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 [复制链接]

1#

「来源:|文学与艺术ID:zhongguowenxuezz」

二十四节气和常州民俗(二十四篇)

陈立仁

上部

★立春,万物复苏多姿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第一个节气,立春的寓意是温暖,是一个带有转折色彩的节气。

立春与农业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立国,春种秋收,关键是春季,因此农谚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随着立春到来,气温、日照、降雨增强,春耕大忙季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时常州的民俗,重点是迎春、打春牛和祭祀五谷神。

立春的节俗活动不仅仅只是在民间大众中流行,而且有政府官员的倡导和直接参与;立春的节俗活动,贯穿的一个中心主题就是庆贺春天的到来,劝励农耕,祈望一年中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东汉到清末民初,立春节俗分为官方礼仪和民间习俗两个层次,几乎延续了近两千年。在常州,立春也叫“打春”,曾经流行过“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河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打春牛”,讲的就是立春民俗景况。

清末民初的常州“打春”礼仪是由“迎春”和“打春”组成。立春礼仪活动一般要持续两天,迎春在立春前一天的上午举行,打春又叫“鞭春”,大多是在立春日立春时刻举行,打春之后就是送春。

民间传说,清代时立春日这天,地方官府最高长官要穿着青衣礼服戴着青巾帻礼帽,到东门外卞庄去迎春,在卞庄庵广场上,地方官亲自手举彩色仪仗,一跪三叩祭祀芒神。“芒神”就是青帝句芒,句芒是古代主管树木的官,死后为“草木神和生命神”,同时也被视为“春神”,所以要在迎春时祭青帝句芒。按照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一年中的四季和五方、五色等相配(为了和“五”对应,在春夏秋冬四季外再加一“季夏”),以春季配东方,青色,所以迎春必须在东郊,车旗服饰等皆用青色(同时青色也象征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打春时,有乐队,用鼓吹,地方官员和乡贤们在地方官府最高长官的带领下,绕土牛(纸扎或泥塑的牛)三周,象征性地鞭打几下,然后由衙役把土牛打碎,民众争抢碎土或牛纸,认为土块或牛纸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幸运。然后地方官府最高长官会扶着犁耙,下田试耕。这是立春的官方礼仪,俗称“官祭”。

如果农历正月初一正好遇上“立春”,就被称为“岁朝春”,是个吉利的好日子。俗话说:“百年难遇岁朝春,春明景逢祥百姓。”这一天常州百姓人家都要在大红纸上写上“迎春纳福”、“开门接福”贴在门、墙壁上和窗户上。这一天,官府还举行极为隆重的迎春仪式。据《武阳合志》载:明清两代,时逢春节为立春日,由县衙在“迎春桥”桥头举行“行春”(读航春)仪式。

这天早晨天刚放亮时,就有“行春”的队伍从常州府衙门前列队出发,兵勇鸣锣开道,八名差役抬着“春牛”(纸折的牛)前行,由常州府太守率八县县令(知县)以及常州府守备(武官)带队,其他文武官员随后,在队伍中还有本地的豪绅、名流及各界代表前后近百人,一路吹吹打打,从西横街、府直街(北大街)向东过千秋坊(东大街)、东直街,出通吴门至玄妙观。由玄妙观住持道长将众官员接进大殿。官员分为文东武西站立,常州知府(太守)行香主礼,率众人三跪九叩首,祭祷,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礼毕,“行春”队伍经东直街,过滕公桥、县学,绕学西街(县学街)至迎春桥。从玄妙观返回时,差役开启“春牛”肚里的“机关”,让一粒粒黄豆、稻谷从牛尾巴里滚落地面,百姓随后争相抢拾,并以米、豆再撒到“春牛”背上,称为“打春”、“投春”。将“春牛”置于桥端后,官员等站立桥西堍,面朝东向,设供再拜。此时,有人扮“勾芒神”,用彩鞭打“春牛”,以示“鞭春”。百姓也围观,并有多人跟了跪拜,官府宣布今年为好年,百姓回呼“事事如春”,再次向围观人们散发黄豆,有的人将捡到的黄豆打孔穿线后,系在孩童的手腕上,以“消灾避祸”。

常州民间迎春祭芒神也是丰富多样。立春日这天,农家一早就起来用猪头三牲摆设,放鞭炮祭祀,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盘、春饼,吃春酒,然后下田试耕,称“打春”、“闹春”,期待一年有好收成。民国期间,民间有集体迎春活动,地方上雇一名叫花子穿着仿制的官服,称为“春官”,让他坐在四脚朝天的八仙台上,由扮做“兵丁”的青壮年抬着,跟在地方乡绅后面,游街迎春;乡村还有报春牛、送《春牛图》的习俗,这些人有的就是唱春人,他们肩背褡裢,手持青铜小牛,上门唱春报春,进屋后,以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左右各绕三圈,边绕边说唱“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说财神,道财神,财神来到你家门。财神进了你家门,你家从此就安宁。猪肥牛壮,庄稼丰收粮满仓。鸡鸭叫,鱼儿跳,年年有余传喜报。想发财,就发财,大人小佬嘻嘻笑。老健康,小健康,一家老小都健康……”等吉利好话,并送木版印刷的《春牛图》。对报春的唱春人,农家都会以铜钿或年糕作报酬。迎春活动的高潮是“打春”。“春打六九头”,立春一般都在“六九”之前。“打”的原意是“自从”和“开始”之意,后来,“打春”变成了打击春牛,先是打击土牛,后改为戳击纸牛,牛肚中预先放置谷物和小纸牛,“打春”时落下粮食牛犊,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好兆头的寓意。

常州东门乡村的立春节俗活动更是有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每年的立春日早上六、七点钟的时候,东门白家桥下就会响起节奏铿锵的锣鼓声,锣鼓声中还夹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列长队在鼓乐手的引导下,从西向东直向白家桥走去。队伍的中间,有一位头戴草帽,身穿深青色棉布衣裤,一副古装戏里差役模样的人,他手举铁皮大喇叭,一字一顿地喊着:“春――来――了――迎――春――罗!”他的喊声与前面的锣鼓声交替起伏。这差役打扮的人叫“春吏”。“春吏”的后面,还有一位戴乌纱帽,着仙鹤图案丝绸衣服的县官派头的人,是“春官”。在“春官”的身后,还有一位脸部两侧涂两个浅红圆形,胭脂花粉描出鲜艳的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口的女人,这是“春姑”。后面还有几位穿戏剧服装的人跟随着。队伍的两边和后头,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拥着“打春”的队伍。

人群到白家桥北三茅堂前,锣鼓声暂停,“春吏”高声叫道:“迎――春――牛――”话音刚落,“春官”就跪在观门前磕头,神情肃然地点燃香烛。四个年轻力壮的男子从庙里抬出一头外表纸质的春牛,放在一扇长而宽的红漆门板上。那头春牛,四条粗壮的腿直立门板,一对半弯的角微微上翘,铜铃般的眼睛直视前方。男子们分列前后,用桑木扁担穿起绑住门板的粗绳索,将春牛高高地抬在肩上,看热闹的人群跟在春牛后面,穿行春牛两旁,说说笑笑,闹闹嚷嚷的继续向东前行。一路上,有人不时将衣袋里的谷物掏出来,朝春牛身上撒去。麦粒、豆粒、稻粒接触到纸质牛身,发出沙、沙、沙的响声。撒谷物的人说着一句句吉祥的话语:“牛是农家宝,种田少不了”、“春撒一粒种,秋收万颗粮”、“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一直行走到横塘桥下三官堂门前,抬春牛的男子们才卸去扁担、绳索、门板,把春牛放到地上。敲响一阵锣鼓,放了几挂鞭炮,“春姑”尖声叫道:“演春牛啦!”演出的春牛戏是“撑船运送肥料到田头”。那穿红衣绿裤、乌亮短发上斜插银梳子的少妇,站在空心的画船中间,两只粉白的手握住船舷,莲步慢移,腰肢轻扭,唱起尖溜溜的小调:“正月梅花带雪开,一对喜鹊来盘梅。春风吹呀麦苗青,夫妻运肥田头来……”那穿蓝布衣服的青年人手持竹篙,在画船前后左右晃来跳去。一男一女一会儿对白,一会儿对唱,表现着水乡运送肥料到田头的劳作情景……小戏演完后,“春官”一手作扶犁耕地状,一手举一根木柄长鞭,高声呼叫:“打春牛罗!”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春官”边耕边打,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尔后,伴随急风暴雨般的锣鼓声,鞭子上下飞舞,春牛身上的纸片、泥块纷纷落下,只剩下荆条扎成的骨架。春牛肚子里的枣子、白果、糖果等纷纷滚落到地上。“春官”又高声喝道:“抢春牛啦!”喧闹的人群一拥而上,大人们抢土块,孩子们抢吃食。风气淳朴的乡亲们,每人只取一点就走开,为的是让后面的人也能取到春牛身上掉落下来的泥块和吃食。大人们抢的泥块是要丢到田里去的,世俗认为那样可以使田地里生长的庄稼丰产丰收。

立春打春牛,现在在乡村也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常州杨桥古街的每年二月初八庙会上还能见到,不过不是打春牛,而是“调春牛”,也称“调犟牛”。春牛是用毛竹、钢丝等材料做支架,糊上牛皮颜色的布面,扎上牛耳、牛尾和四肢,做成一条酷似水牛的春牛。然后三个人搭档,一个人做牵牛的牧童,两个人钻入牛的躯体之中,像“舞狮子”那样调得活蹦生跳。

再一个民俗就是祭祀五谷神。农历正月初八,是常州民间的“五谷神生日”。

常州乡村人家一般是在太阳升起前进行祭祀活动的。祭祀时,在自家院内向北摆设供桌,点燃七盏油灯,烧香,另置茶水七杯、米粉捏揉制的“瘪子头”(实心细团子)一山海碗、面粉做成并油煎的芝麻馅心饼若干,以及炒熟的黄豆若干等。摆设好后,就将犁耙锄头放置到堂屋大门正中,当家人要烧香和焚化黄表信纸(就是现在祭祀用的“黄钱纸”),跪拜迎接五谷神降临,祈求神灵保护农业丰收。然后,带着五谷杂粮各一份,到自家的田间地头,迎着升起的太阳扬撒,意喻五谷丰登。

祭祀五谷神,在常州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有了天,也有了地,可就是没有粮食吃,人们只好在山林里挖野菜、剥树皮充饥。那时候,太湖边上有个叫后稷的人,为了让人们有粮食吃,不辞辛劳到了南海观音那里陈述苦情,恳求观音菩萨给些五谷种子。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就从花篮里拿出五个小葫芦和一个大葫芦,嘱咐他说:这五个葫芦里装着你们吃的五谷粮种;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有荞种,可以撒在山坡上;第二个两节葫芦里有大麦种,可以撒在平地上: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有大豆种,可以撒在田头地角上;第四个弯葫芦里有籼米种,可以撒在大河小溪两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有糯米种,可以撒在水田里。另外大葫芦里装的是树种,你要等五个小葫芦里的种籽撒完,才撒大葫芦里的,不要忘记了。

后稷高高兴兴地回家来,他想立刻撒下种子,好让人们早日吃到五谷,就背起大葫芦抱着小葫芦,按照观音菩萨吩咐的那样,一边走一边撒,依次撒下五谷种子。没料到,他背上的大葫芦的盖头不知什么时候掉落了,大葫芦里的树种也漏了一路。后稷想往回走,转身一看,他走过的土坡上长满了茂密蔽日的大树,路没有了,怎么也走不回去了。从此,大地上长出了五谷,山坡上长出了大树,后稷则没有走出树林,失踪了。人们感念后稷为民造福的功劳,集合着前去拜见观音,请求菩萨把后稷封为“五谷神”,以后又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这天进行祭祀活动,齐唱颂赞后稷的歌辞:“麦子收了稻谷熟,大地年年好收成。豆豆角角满仓存,家家酿酒敬后稷,户户祭祀五谷神。”

