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鸠摩罗什,两次被逼破戒,娶妻生子,却是最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佛陀即将示现涅槃。

弟子阿难,很是不舍。他来到佛陀的身边,问:

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要以什么为师呢?

佛陀答:以戒为师。

一个“戒”字,传承着佛陀的慧命。

一个“戒”字,也让赫赫有名的译经大师,没能成为第二个佛陀。

他是鸠摩罗什,他是西域各国的珍宝,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他是最接近佛陀的智者。

01随母游学

半岁会说话,三岁认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随母出家,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博通大乘小乘,位列四大译经大师之首。

这样的鸠摩罗什,让人望尘莫及。

一直以来,有个预言跟随了他的一生。那是在鸠摩罗什从龟兹回印度的路上遇见了一位三果罗汉,他预言:

鸠摩罗什到35岁不破戒,必有惊天动地的作为,可以将佛法流布世界,度化无数人。否则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法师。

这个预言笼罩鸠摩罗什的一生,像悬在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成为西域大乘佛教的领袖,他踩着西域各国国王的脊背登上讲台,过往以此为莫大荣幸,人民竞相传诵这位智者的思想。

他严守戒律,成了西域各国眼中的珍宝。

02无奈破戒

皇帝苻坚想要得到这位“神僧”,派出手下勇猛的将*吕光,七万铁骑向着西域三十六国横扫而去。

那一年,鸠摩罗什35岁,正是预言的最后一年。

吕光虏获了鸠摩罗什,但他并不信仰佛教,他认为,鸠摩罗什除了长相俊美之外,并没有很特别。

他对这位人们眼中的“神僧”百般折磨。他强迫鸠摩罗什和龟兹国的公主结婚。罗什不从。吕光便用烈酒将鸠摩罗什灌醉,把他和公主关在一起,让他破戒。

最终,鸠摩罗什娶了龟兹国的公主,人生第一次破戒。

03扣留凉州

苻坚没能等到鸠摩罗什被带回长安,他的*权就土崩瓦解。

手握重兵的吕光建立了自己的*权。

在前往凉州定都的路上,鸠摩罗什不计前嫌,提醒吕光,有洪水要发生。

吕光不信。

当夜洪水爆发,数千生灵被洪水卷走。

这件事让吕光感到恐惧。于是,他把鸠摩罗什扣留在凉州长达17年。

或许,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这17年间,鸠摩罗什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04率众译经

17年之后,后秦姚兴皇帝的*队攻破凉州,瓦解吕光*权。

姚兴早就听闻鸠摩罗什之名,迎请鸠摩罗什前往长安,并拜为国师。

史书上记载:这一年,通往长安的官道上,满是年轻的僧侣和学者。

鸠摩罗什带领着僧侣,在草堂寺翻译佛经。

他们日夜不歇,《金刚经》译出来了,《维摩诘经》译出来了……

鸠摩罗什在中华大地的声望日高,就连姚兴都感到恐惧。

05二次破戒

一个险恶用心的计策萌生出来。

姚兴找到鸠摩罗什,说:大师如此奇才圣种,一定要保留下来。

曾有过类似遭遇的鸠摩罗什,始终不从。

姚兴则强迫鸠摩罗什:如果不留下圣种,就不允许继续译经。姚兴不让他住在僧舍之中。

将余生寄托于译经的鸠摩罗什,不得不被迫答应,娶妻生子。

又一次,鸠摩罗什破戒了。

06吞针自证

西域高僧竟然娶妻生子。

流言蜚语不胫而走,很多出家人开始轻慢鸠摩罗什,并欲模仿。

一天,鸠摩罗什上座讲经。

他拿出一钵铁针,当众吞下。告知他们:如能做到,尽可学我。否则,各自持戒修行。

这是鸠摩罗什第一次在东土显露神通。

鸠摩罗什曾说:身如污泥,心向莲花。

这是鸠摩罗什对“戒”新的理解,此破“戒”已非“破戒”。

07大师圆寂

译经12年,鸠摩罗什知道,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他对弟子们说:若平生所传佛法无误,我的身体焚化后,口舌不烂。

果然,鸠摩罗什的舌头化成舍利,现今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内,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

-----周正铭老师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学佛为什么要持戒?

