得了,老天出警示天象了。

王安石是南方人不假,他关湖南什么事?王公是江西人。北方出将,南方出相。南方之相,出自宋朝,出自江西。在此之前,南方有什么相?宋朝开国,赵太祖赵匡胤曾出来了一条法律,叫“南人不得为相”,立了法的,刻了碑的,“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政事堂上”。这个祖宗成法,被后来给“破坏”了,给“破局”了,宋真宗要起用王钦若当宰相,遭到当时宰相王旦与寇准坚决反对,为何反对,无他,只是因为他是江西人,地地道道南方人,搬出祖宗法度来排挤他,王旦在日,王钦若被压制,及到王旦翘辫子,王钦若才持国秉政。王旦挡不住南方人登上历史舞台,何故?地气东南迁,南方人如邵伯温所说的鸟,以不可阻挡之势,翩翩飞来。有人统计,单是福建,自南宋后,有51人当宰相。

江西出相,福建出相,湖南人出什么?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天天打牌,夜夜打架,都不读书,如刘蜕说的,自不争气,自是人废,能出什么人?司马光对湖南是什么印象?爱打架,爱打群架,稍有不合,揎拳捋袖,一句开骂,二句开打,“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皇上,您是要让朝堂成武斗行吗?

“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日本学者因田一龟,曾花大功夫,收录了自汉至明名人共人,湖南居其中者55人,占比是0.96%;南京大学历史系编过一本《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很权威吧,收录鸦片战争以前历史名人个,其中湖南人是23人,占比是0.77%,都没有超过1%。湖南是南蛮,“蛮荒之地,人才鲜少。”

二:一部近代史,一半是湖南史

你说是爆冷门也罢,你说是后发优势也罢,湖南如一匹黑马,从五千年中华历史,跳将出来,让中国惊艳,让世界侧目,湖南在近代史上的耀眼光芒,盖过了任何一个省份在历史上的光亮,若说湖南是太阳,其他省份便是月亮,有的还只是星星。贵省举这个人那个人,他省举那个人这个人,我们湖南可以举很多人,都不用举,举一个毛泽东,拍死他们。湖南出了一个毛泽东,需要古今中外一千个,至少五百个政治家,才能抵得上一个毛泽东的重量。近代中国是数千年未有的变局,李鸿章想变局,在变局,他将中国变成了一部烂局,毛泽东想变局,在变局,他将中国变成了一部好局。

近代湖南,群星璀璨,这些星不是小星,好多巨星,涉及到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有人曾统计了,近代史上,湖南人才群,一波接一波,一浪高一浪,接连出现了四次人才高潮。

第一次是,以陶澍、魏源等为代表,开湖南之山。陶澍是安化人,安化即新化,新化也即安化,都是梅山文化核心区。陶澍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最后职务是两江总督;陶澍任职两江总督,大力推行改革,其时贺长龄在其手下任江苏布政使,职务是下属,改革是助手,后来也任了云贵总督;陶与贺,都是朝廷重臣;这段时期,任职过总督的,还有湘阴县的李星沅,长沙县的劳崇光;长沙人唐鉴,不仅是两江总督,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其理学著作《国朝学案小识》,人称是清代第一部专为清儒立案的学案体清代学术史。

若说陶澍是道光年间最杰出的封疆大吏,那么,魏源是道光年间最杰出的思想大家,有意思的是,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他们都是智者也都是仁者,两人都是梅山文化养育的,两人还都是喝资江之水成长的。陶澍以道光年间最有作为的方面大员,一方面,他培育了湖南很多官员,另一方面,他召集了很多幕僚给他出计策,给他出思想,比如魏源,就是他的幕僚;左宗棠在做“湘上农人”时候,他身份是农民,顶多算是民办教师,他俩地位多么悬殊,陶澍却认左公做亲家。陶澍凭什么那么欣赏左宗棠?陶澍回家省亲,路经醴陵,县令为表热情,大门上挂了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见了,特别欣赏,便问这是谁撰写,县令说是左宗棠。陶澍当即召来左宗棠,一谈,觉得这人不得了,中国以后得靠他了,中国都要靠他,我家小儿自然更要靠他,这一夜,便许了婚配,两人结上了儿女亲家。这里可以知道,陶澍对湖南人才的起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湖南人才,应该说是从陶澍与魏源开局的,陶澍与魏源,都是喝的是资江水,住的是梅山地,这是意思意思?这个说的是,湖南人天下领跑,梅山文化来起跑。