还有一个习俗是立春日到天宁寺去点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梵文Arhat)的简称,意译为“应供”,就是“当受众生供养”的意思,是小乘佛教修行阿果位之最高果位,说是通过修行已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断除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功德圆满后,永远不会再转世投胎,遭受“生死轮回”之苦,能受到人天供奉。

常州天宁寺的罗汉,清朝乾隆年间塑出三百,到嘉庆年间增塑成五百。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光绪年间重塑,六十年代中期全部被毁。现在的罗汉像,是在年9月到年8月,历经两年时间再次精心塑造的。

旧时过年时的天宁寺罗汉堂,就仿佛是《水浒传》里的大相国寺,被善男信女,城乡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众生点罗汉预卜“前途命运”,成为当时常州人新正活动中的一个传统内容。老百姓点罗汉有两种点法。一种点法是进入天宁寺后,按次序逐尊逐尊地点过去,如是左脚先跨进山门的,点左侧罗汉堂的罗汉;若是右脚先跨进山门的,就点右侧罗汉堂的罗汉。由外及里,顺序数去,直数到数序与自己岁数相同的那尊罗汉。另一种点法是跨进罗汉堂后,任选一个罗汉为起点,点到与自己岁数相同的那尊罗汉。点到与自己岁数相同的那尊罗汉,就看他面相的凶恶或和善、表情的喜怒哀乐和举手投足、俯首伸面、长叹谛听的动作……点到罗汉后,也有一些虔诚的信徒,会焚香礼拜,默默祝祷,非常顶真。青少年和孩童们点罗汉,只是好玩,凑热闹,找乐趣,无论点到的罗汉是什么样的状态,都不会当一回事的。点完罗汉,有对罗汉笑的,有对罗汉戏谑的,有的喊,有的叫,有的扮鬼脸,有的模仿其形态,本来肃穆静谧的罗汉堂,充满了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给人以欢乐和祥和。

★雨水,人情味浓亲意重

雨水,是二十四节中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节令里,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气温变化大,虽然不会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受寒致病。因此,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成为这个节气中重要的内容。

雨水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节气。在常州,雨水节气里的民俗,主要体现在闹元宵、认寄亲、接寿、添仓和“二月二”龙抬头上。

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灯节,“花灯闹元宵”是习俗,常州俗语就有“大年夜的吃,年初一的穿,正月半的闹”,说“正月半的闹”,就是说的闹花灯。

闹花灯,就要做灯,旧时常州农村乡镇里不少人家都会自己做灯笼,他们用刚砍下来的竹子劈成小竹片作骨架,绑扎成各有特色的龙灯、蛇灯、猴灯、走马灯等,“荷花”、“菱角”、“奔马”、“兔子”等模样更是神态各异,发光的蜡烛插在骨架的下层横担中央,骨架外糊粘上彩纸,纸面上勾描出图案,写上吉祥的文字。灯的四角系上细韧的线,套在一截小竹竿上,以便吊挂或手提。这样,俗称“花灯”的灯笼就做好了。一般来说,灯期有五天的时间,从十三晚“上灯”到十八晚“落灯”,也有延续至二初二落灯的,这叫“大落灯”。

民国时期,常州好多地方有正月十四夜人们提着灯笼到附近的桥上去“祭桥”的习俗。他们将香烛插在一截截萝卜上,点燃后同其他供品年糕、馒头、糕饼、糖果、水果等,一并供奉在桥面上,祈求桥神保佑民众在新年里平安吉祥。有些地方新生男孩的人家还集中到宗族祠堂或土地庙前的场地上,燃放鞭炮、焰火,供全村男女老少围观评赏。

元宵节的重头戏是在正月十五。这天,常州城里举行赛灯会,四周乡村街镇举行花灯会聚,俗称“行灯”。傍晚时,在东门水门桥舣舟亭前面那块空地上,是名山镇花灯最为集中的地方,不但无数灯笼集结成一条长长的火龙,而且有奖猜灯谜,“猜灯谜”又叫“射虎”,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还有摆摊出售常州名特小吃,如小麻糕、酒酿元宵、马脚爪、素火腿等地方小吃美食,可以免费品尝,镇民和附近乡村农民吃过糯糯甜甜的糖元或芝麻、花生猪油馅小汤团后,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这里看热闹。最引人眼球的是,这里有高手甩“火流星”。“火流星”是用一根既韧又软的绳索两头结两只三海碗那么大、盛着熊熊燃烧木炭的钢丝篮,在甩舞中火篮化成一道道赤红的光圈,表演者在一片喝彩声中将“火流星”甩舞得呼呼作响,一道道光圈绕场滚动。看得兴起的观众拿瓢舀水泼向火圈,但泼过去的水一近火圈便四处迸散,就是不会沾到甩舞者的身上。这晚,乡村的孩子们会在大人的指点下,手提灯笼遍照屋子的角角落落,以及房屋与房屋连接中的弄、廊等阴暗的场所去驱赶害虫,嘴里大声叫喊:“灯光亮堂堂,害虫死光光!”然后再跟着大人们去田塍上烧枯草“驱蚂蝗”,一时间,一条条田塍干草燃烧,明晃晃的,犹如条条火龙,一阵微风吹过,火龙舞动。此时,浩茫的夜色里就浮动出一盏又一盏红亮亮的灯笼,成串,成簇,汇成一层又一层,甚是壮观。

在雨水这个节气里,旧时常州乡村,不少人家有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占卜前途的习俗,特别是要请算命先生算算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寄亲,以让儿女健康成长。其中最有趣的习俗就是认寄亲。

世俗以为,认寄亲最好的日子就是在雨水这天,而且要在早上进行,寓意“雨露滋润易生长”的意思。这天天刚亮时,就会有年轻的母亲抱着当年出生的孩子,早早地站在村头路口,等待第一个男性路人,如果男性来人年龄与这个母亲年龄差不多,不管认识不认识,这个母亲就会迎面走去,代孩子向他请求,认他做寄爹。也有有选择的,如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认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做寄爹;如孩子身体瘦弱,就认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寄爹。被认的人有的会跑掉,有的会爽快地答应。答应了的,就跟着这个母亲进村认个门,吃杯认亲酒,就算是寄亲了。离开后,有从此经常走动的,也有就不再往来的。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寄亲家”,不再有来往的叫“过路寄亲家”。也有正儿八经在雨水这天认寄亲的。这样认寄亲的礼仪就复杂多了,要请算命先生算命相,要相互请吃昼饭和送礼物等等,都是要做前期工作的,雨水这天就只是履行一个仪式了。

雨水节在常州民俗中另一个主要风俗是,年三夜四或新年头上结婚的,女婿要在这天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礼品一般是缠着一丈二尺长红绸带的两张藤椅,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丈人丈母娘长命百岁。结婚后生育了孩子的女儿,要带着鱼肉、茶食糕点等礼物孝敬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丈人丈母娘也会回赠女婿一把雨伞,让他在出门奔波时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顺利平安的意思;女儿婚后久不怀孕的,娘家还要为她做一条红内裤,带回夫家后就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就可以尽快怀孕生子。

常州乡村有一个根据时令雨雪、气候冷暖的有关雨水节气农事俗语来预测后期天气的习俗。在常州地方上,重要的农事俗语有:

“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马吃食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雨水有雨百日阴,阴阴沉沉到谷雨。

在常州地方上,越冬作物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乡村对此是极为重视的。有经验的老农,会应用这些俗语来预测后期天气,早早安排农事,对三麦等中耕除草和施肥,清沟(挖排水沟)埋墒(“撩麦光”),为排水防渍做好准备,以确保庄稼丰产。

同时,在雨水节气里的乡村风俗,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就要下田做一天生活,开工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耕一段田,叫“开犁”。开犁这天农活安排得比较轻松,喻意全年劳作轻松。旧俗开犁这天,耕者要祭“牛栏神”和举行拜犁仪式。拜犁只要用黄钱纸焚烧,然后拜三拜就可以了,以求一年田里耕耙顺顺当当。然后就要开始“罱河泥”、“编竹篾”。罱河泥所使用的工具是一条小小的罱泥木船,一双罱泥网夹,一根毛竹篙。罱泥船小巧玲珑,在水中行动自如,船身长约一丈有余,宽四五尺,小船两头微微上翘,船两头积压有一个闷仓。闷仓上盖有结实的木板,这是罱泥人在船上的工作平台。船中央有一个储物大仓作为船的承载仓,闷仓和承载仓的容积大约各占小船身的一半。工作中,两个闷仓始终要保持空仓,这样产生的浮力才能承受船体载物后的重量,不至于使小船沉没。罱泥夹是用麻线编织的网夹,为耐用还浸涂猪血,装在两片竹条的基部,后面相连,前可开合,像只大贝壳。两根约三米长的毛竹篙,分别固定在网夹的上下两爿,粗的称靠竿,细的称撑杆。罱泥时,人站在船沿边上,把罱夹深插进水底,一手把撑杆向外撑出,罱夹张开;一手推着靠竿,罱夹贴底的半爿向前抄进河泥。感觉河泥抄满了,撑杆回收,罱夹闭合。然后两根竹竿合并,双手交替往上提。罱夹近水面时,用力拎进,撑杆一松,罱夹张开,河泥全部落入船舱。虽是带水夹浆,却比泥浆稠厚得多。罱满一船,即驶到岸边,然后用“撩勺”(掏糞或水的农具)把河泥戽入糞桶挑上岸。河泥用作肥料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水河泥。把河泥罱来后用于窖灰塘泥,就是把割来的青草、荷花郎(紫云英)或水草等,一层河泥一层草地窖在预先开(挖)好的方形灰塘里。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腐熟,就成为肥效很高的“灰塘河泥”,待到春耕开始后,一担一担地挑往田里均匀撒拌,作为水稻的基肥。这种肥料,又黑又滑,不仅肥力足,而且还能改良土壤。二是白头河泥,即把河泥存放在田头的河泥塘里风干、晒干,用时再一担担挑到田里,用铁锹剖成碎片,让其与猪灰等有机肥一起融入田土之中。冬季的河泥作压麦使用,春季的河泥可作水稻的基肥使用。河泥的肥效特别长,稻麦使用灌沟泥后生长旺盛,土壤松柔不易板结,土质越种越肥。开荡罱河泥,乡村也是有规矩的,一个地方有一个统一开荡的日子,这是地方上热闹而颇具特色的农事习俗。老人和女人们则是在屋里围成一圈手工制作竹器,如竹箩、竹筐、竹席、斗笠等,一年农活中需要的竹器都要准备妥当。

雨水期间还有一个“添仓”的风俗,常州地方上好多乡村旧时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农民习惯在院内或场上,用草木灰撒许多大圆圈,内放一撮谷物,据说这样能使当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到晚上,还有农民到自家田地上点火把向空中扔,边扔边唱吉祥歌:“扔火把,亮堂堂,一撮谷,千穗足……”然后回家再用木棒敲打梁柱,边敲边说“二月二,敲梁柱,夏熟秋熟堆满仓”,祈盼五谷丰登。孩子们则提着灯笼照菜地、墙根、院落等处,意在消灾除虫。有的人家当家人还会将家里没有轧的稻谷,或豆类抓一把放进米囤,以增加米囤的存量,表示农家对今年有好收成的期盼,也寓意五谷丰登。添仓,代表了农户对好收成的期盼之情。这样的习俗在城市人家不多见,但有的商户会在这天挂灯点烛祭拜财神和撒五谷,祈求一年生意兴隆。