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有些人他们认为只要不受戒,如果不小心犯了戒或造了恶事,或许就没有罪,也可能就没有报应,这样对吗?很明显的,这是不对的!因为不受戒的人,不小心犯戒或造了恶事,虽然没有“戒罪”,但仍然有“性罪”,因为还有“因果律”存在啊!而且一定有因果律存在。譬如说:一位没有驾照,不清楚交通法规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他不懂交通规矩闯了红灯或跑上快速车道,被车子撞到就不会受伤的;只要被车子撞到就一定会受伤,不会因为他不懂交通规矩,就不会受伤或受伤比较轻。受伤的轻重,是依被车子撞到的力度及撞击的地方而定,并不是依懂不懂交通规矩来决定的。有驾照,清楚交通法规而违反交通规矩的人,只是多一条罚款而已;而且了解交通法规,还有另一个优点,也就是可以因为了解相关交通法规,而避免不必要的车祸或伤亡。同样的,一位没有受戒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他没有受戒,犯了戒或造了恶事就没有恶报;只要造了恶事,就一定有不好的果报,不会因为他没有受戒,就不会有恶报或比较轻报。因缘果报的轻重呢,是依造业的轻重而定,并不是依有没有受戒而定。受戒的人造了恶事,只是多一条戒罪而已;而且有受戒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也就是可以因为了解戒的相关戒相及精神,而避免不必要的恶报。

知道了这个概念以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这个戒是如何去形成的?僧团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众人问佛:“应制何戒?”佛就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七佛的通偈。另外《四分律》卷9有提到:也就是说僧团刚建立的时候,是没有制戒的。在《毘尼心》卷1里面也有记载:很明显的,从《毘尼心》卷1里面的经文,有提到如来成道十二年当中,只是为了诸利根的这些出家众、或这些菩萨略制戒律,仅仅是稍微简单的制了一些戒律。如来成道十二年后,一直到佛入涅槃之间,才为那些钝根者去广制制戒,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所谓钝根者,是说他们还会常常去犯到某些罪或过失,当他们犯到了某些罪或过失的时候,马上随着缺失就补过。这是佛的慈悲啊!佛避免钝根者落入因果,也为了他们不要再有类似的这些过失再发生,所以才去广制这些戒律;所以僧团刚建立的时候,佛是根本没有制戒的。那为什么会制这些“戒相”呢?是因为有些钝根的人,即使做错了某些事情,如果不跟他们明讲,他仍不知道这些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利根的人,他只要知道这个事情是恶的,他就不做;是善的,他就会去做。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制戒的原理”,也就是这个戒的原理是怎么来的。佛在《优婆塞戒经》卷7里面有提到: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7里面提到:“何因缘故名为戒?”是什么因缘才取这个名字,叫作“戒”呢?佛是这样开示的:“戒者名制”,也就是说,戒者是制。大家台语有没有听过“ㄗㄟˋ”?很多人以为这个“ㄗㄟˋ”是这个祭祀的“祭”,其实不是;“ㄗㄟˋ”是这个“制”。就是说,一些不善的法要出来,我们就用这个“制”把它压制、把它制止不让它出来;也就是说它能够制止一切不善的法。这个戒呢,只要我们守得住这个戒,我们就能够制止一切不善的法,所以我们就称它叫作“制”,所以戒又称为制。

又复戒者又名为“迮隘”,迮隘是什么意思呢?迮隘是说:“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也就是说有一个不好的恶法,这个恶法要往这边过来,我们就让它不要过来,把它压迫到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把它锁住。譬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怎么能够让蛇可以走直线呢?因为蛇一定是弯来弯去爬着走,如果让蛇走在一条直线上直直地走呢,怎么让它这样走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用一条塑料管,把蛇放进去,这条蛇只要从这一端要走到另外一端,它一定要走直线,不然它就是走不出来。这个迮隘的意思就是说,原本有个东西或恶法,本来是要乱跑、乱窜的,我们就让它乖乖地安住在这里,所以戒又名迮隘。

这个戒又名“清凉”,戒怎么会清凉呢?它为什么能够称为清凉呢?因为它能够遮烦恼热。大家想想看!有些人说:“烦恼怎么会热呢?”如果我们现在突然间想到说:“啊!糟糕!我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可能会影响到很大很大的一个过程,那我们会不会流汗?或突然间全身就一阵子热恼起来呢?所以不管是贪、瞋,这些烦恼都是会有热恼的。而戒能令这些烦恼热不令得入,也就是说让这个烦恼热,不让它进来或生起;所以当我们全身都没有什么烦恼时,我们就会发现会越来越清凉。

