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什么是执着
全文共字阅读预计7分钟
大家好,我是成庆。欢迎回到我的音频系列课程,每天十分钟,我们一起来了解佛教的一些基本观念。
在前几节课中,我给大家介绍了烦恼的根源,指出了贪嗔痴慢疑是我们产生烦恼的推动力,不过其实继续深入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些烦恼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那就是执着。
芬兰导演LauraNeuvonen曾经在年推出一个名为《最后的编织》(可在优酷等视频网站搜索到)的无对白短片,虽然这个影片没有出现任何所谓佛教的符号与形式,但是表达的内容却非常精确地表达了佛教对于烦恼的观察。
一位坐在悬崖边的老妇人正在认真地编织一条围巾,她是如此地投入,以至于很快地,她的毛线就已耗尽,此时,已经织好的围巾因为太长太沉重,都已将老妇人拖拽到悬崖边缘,但是她似乎没有察觉到危险,反而依然投入其中。毛线用光,老妇人开始左顾右盼,思考如何解决。突然,她的一缕头发从额头耷了下来,灵机一动,她开始把自己长长的头发也织入围巾,于是围巾和自己的头发紧紧地连接起来,融为一体。随着围巾越来越沉重,终于将老妇人拖拽到悬崖边,此时老妇人恍若惊醒,急忙停下来,想要去取剪刀来剪断头发,可惜为时已晚,老妇人掉入悬崖。
过了许久,老妇人慢慢地从悬崖下爬上来,她看着手上的织针,又开始不由自主地蹈空编织起来。突然,她似乎意识到刚刚发生的这场噩梦,毅然地丢下了织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是,一阵空虚与无聊似乎很快袭来,她开始寻找什么事情可以做,这时候她看到了椅旁的剪刀,于是她拿起来开始剪起指甲,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让她似乎产生了兴趣,她开始了下一段“投入”的旅程。
这个视频片段对于人心的描绘非常细微,我们平日里的行为,其实都带有强烈的习惯性。这些习惯开始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喜恶,比如这位老妇人喜欢编织围巾,我们则可能是喜欢嗑瓜子。这种好恶心让我们的心会与对象产生一种强烈的“粘性”,也就是执着感。我们的“心”因为这种“贪着”而与境界紧紧绑在一起。就算是事情逐渐发生变化之后,我们依然还循着这种执着的心态继续,就如同嗑瓜子一旦形成节奏感,就算此时我们已经口干舌燥,心中甚至产生厌倦,这个动作仍然无法停止,因为我们的念头由于执着而发展为一种习惯性的推动力,虽然也会感觉到异样与不舒服,但是由于习惯性念头的支配,让我们不仅没有享受到快乐,反受其害。
执着是什么?这个词的英文翻译——attachment,很形象地表现我们的心是如何地运作的——紧紧粘在我们所在意的对象上,不断地纠缠、造作,翻来覆去,无法分离。
佛教谈的“执着”,是对心的运作规律所作的一个总结。身心不安是我们感受到的烦恼表现,追溯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对于“欲望之乐”的追逐,会产生“贪嗔痴”的心理作用,不断地对环境分别计较,喜欢的想要去占有,不喜的则避之不及。但无论喜欢还是讨厌,其实都共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无法摆脱这样的状态。我们会念念思维这些境界,就算现况已经改变,但是心却不断地回到这些所在乎的境界上面,与其中的喜怒哀乐一起沉浮。
这种“念念不忘”的心理特征,佛教就称其为—“执着”。
这位老妇人不就是如此吗?她起初只不过是编织围巾而已,但是当毛线用尽,本来可以就此打住,但是她却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完全不知背后的危险所在,直到这样的执着让她掉入悬崖,此时拼命地想要寻求解脱之道,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但是,短片中最微妙的地方在于,当老妇人重新爬上悬崖,她似乎意识到编织的执着让她的生活带来的教训,所以决然地扔掉织针。但是我们的“心”却天生具有攀缘的习惯,需要寻找执着的对象才能安顿,因此在百无聊赖中,她又寻找到新的目标——剪刀,这也暗示着下一个危机又将重演。
我们常常感觉负面情绪很难排除,其实是因为“心”会很容易紧粘在那些所在乎的事情上面,这种“粘性”使得我们失去了跳出来审视与反思的可能,看不到因缘是如何变化的,只是一味地被自己的那种执着心所牵引,得之则忘乎所以,失之则沮丧绝望。
举个例子,当我们失恋后,对方已经离开了你,你们也已经一刀两断,但是脑子里面还是会不断浮现出对方的影子,总是会想,过去对她有多好,而她是多么无情。我付出了多少,她却恩将仇报等等。这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你无法接受因缘改变的事实,所以就会念念执着在那已经发生事情上面,纠结难安。你既不是面对和解决问题,反而是带着一种对过去发生之事的愤懑与失望去看待问题,反而不是先接受当下事情已然改变的现实,再从中去寻找解决之道。
“执着”之所以是烦恼的源头,是因为“执着”让我们没法时刻看清一切事物都在无时无刻变化的现实。我们所爱的东西在不断地改变,它并无法让你真正地拥有;你所讨厌的事物也在变化,你所恨的也不是那个当初所讨厌的对象,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但是,我们却已在内心里构建起一个永远不变的对象(本质化的对象),进而在这个假想不变的对象上念念不忘,赋予种种的爱恨情仇,一旦随着时光流逝,自己不再执着过往的人、事、物,又会去寻找新的执着对象,而烦恼就如波浪一般起起伏伏,不得安宁。
所以,老妇人明明可以在毛线用尽时就停止编织,不让自己陷入执着的陷阱,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剪断发丝,让自己全身而退。但是,我们的“心”具有强大的“粘性”,会为了欲望而试图拥有那些不可能真正占有的事物,我们既看不到无常,更看不到真相,才会一再地重蹈覆辙。
好,下一次课我会给大家重点介绍,我们平常会容易执着哪些对象,这可以让我们仔细观察日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往期回顾
第十二讲烦恼的模样
第十三讲贪与嗔
第十四讲痴慢疑
···
封面
胡**“涅槃”系列
上大禅学社
一个正经的社团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