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为虚构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
“光抹这药膏好像没什么效果,要不明天咱去卫生院看看吧!”吴卫国一边帮趴在床上的老伴张红仙清理后腰的药膏,一边提议道。
“都是多少年的老毛病了,花那钱干啥!”张红仙哼哼着说道。
张红仙有腰痛的老毛病,时不时会复发,每次发作的时候涂抹些药膏,休息一段时间也就没事了。虽说发作的时间时长时短,可这一次的时间明显长了不少。快半个月过去了,药膏抹了不少,她还是嚷着起不来床。
吴卫国洗干净手,点燃一支烟,猛吸了一口,吐出嘴里的烟雾,有些犯愁,“什么时候犯病不好,非在这节骨眼上犯。”
“你这是说得什么话?好像我在装病躲懒似的!”张红仙嚷了起来。
“我可没这么说,”烟雾缭绕中,吴卫国叹了口气,“可不伺候孩子月子真说不过去!”
“咱不是送了鸡和鸡蛋过去了?”张红仙瞪了他一眼,很不高兴道,“再说亲家母照顾不比咱更贴心哇,你操哪门子的闲心!”
一河之隔住着小儿子吴虎一家,最近小儿媳李彤生了二胎,孩子出生前几天,张红仙就嚷着腰疼,孩子出生的时候,吴卫国只能独自去看望,出院回家后,吴卫国给送了两只老母鸡,一篮鸡蛋,告诉他们,张红仙腰痛的老毛病犯了,起不来床,不能伺候月子。
儿媳逗着怀中的孩子没说话,儿子只叮嘱他照顾好老妈,也没有多说什么。
“村上该有人说闲话了,这么近住着,孩子都出院好几天了,你这做奶奶的都还没去看过。”吴卫国苦着脸皱眉道,孙女出生的时候,恰逢农忙,他在外地打工,特地寄了几千元钱回来。
叮嘱张红仙多买点土鸡排骨什么的给小儿媳补身体,家里的农活雇个人帮忙做,一定要照顾好月子。
张红仙收下钱,继续忙着地里的农活,送了一篮鸡蛋过去,隔三差五地去看下婴儿,就算交差了。吴卫国知道这事后,与张红仙吵了一架,事情也只能作罢。
儿媳怀上二胎,吴卫国满以为可以弥补下之前没能照顾月子的事,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张红仙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下儿媳该怎么想他们,想到这些吴卫国就发愁。
“我愿意腰疼吗?我愿意被人说闲话吗?”张红仙委屈地抹起了眼泪,“谁愿意说就说去!哎哟喂,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哦!”
吴卫国懒得多说,扛着把锄头到地里锄草去了。
第二天中午,吴秀提着两大包东西进门,喊了几声都没人应声,她放下东西将几间卧室都找了个遍,接着来到后院,看见张红仙正弯着腰用一根绑着小勺的长竹竿在鸡窝里往外掏鸡蛋,身形灵活,哪里像是腰痛起不来床的样子。
“妈,你在干什么呢?”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张红仙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女儿吴秀,没有别人,她拍着胸口道,“吓我一跳,你怎么回来了?”
“我来看看小侄儿,也看看你和我爸。”吴秀埋怨道,“你这不是没事吗?干嘛要装腰疼?”
“你小点声!”张红仙赶紧去关上大门,叮嘱道,“你可别跟你爸还有吴虎说啊!”
她小心地将鸡蛋装到纸箱里,藏在卧室的床下,继续道,“你回家之前过来一趟,把这些鸡蛋都拿上。”
“一会我给带到我弟那里,李彤坐月子正需要营养。”
“你不要就算,我攒着自己卖钱!”张红仙有些*气道。
吴秀也有些生气了,“妈,你这人怎么回事啊?这点鸡蛋能卖几个钱?你装病不去照顾李彤母子已经很说不过去了,你还心疼这点鸡蛋,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这叫公平,你嫂子没要我照顾月子,我要是照顾了李彤,你嫂子该不高兴了!”
“这是什么歪理,嫂子是不要你照顾,弟媳这里离得这么近,你一次两次都躲着不去,让人家怎么想……”
“这事你少管,我心里有数!”张红仙打断她的话,“你别给我说出去就行!”