接下来,这个戒又名为“上”,上的相反就是下,上是什么意思呢?上就是说我们这个戒呢,如果守得好又修得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往生天上,甚至于一直到无上道。什么叫“无上道”呢?无上道就是已经成佛,没有比他还上面了,已经是最高了,所以这个戒又称为上。

这个戒又名为“学”,为什么叫作学呢?因为这个戒可以让我们去学习如何调和我们的心、增长我们的智慧以及调和我们的诸根,所以它又叫作学。

也就是这个“戒”,它可以称为“制”、它又称为“迮隘”、又称为“清凉”、又称为“上”、又称为“学”。很明显地,戒也同时具有这几项的功能,这几项的功德。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戒到底有哪几种?我们分别以在家众及出家众来介绍。在家众受戒的种类有:三归五戒,也有八关斋戒(或者称为八关戒斋)以及菩萨戒。出家众就分为:沙弥跟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尼戒,还有比丘尼戒跟比丘戒以及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在家众跟出家众都可以受戒的。

那“三归五戒”呢?一般学佛人大概都很清楚,“三归”当然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跟戒酒。

“八关斋戒”它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就是前五戒以外,再加上不非时食(这也就是称为“斋”,也就是一般人我们俗称的“过午不食”。)此外,再加上不坐卧高广大床,以及远离作倡伎乐跟香花涂身;也就是说,我们哪天如果受八关斋戒,就不能去听一些伎乐,也不能涂一些粉及喷香水。

至于出家众的戒,有“沙弥跟沙弥尼戒”──这是针对还没有成年的小沙弥跟小沙弥尼所施设的戒。小孩子去出家,男众就称为沙弥,女众就称为沙弥尼;针对于这些沙弥跟沙弥尼,有一些施设的戒律,就称为沙弥跟沙弥尼戒。

那“式叉摩尼戒”呢?是针对于“近事女”所施设的戒。近事女的意思就是说:当女众要出家时,一般寺庙不会马上帮她剃度;为什么没有马上帮她剃度呢?因为有些女众要出家的时候,她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怀孕了;等到出家完以后,隔了一、两个月以后,才发现月事没来,怀孕了。这个就麻烦了!所以一般女众要出家的时候,都会先让她类似出家,但是还没正式出家;就让她在那个寺庙旁边先住,观察一段时间,确实没有问题,才正式出家。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也有针对这些近事女施设的戒,这些戒就称为式叉摩尼戒。

“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就是针对出家男众跟出家女众所施设的戒。

所以戒有分为以上这几种,但是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学戒要持戒”,这个持戒是指哪一种戒呢?“学佛要持戒”,这个戒是指哪一种戒呢?“六度中的持戒”是指哪一种戒呢?当然就是指“菩萨戒”。

所以“学佛要持戒”,是以“菩萨戒”为主,并不是指五戒,当然更不是指比丘、比丘尼戒,是指菩萨戒。从菩萨戒的名称,很明显的它是针对在家众,跟出家众的菩萨所施设的戒。

什么叫作“菩萨”呢?菩萨有分为圣、凡,也就是说有分为:圣位菩萨跟凡夫位菩萨;有分为:出家跟在家菩萨;有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还有菩萨有五十二位阶,也有三贤位、外圣内凡等等。在菩萨的部分,若依“出离相”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在家菩萨跟出家菩萨。若依“名义”来分的话,菩萨就分为假名菩萨跟实义菩萨。若依“圣凡位”来分的话,就分为凡夫位菩萨、跟外圣内凡菩萨以及圣位菩萨三种。其中外圣内凡菩萨,就是刚刚提的三贤位的菩萨;圣位菩萨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从这凡夫位菩萨、外圣内凡菩萨到圣位菩萨,刚好函盖整个菩萨五十二个位阶。