在雨水节气期间,常州有一个重要民俗就是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其实,“二月二,龙抬头”与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进入二月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民间俗称“龙抬头节”,也有称“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的。从这天开始,乡村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就寄托着农家人对年景充满企盼,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抬头抖身,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祈龙赐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节日。传说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周武王时,每年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亲耕;宋代,“二月二”被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二月二节俗,意在提醒人们体察自然的萌动,敬畏自然,体贴生灵。

常州二月二节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活动和禁忌两大类。活动主要有祭龙、引龙、驱虫以及诸多食俗等,禁忌主要有不动土、不拿针线剪刀做活。

乡村有在“二月二”举行一些含驱虫意味的活动。二月二在惊蛰前后,此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村民们边吟唱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之类的歌谣,边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墙壁、门窗等,以避蛇蝎、老鼠等虫物。

其实,雨水一到,就是繁忙的春耕开始的日子,这节令中的“二月二”习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围绕对“龙”的信仰展开的,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才真正是人们内心的期盼和愿望。

★惊蛰,春和景明雷响起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是一个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从这个节令开始,气温上升很快。常州有“未蛰先蛰,一百廿日阴湿”和“未蛰响雷,雨如黄梅”的俗语。在常州民俗中,对惊蛰节气中气候现象有三个说法:一说是如果在惊蛰之前,雷声隆隆不断的话,那这一年的雨水会特别的多;二说是如果当年的第一声春雷在惊蛰当天响起,那这年会是一个丰收年;三说是如果惊蛰过了好多天,春雷还没响起,那这年就会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在农事上,从念着“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春耕多一遍,秋后多一担”、“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的农谚,春耕就陆续开始了,农民忙活在田间,正是春耕、施肥和灭虫的好时候。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写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既写出了经春雨洗刷后、百花鲜艳的清新景象,又写出了惊蛰雷动,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后,一年农事重新开始,田野中,劳力男子,已开始进行劳动。也就是说,自惊蛰日起,农民就没有几天清闲的日子过了。

辛勤的农民用犁耙在田地里划出深深浅浅的烙印,诗人们则被此时的美景吸引,用诗句勾勒惊蛰的生机。金代曾有诗人在《春雷起蛰》中写到:“千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沉睡一冬的枯枝焕发出新芽,渐浓的绿色透出阵阵生机,万物被春雷唤醒,和雨水比起来,惊蛰前后春意更浓。

常州惊蛰节气民俗主要体现在祭白虎打小人和花朝节上。

在常州好多地方,都有在惊蛰这天祭白虎打小人的风俗。

祭白虎是为了化解是非。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谁冲撞了白虎,谁就会在这一年中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引来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这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虎,白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用肥猪的血和生猪肉油涂抹在白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话。

对小人就不是“祭”而是“打”了。旧时,在惊蛰这天,城乡不少地方能看到披头散发的妇女手里拿着拖鞋帮,在打纸小人,边打边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让你成世无出头,十足是个猪头;打你个小人眼,等你眼红长眼胆,行路扑到就哭喊;打你个小人耳,等你耳鸣难制止,说起话来摊招屎;打你个小人口,吞食粥饭全都呕;打你个小人鼻,打到你喘气只有出没有进;打你个小人肩,打到你高低两膀挑不起;打你个小人手,打到你有钱无法收;打你个小人胸,等你呼吸不畅顺,肺痨沾身还中风;打你个小人肚,等你日日被人骂,恶运交到老;打你个小人脚,打到你有鞋穿不得……”她们还会点燃香烛,然后把小人的名字写在纸人身上,丢在地上用鞋底用力地拍打,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全是类似上面那样咒骂小人的话。打小人,无非是因为身边小人出现,挑拨离间、惹是生非、引致诸事不顺,打小人,其实就是发泄愤怒情绪,祈求消灾解困的一种方式。

真正的打小人是与惊蛰节气有关联的,打的“小人”早先打的并不是人而是虫。惊蛰前后春回大地,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蛇蚁百虫,将从冬眠中醒来,纷纷出来寻找食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于是,大家便想办法对付。惊蛰当天,各家各户都忙着打扫卫生,家中的房间、堂屋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外,住屋周围还要清除杂草垃圾,而后由家里的主事人,撮一粪箕石灰,先从屋内再到屋外进行散撤。屋里的房间,堂屋墙壁角撤上石灰,水缸用石灰绕着划上圆圈后,在堂屋中心还要用石灰画上一张开弓的箭,且箭头射向门外,表示任何虫蛇休想入内。住宅门外的墙角撒上石灰后,要在较平坦的屋前屋后或村边地面上,用石灰涂画上各种动物和兵器的造型,通常有鱼、蛙、蛇和刀、斧、铜锤等兵器。画得最多、最大的是青蛙。俗话说的“懒人有福,青蛙跳出屋”就是指青蛙能吃掉害虫,赐福人类,保证五谷丰收。涂画兵器,是表示镇邪除魔、祈求太平无事。也有在惊蛰当日,拿着棒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此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就演变出了“祭白虎”、“打小人”的习俗。人们希望小人可以远离自己,新一年中就会有好运。

在惊蛰节气期间,常州再一个重要民俗就是农历“二月十二”被称为“花朝节”的百花生日风俗。

世俗认为,人和动物有生日,植物也是有自己的生日的。正月初八是稻谷生日,三月初三为麦子生日,七月二十为棉花生日;在花草竹木中,五月十三是竹生日(又称“竹醉日”),六月廿四是荷花生日,九月十六是菊花生日。但是,自然界花木的品类成千上万,为了方便记忆,除了给一些如荷花、菊花等少数花卉独立的生日外,其它的就给它们过一个“集体生日”,叫做“百花生日”,也称“花王生日”、“花神诞辰”等,过生日那天就叫做“花朝节”。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对应的,称“花朝”对“月夕”。

常州花朝节,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地方上传说,花神不只是一位,一年十二月中每月都有一位花神,称十二月花神。这个节日的信仰崇拜色彩并不浓厚,而只是作为一个赏花的好日子。按照二十四番花信风说法,小寒以后有梅花、山茶、水仙;大寒之后有瑞香、兰花;立春之后有迎春、樱桃、望春;雨水之后有菜花、杏花、李花;惊蛰之后有桃花、棠棣、蔷薇;春分之后有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之后有桐花、麦花、柳花;谷雨之后有牡丹、楝花等。二月十二日大致与春分节气接近,这时惊蛰巳过,春天刚到,天气渐渐转暖,许多花已经开过,有的花正在开着,有不少花还要到以后再开,人们便在这一天来到园林花圃,观赏那些正竞相开放的花卉。

旧时江南好多地方都建有花神庙,常州在前几年也在花木之乡嘉泽建造了“花神宫”。每年花朝节到花神庙去拜祀花神,是花农花匠们必做的重要“功课”,带有一种行业神崇拜的色彩。届时花农们打着旗子,携香烛祭品到庙里顶礼膜拜,祈求花神保祜花事兴盛。而对一般人来说,花朝节是一个赏花观游的大好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来到园林花圃,观赏那些正竞相开放的花卉。

在赏花观游的时候,常州还有“赏红”的节俗。《清嘉录》卷二“百花生日”条文中有:“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阁中女郎翦五色彩缯,牯花枝上,谓之赏红。”清代人张春华在他的《岁时衢歌》中对江南人花朝赏红的情景是这样写的:“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樽助赏红。”

常州民间在这一天,无论是在花园、花店,还是花匠、花农及栽种花草的人家,都会用红布或红纸制作一面面长方形或三角形小红旗,插在花盆里,也有用红布条缠在花木的丫枝上,称为给花木“披红”,以示庆贺生日。

“赏红”习俗的产生,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故事:古代,有一个叫崔元微的文士在洛苑东有住宅,有一天他在洛苑散步时遇到好多美女,说她们住在洛苑中每年都被恶风侵扰,以前有“封十八姨”庇护,但后来得罪了封十八姨,所以想请元微在每年有东风时就立一朱幡在苑东,她们姐妹就能免风患。元微点头答应了。他请教了高人,才知照美女的话竖立了朱幡。还果真是,每每风起沙飞,洛苑中的繁花再没飘零。那些美女原来是花神的化身,而封十八姨就是风神。花朝节在树木上粘挂彩缯以赏红,意在防风护花,祈求百花繁茂。

清代时,在花朝天这天,清凉寺还请戏班子来演戏,祭祀百花仙子的诞辰。这一天,城乡家家都会祭花神,姑娘们都都穿耳戴环,打扮得花枝招展,剪五色彩笺,取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还会结伴出外“赏红”,祈祷春来花盛;已婚妇女也穿戴一新,或走亲访友,或到清凉寺来朝拜观音、求子祈福。无论是赏红的还是朝拜的,然后都会到寺院广场上看戏。看完戏,他们走出德安街,到浦前镇外田野上采摘一把青草带回家,称为“采青”,寓意一年中平安吉祥,有新的长进。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

★春分,光阴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多是作为农耕节气看待,讲求丰收与作物生长。春分时节常州农村越冬作物从萌生成长进入茂盛时期,农谚说“春分在雨农耕忙,光阴一刻值千金”,“春不分不雨”,又说“春分满地匀”,意思是到了春分这个节令就“成水”了。所谓“成水”,就是已经下足了雨,河塘水库都蓄了水,为春耕做好了准备。“春雨贵如油”,因为植物需要春雨的浇灌和滋润,更重要的是稻田要放水才能耙田。旧时种田多靠“望天水”,插秧就望及时雨,如果到了春分时节还不下雨,农民就心急了。俗话有“正月响雷二月雪,三月没水过田间”,这句话说的是农历的二三月,公历就是三四月了,如果这时田里还没有水流过,就是旱春。旱春会误农时,减收成;如果连秧也插不下,就更是颗粒无收了。因此,农民最怕预告春旱的“正月响雷”。

在常州,自古以来直到民国时期,春分这个节气在民间有好几个重要的民俗,主要体现在祭日典礼、玩竖鸡蛋、占卜丰欠上。

祭日典礼,始于周代。《礼记》有云:“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周朝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历代相传,常州在明清两朝也曾盛行。“春分祭日”庆典,主要是官方行为,“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也是很隆重的,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地方主要官员都要参加祭祀,其余年岁可以由一般官员参加代祭,其中太阳升起时刻举行的“朝日”仪式最为庄重。伴随着雅乐齐鸣,地方官员共行“太阳礼”,表达对自然的崇敬。祭祀地点是固定的,常州地方官府的祭日大都放在通吴门外的三官堂举行。盛况空前的春分祭日年年如此,但在节气与习俗的漫长演进过程中,原来属于春分的一些民俗和祭祀活动也逐渐归并到春天相关的其他重要活动中。辛亥革命后,春分祭日被废除。

玩竖鸡蛋,也是常州春分的一个古老风俗。清朝到民国时期,和全国好多地方一样,春分这一天,常州也有不少地方进行竖蛋比赛。春分日能把鸡蛋竖起来,有两种说法:史料记载,春分是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鸡蛋。天文学专家也有解释:竖蛋与春分并不相干。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支点,只要找准了这个支点,无论物体是什么形状,都能立起来,跟在哪一天立没关系。也就是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让鸡蛋竖立的难度系数都是一样的。但只要能静下心来,小心翼翼,集中精力在指尖,鸡蛋确实是能竖立起来的。

