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古时期,越南金云翘传,以及日本古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引言

《金云翘传》在越南是家弦户诵、牧童能吟的诗作。《金云翘传》融中国文学语言精华和越南民间口语于一体,优美凝练、典雅协畅。《古事记》的诗歌以情歌《八千矛神之歌》和战歌《久米歌》最为出色。

《金云翘传》的艺术成就

这部叙事长诗的艺术成就向来为历代文评家所推崇。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金云翘传》的六八体诗歌形式。六八亦称“越南填词”,为越南民歌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诗歌形式。它是越南文人学习中国经史文学,在越南民歌基础上演变出来的高雅文学样式,即每行诗有14字,前6字为一分句,后8字为另一分句。同行诗中,前分句的末字即第6字与后分句的第6字同韵,这行诗的末字又与下一行诗的前分句末字同韵:

胡公决计乘机,礼先兵后,刻期袭攻。

举旗招抚先锋,仪仗前导,炮铜伏后。

照这样的押韵法一直填下去,可以写上几千行。可以被之管纮,可以徒歌咏叹,这是越南地方民歌独有的特色,别人难以仿效。阮攸就是运用这种体裁而达到最高成就的一个诗人。《金云翘传》全诗12卷行,“将一部完整的中国小说《金云翘传》的故事情节成功地溶铸在具有越南民族风格的六八体诗句中去。他运用优美、形象的诗歌语言着力绘制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金云翘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显得纷繁多姿、栩栩如生”。

第二,炉火纯青的语言文字技巧。《金云翘传》融中国文学语言精华和越南民间口语于一体,优美凝练、典雅协畅。它的字喃本原有不少汉文词句,如“梅骨格,雪精神”、“霜印面,雪披身”等,有时又利用一些通俗极了的词语巧妙地造成一个隽永的意境,如形容翠翘姿容绝美是“眉似春山眼如秋水,正所谓花妒娇红柳忌青”。以俗字“妒”、“忌”入诗,却耐人寻味。

第三,塑造人物时善用对比手法。《金云翘传》人物无论好坏,个个血肉丰满,神态逼真。美丽善良的翠翘与阴毒残忍的束生大妇,粗犷豪放、正气凛然的徐海与荒淫奸诈、寡廉鲜耻的胡宗宪,假充风流儒雅的马监生和油头粉面的楚卿等等,都存在鲜明的形象对比和性格反差。

最后,善于写景状物托情。长诗在情、景、意三方面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精彩的描写可说俯拾皆是。仅以对月色的描写为例,《金云翘传》多次描写明月,每次月色都随人物心境不同而变幻无穷:写翠翘初会金重时,“明月窥人心中,满庭金波玉影”,皓月宛如好奇顽童窥探初恋少女心底秘密;写翠翘被鸨儿禁锁在凝碧楼上时,则“妆楼上,月明山影同清”,远山近月一片寂静,衬托出女主人公无限惆怅与凄凉的心境。

日本记纪文学

《古事记》()是日本最古老的书面文学,是日本古小说的胚胎,包含有许多朴实美丽的神话传说。公元年,皇太子中大兄皇子在宫内杀死苏我入鹿,改年号为大化,废除皇族及地方豪族的特权,加强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史称大化革新。他年登基为天智天皇,年驾崩,大友皇子继位为弘文天皇。大海人皇子因不满而发动武装叛乱。弘文天皇战败而自杀。大海人皇子于年登基,称天武天皇。世称“壬申之乱”。

天武天皇在壬申之战取胜后,下令修撰《古事记》等国史国记,以发扬“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天武天皇辞世后,天智天皇第四皇女元明天皇命太安麻侣(?-)撰录《古事记》,以继承天武天皇未遂的遗志。《古事记》是一部记载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帝王家谱等的综合性古典文献,以古汉语或用汉字为日语注音的方法写成,序用汉文,全书按三卷排列,由节构成,约8万余字。上卷“神代卷”,汇集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讲述宇宙万物、日本国土及民族的诞生等;中下卷主要为“帝纪”,记述自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30代天皇的世系史迹。

《古事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本辞”(神话传说等)和“帝纪”两大部分。前者富有文学价值。其中的一些神话传说较为动人,如三轮山神子诞生的故事、太阳托胎卵生的故事、动物故事、惩怪故事、争妻故事、兄弟相杀故事、角力故事、求婚故事、大树故事、兄妹两神成婚故事、迦其土神死后化为山林故事等等,某些故事明显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已于年出版了《古事记》的中译本。