在修行的部分,是分别依:取相戒、十无尽戒以及三聚净戒来持戒。什么叫三聚净戒呢?三聚净戒就是修一切善法戒、摄一切律仪以及饶益一切有情戒。也就是说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摄一切律仪,所以会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会造作诸恶;另外还要饶益一切有情,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所以他是从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佛一定要受菩萨戒的道理,也是在这里!菩萨戒跟声闻戒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学戒跟持戒”。在二地以前,我们都仅能称为“学戒”,而不称为“持戒”;在二地以后,我们才能够称为“持戒”。为什么称为“学戒”呢?因为还需要学着怎么去持戒。既然我们学佛,一定要受菩萨戒;但是有些人自信心不够,心里还是会担心地说:“我不敢受戒啊!”问他:“为什么不敢受戒呢?”他可能就会回答说:“因为我可能会去犯到一些戒。“也有些人会说:“菩萨戒那么多条,我可能会犯到其中几条吧!那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受戒有没有功德呢?当然有啊!而且受戒的功德很大。因为有些人都很怕去受戒,所以这个部分,佛在经文里面有提到:这个经文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有”的意思是说:他已经受了戒;所以“有而犯者”是说:他已经受了菩萨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萨戒的这些人。“胜无不犯”是说:胜过虽然他没有受菩萨戒,但是他不犯任何一条菩萨戒的人。大家了解意思吗?大家可能依世间法来判断,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些已经受菩萨戒,又去犯了菩萨戒的这些人;竟然会胜过于虽然没有受菩萨戒,但是不去犯菩萨戒的那些人。佛在接下来的经文又说:这里的“有犯”是说“有而犯者”,也就是说已经受了菩萨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萨戒的这些人,佛说这些人称为什么?称为“菩萨”。“无犯”是指说“无不犯者”,无不犯者的意思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去受菩萨戒,但是他不去犯菩萨戒的那些人,佛说这些人是称为什么呢?称为“外道”;所以不管有犯、没犯都称为外道。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要建立,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受了菩萨戒,其中一条戒是戒不杀,但是我们不小心,真的去杀了一只动物;虽然我们犯了杀了这一只小动物的戒罪,但是我们坚守不杀戒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对宇宙中的所有众生,守着不杀的戒,这其中的功德差异是很大的。我们即使是不小心杀了一只动物,但是我们对其他宇宙中的所有众生,都守着不杀的戒。所以重点就在这里!因为我们受菩萨戒,是我们接受了这个戒律,所以我们对所有众生,我们持着不杀的戒;同时也对宇宙中所有的众生,布施了无畏施,这功德是很大的。即使是不小心杀了一只小动物;例如开车时,刚好一只小动物跑出来,不小心让我们撞到了,但是我们不是有心杀它的啊!这是“通忏悔”的,所谓““通忏悔”就是:我们是可以忏悔,把这个戒罪忏掉的。所以只要我们仍然坚持这个不杀戒,我们依然对所有的众生有无畏施,所以这个功德是很大的!但是那些不愿意去受菩萨戒的人,不管犯或者不犯,他们都没有去承诺,要遵守对所有众生去守不杀的这个戒律;所以对所有众生的无畏施,是没有成就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为什么有而犯者,胜无不犯,为什么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的道理。在《别译杂阿含经》卷7的经文里面有提到:“造论姓聚落主问佛,佛以爪上土、大地土的比喻,犯戒而行杀、盗、淫、妄。罪如爪上土,虽犯而不舍戒,心慈、悲、喜、舍,德如大地土。”经文里面有提到:就是说,造论姓聚落主问佛,佛就以这个爪上土跟大地土来作比喻。大家知道什么是爪上土吗?也就是说,沾在这个指甲缝里面的泥土。佛提到说: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即使不小心犯了戒,去作杀、盗、淫、妄等等的罪,我们当然有罪,但是佛说我们的罪,仅如爪上土一样。但是当我们虽然已经犯了这些罪了,但是我们仍然不去舍戒,我们依着佛的教导,忏悔所犯罪过,依然坚守着这些戒律,心里仍然保持着慈、悲、喜、舍这样的心,佛说我们的功德,就如大地土一样。大家想想看,大地土的土比较多,还是爪上土的土比较多呢?当然是大地土,而且多很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受了菩萨戒,我们即使不小心犯了一些轻垢罪,我们也不要把这个戒舍掉,而且仍然要保持着慈、悲、喜、舍的这样的心量,我们依然有很大很大的功德。有些人害怕犯戒,而不敢受菩萨戒,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所有轻垢罪都是通忏悔,通忏悔的意思就是可以忏悔。当我们受了菩萨戒,会不会犯了一些轻垢罪呢?当然还是会啊!只要在二地之前的菩萨,仍然都可能会去犯到,在信位及住位的菩萨,仍然会常常犯。刚开始会常常犯,只要通忏悔,我们都可以将这个戒罪,把它忏悔掉。当我们在佛前忏悔,忏几次以后,我们就越忏越会不好意思。渐渐地,那条戒罪,我们就不会再去犯了,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戒行越来越清净。