门口传来开门声,张红仙一骨碌爬上床躺好,吴卫国见女儿来了,忙碌着要张罗午饭,吴秀制止了他,告诉父母她从弟弟吴虎那里过来,来之前吴虎让她带上老两口一起去他家吃午饭。
正说着,吴虎过来了,喊几个人一起去吃饭,张红仙哼哼着说自己起不来床,吴虎回家盛了些饭菜端给她,这才和父亲姐姐一起放心地回家吃饭。
饭桌上,吴卫国一个劲地向亲家母道谢,感谢她照顾儿媳和小孙子,亲家母通情达理,说照顾女儿和外孙她乐意,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见外。
下午,等吴卫国和吴秀都走了,小婴儿吃了奶也睡着了,李彤母女俩聊起了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李彤的姐姐李薇。
李薇比李彤大两岁,嫁在县城,丈夫一家从事脚手架租赁生意,另外还开了一家规模中等的饭店,家底颇厚。丈夫是独子,李薇情商高,对公婆孝顺,公婆也将她当作亲闺女那样疼,一家人和和睦睦,相处融洽。
前些日子李薇带着带全家出去玩了一趟,将公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回来后她婆婆给李妈带了一堆特产,当着李妈的面将李薇夸成了一朵花,直言李薇比亲儿子还贴心,感谢李妈生了个好女儿。
“那是姐姐命好,嫁了个好人家。”李彤既替姐姐开心,也为自己难过,“还是独子的家庭好,没有偏心的情况……”
李妈突然意识到这个话题不太合适,赶紧解释,“妈不是那个意思,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李彤红了眼眶,怕母亲担心,只得强笑道,“没事,我也没有多想。”
能怪自己想得太多了吗?生女儿的时候,婆婆说家里农活忙不过来,不能照顾月子,母亲那时候还没有退休,请了假来照顾她们母女。
可等到城里的嫂子要生孩子的时候,婆婆早早将在外打工的公公叫回来做农活,自己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提前过去照顾嫂子,后来因嫂子有娘家妈照顾,她帮不上什么忙,才恋恋不舍地回来了,回来后到处跟左右四邻念叨自己的小孙孙有多可爱。
可对一河之隔的孙女,她明显没有那么上心,有时候李彤夫妻俩忙起来,想将孩子托付给婆婆带一会,她都不怎么情愿,两个孩子在她心里的地位天差地别,远在城里的孙子是婆婆的心头肉,近在身边的孙女比陌生人也强不了多少。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婆婆喜欢吴龙,不喜欢吴虎,所以才会这么亲疏有别地对待他们。
现在自己生了儿子,婆婆突然又腰痛起不了床,还是没法照顾月子,这让她怎么能不多想?
2
孩子满月后,李彤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做吴虎和两个工人的一日三餐。
吴虎承包了村里一处五十多亩的鱼塘,雇了两个工人,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鱼塘忙碌,家里的活也帮不上什么忙,好在李妈经常会过来帮忙,李彤也有了喘息的时间。
李彤出了月子,张红仙的腰痛也好了,她买了两套小孩子的衣物来看小孙子,既没表示没能照顾月子的歉疚,也没有说以后要帮忙搭把手,李彤索性也装糊涂。
转眼到了冬天,吴虎的鱼塘开始出鱼,事情既多且杂,李母干脆住了下来,将照顾孩子、做饭的活都揽了下来,李彤也到鱼塘帮忙记账收钱,干一些杂活。
新雇了十来个个临时的工人,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吴卫国主动去鱼塘帮忙,每天早出晚归,为自己的孩子干活,他毫不惜力,儿子儿媳都劝他不要太劳累,他憨笑着说不累,继续东奔西跑地找活干。
陆续辛苦了十来天,捕上来的鱼全部都卖掉了。小两口盘点了一下账目,将欠下的饲料钱、人工费都支付掉后,净赚了近二十万,这是自承包鱼塘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一年的辛苦有了收获,两人都非常开心。
那天下午,两人去了一趟镇上,李彤给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各买了一套衣服,又买了一堆的水果牛奶和各种年货,将面包车塞得严严实实,傍晚才回到家里。
回到家时,儿子睡着了,女儿正陪着李母包饺子。看到两人回来,这一老一小放下手里的活,帮忙一趟趟将面包车里的东西搬进家里,等忙完了,李母突然想起下午张红仙来了一趟,说是有事找吴虎,让吴虎过去一趟。
两家之间隔着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河,最近的一座小桥也隔着一里多路。吴虎嫌绕路麻烦,在河边放了艘小木船,有事撑着船就过去了,非常方便。
李彤帮忙将给公婆准备的东西整理出来,与吴虎一起将东西拎到了船上,叮嘱了一声让吴虎早点回来吃饭,扭身准备回家。
“你不和我一起过去吗?东西这么多,我一个人拎不了!”吴虎看着船上的东西皱眉道。
“你喊上爸和你一起拿吧,我回去帮忙做饭,一会孩子该醒了!”李彤找了个借口。
近些年她已经不怎么去公婆家了,每次去婆婆的态度都很疏离,像是在她的心上浇上了冷水,失望的次数多了,她也就不愿意再去了。
吴虎见她不愿意,也不勉强,撑着船到了对岸,喊上他父母,将船上的东西都拿到了屋里。
吴卫国看到一堆的东西,埋怨儿子不该这么大手大脚地乱花钱,孩子还小,应该把钱攒上,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
“爸,年底了就该给你们买点东西,这些钱应该花的。”吴虎笑着说道。
张红仙看着东西撇了撇嘴,“这么点东西就把你爸给打发了?”