另一个习俗就是在三月三这一天,乡村妇女喜欢摘了荠菜花插在鬓边,说是戴了就能够驱瞌睡,人到盛夏时头也不会晕,还有说戴了荠菜花能发财,有民谚“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自春分以后,万物生长,春天阳气勃发,因此在这一天举行求子嗣仪式。祈求子嗣,就要祭祀生育之神,并将燕子视为生育神的化身,当燕子飞来的时候丢出一把筷子,期待燕子把筷子叼来自家筑巢,然后吃北瓜(常州人也叫“南瓜”),以取“早生贵子”的吉意。

送春牛图也是春分的习俗。在一张红纸或黄纸上印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画面,就是春牛图。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拿着春牛图到乡村挨门发送,根据看到的事物说些风调雨顺和谷物满仓的吉祥话,语句押韵动听,一直说到主家拿出钱来为止。送春牛图习俗有点像春节期间上门唱春的习俗。

春分时节在常州还有一个风俗是注重保健养生的习俗。春分时节人体代谢正处于旺盛时期,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不吃喝过肥腻的汤品,烹调寒性食物时,搭配葱、姜、酒等温性调料。另外,这时的时令蔬菜如鲜嫩的春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功能;豆芽、豆苗等,有助于活化人体机能。再就是“春分多吃春菜”。春菜是多种野菜的统称。春分时节,乡村人都会去田野中搜寻那嫩绿的、新鲜的春菜,采摘回来的春菜一般是与鱼片煮汤,称为“春汤”,传说春分吃了春汤,初夏时受凉了也不会拉肚子。

春分(有的年份在清明)节气期间在常州还有一个农历三月初三赶小茅山庙会节场的风俗。这天,小茅山一带是人山人海,沿途三五里路上摆满了货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各种小吃香气扑鼻,各色土产琳琅满目。隔老远就能听得见各种叫卖声、小锣小鼓喇叭声,还有那卖梨膏糖的、唱春十二月花名调的……赶庙会节场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是满面春风、喜气洋洋,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更是在人堆里轧来轧去,哩哩拉拉哼唱着顺口溜:“三月三,小茅山,爬高山,高山高,爬了三里三,湿了三件布衣衫……”来赶庙会节场的乡村妇女鬓发边都会插一朵荠菜花,风俗说是戴了荠菜花能够驱瞌睡,到盛夏时头也不会晕,还有说戴了荠菜花能发财,有民谚“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插了一朵米满仓”。

春分,常州地方有赶庙会节场的风俗,城乡民间还有一个“出会”,也叫“行会”的习俗。这天,常州的东岳庙、城隍庙、天地坛、三官堂等大小庙宇都举行“庙会”,组织信徒抬着东岳大帝、城隍老爷、地藏菩萨塑像上街游行,称为“东岳大帝出会”、“城隍老爷出巡”、“地藏菩萨巡察”……仪式庄重,热闹非凡。队伍前面有1-2位手持令旗的前导,然后有两队扛大铜锣者“鸣锣开道”,鼓乐杂耍、刀枪武术、高跷轮车等一路表演着随各种仪仗“肃静”、“回避”牌、“华盖”幢幡,簇拥着菩萨乘坐的八人大轿缓缓前行。

三月三民俗中还有以天时自然现象占卜当年庄稼丰欠的习俗,如民谣《田鸡报》说:“田鸡叫勒午前头,大年在高田;田鸡叫勒午后头,低田勿要愁。”常州人说青蛙叫“田鸡”,意思是青蛙这一天在午时前呜叫,这一年雨水就多,高田会获丰收,青蛙若在午后叫,就是这一年不会有涝,低田就不要愁淹了。还有农谚“三月初三沟底白,等着丰收黄小麦;三月初三皎皎晴,莳了黄秧耕不成。”意思是说,三月初三天气晴朗太阳高照,这一年就是干旱年,对小麦生长有利,丰收在望;水稻缺水,对生长就有害了。另外,民间还有一种观念性风俗,城乡人家在这天都会在红纸小条上写“三月三,蚂蚁不准上高山”,颠倒了贴在灶头上,世俗认为这样就能阻止蚂蚁爬上灶台。

其实,在春分民俗中,常州古时还有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古老习俗,就是上巳节习俗。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民间也称“祓禊日”、“踏青节”。在唐代,与“年节”、“中秋节”一起被列为全国性的三大节日,辛亥革命以后与清明节两节合一。

上巳节风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春情,与气候和水密切相关。水是农耕社会先民们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依靠,“上善若水”,是最洁净、最神圣的。春天的水更为神圣,它给人们送来了温暖、生机和活力。早在春秋时代,季札被封邑延陵时,人们便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三”去水边祭祀,用河水沐浴。《周礼》中也有“掌岁时祓除衅浴”的记载。每年上巳节,各地女巫照例会在河边举行仪式,说是为人们祛病除灾,叫做“祓禊”,世俗叫“修禊”。民俗学家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是为了求子。春天的水能洗涤妇女身上的不洁,还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驱走各种恶鬼,为妇女生育创造条件,所以把这种礼仪称为“禊”或“祓禊”。后来逐步演变为在春光和煦的日子里,人们聚集在水里洗涤祛污,追求健康、洁净和快乐,其中曲水流觞、临水饮宴、吟诗唱和等仪式则把“修禊”与春游结合了起来了,成为了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清代常州诗人洪亮吉写过“露滴新红水染蓝,两重门里试单衫。荠花缭乱春如海,记得年时三月三”的诗。

三月三虽然还是乍暖还寒时节,但在这天,旧时常州城镇居民纷纷去郊外赏春踏青,乡村妇女还采摘荠菜花佩戴,取香草泡水洗澡,郊外空气清新,荠菜花、香草能驱除瞌睡虫,有益身体健康。

★清明,慎终追远内涵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最早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气象节令。这个节气里,是浸种耕田、种植蔬菜、植树造林最好的时令,蚕农也会在清明夜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常州乡村百姓都盼望这一天天气晴朗,民谚有“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的就是自此以后,雪霜将尽,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清明晒得杨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麸”,意思就是清明目天气晴朗,太阳旺旺,是年麦子就丰收,粮仓堆满;“清明谷雨二相连,春耕植树莫延迟”,提醒人们这个节气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

在传承中,清明与前一日的寒食节汇合,后来,又与另一个节日“上巳节”的一些节俗活动归并到了一起,于是清明节就成了一个集农事、祭祀、纪念、游乐等多种内容于一身的一个节气和节日。又因为清明含有踏青、郊游等游乐的风俗,故而在民间又被称为“踏青节”。

清明节气中常州的民俗很多,其中一个主题是祭祀。“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跟全国很多地区一样,常州的清明祭祀活动也都是在清明之前或清明这天。

常州清明祭祀习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祭,家祭时,凡家有新丧终七而没有满一年的,会请僧道为先祖念经礼忏,至亲都来拜灵,俗称“过节”。家祭时,常州人家必用的祭品一是煎团子。煎团子用的团子是春节前做的大团子(也称年糕),切成片油煎好。一是“青团子”。青团子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揉和,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成为一体,颜色湛然而碧。清明祭祖用青团子是古代寒食节禁火冷食风俗的遗存,除了作祭品外,也是常州地方上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之一。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和七月半、十月朔一样,清明也被称为“鬼节”,是要上坟扫墓祭祀的。由于旧时都是土葬,有坟墩头,一是要添土修墓,二是要在坟墩头上压白钱纸。添土修墓,称扫墓,又叫墓祭、祭扫或上坟,就是修墓与祭拜。民间相信,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很大的关连,因此,一般人家年年都要给祖墓加点土,添土修墓的时间多在清明节前夕。先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土整修一番,再在坟墩头上盖个土帽子。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还要用漆描涂,使其清晰。祖坟整修好后,开始祭拜。祭拜时,在墓前供奉三荤(一般是扁鱼、红烧肉、猪脚爪)三素(一般是:豆腐干、百叶、豆斋饼),考究点的人家会多摆几道祖先生前喜欢吃的菜蔬。祭品摆好后,点燃香烛,后代亲属按辈份大小一一跪拜磕头。三柱香燃尽,礼拜结束,开始烧化织叠的银锭、白钱纸锭、冥币和纸制衣服等各种生活用品,烧化尽后,在纸灰上洒点称为“奠酒”的陈酒,最后鸣放炮仗和横鞭。在收供品时,祭拜人要将鸡蛋、鸭蛋在墓碑上打碎,将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或“蝉蜕”,表示新陈代谢。然后把供品中的糕点、水果带回去,分给小一辈的孩子吃,象征“祖德流芳”,世俗认为祭品是能抗抵百病的。后来,一般的扫墓方式较以前简化了,大都以鲜花水果干点心为祭品,点燃香烛后磕头或鞠躬,礼节简单而郑重。在离开墓地前,祭拜人要在坟墩头上压白钱纸。压白钱纸,就是把称为“墓纸”的白钱纸放在坟头上,用小石头或小砖块压好,以防“墓纸”在一段时间里被风吹飞;另外放了“墓纸”的坟就表示是有后嗣的,不是无主的孤坟,小辈已经来扫过墓了。新埋葬的,三年中子女必须要在“惊蛰”节气前上坟;旧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清、明代前,清明扫墓是有规矩的,扫墓前男人先要到祠堂祭祖,然后才能带全家上坟扫墓,清除坟墩周围的衰草败叶,修整坟头,飘插白、绿、黄三色纸幡,意为白地、绿苗、金黄的稻麦,祈祷祖先赐福保佑子孙家业兴旺,五谷丰登。

清明祭祀风俗在常州还有一个已经消失的拾骨葬神秘仪式。旧时在常州乡村,以前有一种殡葬风俗:人去世后先睡棺材,几年以后亲属会将亡者从棺材里收拾出来,重新放进“骨殖甏”里再埋掉。人们将这种二次葬习俗,俗称“收骨头”。到民国初期,常州不少乡村还保留有这种风俗。民间传说,古代江南地方温暖潮湿,为了使亲人的遗体保存更为长久,放入密闭的容器能防腐,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以寄托后人哀思。另一种传说是认为因为当时不断迁徙居地,出于血缘亲情,不忍心抛弃先人,“骨殖甏”方便携带到新住地二次埋葬。

清明节气中常州风俗的另一个主题是户外话动。

户外话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放鹞子。鹞子,就是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说是鲁班发明的,也有说是汉初大将军韩信发明的,是成人和儿童都喜爱的一项户外活动。常州地区清明期间放鹞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被叛军侯景围困在台城时,就曾用鹞子作通讯工具,从空中飘向城外求援兵。常州人制作的鹞子品类很多,有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蜓、蝉、老鹰、燕子、七星、八角、花篮、明月、灯笼等等形状,放飞时翱翔空际,宛转如生,在鹞子上加挂响铃的,更是引人注目。常州风俗,在清明以后一般就不再放鹞子了,一是说因为清明后的的风势不再适宜放了,二是说清明过后,小麦拔节,在田野间放鹞子践踏麦田会影响麦子的收成。但在清明这天是一定要放的,而且要故意将牵线切断,任由鹞子飞走,这就是俗语说的“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说是这样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气。二是荡秋千。荡秋千,就是双手揪着架空的麻绳前后上下摇晃。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名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荡秋千平时也有,但到清明这天,家里大人是一定要带自己的孩子去荡一荡秋千的。世俗认为孩子在清明荡了秋千,就会活泼健康,聪明可爱。