我们受完菩萨戒,在学戒的时候,只要掌握一个重点,就是十重戒不能去犯,其他的轻垢罪就不用担心了,即使偶尔不小心犯一下,也是可以通忏悔的,因为所有轻垢罪都是通忏悔。其实真正在学戒的人,要犯到十重戒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十重戒,要真正犯到这个重罪,一定要根本、方便、成已同时具足,这个重罪才成立。既然十重戒要犯到,实在不容易,所以一些轻垢罪那就没什么,反正都是通忏悔的。而且我们还是在修啊!还在因地里面,还没成佛。所以这些轻垢罪,在二地之前,我们会犯到一些戒罪,是稀松平常的,所以不要因为害怕犯戒,而不敢受菩萨戒。

接下来我们来看,佛说:“佛灭度后以什么为师?”是以戒为师,如暗遇明。所以说佛灭度后,要以什么为师呢?是要以戒为师,只要以戒为师,就如同暗遇到明。大家想想看:如果这个地方全部都是暗,有人叫我们怎么走,或怎么往前去冲,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走啊?怎么往前冲?因为我们根本看不到要怎么走,怎么往前冲。但是如果这时候,突然间一盏灯光亮起来,那我们就知道要怎么走了。以戒为师就是像这样子,佛灭度以后,佛弟子不知道要听什么老师,来教导怎么走的时候,就是以这个戒灯来当老师。也就是说戒如同明灯一样的,指引我们朝这个方向去修行。

所以菩萨戒是一切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菩萨戒同时具有消极面跟积极面的作用,从消极面来看,它是防非止过。什么叫防非止过呢?意思就是说,我们有可能会作错的事情,它就把我们先预防了,让我们不要去作,这些我们有可能会犯到的过失,它也遮止我们不要去作。菩萨戒里面,它并不是单单是防非止过,仍有积极面,但是声闻戒纯粹是防非止过。菩萨戒里面,如果以《梵网经》来讲,就只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所以菩萨戒它顶多只有几十条;但是如果以声闻戒来看的话,它就有几百条,声闻戒立戒的精神,是只有防非止过,所以它戒相规定得非常清楚,就是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是防非止过;但是菩萨戒除了消极面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那就是积极面。什么样的积极面呢?就是遮止我们不得不去做,也就是说只要是善事,我们没有做的话,那我们也是犯戒。我们比如来说,如果有一个人,在偏远的小路边受了重伤。受声闻戒的人,因为他现在赶时间直接走过去,他不理会这位受伤的人,他是没有犯声闻戒的;但是如果以菩萨戒的角度来看,有人在偏远的小路边受重伤,这条路没有其他人,我们如果没有停下来救他,我们是犯了菩萨戒的。所以菩萨戒会遮止我们,让我们不得不去做,所以菩萨戒比较殊胜呢?还是声闻戒比较殊胜呢?当然是菩萨戒!也就是说,菩萨戒主要是戒这个心;而声闻戒只要戒身行跟口行。菩萨是戒这个心,我们这个心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心的起心动念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所以我们学戒的目的、概念跟过程,是要先从外到内、从身到心,然后从除三*,三*就是贪瞋痴,去掉一些攀缘心,然后我们远离一些的过失,让身跟心能够安定,然后就慢慢地,从过程就引发出一些智慧,最后就圆成佛道。

所以在《华严经》里面说,戒是无上菩提本,也就是说戒是无上菩提的根本。所以经文也提到:入佛法这个大海,是要以信为根本的,如果我们没有信心,是进不了佛法这个大海;但是我们要度我们过生死河,是要以戒为船筏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生死河那么的长,我们必须以戒来当作我们的船筏,才能够到达彼岸。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菩萨戒跟声闻戒的基本差异在哪里?我们在前面有介绍到出家戒,出家戒中的沙弥跟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跟比丘尼戒,还有比丘戒是属于声闻戒。这些声闻戒是从生活上去制定的,他们不是为了心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受声闻戒的人,整个起居都要照声闻戒里面的规定、方式去做,整个行为、举止,也要依照声闻戒去做。所以诸佛所制定的声闻戒,各个都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一尊佛成佛的时候,他所制定的声闻戒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佛世界里面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而且这些出家众,事实上他们的心性也是不一样的,连带的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也会不太一样。所以对声闻人,佛所制定的声闻戒的内容,每一尊佛都有不一样的内容。会因为地方、因为所有人的心性,去制定所有的声闻戒,所以声闻戒是因地制宜的,并不是通行一切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佛世界里面,它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所制定的戒律也是不同。因为声闻戒是从生活上去制定的,不是从心理上去制定的。