第二次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集团,这一波人才,比前一波,波更大,人更多,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彭玉麟。靠着湘军,垂死的清朝又回光返照,再次活过来了,这叫大清中兴。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其他什么司局级,数不过来,单说新宁县,产生文官名,武官名,其中1名巡抚,3名总督,73名“市长”。清朝有多少总督,有多少巡抚?这些数目,当然不是同时,有继任的,大清设有23个省,八个总督府。有段时间,8个总督中,7个是湘军,什九湖湘,没夸张。湘军不是半壁江山,几乎中国江山,都在湘军一掌之中。当然,湘军不等于是湘人,如鲍超是四川的,李鸿章是安徽的,但湘军以湘人为主体,是无疑的,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日记中写道:“楚省风气,近来极旺。自曾涤生领帅后,遍用楚人,各省共总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至提督两司,湖南北者,更不可胜数。”

第三次是,以蔡锷、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辛亥革命的“湖南军团”。蔡锷以微弱之躯,发动云南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这一波是湖南人才之丰功伟绩是,推翻帝制,再造共和。有人说,若是蔡锷不早逝,那么,中国历史就没蒋介石等后来人什么事,蔡锷历史不能假设,蔡锷历史不能淹没。这波人才与前两次有不同,前两次,都是维护当时皇家统治,维护千年封建制度,黄兴等辛亥革命人物,却是要推翻帝制,要推倒封建的,这说明什么?不但说明当时湖南人的勇猛,更可证湖南人思想的激进,蔡元培在《论湖南的人才》里说湖南人个性:“湖南人性格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这一波急郎中人才群里,咱们老新化是这个群的骨干力量,如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如“无役不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谭人凤,孙中山领导了20多次起义,谭人凤几乎每次在场;我老家坪上镇先贤,如周叔川,曾是孙中山左膀右臂,更受黄兴器重,曾任长江上游招讨使,可惜英年早逝,长使英雄泪满襟;如周来苏,年,周来苏与杨毓麟、苏鹏从东京携炸药回国,在天津邀约张继、何海樵,直赴北京,暗杀慈禧,败了,败亦英雄。据《湘籍辛亥人物小传》中,共收录湖南革命党人人,其中新化一县21人,占近10%。

第四次是,以毛泽东、刘少奇为首的共和国开国伟人,其他还有任弼时,如贺龙,如彭德怀,如王震。这一波不得了,千年出了一个毛泽东,这不是摆在咱们中国自己算自己,而是摆在世界近二百个国家去争锋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百年不遇,甚至是千年不遇,毛泽东丰功是开天辟地,伟绩是改天换地,谋略是上天入地,影响是惊天动地,理想是翻天覆地,情操是感天动地,形象是顶天立地,事业是经天纬地,力量是回天转地,品德是高天厚地。这一波人才,人数多,档次高,领袖中国的,不仅有毛泽东,还有胡耀邦,当过共和国主席的,不仅有毛泽东,还有刘少奇;十大元帅,湖南3位,十大将军,湖南6名,合起来湖南居首,有人评开国军事家,共评选出现37位军事家中,湖南籍有15位,接近一半。

这四波湖南人才,至少有两大特质,第一,湖南人都是“救时宰相”,不是“承平宰相”,当得了乱世英雄,做不了太平官。陶澍那波不明显,然则他们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大清其时,危危乎殆哉,陶澍大搞各类改革,至少在他任内,各项事业是欣欣向荣的;而魏源著《海国图志》,目的是告诫清政府,要挽狂澜于既倒,必须“师以夷技以制夷”,本质上还是为了救世;其他三波,都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太平天国横扫大清大中国,打到北京,直捣黄龙府,活捉皇帝,当是指日可待,曾国藩湘军起,替皇帝收拾旧山河,把死亡边上的清朝救了过来。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流血革命,中国革命需要流血,谁在流?湖南人在流。有人说辛亥革命得以成功,原因是三个出:广东人出嘴,江浙人出钱,湖南人出血。第四波呢,大家都知道,这不得是国内战争,国民党与共产党争天下,更是日寇入侵,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湖南人主沉浮。

