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金刚经上讲的无我,该如何理解,知
TUhjnbcbe - 2023/11/7 20:08: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该如何理解,知道的人不多。《金刚经》上讲,“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大安法师答:《金刚经》我们要善读,它是从诸法的空相去建立的,扫荡一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从真如理体方面来遣荡一切,它要遣荡那种对音声对颜色,这种色尘上的执著,执著它是见不到如来的,如来即我们的自性也就是佛性。人生在世,离不开的就是“财色名食睡”,还有“酒色财气”。人们错误的认知,四大皆空是“酒色财气”。其实,佛教讲的四大皆空,是“地水火风”,是组成人体的四大元素。坚硬的骨质、指甲、毛发为地大;流行的湿液,如血液、汗液、尿液为水大;暖热性、温度为火大;出入的气流、呼吸为风大。此四大调和,人则健康,不调和则生病。四大瓦解、崩溃,生命就告结束。四大是因缘和合假合的色身,是一种物质的现象,而人之所以称为「有情众生」,除了具有物理机能外,还有忧、悲、苦、恼、喜、怒、哀、乐等精神状态。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就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佛法名之曰「色」;所谓精神,就是佛法所说的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五者,是构成我人身心的五个条件,称为「五蕴」;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而《心经》上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又称五阴。《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摩诃止观》卷五说:「阴者,阴盖善法。」意指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积聚」而成;此五法能盖覆、遮蔽众生本来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业」,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五蕴也可解释为五蕴魔、五阴魔。五蕴是佛法对于有情生命个体的分析,五蕴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维摩经》说:「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生,究竟皆无实体。佛陀为了明示五蕴虚幻不实,曾举五喻说明,所谓「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以此晓谕众生:五阴之我,不过是五法积聚,暂时的和合,唯有假名,没有实体。「五蕴非有」,实乃佛教「无我观」最具体的诠释。然而,凡夫众生无明,往往执著五蕴假合之相为「我」,有「我」就会与「人」争执,我是他非,由此而造业,引生烦恼痛苦。因此《大智度论》说: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原人论》也说:「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三*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这里的贪嗔痴就是三恶道的因,即畜生道、饿*道、地狱道。佛陀为了破除凡夫「执我为有」的愚迷,故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真理,希望众生都能「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般若空慧。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般若根源于空,经过了空的体证,般若才能显现,从而证得正觉。所以,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空不是真空,而是真空生妙有。佛说《金刚经》就是破“我执”和“法执”。一般人往往执著于我们这个色身实有,还有我所得,就是自己拥有的一切。正因为人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才有了“四大皆空”这句话。一切物体都是“四大”假合而成,因缘在时暂时假合存在,因缘去时便随缘而化。因此,万物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存在。譬如,你问自己是谁?是你的身体吗?是身体上的手脚吗?是手上的手指吗?是手指上的骨头吗?如此问下去,永远不会有答案,因为这个假合的身体根本不是你。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便能体会到物质世界“四大皆空”的本质。所以,我们的真如本性即佛性,就如《心经》上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的自性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四大假合的我是无常的。释迦摩尼佛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我们和佛的区别就是我们被妄想和执著障碍住了,执著于四大假合的这个“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造作善的业和恶的业,才在六道轮回。正因为靠自力证回佛性成佛是很难很难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说了方便法门,同时也是极难信之法。就是净土念佛法门,具足信愿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往生西方净土,即为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不退转菩萨,而且是一生补处菩萨,也是一生成佛,因为往生是活着去的。不但能摆脱四大解体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解脱六道轮回之苦,还可以返回头来广渡众生。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móāmǐtuófó)或阿弥陀佛。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刚经上讲的无我,该如何理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