那菩萨戒呢?菩萨戒它是通三世的。因为菩萨戒不管你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所有诸佛,所制定的戒是相通用的。为什么会相通呢?因为所有的菩萨戒,是以什么为戒呢?它是以摄心为戒,也就是在戒我们这个心,不是戒我们的身行跟口行;戒身行跟口行,这是声闻戒的主要内容。所以声闻戒跟菩萨戒的主要不同,一个是在戒身行跟口行,一个是以戒心行为主。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坐在那里,如果有一位受声闻戒的男众,他坐在另外一边,在想这位女生,甚至于在想跟她有一些比较亲密的行为的时候,其实这些想是不如理的。但是这对受声闻戒的这位男众而言,他依旧没有犯声闻戒;但是对菩萨戒来讲的话,那这就犯了。所以菩萨戒,即使没有去做那件事,只要这样坐在那边想而已,菩萨依旧犯了菩萨戒。所以菩萨戒在戒什么呢?就是戒我们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呢?为什么要持这个戒呢?因为我们要成佛嘛!因为我们要成佛的缘故,所以就要受菩萨戒,因为不受菩萨戒者不能成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受菩萨戒,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成佛。所以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因为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都会有千佛,因受菩萨戒而成佛。所以前后三际一切佛,皆须持此戒,也就是说不管过去世、现在世或未来世的一切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均须受菩萨戒,而且持菩萨戒一直到成佛;很明显的,这是因为菩萨戒能够庄严菩提的缘故。

最后我们作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学佛为什么要持戒呢?我们在三界里面的生活,诱惑是很多的,烦恼也是很多的。虽然我们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但是往佛菩提道迈进的当下,就如同在一个两侧都是断崖,也就是说右边是断崖,左边也是断崖,我们在两边都是断崖的中间里面,开着我们的车子,这些诱惑跟烦恼的果报,就如同两侧的断崖,会断送我们的生命,甚至于法身慧命。我们再进一步假想一下:我们在两边都是断崖的中间道路上开着车子,这时候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因为疏忽而掉到右边,或者掉到左边的断崖。这个情形,就像我们在三界里面,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等,或者是我们不小心有个疏忽,就犯了一些不可挽救的错误而下堕三恶道,要回来人间,就需要非常久远的时间了。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因为贪、瞋、痴、慢、疑,或者一些疏忽,就让我们下堕三恶道,要再回来人间的过程,需要久远的时间。

比如说,有些人诽谤了佛、法、僧三宝,下堕三恶道。果报受尽以后,好不容易从地狱往生到饿*道;这个果报受尽以后,又往生到畜生道;果报受尽后,才往生回到人间的边地;再过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但是因为往昔不好的这些习气又起来,又开始去诽谤佛、法、僧三宝,往生后又下堕地狱,所以就一直在那边轮回,而无法出离。很明显的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贪、瞋、痴、慢、疑,以及一些不好的习气,就会让我们一直在那边轮回。所以佛很慈悲地为我们制定这个菩萨戒,也教导我们学佛人要去持戒。这样就如同在两侧的断崖的道路旁边,各加高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围墙,而且这个围墙又具有弹性。所以我们的车子,不小心撞到它以后,不会掉到悬崖,而且还可以把我们的车子弹回来原来的路面,这样我们又可以在原方向,很快速地往前迈进。

所以菩萨戒,就如同这两侧的断崖旁边的很高很高的围墙一样的,保护着我们。我们不小心犯了错,就如同不小心撞到这些围墙,我们忏悔除掉这个戒罪,就如同我们的车子,弹回来原来的路面。所以就是说,即使因为我们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等而不小心犯了错,我们只要忏悔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在佛菩提道里面,就可以很快速很快速地迈进。只要我们不犯到十重戒,我们就可以在这一条佛所制定的菩萨戒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只要循着这条路走,即使不小心撞到了,只要忏悔,我们还是会弹回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在佛菩提道里面迈进,成佛才会快,所以学佛一定是要持戒的。

学佛为什么要持戒这个题目,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谢谢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