若非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都是在国家将亡未亡之际,挺身而出,舍身救国;湖南人上马击胡,下马治国吗?湖南人是打江山的,不是坐江山的,道理很简单,湖南人只愿意送命,不愿意送钱。曾国藩拥大清半壁江山,有人曾给他一张纸条:“江南半壁无主,先生可问鼎乎?”曾国藩只在桌上空中写,写,写,写什么字?写了一个“妄”;彭玉麟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革命胜利了,他辞官不干了,曾经七次请辞大清大官爵,他要回衡阳老家画梅花去。有人现在做统计,政治局,无一个湖南人,省部级人数很少。诸位,你要知道,开国之前,五大书记,湖南人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五位之中有三个,过了半数。

第二,湖南没官二代文二代,湖南人就是成功一代。现在大家对起跑线看得千钧重。湖南人站起来,有什么起跑线呢?湖南人脱颖而出,没什么家事背景,没什么贵人提携。湖南少望族,山西运城有个裴柏村,一个村子出了五六十个宰相,湖南是没有的;湖南也是很少书香门第的,三代以上是农民,说的是湖南人,其他地方三十代以上都是干部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湖南英雄出贫寒。这四波湖南人才群里,不论是领袖,还是干将,绝大多数都是农家子弟,起点非常低,如陶澍,当时穷得咔咔响,婆娘都讨不到;曾国藩祖上阔过吗?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黄兴如何?不过是小地主,父亲是个小秀才;毛泽东家事,众所周知,不用劳舌了。这里还说一个人,蔡伦是耒阳人,中国四大发明,蔡伦占其一,他发明了造纸术。说来让人羞于启齿,蔡伦是太监。这说明什么?说明湖南人吃自己的饭,出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干出业绩让世界惊叹;说明湖南人才,都出底层跳上高台的,都是靠自身努力,个人奋斗,去打江山,去舍身取义,去勇于担当,去救国救民,取得骄人业绩,取得丰功伟绩。

三: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

湘人没甚起跑线,四脚无靠;湖南无甚地理优势,三山围堵。有玩笑是这么开的,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湖南处于不中不西地带,便不是东西,紫禁城或真没把湖南当东西。

湖南不东不西,被人称为“四塞之省”,东有幕阜——罗霄山脉蜿蜒,与江西相隔,西有武陵——雪峰山脉环绕千里,难与云贵交通;南有五岭山高路险,让湖南自绝于广西人民,北呢?北有八百里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毛板船渡不过去。明代诗人何乔曾写诗,道湖南出行困难,在他笔下,出湖南或者进湖南,不虚蜀道难,“谭阳远在夜郎西,石径萦纡路转迷。俗犷犹存盘瓠旧,树深惟听鹧鸪啼。茅檐彫弊哀三户,岚霭氤氲接五溪。欲吊灵均何处是,江头兰芷正凄凄。”都是山头路,都是石头路,都是荆棘路。难走,走不出。

外头难进,里头难出,宋朝以前,新化安化,新邵隆回冷水江,都是独立王国,“旧不与中国通”,梅山如此,湘西更甚,郴州幸自绕郴山,却是被粤岭栏住。楚人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你说诗人是歌颂湖南呢,还是讽刺湖南呢?湖南是独立王国,是世外桃源,是关起门来自己爽,不出来建功立业,肯定出不了人才嘛,干嘛怪北方出皇帝,出将又出相呢?不与中国通,山河封闭湖南。有时我们要感谢封闭,因为封闭,文化故有特质,因为封闭,思想因此自我生成,生成独立思想,白素贞要闭关修炼,王阳明要躲进深山老林去格竹子,少数民族所以保留了自身文化,都是山河封闭之故。山河封闭了,出不去,只好睡在床上胡思乱想,东想西想,思想出了稀奇古怪的东西,读了书,理想有方向,没读书,梦想在乱撞,梦想乱撞也不是不好,也可能撞出火花来,梅山人乱撞,乱撞出了巫性文化。湘西放蛊,湘西赶尸,都是没法与人交流,中原文化不能来教化而形成的。文化自我生成后,再来开放,与外来思想去对撞,这样才能让思想博大精深。

宋朝章惇开梅山,设立新化安化县,与中国通了。与中国通,就可以去参加科举了。不管你对科举怎么骂,科举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你是骂不了的。邵雍所谓地气东南迁,太迷信了,若科学来说,便是书气东南贯。科举是有教无类,有考无类,有举无类,无论南北,无论贵贱,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说起骑马策奔,南方人如何去与北方人相比?能赢北方人的,就是读书。有谓高考也是平等的,是的是的,高考继承了科举传统,不过,现在来看,不在一条起跑线了。城里与乡里,士仕子弟与农家孩子,无法比了。好教师都去了城市,农村如何来比?过去是私塾,私塾先生多居农村,农村师资力量蛮了得,了不得。