清明节气中常州还有另一个风俗是插柳戴柳。

从前每到清明这天,常州城里就有过街穿巷叫卖杨柳枝条的,人家买了就把柳枝插在屋檐下,据说可以预报天气,民间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传说清明节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就是说插柳枝,是可以“祓除邪祟”的。

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戴柳就是成年了的标志。据此,后世就有了“纪年华”的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民间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语。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的含意。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更有孩子们摘下杨柳条条编成柳帽,戴在头顶上,三五成群,手牵手地高喊着:“娘舅娘舅(音似“杨柳”),戴着杨柳;蹦蹦跳跳,欢喜过头;啪拓一滑,跌勒河勒,丢落杨柳。”杨柳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清明用柳的风俗实际上是基于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一种美好期望,世俗认为通过与杨柳的接触,是能获取旺盛生命力的。

★谷雨,精彩演绎雨生谷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春季是一年大戏的一出折子戏:立春是序幕,雨水是铺垫,惊蛰是发展,春分是高潮,清明是“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谷雨是尾声。但尾声并不是说春天就此落幕,那徐徐吹拂的春风,潺潺流淌的溪水,润物无声的细雨,惊醒万物的春雷,田野里拔节的庄稼,柳丝串成的绿线,大地由淡到浓的颜色,花间嬉戏的人群,翩翩起舞的小鸟……都是大自然在春天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谷雨节的来历,《淮南子》上记载有:磐古开天辟地,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文字的苦难,就辞官遍访九州,回家乡后一个人住到山沟里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呈给黄帝。黄帝在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并号召天下臣民共同学习运用。就在这天,落了一场不平常的雨,天上落下了无数的谷米。于是,后人把这天排进了二十四节气,并定名为谷雨。顾名思义,是雨生百谷的意思。

常州旧时也曾有个一个传说,说是在古代,吴地有个人庄稼种得特别好,玉帝要奖奖励给他一个小金人。这个庄稼人摇摇头说“不要”,玉帝问他哪要什么,没有比金子更贵重的东西了呀!这个庄稼人说:“我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玉帝想了想,说:“那好吧,就给天下老百姓送些谷子。”第二天,一场大雨,落下来的全是粟、麦、稻、黍、菽。于是,常州的老百姓说,如果谷雨这一天下雨,五谷就会丰登;而且一滴雨就是一条鱼,随便那个池塘或者那个河沟,就都能摸到鱼。民间还有一首打油诗:“春天雨,年年有,谷雨时季盼着多,润大地,雨点滴滴贵如油。”老百姓说的“五谷就会丰登”也好,说的“雨点滴滴贵如油”也罢,都关乎庄稼和繁洐,表达了对季节的一种情感,讲述了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的故事。五谷丰登,有地种,有饭吃。现在看来,“谷雨”的愿望是多么的质朴啊!

对农事来说,谷雨时节正是春耕和养蚕的繁忙季节,农谚有“清明麦抽穗,谷雨浸种忙”,说出了节气的农事。谷雨时节不仅春耕和养蚕,果树嫁接、棉花种植、山芋和花生栽种也最适合,谚语说:“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同时由于天气转温,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而那些寂寞了一冬的桃花、杏花等陆续开放;杨絮、柳絮则四处飞扬。“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就是: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在告示人们:时间已至暮春了。

谷雨这个节气里,常州民俗中有世代传承的“赏、灭、忙”三个重要风俗。

赏,就是赏牡丹花。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在常州已绵延千年。古时习俗,赏牡丹花,有白天游观的,也有在夜间宴饮赏花的,称为“花会”。清顾禄《清嘉录》有诗:“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常州旧时有两处的牡丹最为著名,

一是城东的太平寺。常州人传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被誉为“天下第一文人”的苏东坡,与常州有不解之缘,14次到常州并终老常州。他曾多次游览太平寺林园赏花,特别喜欢一种淡黄色的牡丹,留下了好几首牡丹诗,其中有脍炙人口的《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诗中写有“醉中眼缬自斓斑,天雨曼陀照玉盘。一朵淡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须看”的句子。

二是城中的近园。清初时,近园园中种有半园牡丹,名重江南画坛的“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唐于光与常熟的著名画家王翚等因绘制牡丹而缔结了深厚的艺术情谊,创造了清代绘画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艺术佳话。恽南田更是因用没骨法画出了清芬雅逸、高洁尊贵的《牡丹图》,被时人誉称为“恽牡丹”。后来,东坡公园年年都在谷雨时节举办牡丹花会,供民众游乐赏看。

灭,就是灭五毒。谷雨时节在惊蛰一个半月之后,气候和暖,被称为五毒的蜈蚣、壁虎、蝎子、蜘蛛、蛇和各种虫害开始活动频繁,繁衍迅速,常州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在谷雨这天灭五毒,乡村农民还会在农田耕种时灭虫,以减轻病虫害对人和农作物的伤害。其中土里生土里长的蝎子是最招人痛恨的,所以农村有张贴驱凶纳吉的“谷雨贴”风俗。“谷雨贴”也称“禁蝎符”,是人们在谷雨这天清晨收集露水调配颜料,请会画画的人在黄表纸上画的一种画图,图案形形色色,有画农夫挥锄锄蝎的,有画钟馗用剑劈蝎的,有画金刚用火烧蝎的,有画哪吒用风火轮碾蝎的,有画大公鸡啄蝎的,有画天师除五毒的,但都会用红颜色在蝎子身上涂成血迹,表示蝎子已被杀死。同时还要附上咒语,如“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然后贴到墙上以求禁蝎驱毒。这五种毒物是民间盛传的害虫。灭五毒这个风俗在常州乡村很流行。

忙,就是忙蚕事。常州民谚“谷雨三朝蚕白头”,说的就是有关养蚕的民俗。江南水乡的常州气候宜人,地方上城乡妇女从事蚕桑副业的很多,谷雨时节是养蚕的关键季节,那时,养蚕人家都会在大门口张贴红纸条子,告示邻里亲朋好友因忙蚕事暂勿往来,其实是“护种”和“防出火”,就是预防传染病侵入。同时,蚕妇也洁身,夫妻分床独眠,禁忌房事。从手提竹篮采桑喂蚕开始,直到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头眠、二眠、三眠,直到上山结茧、煮茧缫丝为止,前前后后,忙忙碌碌要持续一个多月。蚕茧采收后,养蚕人家还要郑重其事地进行“斋蚕山”、“祭蚕神”,或者“祭蚕花娘娘”,家家户户都捐款凑钱祭神,搭台请戏班唱“蚕花戏”庆贺。民间传说,“蚕神”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所封的“马鸣王”。当时,赵构曾下诏各地建庙供奉,故南方“龙蚕庙”很多。“蚕花娘娘”,一说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皇帝的妻子嫘祖娘娘,另一说是饲养蚕的始祖马头娘。

★立夏,农事为重风俗多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农耕时代,先民以农事为重,把一年二十四节气中“三夏”之首立夏作为祈求五谷丰登的重要日子,称“立夏节”,也叫“立夏日”。立夏一到,他们将在田地里忙碌起来了。农谚很形象地描绘了此时作物的生长状态:“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麦子长得猛,杂草生长得也快,就要加紧中耕锄草。

立夏节气在常州立曾有许多有趣的民俗,如迎夏、称人、给出嫁的女儿办夏、送夏和补夏等等。

迎夏是官方的。在京城,那时每逢立夏,皇帝会派重臣去城南太乙宫祭祀,迎接夏天的到来。南方为朱雀方向,朱者红也,所以《后汉书》记录这个祭祀要“车旗服饰皆赤”。有一年刘筠奉旨去太乙宫祭祀后,写诗描述了当时场面:太乙宫数十个房间陈设豪华,金碧辉煌,青铜灯架插着巨大的绿色蜡烛,烟烛飘香;主祭道两侧林木森森,一边安设了一长排“云锣”,就是辉煌的架子上分层悬挂了几十面不同大小厚薄的锣,祭祀时奏出响亮合音,配合着三公九卿一大群人的高声合唱。整个祭祀活动一直忙到了半夜。与京城里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一样,常州地方官员也是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轿子、车旗等都要朱红色的,浩浩荡荡出德安门,前往茶山举行迎夏仪式,以表达对丰收的美好愿望。

在立夏这天,民间最流行的是“称人”习俗,认为立夏称一称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在立夏这天吃昼饭前,百姓用麻绳把木杆大秤吊在房梁或院子里的树杈上,秤钩上悬挂一个竹凳子或被称为“苗蓝”竹筐,要秤量的人依次登坐,上秤称量。一般来说,青壮年男子是不参加称的,只是做些司秤人的事务。称人时,只有老人和儿童可以在屋外称,妇女只能在屋子里称。封建社会的女人,不像现在,稍有放开手脚的事情,一定要避开大家来进行的。妇女和妇女聚到一块,做什么事都能嘻嘻哈哈,称人就更不用说了。“立夏称人轻重数,称悬梁上笑喧闺”这两句古诗,说的就是妇女们立夏称人这件事情。司秤人一边打秤砣,一边要说句吉祥话。如称老人时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对胖人加了体重就说“发福”,瘦人又轻了就说“苗条”。称人也有一些禁忌,如称时,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又如,称的斤数适九,报数时必须再加一斤,因九是尽头数,不吉利。立夏称人作为夏季前的体重记录,到立秋时,再称一称体重,对照立夏时所称的体重,能看出这个人在“三伏”暑期中的体重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这种做法,对人们预防诊治疾病是十分有利的。立夏称人习俗,据说起源于三国时代。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后,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并表示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保证阿斗年年体重不减。旧臣孟获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的举动,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民间仿效,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由此形成风俗。

“给出嫁的女儿办夏”也是立夏节气时常州的一个民俗。女儿出嫁之后的第一个夏天,在立夏(也有在“夏至”前后),娘家要为女儿女婿送去两把遮阳伞、两顶草帽、两把蒲扇、一对凉枕、两床席子(一床棉席,一床凉席)、一人一身夏令衣衫……办夏的物品不能是单数,都要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办夏选择的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选择农历的双日,而不是单日。大多数人家在农历五月是不办夏的,民间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恶月”,被称为“五毒”的蜈蚣、壁虎、蝎子、蜘蛛、蛇等害虫,随着气温的升高开始频繁活动,对人身体健康有损害,所以娘家是不会拖到农历五月再给女儿办夏的。

娘家给出嫁女儿“办夏”这个习俗的形成,是因为旧时女人不能随便出家门,买物品不方便,所以娘家要送,而且还有两个含意,一是说明“娘家有人”,婆家不要欺侮媳妇,但更多的是体现了父母对出嫁后的女儿的关爱;二是这“办夏”的物品越多,越能显耀娘家的富足,越能提高女儿在婆家的地位。

在清末民国时期,常州地方上与办夏有联系的还有“送节”和“补夏”风俗。

送节习俗,不是女婿张节,而是娘家到女儿女婿家送东西。但是,如果在新婚后办夏时女儿还没有生养孩子,娘家是只办夏不送节的。娘家送节的礼品有老虎头帽、鞋,老虎兜肚,五色丝线带,雄黄酒,绿豆糕,粽子,鸭蛋,糕点等。常州民间认为雄黄酒和老虎形状物品能趋避五毒,“毒月”里蘸几滴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一个“王”字,让小孩戴老虎头帽子,穿印有老虎形象的红布兜肚和老虎头鞋子,把五色丝线带结在孩子的手臂上或套在脖子上,是能祛毒辟邪的,小孩就会健壮如虎。五色丝线带一直要戴到农历六月六,才能解下来,然后扔到屋顶上去,常州乡村有“六月六,五色丝线丢上屋”的说法。女儿女婿收到送节礼物后,一般要将粽子、糕点分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还要给娘家“回礼”,把糕点等分一半回赠丈人丈母娘,也有再增加点其他礼品的,不能让娘家人空着手回去。补夏,是出嫁第一年的女儿给娘家父母送礼的习俗。“补夏”的时间一般是在收到娘家办夏的物品后,女儿女婿要在一、二天内置办好猪肉、猪肚、猪腰子、鸡蛋面条、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物,如同过节日一样,专程把这些食品送到娘家,以此表示女儿对长辈的孝敬。

