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南昌起义创造了两个第一:
打响了中国共产*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
创建了第一支由中国共产*独立领导的革命*队。
但是,南昌起义部队当时高举的却不是我*的旗帜。
首先打起人民*队自己的*旗的是另外一支起义部队。
人民*队第一面*旗是什么样的?从*旗从上面这张油画中可以看到,南昌起义部队官兵聚集在江西大旅社门前的广场上,几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事实上,这张油画展现的场景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或许出于画面效果的考虑,或许是基于宣传方面的考量,也或许是不了解那段历史,油画的作者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问题就出在那几面红旗之上。
事实上,南昌起义虽然是由中国共产*领导发动的武装暴动,却没有打出有中国共产*标识元素的旗帜。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时间太仓促,起义部队来不及制作自己的*旗,也不是起义组织和指挥者缺乏*治意识,疏忽了这个问题。
真正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在当时采取的*治策略有关系。
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中的“左派”分子,遵照中央的指示,起义部队仍然沿用了国民革命*第二方面*的番号。
因而,起义部队打的仍然是国民革命*陆*的旗帜。
看到这个解释,读者朋友会不会有一种美中不足的遗憾?
假如起义部队当时打的是人民*队自己的旗帜,那么,南昌起义将再添一个第一:
人民*队第一次打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面*旗!
然而,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过往,历史也不可能重新来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写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油画作者的良苦用心。
他没有在旗帜上画上刺眼的“青天白日”,也没有画上“镰刀斧头”,更没有画上“八一、红星”,而只是抹了一片鲜艳的红色。
画家也许试图以此表达一种遗憾,某种程度上也表达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历史上,真正第一个打起人民*队旗帜的是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秋收起义”部队。
“秋收起义”爆发于年9月9日,比“八一”南昌起义晚了40天。
就是在这场起义中,起义部队打出了人民*队的第一面*旗。
“秋收起义”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领导的原国民革命*第二方面*警卫团,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
警卫团原本计划参加南昌起义,然而,就在部队开赴南昌途中,警卫团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
南昌起义部队成功起义,并已经主动退出南昌。
于是,按照*的指示,警卫团官兵来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驻扎待命,并在随后成为“秋收起义”的主力*。
在起义准备阶段,毛泽东决定弃用国民革命*番号,组建工农革命*第一*第一师。
与此同时,毛泽东向湖南省委和*中央提出:国民*右派已经彻底背叛了革命,国民*左派也是“摇摆不定”的,不可依靠的。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的*队打着国民*的*旗,我们如何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毛泽东建议:“我们要搞自己的武装力量,打共产*自己的*旗,要跟国民*彻底区分开来。”
毛泽东先后说服了湖南省委和*中央,接下来就是设计、制作*旗的事情了。
油画会师井冈山这是人民*队历史上第一次设计、制作自己的*旗。
*旗的设计者是第一师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
何长工曾经赴法国勤工俭学,是起义部队中的“大知识分子”。
他建议我*的*旗模仿苏联红*的*旗样式,在*旗上体现镰刀、斧头、五星三大元素。
*旗的底色为红色,象征红色革命;
红旗中央为一个白色的五角星,代表领导红色革命的主体-中国共产*;
在五角星内绣(印)上黑色的镰刀和斧头,以此代表中国共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和工人;
旗面一侧缝上一条白布,布条上面书写部队番号-工农革命*第一*第一师。
毛泽东对这个设计非常满意,认为其完全体现了工农革命*的特点。
于是,何长工等人加紧落实*旗的制作工作。
有数十位修水的裁缝师傅承担了缝制*旗的任务,有两家布店的老板无偿献出了布料。
他们抢在起义爆发前一天突击制作了面*旗,绣上师、团、营、连级单位的名称番号后连夜发了下去。
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了,工农革命*第一*第一师各部分便在修水、安源和铜鼓吹响了革命的号角。
修水城头第一次插上了工农革命*的*旗。
当起义*向湖南平江、浏阳挺进之时,有感于秋收起义翻天覆地的深远意义,毛泽东提笔写下了那首荡气回肠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首诗一开始便开宗明义,旗帜鲜明,给人以红旗招展、阵容严整之感。
毛泽东这首诗词大气礴磅,豪气冲天。
让毛泽东引以为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秋收起义与一个多月前的南昌起义不同,也与以往任何一次*事行动都不一样。
中国共产*领导的人民*队有了自己的旗帜,人民*队抛弃了国民革命的旗号,第一次坚决、公开地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旗!