前面说,历史上找不到湖南人,此言差矣,唐朝有书法家怀素与欧阳询;艺术人才是人才,但我们更期待的是出思想人才,真长湖南人志气的是,宋朝出了一个周敦颐,他是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是湖南第一个本土思想家;在宋朝,湖南也由一个南蛮之地,日渐成为中国文化的又一个中心,这就是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含义很多,很广泛,很深刻,有人概括了其有四个特质,一是淳朴重义,湖南人没那么多弯弯肠子,山里人嘛,都没学会狡猾,都讲义气;二是,勇敢尚武,不怕死,敢流血,流血不流泪;三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不学屠龙之技,专是求经务实,四是自强不息,湖南人前不着东,后不着西,靠的是个人奋斗。

这四条中,跟湖南人读书有关的是:经世致用。这是湖南人读书的最大特点,读书为什么?要改造社会,要复兴中华,要刷新世界。湖南有个千年学院,叫岳麓书院,弦歌不绝,文脉贯通,所传的读书精神,是实事求是,是经世致用。湖南人读书,很有理想,理想很大,不是读书考个文凭,不是读书吃上国家粮,不是读书谋一个职称,不是读书弄一个官当,不是读书赚一笔大钱。湖南人读书,是要经世的,不是经己致用,不是经家致用,而是经国致用,而是经世致用,而是经天下之用。

前面说了,湖南有四次人才潮,你发现了没,这些人才是什么人才?是军政人才,因为湖南人做的是救时宰相,必须从军,什么北方出将,湖南也出将好不好,无湘不成军;因为湖南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战胜了,不从军了,从政了,湖南人就在政治上展身手了。

说起读书,说起读书出书,作为湖南人,真的很气馁,让人发输火,读书读出学术来,不敢去和江浙比。翻开书,读到文化名人,一看籍贯,浙江人;再看一个,浙江人,而且多半是浙江绍兴人,周氏二兄弟啊,蔡元培啊,都是;江苏人也厉害啊,单是一个苏州,曾出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加起来,比几个省合起来还多,湖南出的状元是15个;有个统计,从到年,江苏籍院士达到近名,湖南是人,这个数不低,有些省一个都没,比下有余了。湖南是要与边缘省去比吗?湖南是什么省呢?经济不领头,可以,文化必须领先全国才是,比较欣慰的是,到年止,湖南GDP居全国第八,湖南院士居全国第五,文化领先了经济,这个符合文化强省地位,但是湖南与江苏在院士上差距很大,江苏人口万,湖南人口是万,从人口来说,是一个档次的,院士却差得有点多。是湖南人智商不行?这里头原因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读书理念不一样,湖南人读书之后,是要用其知识去改造社会。以什么最有力量去改造世界?直白说,当官。湖南人热衷当官,是多受批评的。给我一个支点吧,让我撬起整个地球。在湖南人看来,改造世界的支点,就是政治,如何来政治,最直接的是当官;湖南人当官是,当官要发展,当官不发财。

如果你不是愤青愤中或愤老,你未必会排斥当官。民国胡适说,好人当入政府。如果政府里头都是坏人当道,那么谁能活得幸福?若说什么对民众的生活影响最大,影响最直接,无他,第一是政治,第二是政治,第三还是政治,湖南人个性强,只能领导人,不能被人领导。好人当入政府,湖南人最有资格入政府。湖南人当官,最少湖南先贤学而优则仕,不是为了自己光宗耀祖,不是为了家人吃香喝辣,而是,还是那个词语:经世致用。曾国藩打了天下,为何不夺天下?彭玉麟打了江山,何以不坐江山?读书为了振兴民族,读书为了强壮国家,读书为了百姓过上安稳安然的幸福小日子,湖南人读书理念,就是有这么崇高。不是湖南人刻意追求这个境界,在湖南人看来,对时代有使命感,对社会有责任感,内化为自觉,外化为自行。左宗棠曾诗言志: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他一生都在为这理想在努力,在奋斗,在拼搏,在奉献,在牺牲。

