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亦鸣:学术期刊卖版面何以能获利千万
作者:路亦鸣《中国青年报》近日针对国内学术期刊界存在的问题做了系列报道,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份“其貌不扬”的商业性期刊,居然可以通过卖版面费获利上千万元,可谓登峰造极。笔者的疑问是,究竟谁应该对中国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负责呢?一般说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办公室负责的是国家学术课题的申报,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的是期刊的出版与发行,期刊所在的主管与主办单位负责的是支付经费或收取经费,以及对相关社长、主编的任命。对学术期刊的“评定”没有职能部门负责,只是社会机构在各行其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评定核心期刊或“CSSCI”核心学术期刊大致有几家,一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发布报告,二是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评定,另有国家图书馆与社会科学院版的学术期刊评审报告。影响较大的,应该是前两家。这些核心期刊评审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并没有广泛的社会调查数据,特别是缺少公开化、专业化的独立调查,二是没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或艺术科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的监督。由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行*化,学术机构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就是学术权威或学术研究者,所以学术评价常常被异化为只看教授专家们发表的论文数量,根据发表论文的数量与发表的刊物来定论文质量。所以,现在学术职称的评定,真正的“学术性”缺位,是高校与研究机构过度行*化造成的,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却是中国学界没有真正形成“学术共同体”,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机构没有形成价值评诂体系和组织力量,也就是说,相关研究委员会没有广泛组织专家学者制订学术研究规则和发表规范,并有制约学术杂志的权威性和科学的方式。因此,有关主管部门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相关学术委员会应该研究制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相关标准:其一,学术期刊应该与非学术期刊分开,知识普及性的或时*时尚新闻类的杂志不应该进入学术期刊评定系列,以免它们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来牟利;其二,学术期刊应该有学术委员会,匿名评审学术论文,现在一些刊物已形成学术霸权,主编社长一当就是十年八年,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了同仁化的学术圈,其实也是形成了利益同共体,应该借鉴我国台湾的学术刊物经验,学术刊物主编一般不超过两年,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委员亦两年或三年一换;其三是学术刊物应该学术团体化,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通过专业性的调查机构对全国学术期刊进行年度评定,质量好的学术期刊给予国家学术补贴,对学术刊物的版面收费标准进行控制,在各个刊物上进行公布,使学术刊物学术化而非市场化。□路亦鸣(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