立夏节气期间,在常州,农历四月初八还有一个浴佛节风俗。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佛门中称这一天叫“佛诞日”。寺院庙宇僧众在这一天者要举行浴佛法会,并因此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佛教节日,就是“浴佛节”。

在常州,历史上佛教文化十分盛行,唐代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浴佛节的风行一时。而且,在常州天宁寺、延庆寺、清凉寺、永宁寺等诸多寺院举行法会时,不仅隆重地浴沸,同时还“传经”,仪式是:城市在寺院广场,乡村在庵堂场头,设立两座高台,高台上各站立一个僧人,善男信女们分列两班,有一个僧人手持一个铜盆,铜盆里有佛陀小铜像,僧人以清水浇泼佛陀小铜像头顶后,就交给善男信女们依次传递,铜盆传到谁手中,谁就要把早就准备好的铜钱投进盆里;接着再从僧人手中取过佛经。

★小满,知足常乐小盈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

过去,农民靠天地吃饭度日,内心里对天地自然始终有着虔诚的敬畏和依赖。即使很多长辈们识字不多,没念几天书,没出过远门,对祖先们传下来的节气农谚却了如指掌,甚至比出去读过书的人更懂得顺应自然和时节。小满节气有关农事的谚语很多,如“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地干田裂”、“小满不下,犁耙高挂”、“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这里说的满,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指雨水多少的意思。小满过后,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这时的农谚大多和麦子有关:“麦到小满日夜黄”“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等诉说着丰收在望的情景;“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是提醒人们为收割小麦早作准备。在农谚中,百姓以“满”指代雨水的丰裕程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块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如遇天旱年份,人们会早考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农田。

二十四节气有很强的哲理,比如小满之后是芒种,这有点奇怪。节气里的其他“小”节气,后面总跟着“大”,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唯独小满之后对应的不是大满,而是芒种。想必古人也明白小满正好,不必大满。小满恰到好处,快乐满足,不必追求大满大贵,这也许就是古人的聪明和智慧。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生活中,小小的自满其他人尚且可以包容,但大大的自满则会让人厌烦和不容。河水满了就会溢出,甚至发大水。而小桥流水,细水长流才是永远的风景。所以,要紧握那些小小的满足和欢喜。小幸福汇聚起来,就成了大幸福。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是没有幸福感的。小满之后,不再进取,自然不行。要想持续收获,就得持续耕种,就得不断努力,生活才能不断有“小满”。有“小满”,“忙种”辅,人生自能节节上升。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唯独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小满节气中的常州民俗,主要有动三车、祈蚕、看麦稍黄、报恩感恩。

常州有民谚“小满动三车,忙得团团转”,这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形象总结。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纺车。这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忙着踩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要制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就要开动油车;田里的农活不能耽误,家里的蚕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上山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纺车缫丝。

“动三车”的风俗,首先是要“祭车神”。传说中的“车神”是白龙,农家在动三车前,要在水车车基上,油车、纺车旁摆设鱼肉、香烛等祭拜,水车车基上摆的祭品中,还要特别放一杯清水,祭拜后倒入田中,有祝福水源丰富的意思,也表明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祭拜车神白龙后,有些地方还有以自然村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抢水”仪式由自然村推出的有威望的年长者主持,在大清早,主持人以鼓锣为号,人群以击器相和,几十人齐动作,点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然后跨上小河浜上事先装好的龙骨水车,数十部水车一齐踩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田里水满为止。

“祈蚕”的风俗。小满时节正是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在一些栽桑养蚕作为传统副业的乡村,家蚕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这个时节便充满着浓郁的民俗风情。蚕向来娇嫩,不好侍弄,传说古人视蚕为“天物”,养殖时很是讲究蚕房的温度、湿度,桑叶的冷、热。为了祈求好收成,就在蚕神生日小满时,举行祈蚕仪式。常州地方上没有蚕神庙,养蚕人家举行祈蚕仪式就在家里,在蚕神像前摆上酒菜,做出特别的供品:用面粉制成蚕茧状,用稻草绑成小山包形状,把预示蚕茧丰收的面蚕茧放在上面,然后跪拜着静心祈祷五分钟。有些地方在小满前后三天由养蚕人家集资出资,筵请戏班子登台唱戏,不过唱戏也有个行业忌讳,就是不能上演带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节的戏文,因为“私”和“死”都是“丝”的谐音,所以三天所演的戏目都是养蚕人家反复斟酌点定的祥瑞戏,以讨个吉利。小满戏是由传统的行业祖师崇拜演绎出来的民间酬神演戏活动,群众基础足,地域范围广,其中还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年茅盾写的《盛泽的小满戏》一文,就说到:“据说丝行的祖先,蚕花娘子是其中之一,他们要纪念这蚕花娘子,并且希望蚕花娘子保佑四乡农民所养的蚕有丰满的收成,所以有这种迷信举动,但是他们一半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一半是想整个绸市的发展,因为蚕的收成一好,丝业和绸业在经营上比较顺利一点。”小满戏是具有行业特征的社会性民俗活动。

种桑养蚕在常州西林朱夏墅一带有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国时期,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桑树养蚕,地方上有俗语“种田吃一年,养蚕用一年”、“一百日大麦勿种――懒汉,一个月龙蚕勿饲――懒妇”,因为,养蚕是旧时农家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农民对此寄予着无限的期望。

养蚕是一桩既辛苦又有一定风险的农业生产。春天,万物复苏时,养蚕人家开始了对桑田的管理,重点是整枝施肥,为的是培植优质桑叶,忙完桑田,就得加紧做好养蚕的各项准备工作,要使用的蚕具都得拿出来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蚕室内外也要打扫消毒,不能留有死角,不能有丝毫大意,否则就会留下隐患。

公历五月初,桑叶长到巴掌大小时,养蚕人家就会将蚕卵拿出来进行孵化,孵化小蚕是需要技术的,室内温湿度要把握准,温湿度太低孵不出小蚕,温湿度太高小蚕会死亡。卵出的蚕宝宝就得采摘桑叶喂养。这里采摘的桑叶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在早晨采摘带露水的桑叶,而且得采摘桑树上从顶端往下数第三张或第四张桑叶,因为这两张桑叶既不太嫩,又含有蚕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蚕宝宝吃得最爽口。采摘下来的每张桑叶都要用消毒过的毛巾擦干净,用刀切成比面条还要细的丝条,然后均匀地撒在起蚕网上,蚕宝宝从网孔里爬上来吃桑叶时,就提起蚕网,把第一批蚕宝宝放在蚕匾里饲养,并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时间出生的蚕宝宝分成几批进行饲养。春蚕有头眠、二眠、三眠、大眠,蚕长成“上山”,全在小满时节,而且春蚕随眠生长快,吃叶猛,养蚕人不时要把切碎了的桑叶丝轻轻撒在上面让蚕咬食。

饲养春蚕的真正大忙时期,是在蚕大眠后的十天左右。因为蚕进食量特别大,光靠采摘桑叶喂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必须将桑树上的整个枝条都用桑剪剪下来,捆好运回家,将枝条放在蚕架上供蚕食用。除了采桑喂蚕外,还得利用喂蚕间隙为蚕“上山”结茧做准备工作。蚕结茧的“山”一般是用干净整齐的稻草,打成长三至四米的“草茏”,草茏上扎的草必须长短一致,间隔疏密均匀,以便蚕吐丝结茧。打好的草茏堆放好,等到蚕那肥胖身体发亮时,适时将草茏拖上蚕架。拖早了蚕不肯上“山”,因为蚕少吃一口桑叶都是不肯“上山”的,拖迟了蚕会把丝吐出来废了。当蚕全部“上山”结茧后十天左右,就要把蚕茧采下来集中出售,俗话说“麦要进仓,丝要上行”,只有当蚕茧卖到茧行时,饲养春蚕的过程才算整个完成。

蚕宝宝是很“娇气”的,春蚕饲养的整个过程,养蚕人几乎是不能睡一个整夜觉的,要不时地关心蚕的动态,既要喂养,又要防止蚕病,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毒性传染,出现蚕群体起初大小发育不齐,眠起不齐,变小、下痢、排黄褐色稀粪或污液,尾部粘黄褐色的现象,致使“倒蚕”而前功尽弃。

正因为春蚕很“娇气”,再加上那时缺乏科学养蚕的知识,因此在饲养蚕时就有了独特的习俗和禁忌。

一个是习俗是每年大年三十夜,养蚕人家的主妇就会择取大木红炭数枚,埋在火还没有完全熄灭的灶膛里,到第二天新春初一如果不灭,就表示新养蚕“蚕花火”兴旺。

另一个是“忌人”习俗。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记》诗中,描述农村蚕事,“三月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尤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就是说养蚕人家认真饲养春蚕,避免邻居往来,防止蚕病传染。这个时期,还忌陌生人上门,一般亲友作客,没有主家招呼,是不能进门的,叫“非请莫入”。养蚕人要衣着整洁,不可涂脂抹粉,不能吃大蒜、酒类及异味食物。还不可敲击门窗,高声喧哗,避免惊吓蚕宝宝。到春蚕“大眠”至“上山”的这一段时间,看蚕的禁忌才解除,蚕房的门也开了。因为丰收在望,亲戚间便往来作客,相互祝贺“蚕花廿八分”,俗称“望蚕讯”。

再一个是饲养春蚕时间段里的“口彩”。“春蚕吐丝死方尽”,蚕吐丝结茧创造财富,养蚕人家视蚕如宝,称呼春蚕为“蚕宝宝”,养蚕收成称为“蚕花”,到“望蚕讯”时亲邻见面,都有互祝“蚕花”的习惯,口念“蚕花廿八分”,以表示来日结茧的丰收。“田蚕茂盛”、“蚕花廿八分”是养蚕人家传统灶堂门壁普遍书写的字句。养蚕时节,妇女发辩之间戴红花,还把桃树嫩枝、稻草圈放在蚕匾、蚕篮里,俗称“长头”、“千金”,是表示蚕茧数量多的意思。这里说好话,讨口彩还要忌讳,见到坏蚕不能说“病蚕”,要称“白相蚕”、“懒惰蚕”。蚕蠕动吃桑叶,不能叫“爬”而要称“行”。蚕室里见到蜈蚣称“蚕花”,见到蛇说“蚕旺”,出现了蜈蚣或蛇一般只能驱赶不能打杀弄死。烧菜用到的老姜称“辣块”,僵是蚕病,“姜”与“僵”是谐音,说姜不吉利。