没有湖湘文化,没有岳麓书院,没有湖南人在岳麓书院研读湖湘文化,湖南不可能“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不可能呈现爆发式人才群体。问题来了,湖湘文化,是宋朝开始立学的,宋朝没出多少湖南人,元明没出多少湖南人,清朝也是到了中期或是晚清,时间过了八百上千年,才出现人才高峰与高潮,这说不通湖湘文化对湖南人读书的作用嘛。若说政治是激素,那么文化是中药,若说政治军事是急先锋,那么文化教育是慢郎中;激素立竿见影,文化慢慢见效。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才人;文化是百年树人,千年树基因。文化的力量是决定力量,但文化是慢郎中;文化一旦入了国民基因,要改是相当困难的。国学在五四那会,被批得体无完肤,打倒孔家店,口号震天价响,孔家店倒地之声也啪啪啪响,孔家店打倒了没?现在国学再兴,孔子学院到处开设去了。历经千年,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已经成了湖南人的基因。

四: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左宗棠当农民写的一副挂在自家门楣上的一副对联。前面说了左宗棠,中间说了左宗棠,这里又说左宗棠,后面还将说左宗棠。为什么?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左宗棠在近代史上最能代表湖南人的精神与气质。

这副对联,第一句,照我们一些冬烘先生理论来理论,不合事实。左宗棠中举后,连考三次“进士科”,都是铩羽而归,没办法,他回家当了农民。我读书那回,初中生都当了民办教师,左举人也当了民办教师,你看,那时农村师资力量有多强,农村出人才,当时不比城市低,或还更高,这是主因。左宗棠民办教师工资比现在高多了,亲家陶澍过世后,他去了陶家教女婿,收入不低,回湘阴后,把家从左家塅搬到柳庄,建了一栋小别墅,买了七十亩田,过起了小地主生活。

身无半亩,谦虚太过嘛,左宗棠处与社会底层,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什么来?一,虽是匹夫,却粪土当年万户侯,湖南人才多半起身草莽;二,湖南人不是在地上爬行的,是瞭望星空的,忧国忧民的,经天纬地的;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湖南人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强的;四,湖南人认准了的事,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干则已,干必成功,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这是湖南人最强悍的个性,用湖南话来说,就是霸蛮;五,湖南人多爱读书,其能力是从书本里吸取的,其精神也是从书籍里茁壮生长的。

湖南人多草莽英雄,湖南人要经世致用,都不说了。要说的是湖南人的爱国精神,湖湘文化将爱国主义作了核心价值。“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是湖湘文化源头之头,屈原所写的诗,即使死了,埋了土,我的头也要对着故国方向;湖湘文化创始人胡安国特别强调华夷之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以礼仪也,一失为夷狄,再失为禽兽,人类灭矣。”以当今眼光来看,这当然有偏见,他所说的诸夷,后来也成了华夏一分子,但当时的夷,跟我们现在同日本,同美国,同俄罗斯,有点类似。我特别要提出这一条,是想让诸位对照一下,我们现在一些人,是如何对待自己国家的,是如何对待美日欧的,九成中国人是爱祖国的,但中国也是出汉奸的大国,中国人逢中必反的,有多少?崇洋媚外,不算什么,崇洋而卖国的,网上声浪也是浪声滔滔。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核心价值,湖南先贤始终强调这一点,代代传承。湖南本土,出了三个思想家,一是宋朝周敦颐,一是明末清初王夫之,一是清朝中叶魏默深,这三人反复宣讲爱国精神。前两人不用说了,简单说说魏源。魏源著《海国图志》,也不是大清,从古到今,中国一直认为自己居于世界中心,魏源在书中绘了一副世界地图,中国居然没在地图中央,这让天朝大怒:怎么把大清画得这么偏?崇洋吧,卖国吧。

魏源在这本惊世著作里,介绍了国外很多先进技术,很多先进器皿,很多先进武器,甚至很多先进制度。这让当时闭关锁国,关起门自己爽的文武百官与秀才举人大不满,也让当今一些大V小V,找到了崇洋的理论依据与媚外的古人例子,魏源提出“师以夷技以制夷”,有些人单见“师夷”,不见“制夷”,因为只单向去“师夷”,陷入了文化自卑之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文化,成为不证自对的绝对真理;魏源是这意思吗?魏源著作,叫天朝大国去除傲慢,要放下身段去学习世界,但绝对不是要爬行去学,“师夷”目的是“制夷”,让国家强大起来,复兴中华,不受外夷欺负。我们称魏源是爱国主义思想家,这是有根据的。

