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仔细看,还以为这里就是个花店。”11月10日,一位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万象城段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个被鲜花和绿植覆盖,外形酷似收音机的建筑竟然是一座公厕。
这是我市首批立体绿化的生态公厕,整个墙体以红、*、绿三色植物配置,并采用智能化滴灌系统。近日,记者走进运用立体绿化技术打造生态公厕的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打探园林绿化“黑科技”。
生态修复后的江北嘴消落带。(受访者供图)
立体绿化
城市穿上“花衣裳”
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受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在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高切坡、高架桥、堡坎、挡墙、山体崖壁等竖向空间。“如何在这有限的竖向空间里扩大绿化面积,立体绿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艾丽皎表示,屋顶、桥体柱体、墙面、护坡等区域皆可实施绿化工程。
以“收音机”厕所为例,艾丽皎介绍说,外形模仿“收音机”,唤起市民的怀旧情绪,建筑立面不仅考虑了植物色彩的变化,同时也考虑了植物的形态与姿态。屋外遮雨棚是佛甲草搭配花卉,外立面是*绿色的鸭脚木、吊兰、肾蕨、矾根、海棠、天竺葵进行精心搭配。
目前,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正开展山地型立体绿化与海绵城市研究和技术攻关,承担研究项目10项,编制标准规范7个,集成国内外专利技术40余项,完成屋绿化示范工程7项,立体绿化示范工程6项,坡坎崖示范工程4项,为全市坡坎崖绿化美化工程和“增园添绿”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修复消落带
攻克世界级难题
今年江北嘴打渔湾沙滩因景色迷人被市民戏称为“渝尔代夫”。事实上,“渝尔代夫”是一片消落带。在整个江北嘴辖区,消落带全长5公里。
“每年4到5月的时候,这里非常漂亮,很多人来这里拍婚纱照。”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消落带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成泽虎介绍说,此前消落带里都是砾石、块石等,土壤栽培基质极差。
由于消落带具有反季节水文变化特征,大多数物种无法生存。如何筛选培育适应消落带生长并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植物,进而生态修复消落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从年开始,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就着手进行主城段消落带生态治理技术专题研究。
该院研究人员通过对重庆夏季汛期洪水和冬季蓄水淹没的分析,筛选并应用了具有较强耐淹性,根系发达、植株抗冲刷力强、恢复生长快、并有一定造景用途的12种植物栽培其中。“治理中,我们根据消落带水文和地形条件,选择具有超强耐淹能力的乡土植物,恢复江北嘴段滨江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成泽虎说,目前,江北嘴消落带治理已取得成效。据统计,江北嘴消落带植物种类多达42种,鸟类有20余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此外,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正开展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实施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等示范工程10项,并承担重庆广阳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专项研究及方案设计。
成渝携手
共建双城经济圈园林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4月9日,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与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合作协议,两院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园林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推进基础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学技术普及等交流合作。
在开展特色科研方面,成渝两地将开展园林园艺、植物(绿地)与大健康、特色植物资源引种开发与应用、城市园林智慧管理与大数据、特色公园、立体绿化城市生态修复及保护、城市园林绿色防控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形成富有成渝地区双城特色的科研成果,服务成渝地区城市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