见吴虎发愣,她继续道,“听说你给工人的工钱都结清了,你爸起早贪黑得给你们忙了那么多天,怎么没见你给工钱?”
原来张红仙听说小儿子今年赚了不少,不仅给雇工们发了工钱,还都给他们包了大红包,见儿子迟迟没有送钱过来,她忍不住上门去想问问儿子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是什么话,给自己孩子帮忙做点事要什么钱?”吴卫国涨红了脸朝着张红仙发火,“这话要是被李彤听见了,她该怎么想咱们!”
“这钱是你应该拿的!快过年了,家里没钱怎么过年?”张红仙瞪了吴卫国一眼,“有本事你拿钱给我办年货串亲戚!”
吴卫国之前在工地上做小工,现在年纪大了,不想继续在外面漂泊,便回家和张红仙一起侍弄家里的几亩地,偶尔会在附近打打零工,收入不多,但也不像张红仙说的那样缺钱。可家里的钱都归张红仙管着,钱只要进了她的口袋,轻易没法拿出来。
3
吴虎耷拉着脸回家,碍着丈母娘在,进门前,他使劲搓了搓脸,故意哼着歌进门,见他心情不错,李彤随便问了两句,吴虎打着哈哈应付掉了。
晚上躺在床上,等孩子睡着了,吴虎将母亲找自己要钱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彤,李彤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公公给他们帮忙的事,她全记在心里,之前在给工人支付工钱的时候她本来想着也将工钱一起支付给公公,可料定公公肯定不会收,想着干脆等过年去给公婆拜年的时候给他们包个大红包,就说是小两口孝敬老人的,这样显得顺其自然,公公也不好拒绝。
这个想法她和吴虎提过,吴虎也觉得她这个主意不错,没有想到婆婆这么急不可耐地开了口,打乱了他们原来的计划。
“明天我把钱送过去!”吴虎闷声说道。
李彤贴上他的后背,紧紧地搂住他,将脸埋在他的肩窝,“多拿点,爸那段时间够辛苦的,让他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
平心而论,公公对他们着实不错,以前从外地打工回来,总会给孙女带一堆零食玩具,给小两口带各种特产,当然,这些事都是瞒着张红仙的,每次回来他都像做贼一样,先悄悄去小儿子家一趟,放下东西再回家,临走前不忘叮嘱他们,不要让张红仙知道这些事。
这几年他会偷偷去鱼塘帮忙,尽力帮小两口做些事,为他们减轻些负担。
与公公相比,婆婆的态度一言难尽,对他们一家不冷不热,并不比对陌生人亲热多少。
李彤原以为婆婆就是这样冷淡的性格,感情内敛不喜欢表露出来。在见识到婆婆对哥哥吴龙一家、姐姐吴秀一家的亲热劲后,才发现婆婆仅仅是因为不喜欢他们一家而已。
起初她想不明白,明明都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婆婆要这样区别对待,一度怀疑吴虎不是公婆亲生的。后来才知道,吴虎出生的时候,为了躲避违反计划生育的处罚,一出生就被放在婆婆的娘家那里寄养,一直到吴虎快十岁,年迈的外婆去世了,才不得不被接回家。
回家后吴虎融不进那个家,婆婆也不喜欢这个小儿子,两人的关系一直很一般。
如果不是父亲和姐姐的疼爱让吴虎感受到家的温暖,吴虎真的宁愿一个人住在外婆的那间小屋里自生自灭……
张红仙接过吴虎送来的五千元,眉开眼笑。吴卫国坚决不同意收下,他想将钱从张红仙手里夺过来,被她灵活地挣开了。
“这是你应得的,假客气什么?”张红仙不满地嘟囔着。
“把钱还给孩子,”吴卫国瞪着她吼道,“一家人要什么钱!”