今天讲这个,是不是吃错了药?谈钱,才是主流社会之主流,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唱这高调干嘛?在理想主义日渐丧失的时代,湖南人必须要崇尚崇高,这是湖南人的传统,更是湖南人的使命。人人无精神,你可以昂起精神,个个无信仰,你可以坚定信仰,大家都是乌合之众,大家都是无头苍蝇,错了,无头苍生,你可以不一样。与众一样,那你是在鸡群里做鸡,与众异样,那你在鸡群里做鹤。当大家都在爬行,你站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见湘江北去,你陡然而生发书生意气,那么你就有可能来主苍茫大地。天赐其机,你是来当领导的。

湖南人的爱国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通过湖湘文化来传承的,是通过阅读先贤著作来继承的。真的读书,不只是获得信息,更是获取信仰,不只是储存知识,更是树立精神;不只是弄个文凭,更是吃饱文化;不只是从中去寻找发财主意,更是从中去寻找强国主义。

当主导苍茫大地的领导,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容易就不想了?这就得起用湖南人的霸蛮精神了。曾国藩书生带兵,去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按曾国藩话来说是,打落牙齿和血吞,牙齿被打落了,不吞出来,吞到肚子里头去,不让人看见,你被打落牙齿了,湖南人就是流血不流泪,打掉了手臂,我用脚踢;打残了腿,我滚过去,身子去压,也要把敌人压个半死。左宗棠收复新疆,他已苍然老矣。三国黄盖出马破曹,也是老汉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两。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俄罗斯多厉害啊,比日本厉害些,自鸦片战争一来,中国人被打怕了,逢有战事,先输了心,不敢应战。收复新疆这事,换了李鸿章,弄不成的。这不是说李鸿章是卖国贼,而是李鸿章没有湖南人忠勇胆气,也缺湖南人霸蛮精神。左宗棠带湖湘子弟进发新疆,他是抬着棺材去的,李鸿章你看他什么时候抬着棺材去与洋人作战的?毛泽东建立新中国,最初是什么力量?最初是多少人马?13个人在上海一个里弄开会,建立了当时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共产党,凭这力量,创建了数千年未见的新中国。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湖南人敢于赴死。康有为与梁启超等发起维新运动,失败了,慈禧老佛爷要来抓人,康梁都跑了,谭嗣同也是可以跑的,但他不跑,他就是要取义成仁,“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他要用他一人之死,来唤醒中国四万万人;谭嗣同如此,新化蛮子陈天华也是这样,陈公激情澎湃著《猛回头》,血脉贲张著《警世钟》,你以为他是过嘴皮子瘾?很多人是,革命口号喊得凶,革命来了跑得快,不,谭嗣同不,陈天华不。陈天华读书相当了得,“其时,莅湘某令识其才,欲以女妻之”,陈天华不,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国不安,吾不娶。”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爱国心高涨,发起抵制运动。喊几句口号了事?陈天华选择以命抗命,12月7日,陈天华留下万字《绝命书》,次日蹈海,依然未娶。难酬倒海三十岁,依然赤胆一条身。

这不是鼓励无谓牺牲,而是说国难当头,当有英雄挺身。无湘不成军,不是喊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不是墨水写出来的,是湖南志士鲜血喷出来的。陈独秀写过一篇《欢迎湖南人底的精神》其中是这么高赞湖南人的:“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无论杨度为人如何,却不能以人废言。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证明的。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韧不拔的军人。”

湖南人的霸蛮,跟湖南地域有关,湖南是山民个性,一个字来概括,是倔。湖南人之倔,既是一方山水养就,也是一脉文化造就。毛泽东特别喜欢王阳明,曾经花了大功夫研习王阳明。王公之学是“心学”,你心里怎么想你就会怎么做,你心里想都不想,你会去那么干吗?你对美女没想法,你不会去追她。想法决定做法,想法决定活法。心学特别强调心的力量,也就是心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毛泽东特别注重意志与精神的力量,“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毛泽东一生都践行的,他曾经说“意志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多数人遇到困难,打退堂鼓了,走人不干了,毛泽东是越是挫折越是勇往直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顺便说一句,这里的“奋斗”不是“斗”,这是毛泽东说的原本,后来“斗”换了“奋斗”,据说是后人有意“篡改”的。

不相信意志,不相信精神。这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一大麻烦,学生吃点苦,家长不得了,摔了个跤,就要做多普勒检查;碰出点血,医院住院;小孩如此,大人也如此。有些人不相信邱少云伏卧火中,不相信董存瑞勇炸碉堡,说这是人的生理无法忍受的极限。矮子不相信天下有高子,懦夫认定天下都是懦夫。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是与庸人与俗人不一样。不相信精神与信仰,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盛行的一大原因。