还有一个习俗是祭蚕神(就是祭祀“蚕娘”,也有称“蚕花娘娘”的)。祭蚕神是养蚕人家在许下心愿后还愿时,一家一户在室内进行的。祭祀人家在三天前开始吃素,夫妻不准同房,以示虔诚。祭蚕神在顺序上分三步:一是“通请”,请“蚕娘”到来。通请时,当家人口中要念念有词,说唱着礼赞“蚕娘”、祈求丰年的颂歌。二是接神安位,神位前摆放酒盅筷子、一块肉(代表全猪)、一条鱼、一个鸡蛋(代表全鸡),还有用米粉捏成的蚕状和蚕茧糕点,点燃香烛,全家人依次跪拜磕头。目的是祈求“蚕娘”保佑今年蚕花丰收。三是送神,一柱香后烧化白钱纸等祭品,把请来的“蚕娘”送回。

“看麦稍黄”的风俗,就是在麦子即将成熟时,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儿一般会捎带油炸糕点、黄瓜等蔬菜作为礼物带回家。古谚语有“麦稍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的说法,意思是说夏忙前,女儿回家慰问,而夏忙过后,母亲会看望女儿,问候女儿的操劳情况。

常州还有一个报恩感恩的风俗。这个风俗就是每年端阳节前,无论是新女婿还是老女婿,都要扎包子“张端阳”,俗称“张丈母娘”,礼品可以是咸鸭蛋、皮蛋、红糖、枇杷、绿豆糕、烟酒等物品,新女婿送礼的分量要比老女婿重点。“张端阳”实际上是小辈对长辈养育成长的一种报恩感恩形式。另一个是“张师父”,旧时学手艺、学生意,都是师父带徒弟,俗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三年学徒满师自立门户后,在端阳节前带点礼品去看望看望师父,叙叙情,以示不忘师父培育之情。

★芒种,农家大忙始起头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第九个节气。

芒种节气期间常州有两个特别的民俗,一个是送花神;一个是祭关公。

送花神风俗是: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而到芒种,已经是农历五月,这个时期已经过了花开时期,群芳摇落,百花凋零,花神退位,人世间便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它给人类带来的美。于是,民间有了与迎花神对应的节日送花神。如何为花神送行呢?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这个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给我们提供了形象的资料,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个为花神送行的场面,具有很浓郁的民俗意味。大观园里,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扎。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面对花谢花飞,不禁顾影自怜,感慨良多,便有葬花之举,还吟出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词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性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芒种节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为花神送行的热闹场面,从某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很是值得现代人深思。

祭关公风俗是:传说农历五月十二是关圣帝君(关羽,民间称“关公”)生日。常州地方上祭关公的风俗起始于宋代,盛于明清。那时,民间美传关羽“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的忠心;“桃园三结义”、“古城会”、“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的义气;“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等的勇猛,还有“刮骨疗毒”时神医华佗对关羽是“真天神”的赞叹!百姓更是尊关公能御灾除患,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于是,在关圣帝君生日这天举行“关帝庙会”,祭祀关羽。有不少人家还在家中专门设有神龛,供奉关羽的画像和雕像。这些像有站像和坐像:站像作丁字步、左手理髯,身体略作倾侧,双目定视前方;坐像侧身靠桌,左手理髯,右手捧读着《春秋》。祭时,除敬献祭品和恭敬香火之外,还用竹子做成弓、矢,挂在关公神座上,说是可以使家里孩子易养易长,逢凶化吉。

后来,又有了农历五月十二“关公要磨刀”的说法,说是这天关公要过江到吴国去“单刀赴会”,行前自然要磨砺他的兵器青龙偃月刀,磨刀要用水,因此这天大多会降雷雨,那雨水就是关公的磨刀水,那雷声便是关公磨刀发出的声音。农历五月十二通常处于芒种或夏至节气的前后,正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于是,就有了“大旱不过五月十二”、“五月十二雨,关公磨刀水”的民谚。

关于“关公磨刀节”的由来,还有另一个版本,与《山海经》记述的传说有关:南海龙王的三太子本是蛇妖所变,因当地百姓拒绝给它供奉童女,它施法使人间大旱三年,民不聊生。玉帝派关公去催促三太子降雨,关公当着三太子的面磨青龙偃月刀令其降雨,三太子被降服,甘霖普降,自此人间风调雨顺。后人为了纪念关公圣德,在昆仑关建关帝庙,供奉关公像,并将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定为“关公磨刀节”。而同在昆仑镇,另一个传说认为“关公磨刀节”与“关公下凡捉大蟒”有关。据说,北宋年间,昆仑关以北的山坳,时有大蟒出没,某年农历五月十二,关公下凡,路过昆仑关,蟒蛇现身企图伤害关公,关公大怒,磨刀霍霍,挥斩蟒蛇。从此,当地群众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夜晚到次日,便自觉聚集到此纪念关公,寄托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美好愿望。关公磨刀节承载悠久的人文历史和厚重的信仰内涵,特显社会凝聚力和亲和力,教育和激励后人秉承先贤正义除恶、勇于进取的精神,团结互助,图强奋发,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园。

明清时,常州城内的常州府与武进、阳湖县衙的官吏,在农历五月十二这天都会香汤沐浴后,前往关帝庙,参加盛大的祀典仪式,虔诚地进香祈祷关帝,城乡百姓也纷纷前去叩拜烧香,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芒种节令期间还有一个端午节,常州人也称“端阳节”。端午节在常州有好多风俗,最传统的是划龙船。

午饭后的划龙船,就是龙舟竞渡,是很精彩的,是常州人过端阳节的重头戏。有首“龙舟处处有,毗陵最为盛,舟广不逾步,金鼓振鸟飞,火龙似出海,云溪不夜天”的诗,说的就是多年前的常州白云渡龙舟竞渡的盛况。那时的龙舟长约二丈左右,彩屋三层,高五六丈,四角枋柱,插遍各色彩旗,中舱设有吹鼓手,划时鼓号连天、声势很大。船两旁有16人划浆,称为“划手”;蒿师手执长钩立在船头,称为“头蒿”;船上建有一个小亭子,上面站着一位潇洒可爱的小男孩,打扮成“龙头太子”;船尾高0.3米左右,上面系满各色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船尾很考究,还做成各种戏文,如“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称为“钨艄”;船舵大都是刀式,执舵的人称为“掌舵”。常州龙舟竞渡不仅“最为盛”,而且还独特。说独特,别的地方的龙舟也就同一式龙样,而常州白云溪竞渡的六条龙舟,就有六个龙样:城区的五色龙,东门的大、小青龙,西门的金龙、南门的白龙、北门的乌龙,六龙汇聚,争相竞渡,日以夜继,挑灯竞渡时亮光灿烂,好似火龙争游。竞渡时,场面极热闹有趣,河中龙舟灿如织锦、画楫如鳞、水如溅珠,金鼓之声与水声相激,喧声震天。各船互不相让,六条龙船你追我赶,你奔我跑,各显本领,犹如出水龙腾。这时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白云古渡,人头攒动,商贩云集,欢呼笑语连续不断,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要有六条龙?来源于常州别称“六龙城”,南唐时徐铉为常州内子城南门上挥毫写下篆体“常州”,字如“金钟罩六龙”;清乾隆时常州文人褚邦庆也在《常州赋》中写有:“而况城号六龙,恰值六龙频降”。因而,白云渡龙舟竞渡就有六龙齐飞腾的喧闹了。

在端午节驱邪避恶,也是常州的习俗。端阳节清晨,常州家家户户都会取回大把大把的艾草,用红纸裹在扎成束,插到门头和窗台上;在房间的床架边,挂起两条由多个菱形组合的雄黄香襄床饰,地板角落撒点雄黄酒;把“煮粽子的水”与菖蒲、艾叶煎成汤,用其根茎蘸着遍洒居室;在孩子们臂上缠五色丝,胸前挂一连串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物特制的五彩香囊等饰物,还在脑门上写个大大的“王”字;然后再在大门口、客堂里点燃艾叶气薰,以驱邪避恶。五月端阳节后,天气转为湿热,百虫还阳、五毒俱长,这个时节人一时不能适应,最容易引发疾病。因此,端阳时节的卫生习俗,都以避邪禳毒展开的。悬挂艾叶是因为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药用价值很高,能驱蚊虫;采集艾草、菖蒲、枸杞、野草莓等等放在煮粽子水锅里煎汤给孩子“洗艾浴”,既能清洁皮肤、祛除疮疖,也可使体轻神旺,以防“疰夏”;喝含有三硫化二砷的成分的雄黄酒,是想以毒攻毒,防病驱邪。

防病驱邪,端阳节的中午还要拜祭钟馗,拜祭时是要焚化艾叶的,说是好“辟邪”。悬挂判官钟馗像是为了捉鬼。唐玄宗患疟疾时梦见钟馗,钟馗自称专捉小鬼吃,现在我把你身边的小鬼全捉住吃了,你的病就会好了。唐玄宗一身轻松,醒来疟疾还真的好了,于是他就命吴道子画了钟馗像赐给群臣保平安。也有人说,钟馗其实是一种植物,叫做终葵,点燃后有药味,能驱除病疫,这和雄黄、艾叶有同一作用。民间传说可以驱鬼,大概是后人遂谐音而创造出一个捉鬼吃的钟馗来了。传说就是传说,是不必当真的,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多多少少能给人们一点精神上的安慰。

“斗百草”和“顶鸡蛋”也是常州端午节习俗。斗百草,乡村的小佬都经历过,上了年纪的城镇老年人也知道,端阳时节百草繁盛,墙角落头或田埂头上都长有狗尾巴草,斗百草的草就是用的狗尾巴草根茎。斗百草有多种斗法,一种是把采来狗尾巴草茎弯成环,两人各执一环,套起来牵拉,比草的韧性,拉断的一方为输。牵拉斗草十分有趣,两人斗,旁观者就是啦啦队,和道热哄地喊着“拉拉拉,斗斗斗,输了打你头,赢了吃蚕豆”在干起劲。斗的结果,赢者蚕豆是没有吃的,但可以给输者吃一个“勒骨子”(四指弯曲,在输者额角头上弹一记),或者是用一根指头卷曲刮一记输者的鼻子。还有一种是采集多种野生的花草,然后将花草编织成帽环,比谁编得快编得像模像样。评选出优秀编织者后,由他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他选出一组当“官兵”,由他当头,另一组就是“强盗”,然后各自把帽环戴到头上,开始玩“官兵捉强盗”,一直疯玩到尽心。其实,《红楼梦》第62回中端阳节斗百草的描写,就写得极为真实,读来惟妙惟肖,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还有一个就是顶鸡蛋。顶鸡蛋就是握着从粽子锅里拿出来的熟鸡蛋,两手环握,露出半个小头与人相互对顶,谁的鸡蛋厉害,能把对方给顶碎了就赢了。端阳节早上,孩子们总会选那皮厚的、壳硬的,一头尖尖的鸡蛋拿出来,找街坊邻居的孩子做对手顶蛋,往往是外出转了一圈回来,游戏做了,有赢有输,鸡蛋也吃进了肚子。

另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讲与端阳节有关的一些美丽的爱情故事。首先是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端阳节对他们的爱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壶雄黄酒下肚,白素贞现出了原形,许仙被当场吓死。情深意切的白娘子冒着生命危险,盗回仙草,救活了许仙。复活的许仙在感恩之余,对白娘子产生了疑惧,被法海利用、胁迫,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在民间,人们对勇敢追求爱情、不惧强权的白娘子是持赞许态度的,而许仙的怯懦、犹疑却让人摇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一个与端阳节有关的爱情故事。端阳节那天,少年阿端在龙舟上表演舞蹈,不慎落水身亡,魂魄却误闯入了龙宫。因为生得俊俏灵巧,舞跳得好,龙君让他加入宫廷舞蹈队中的柳条部。聪明的阿端很快就成了此部的领舞者。在一次大型表演中,阿端与燕子部的漂亮领舞者晚霞一见钟情。两人天天在莲花丛中幽会。后来晚霞怀孕,怕受惩罚,于是,两人一前一后逃离龙宫,回到了人间。阿端的母亲以为儿子当初并没死,可是验看阿端的坟冢,却骸骨犹存,这才知道儿子已是鬼。阿端怕晚霞嫌弃他,嘱咐母亲莫要声张。后来晚霞知道了,却不以为意。无论是传说故事,还是现实生活中,女人在爱情中都表现得比男人勇敢。正因为有了这些对待爱情执着坚贞的女人,这个世界才更增添了几多美好。与端阳节有关的爱情故事,平添了端阳节的美丽,使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了更多让人回味感叹的内容。