风神须佐之男命的神话和皇子倭建命的传说是《古事记》中最精彩动人的。须佐之男命是日本神话中的第一个英雄。他充满着桀傲不驯的精神。上天主神伊邪那歧命是他的父亲,派他去治理黑夜,而让他的姐姐天照大神治理高天原,另一个姐姐月读命去治理大海。他因分配不公而哭闹不休、还去神殿上拉屎,被众天神拔去他的胡须、指甲、逐出天神行列。他下界后成了斩杀8头巨蛇、为民除害的英雄。

倭建命是景行天皇之子,强悍果决,曾活活扭断哥哥的手脚并将他杀死。父亲欲惩罚他,派他去东征西伐,不料他多次取胜,最后他在东征归途中心力交瘁而死,死时仍念念不忘故乡。倭建命的形象充满着古代英雄的悲剧色彩,他是日本古代部族征伐时期的骠悍的勇士。日本文学史家市古贞次指出:“《古事记》贯串始终的主题是以皇室为中心的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政治意图。书中充满着政治体制尚未稳定、处于建设时期的蓬勃精神,在《古事记》通篇政治意图的间隙中,又有生动地表现出日本民族祖先生活和精神的物语和歌谣”。《古事记》的艺术魅力和最大价值就在于此。

《日本书纪》()在日本与《古事记》齐名,并称为“记纪”。它是舍人亲王等人奉天皇之命,仿中国《史记》、《汉书》而编写的汉文国史,共30卷,属于正史性质,资料丰富。它记载了日本上古至持统天皇(-)期间的史事,其中也杂揉了一些神话传说和诗歌,但实际文学价值逊于《古事记》。这一时期,日本的汉诗集《怀风藻》()和地方志《风土记》也有一定价值。

《万叶集》概说

万叶和歌是在日本民族的古代歌谣基础上形成的,它在日本文学史上开创和奠定了优良的诗歌传统。《万叶集》共分20卷,收入和歌计余首。集中有名的作者达余人,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天皇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官妓乞丐。女流诗人为数不少。此外,诗集中约有半数诗作属无名氏的歌谣。

《万叶集》所收集的诗歌,时间跨度上达余年,其最后的编定者是大伴家持(-)。对于《万叶集》的书名,解说纷纭,尚无定论。它产生之时,日本尚无通行的本国文字,因此,它采用汉字的音或义作为书写记录的符号,称为“万叶假名”。所谓“万叶”,有认为是“万言”之意,因为日本把语言叫做“言叶”,“万叶”即形容集中诗作宏富至极;也有认为“万叶”意为千秋万代蕴含集中诗歌万古长青之意;与此类似的说法是有人认为书名与“千秋万叶”的成语相关。

《万叶集》是部和歌集。和歌也称“倭歌”,即日本诗歌之意,它是跟很早就流行于日本的汉诗相对的名词。《万叶集》歌数共编号首,这是新旧各版都一致的。但有些诗歌并未编号,所以实际上超出这个数字。据统计,《万叶集》中短歌最多,占首,分为独立的和附在长歌后面的“反歌”两种,其它依次为长歌首,旋头歌62首,佛足石歌1首。

这些歌体的基本句式是五七调,如短歌31音,句式为五七五七七;长歌是五七五七,可无限延长,最后以五七七句式结束;旋头歌38音,句式为五七七五七七;佛足石歌38音,句式为五七五七七七。和歌是日本民族传统的诗歌形式,特色鲜明地表现了日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美学意识。《万叶集》中的许多名歌,至今仍为日本人所喜爱。以五七调为主旋律的方叶歌风,优美多姿,影响深远。

结语

《金云翘传》也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迄今为止,它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包括中、英、法、德、俄、日、捷克等文字,影响播于世界。黄轶球先生的《金云翘传》中译本已于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问世。日本大和时期“大化革新”以后,经历了文化繁荣的飞鸟时期。公元年至年,日本定都奈良,史称奈良时期。大和奈良时期是日本文学的黎明。叙事文学以“记纪文学”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为代表;抒情文学的汇集《万叶集》则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成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