张红仙将钱紧紧捂在怀里,回瞪吴卫国,“不要钱咱俩喝西北风啊!”
吴卫国气得要动手,面对他扬起的胳膊,张红仙毫不畏惧地迎上来,叫嚣着,“你打一个试试!”
吴虎连声劝着父亲,说这钱应该收下。吴卫国气得甩门蹲到院子的角落里抽烟,吴虎趁机出门,和父亲打了声招呼回家了。
4
大年初一一大早,吴虎一家去给老两口拜年,张红仙微笑着给了两个孩子各一个红包,趁她不备,吴卫国又悄悄地塞了两个红包给吴虎,照例示意他不要声张。
下午等吴虎一家从李彤父母家回来,发现哥姐都带着家人在河对岸的父母家,一大家人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晚餐。
公公隔着河喊吴虎一家过去吃晚饭,哥哥姐姐也热情地邀请,李彤本来不想去,怕拂了公公和哥姐的好意,夫妻俩便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对岸。
几兄妹许久不见,有着说不完的话,他们围在一起热络地聊天。
这边聊着天,厨房那边干活的人就少了,张红仙指挥着手忙脚乱的吴卫国去喊李彤来帮忙。
吴卫国沉着脸低声斥道,“有什么事我来做,孩子们一年到头见面的时间不多,让他们好好聊聊。”
“瞧你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能干什么活?光靠着我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张红仙反驳道。
“我去叫吴秀过来。”
“叫吴秀干嘛?她平时在家累得很,过年难得歇几天!”
吴卫国火了,“你这人心眼不正,吴秀忙了一年,李彤就在家闲了一年?闺女你心疼舍不得叫,儿媳就活该累死?要不我去把李彤和吴龙媳妇一起叫过来帮忙,这样才公平。”
“让吴虎过来总行了吧!”
“行,我去把吴龙吴虎都叫上!”
张红仙气得摔下手中正切着的菜,阴着脸低声骂道,“你这老东西就会抬杠,大过年的也不让我舒心!”
……
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边,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色泽诱人的酱蹄膀、金*油亮的葱爆大虾、色香俱全的肉丸、焦*酥鲜的椒盐蟹……张红仙乐呵呵地一会加菜,一会加汤,一会帮孙子外孙夹菜,一会帮大儿子和女婿温酒,一会帮大儿媳和女儿添饭,殷勤备至。
大伙都说她忙了一天,劝她安安心心地坐下吃饭,不要为小辈操心,她笑眯眯地说自己不累,只要孩子们吃得舒坦,她再累也开心。
“别管她,你们吃饭!”正忙着给孙女剥虾的吴卫国对着子女们说道。老伴围着大儿子和女儿两家人转,丝毫不顾及小儿子小儿媳的感受,他又不好说出来。
吴虎看出李彤的不悦,在桌子下面悄悄握住了她的手,母亲的区别对待他早已习以为常,李彤作为儿媳,心里肯定不好受。
母亲的眼里有哥嫂侄儿,有姐姐姐夫外甥女,唯独忽略他们一家,如此明显的差别,又怎能让妻子不在意。
恰在此时,小婴儿醒了,哇哇大哭起来,李彤赶忙冲进房间,将儿子抱起来喂奶,孩子吃饱后不肯再睡,李彤带着孩子在房间里玩,饭桌上自己一家就像是外人,像是隔着一堵墙,始终融不进去的感觉。
见李彤迟迟没有出去吃饭,吴卫国让吴虎进房间将孩子抱出来。他放下碗筷,将小孙子抱到怀中,催促李彤赶紧趁热吃饭。
李彤鼻子发酸,险些落下泪来,她假装低头吃饭,掩饰着脸上复杂的表情。
幸而有公公真心疼爱着他们一家。
5
新的一年开始了,万物复苏,周而复始。
吴虎的鱼塘中放进了一箱箱小鱼苗,他咧着嘴看着小鱼苗摇摆着尾巴争先恐后地朝水深处游去,那是他新一年的希望。
张红仙撺掇吴卫国去小儿子的鱼塘帮工,这样一年到头也算有个稳定的收入,前几年吴虎刚刚承包鱼塘的时候,他曾几次上门请父亲不要出门打工,在家帮着自己养鱼,都被张红仙拒绝了。