从此,这面*旗成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标志。
如今,这面具有历史价值的*旗珍藏在秋收起义纪念馆。
中国工农革命*第一*第一师*旗秋收起义后,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改旗易帜”,放弃“国民*左派”的旗帜。
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提出:南昌起义的部队应该改称为工农革命*,并“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头、镰刀为标识,与国际旗同。”
次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做出决定,在武装割据区域所建立的人民*队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以取代“工农革命*”的称号。
“工农革命*”改称“红*”初期,各路红*队伍依旧使用原“工农革命*”的*旗样式,只是更改了旗裤上所写的部队标识文字。
但是,由于我根据地相对分散,各根据地之间协同行动也不多,再加上通信不便等客观因素,红*很难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标识统一。
因此,虽然*旗的样式基本相同,却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
比如:*旗尺寸的大小、图案及其在旗帜上的位置等等。
年4月,随着红*的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委发出《关于红*各级*旗的规定的通知》,第一次提出制作和使用*旗的正规化要求:
各级*旗一律用五星红旗,星内排列镰刀斧头之国际徽,旗用大红色旗;
中央为五星,五星为白色;
中为镰刀、斧头交叉排列,镰刀斧头用黑色;
旗之右边镶白布长条书写番号,旗须用大红色。
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在全国红*代表会议上颁布了《中国工农红*编制草案》。
在这个草案中,中共中央再次对中国工农红*的*旗式样作了明确的规定。
与秋收起义时使用的第一面*旗相比,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旗帜尺寸、颜色,斧头的样式和刃锋在图案上的方向。
另外,草案还规定在*旗上增加旗须和文字横标。
年3月18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事委员会又一次对*旗作出了新规定,并下发了*旗的图式。
旗幅的左上方为顶角向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
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分别代表工人、农民;
镰刀、锤子相互交叉,基本位于旗幅的中心位置,镰柄向左下,锤柄向右下,镰尖和锤顶面均向左上方的五星方向;
除了旗除旗裤一边之外,另三边有旗须;
旗裤为二寸三分宽的白布,用以书写部队番号;
旗顶为梭镖,带须。
为区别各*种,规定以旗须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种:
红色旗须代表步兵;
*色旗须代表骑兵;
黑色旗须代表炮兵;
白色旗须代表工兵;
蓝色旗须代表辎重兵;
绿色旗须代表医护兵。
《式样》还规定,地方武装基本采用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式样的旗帜,只是把斧头改为锤子。
《式样》同时规定了不同建制的部队所用旗帜的尺寸大小。
红*改编前的*旗年5月,中革*委发布命令,要求中国工农红*一律更换新式*旗。
年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内容涉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国旗与中国工农红*的*旗式样。
其中对中国工农红*的*旗作如下规定:
*旗为红色底子,长五尺,宽三尺六寸,旗帜中央是*色交叉的镰刀与锤子,旗帜左上角为*色的五角星,旗裤依旧为白色。
此后,红*各部队按照新的规定,普遍使用了五角星和镰刀锤子分开的中国工农红**旗。
当年10月,中央红*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
在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中国工农红*使用的就是这款五角星和镰刀锤子分开的*旗。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和南方八省游击队陆续改编为八路*、新四*。
因为八路*、新四*隶属于国民革命*序列,因此,八路*总部、新四**部等少数单位被授予“国民革命*陆**旗”。
八路**旗可是,八路*、新四*官兵实在不喜欢国民革命*旗帜,尤其讨厌*旗上的“青天白日”图案。
因此,除非必要,八路*、新四*各部队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打国民革命*陆*的*旗。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撕毁和平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
人民*队终于扔掉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民**旗。
年开国大典前夕,苏联*府向新中国派出了一个大型摄制组,计划拍摄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
影片系统介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事斗争,记录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斗历程。
根据拍摄计划,摄制组需要补拍许多战争场面,尤其是人民解放*进行“三大战役”的历史性内容。
于是,一张气势雄伟,却明显有瑕疵的照片诞生了(见下图)。
《中国人民的胜利》这是摄制组补拍“渡江战役”时拍摄的照片。
画面上的两位解放*战士站在长江北岸的江堤上,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但是,他们身后那面迎风飘扬的*旗却暴露了问题。
这面“八一*旗”年6月15日才开始在全*正式使用,而渡江战役发生于年4月。
从时间先后次序来看,照片上这面*旗明显“超前”了。
事实上,在解放战争大部分时间里,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定,人民解放*各部队的*旗基本上就是一面红旗。
在摧枯拉朽、气势如虹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高擎着红旗,导引着英勇的解放*战士冲锋陷阵,所向无敌。
以下这张照片上,在解放*装甲部队士兵背后飘扬的就是不带图案的红旗。
《中国人民的胜利》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