芒种,作为自然节气,是人们在田野里耕种;对于人生来说,芒种是提醒:你的“忙种”开始了吗?别让自己的心田荒芜。人生与庄稼一样,种好才能收好,丰收喜悦,是辛勤播种劳作的结果。我们年轻时播种梦想的种子,奋斗之后的中年才会有丰硕收获的金黄。

★夏至,农事交时大节令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确立的最早的节气之一。

这个节气是常州地方农事一年一度的大节令。这时,气温持续升高,凉热阴晴气候变化大,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和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有农谚“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等。

常州地方上在夏至的民间风俗,主要有“数九和数伏”、“开秧门和敬谷神、敬土地”及“夏至忌雨”。

“数九和数伏”风俗,就是:一“数夏九九”。每年冬至节后,气候寒冷,人们开始“数九”,盼望冬天过去,春天早日来临;同样,人们也将每年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分成九段,每九天为一段,并且将此期间天气的人事物候方面的变化,编成了“夏九九歌”,又称“夏至数九歌”。“夏九九歌”写道:“夏至入头九,扇子勿离手;二九一十八,脱帽着薄衣;三九二十七,汗水湿浬浬;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要盖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二是“数伏”。伏日的含义在《汉书.郊祀志》解释为:“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夏虽然距夏至已有一段时间,但仍是以夏至日为基准计算的,具体方法是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五个庚日为末伏,计三十天,一般认为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又尤以中伏为最。但在实际上,以庚日来推算三伏,进而以三伏来标记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精确程度并不很高。古代以干支纪日,夏至可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干日中变化,如果夏至逢庚日,则第三个庚日即初伏距夏至二十天;如果夏至为辛日,则初伏距夏至二十九天,故以三伏来判断暑热的程度可能会有九天的误差,倒反不如夏九九准确。但不知什么原因,冬至后数九的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而夏九九却没有能够取代关于“三伏”的说法。

“开秧门和敬谷神、敬土地”风俗。常州乡村旧时以种植水稻为根本之一,稻作,从选稻种、浸种开始,到下种、拔秧、莳秧、“耥、干、耘”等一系列农活,直到收割,“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但农民也会在辛苦的劳作中寻找乐趣,在每年第一次插秧时,来个热闹的庆祝,俗称“开秧门”。“开秧门”这个风俗,是释放一种信号,告诉大家到栽秧时节了,从此就开始了夏收夏种大忙。与此相对应,每年莳秧结束后,大忙也基本收梢(尾)了,家家都会摆酒宴似的庆贺,俗称“汰脚”。“汰脚”,顾名思义,是可以把脚上的泥洗干净了,寓意庆贺夏收夏种圆满结束。

从农作习俗来说,“开秧门”隔夜有一个“敬谷神、敬土地”的仪式,也有乡村把“敬谷神、敬土地”称为“祭田公田母、拜秧田”,就是当家人要到自家的田地上点香烛放鞭炮,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要认真仔细检查扁担、苗篮系结绳的状况,确保在挑秧途中不能断落,不能开始就不吉利。“开秧门”当天,女主妇从秧田里拔出第一把带泥的秧苗后,要系结上红绸子或红布条,然后递交给等在秧田旁家中最年长的男性长辈。长辈双手接过秧苗,捧着举起朝向东南方拱拜,期盼紫气东来,祈祷菩萨保佑当年水稻能有个好收成。这天家中所有参加莳秧的人,早饭吃的是糯米饭,女主妇会把一块油光光的肥肉放在一只饭碗里,谁吃了这碗饭,就是莳头廗秧的人,也称“莳上行”,是要先下田带头莳秧的。带头廗莳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秧莳得好,还要莳得快,如被莳“下行”秧的超越,俗称“被关鸡笼”,那是不但会被自家人笑话,还会被村里人嘲笑的。不管是莳秧还是拔秧,尽管都是手握带泥的秧苗,脚踩水田的烂泥,但开秧门当天每个人都要穿得干干净净,妇女还要穿带红的衣服,以表示开秧门是一件喜气的事情。

旧时乡村人家莳秧,虽是各家各户自顾自,但气候不等人,常州有“莳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头莳抢,二莳正当,三莳让”的说法,因此也就有了要好人家几家互助,集合劳动力一起莳秧。人多在一起,就热闹起来,莳到你追我赶时,就一边莳一边唱起山歌来,常州东门乡村当年常唱的“莳秧歌”就有:“莳秧不莳哑巴秧,唱唱山歌心舒畅;水蒸日晒全不管,稻棵发落喜洋洋。”常常是一人唱众人和,你问我答,你来我往,此起彼落,互不示弱,各不相让,越唱越起劲,使做得腰驼背折的莳秧也变得轻松起来。

常州北乡还有一个“鸟叫六棵齐”的故事:从前有个莳秧能手,鸟叫一声,六棵秧就莳好了,人们赞誉他“鸟叫六棵齐”。多少年过去了,这“鸟叫六棵齐”从来没有碰到过对手。慢慢地,他就目空一切骄傲起来,在互助莳秧时,他再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招呼不打抢头廗不说,还把一把蒲扇插在腰眼,莳几行就站起身来,一边回头看看下廗的莳秧人,一边抽出腰眼里的蒲扇扇一阵,以示自己是莳秧高人。这一年莳秧季节,村里几个年轻人有心要教训教训“鸟叫六棵齐”,就让一个号称“鸡啄米”的小媳妇跟着“鸟叫六棵齐”莳二廗。见一个小媳妇跟着,“鸟叫六棵齐”更是得意。他莳了几行秧,照旧站起身从腰间抽出蒲扇,豁啦豁啦扇一阵;看着小媳妇跟上来了,才把蒲扇往腰眼里一插,继续再莳。莳秧莳到田中央,那几个年轻人都施展开了手脚,紧跟着“鸟叫六棵齐”的那个小媳妇更是身手敏捷非凡,移步分秧配合巧妙,那捻秧的手雨点般地在水田中起落,一行行整齐匀称的秧苗随着她的退后直往前伸展。不一刻,小媳妇就到了“鸟叫六棵齐”的身边。小媳妇既不说话,也不催赶,却从容不迫地从“鸟叫六棵齐”的腰眼里抽出那把蒲扇,豁啦豁啦扇一阵,再把扇子往他的腰背上插好。这一廗秧,“鸡啄米”紧紧迫逼着“鸟叫六棵齐”,足足把他腰眼里的蒲扇拔出插进了好几十回,弄得“鸟叫六棵齐”汗流浃背,狼狈不堪。到头了,小媳妇笑着说:“鸟哥,山外有山楼外楼,做人不能太骄傲的。”说得“鸟叫六棵齐”红了半天脸。

手工莳秧在过去确实是一门技术活,一行6棵,不仅横要平竖要直,而且要达到一定的密度。按照当时的规定,1米宽的厔头,1米长度内必须莳到10棵以上,同时要做到“五不莳”,就是不莳隔夜秧,不莳顶风秧,不莳“串条头”秧,不莳“烟筒头”秧,不莳稀梳秧……“串条头”秧,就是秧苗插入泥土时,不能太浅,太浅了容易象“串条头”鱼那样漂浮在水面;秧根入泥必须要直,入泥不能太深,太深了秧苗埋在水底下,容易烂根不发棵。如果入泥太深,秧根是弯的,就成了俗话说的“烟筒头”秧,秧苗也是不容易成活的。有的人莳了几十年秧,到头来莳出的秧歪七扭八的像是个“弯龙”,这是老人说的“出手不好”。说一个人秧莳得不好,乡村人说得风趣,叫做“本事大佬,莳格秧又飘串条头又是烟筒头,弯到美国去了!”莳秧是对腰功指功的一种严峻考验。

莳秧的最后一天,还要举行“关秧门”仪式,好叫“洗脚”。那时乡村人家无论穷富,在莳完最后一块田,莳好最后一棵秧后,都要弄点鱼肉小菜,斟一杯米酒,摆酒宴似的庆贺一番,有预庆本年的夏收满意夏种顺利,也有为连日来的劳累消除倦意,放松身体,自此以后不要天天起早到晚都赤脚了的意思。

“夏至忌雨”风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的风俗。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因为夏至半个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台风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常州一些乡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在夏至节气这段时间里,常州地区是一年一度的黄梅,会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由于多雨空气潮湿,各种物品容易发霉,所以也称“霉雨”;这个节气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故又雅称“梅雨”或“黄梅雨”。史籍中有关“梅雨”的记载很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中的句子:“梅熟而雨曰梅雨”;柳宗元《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常州地方上有一个传说,说是古时有一年梅雨季节,两位秀才在一起闲聊。其中一位说:“黄梅季节多雨”。他引用《千家诗》中赵师秀《约客》的诗句“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为证。另一位秀才则认为黄梅季节多为晴天,他也引用《千家诗》中曾纾的《三衢道中》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来反驳。他们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就到县衙去求县官判断。县官听了他们的争论后说:“你们都对也都不对。”他也引用《千家诗》中戴复古《夏日》的诗句“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告诉他们黄梅季节的天气是时阴时晴的,梅雨是任性的老姑娘,一个转身,说变脸就变了脸。上述三首诗反映了黄梅时节天气乍阴乍晴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梅雨在各地出现的时间迟早也不一样。梅雨期间,常常会见到这种奇特景象:路这边大雨如注,路那边阳光灿烂。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这种天气,写出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千古名句。

黄梅天,是初夏时分在江南一带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的天气。这段时间里,食品和各种器物容易发霉,所以也称“黄霉天”;却又时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因此又被称为“梅雨”或“黄梅雨”季节。

在常州地区,民间通常把5月底6月初就突然到来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时节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很频繁,因此气温比较低,农谚“吃了端阳粽,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民间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时期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会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两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伏旱。同早梅雨相反的是晚梅雨,民间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晚梅雨。由于晚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的对流,造成多雷雨、阵雨天气,晚梅雨的降雨量有时相当集中,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晚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大约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也有些年份,看似黄梅天已过,可几天后又开始下雨,重现闷热潮湿的气候,并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俗话说“小暑一声雷,半个月黄梅倒转来”,这段日子就被称为“倒黄梅”。相对正常梅雨来说,“早黄梅”、“晚黄梅”和“倒黄梅”,都属于是异常梅雨。

常州还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如“三九无东风,黄梅无大雨”、“腊月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的辩证关系;“寒水枯,夏水枯”,说的是如果冬季雨水偏少,梅雨也就偏少;“桃花水大发,旱黄梅必定”,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时的降水,旱黄梅是说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行得春风有夏雨”,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小满不满,黄梅不管”,是说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的雨水关系,如果小满节气时雨水偏少,就意味着芒种节气时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

★小暑,倏忽温风热循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节气中的农事,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管理,稻田开始推耥拉草时光。因为小暑天气关系着当年农业的收成,所以,农民是极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