这时代,不缺财力,不缺智力,缺的是毅力,缺的是意志力。

五:行之行之而又行之

还说左宗棠。昔日龌龊不足夸,左宗棠落第后,有段时间,他不想去读四书五经了,打算不自绝于人民,要自绝于科举,他留心农业,弄来很多农业书籍,挑灯夜读,左宗棠是不是打算当养猪专业户?是不是打算当葡萄种植示范户?是,不全是,他编著了一本《朴存阁农书》;左宗棠摒弃高考教材,摒弃辞章之学,他读的都是经世致用之书,他弄起了地理学,地图学,先后抄录了《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和各省通志,对祖国江山,山河关隘与疆域沿革与军事地理做了详细记录,笔记本有几十册。这些书籍,与高考没半毛钱关系。这让人有两个感慨,一,很多高考尖子,最后成就未必强于成绩平平者,这不是笨鸟先飞,而是笨鸟长飞。很多人,高考毕,丢书籍,此后十几几十年,都没摸过书了,要摸也是不入流的小说,读些闲书,混混日子。一时读书者,赢高考,一生读书者,赢人生。高考胜利者,读十二年书;人家十二年后,继续读书,按七八十寿命算,人家多读四五个“十二年”,成功肯定可能,不成功不正常。二,我还是认可毛泽东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现在学生都往城里跑,小城往大城跑,农村往小城跑,跑到城里,不是关在教室里,就是送往培训班。谁知农村,谁懂农民,谁了解农业?现在领导人多知青,知青是下过乡的,熟悉三农;这一代领导人之后,农村农业农民怎么办?坐拥书城,只在城市;带书走村,城乡皆通,什么意思?得城市者,得家庭——婆娘讨得漂亮,小日子过得挺美;得农村者,得天下——这才可以去改造世界,领导世界。左宗棠其时并没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但他有眼光,看到大清摇摇欲坠,科举用不上他,“剿匪”一定用得上他。现在都往城里钻,都以跳出农门为理想,都以丢掉锄头为能耐,你就不能看远点,今后农村谁领导?跳出农村后,一定要回望农村,谁懂农村谁领导中国,得农村者得天下。

曾国藩也是如此,他非常庆幸自己早年考了进士,有时间来读其他书。这就是湖南人,不做腐儒,不呆在象牙塔,特别注重学习接天线接地气之文化。湖南人读书,还有什么特点呢?用心读书,江浙人不用心读书吗?用功读书,衡水中学把读书时间精确到分,不算用功读书么?湖南人读书,独有的,是用脚读书。

用心与用功,湖南人也是蛮拼的。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有个特别称呼,叫书生带兵,没带兵是书生,带了兵还是书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京都做京官,有的是闲功夫,读书不稀奇;曾国藩领兵打仗,忙,忙,要命的忙,曾国藩却规定每天要读书,若是偷懒间了一天,他大骂自己:曾国藩,你这个畜生,一日不读书,你赶不上一头猪。曾国藩有个蛮著名的“日课十二条”,其中四条五条分别是: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这方面,谁也比不上毛主席,无论在青年,还是在晚年,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被靠了边站,还是当上统帅,毛泽东随身随时都带上书,都读起书。早年在湖南一师,他常常跑到闹市区,寻一处地方,坐下来读书,他要考考自己,在最闹的地方,能不能静下气来,安下心来;以后纵使炮火连天,炸弹砸到头顶上,也十分镇定,读他所读之书。寂寂寥寥杨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寂寞之时,不去打牌,不去打炮,好,值得表扬,但这个不稀奇;热热闹闹毛公居,岁岁年年一床书,这不是常人做得到,做到了就是非凡人。

读书用心,还真不是湖南人读书绝门妙技,湖南人特别喜欢用脚读书,这里不说曾国藩搞洋务运动,那是最切实的经世致用,且继续说魏源。人们常以龚魏龚魏同称,以赞他在大清的地位,龚者龚自珍,若说写诗,魏源不是龚老对手,龚魏龚魏老龚居前,不要有气;若是论学问,论对世界贡献,魏源甩龚老好几条街。别人在歌厅在私人会所,诗酒风流,选歌征色,魏源曾编纂了《皇朝经世文编》,选了二千二百篇文章,都是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没做高头文章,都是实务文本;魏源做论文,没做评职称的学术论文,是干工作的实务调研,粮食调京都,漕运好,还是海运好?盐政如何行政,河工如何开工?水利如何有利?师夷如何制夷?你写酸不拉几的诗歌散文,他做功在社稷的事功功课。中国少几个诗人没事,中国不能少思想家,少实干家。有些人读书是凌空蹈虚的,越玄远越以为有水平,湖南人读书要治国安邦的,越切实越觉得有能力。魏源读书,还有一样不同他人,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现代人也做到了,现代人或做得更好,读十卷书,行十万里路,这十万里,一个筋斗翻过,高铁飞机送去的;魏源是用脚走过去的,他去泰山,他一路走,一路歇,没到泰山,把泰山周围几百里的人情物理,山川形胜,都了然于胸,这是你上车睡觉,下车屙尿,景点拍照,宾馆牌叫不能比的。

魏源“少年好远游,曾踞祝融之峰最上头”,并发愿“从此芒鞋踏九州,到处山水呈真面”。魏源自谓:“州有九,游其八;岳有五,登其四。”一生中若得空闲,便出游,东到定海普陀山,南到香港澳门,西到甘肃嘉峪关,西南到四川,东北到山海关,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55岁时,自驾游半年,行程八千,遍历南中国7省区。他知“游山乐”,更知“游山学”,在旅游中做大学问。你在看风景,他在察国情。

毛泽东是用脚读书的典范,他喜欢田野调查,读书读有字之书,或读成书虫,读书读无字之书,这才可以读成天龙。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大作写作的背景是,当时农民运动在湖南风起云涌,这个这个,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大家坐在办公室,坐而论道,有的说好得很,根据呢?我想应该是的;有的说糟得很,根据呢?我想应该是的。都在拍脑子,都在人家理论书上找答案。到底是好还是糟?毛泽东回湖南,去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做了三十二天考察,广泛接触和访问群众,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撰了这篇雄文;建国后,毛泽东常到各地视察,去田间地头,去车间街头,他用心读书外,他在用脚读书,有人做了统计,从年至年,毛泽东到各地巡视、开会等共57次,约天,按每年天计,在外地调研考察当然也包括休养,有近8年。做了调查做决策,中国走上康庄大道,没做调查做决策,我们就走上撞墙弯道。

知识分子常自傲者,自诩为是社会良知;知识分子当自愧者,众认为是社会缺席,他不了解群众,他脱离群众,他居象牙塔,读理论书,著理论文,雄论滔滔,新词翩翩,大词语大叫,高调子高唱,群众买他帐吗?不买,他怪群众素质低,思想启蒙启不了蒙昧。到底是群众问题,还是士人问题,显然是士人存在大问题,士人确用心读书了,士人用脚读书了吗?

既要经世致用,那必然要用脚读书;用脚读了书,必然可以经世致用。湖湘文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湖湘文化大家张拭说:“致知力行,互相发也”,用心读书与用脚读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王夫之说,“知行相资以为用”,读了一肚子书,谈不是有用,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进而有功”;曾国藩一脉相承,同样主张,“知一句,便行一句”;左宗棠呢?“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这话变成毛泽东的话就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湖南先贤的先贤,湖湘文化创始人胡宏说,“行之行之还又行之。”诸位,去农村吧,去工厂吧,去军营去吧,别老呆在城里,呆在家里,呆在教室里,那样,你和你孩子,没出息,出不了湖。

最后,讲个故事:曾国藩训练湘勇,初次带兵迎战太平军,输得惨不忍睹,按我们湖南人说法是,裤带子都输掉了,他想不通,几次跳河自杀,几次被人救起,被救上船了,他还想自杀,左宗棠从长沙城里,吊了绳子出城,见了曾国藩落汤鸡模样,大笑他一通,大骂他一顿:你这个猪仔子,出不了湖。曾国藩听了也笑了起来。

后来曾国藩打出了湖南,一路横扫,打到了湖北,打到了江西,打到了安徽,打遍了天下无敌手,左宗棠便笑:这个猪仔子,要得,出得了湖。出得了湖,什么意思?上面说过,有人说,湖南是四塞之国,三面皆山,一面是湖,浩浩荡荡八百里洞庭湖。四塞其实是三塞,留了水路给湖南人去冲浪的,留了大湖给湖南人去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只在山里,是一条毛毛虫,能有水,便是一条龙;湖南人在湖南,多是毛毛虫,湖南人出湖南,便是一条龙。有资江,有湘江,有湘资沅澧,有洞庭湖,湖南人就能,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读得了书,行得了路,吃得了苦,出得了湖。

注:本文作者刘诚龙,知名作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