原因是她既怕吴卫国死脑筋不肯要钱,又怕吴虎的鱼塘亏损拿不到钱,还不如出去打工,至少旱涝保收,没有风险。吴卫国一心想帮小儿子,无奈拗不过她,只能作罢。
前几年由于经验不足,鱼塘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吴卫国为儿子发愁,张红仙则暗自庆幸自己有远见。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吴虎的鱼塘已步入正轨,拖欠的工钱、饲料钱都已结清,在村里口碑不错,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宗旨,这钱就该落进自家人的腰包。
张红仙的如意算盘没能如愿,吴卫国坚持不肯去儿子那里帮工,他说要么免费去帮忙,要么就不去,反正坚决不肯挣儿子的钱。不管张红仙怎么骂,吴卫国倔强地坚决不肯让步。
“你不去说我自己去说!”张红仙睨了老伴一眼,她以为吴卫国是脸皮薄才不肯去,气呼呼地说道。
“明天我就出门找活去!”吴卫国懒得理睬她,闷头大睡。
起先张红仙以为吴卫国说的是气话,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真的开始收拾行李,跟之前的同事打电话联系,竟是真的要出门打工去,仍在气头上的张红仙也懒得管他,随他折腾去了。
不久,吴龙打电话给张红仙报喜,妻子怀上了二胎。听到这个消息的张红仙笑得比吃了蜜还甜,连声问需不需要自己过去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吴龙说有岳父母帮忙,不需要她过去。
放下电话,张红仙就开始张罗起东西给大儿媳补充营养,家里有现成的土鸡,鸡蛋,自家种的各种菜蔬,虽然人不用过去,但这些东西一定要带过去。
镇上有一辆大巴每天往返市里,她乐颠颠地跑去那个简易的车站,和负责客运的人商量好帮忙将东西带到市里,费用贵点也没事,只要能及时将东西带到就行。
第二天清早,她将两只鸡、一大箱鸡蛋、一大袋蔬菜带到车站,将东西塞进行李厢,反复叮嘱售票员帮忙照应,直到看到车开远了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回到家后也没闲着,立刻打电话告诉吴龙售票员的电话,客车大约几点到站,让他务必及时去取货。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她便让客车捎点东西给吴龙,时常打电话让他照顾好大儿媳,不能让她累着,唠叨得大儿媳都开始嫌她烦了。
村里的邻居见她时常捎东西给大儿子,忍不住跟她开玩笑,问她怎么小儿媳就在身边,怀孕的时候怎么没见她这么上心,看来这手心手背还真是不一样呢。
刚开始说的时候,张红仙还会打着哈哈解释,大儿媳是城里的姑娘,娇气些,她作为婆婆当然要多关心一点,小儿媳是农村的孩子,天生皮实一点,她比较放心。
这样的说辞没人会信,但说得多了,她自己更认定这样的做法很合理。
有好事的人背地里会去告诉李彤这些话,李彤心里不舒服,表面却云淡风轻,仿佛跟自己没有关系。她的心就这样一点点冷透。
6
下半年,女儿吴小菲就要上小学了,村里没有学校,综合考虑后只能去县城上学。李薇恰好在学校附近有一套闲置的房子,她主动提出将房子借给他们住,方便陪读接送孩子上学。
房子有了,可由谁来负责陪读接送呢?吴虎夫妻俩犯了难,如果李彤带着两个孩子住到县城,买菜做饭还有鱼塘的一些杂活就没人干了,要是再雇人,又将是一笔开支,鱼塘才刚有起色,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行情是什么样,他们必须节约开支。
李母常年为自己家付出,吴虎也不好意思再麻烦她。酝酿了许久,他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张红仙。
听吴虎说想请自己去县城帮忙照顾孙女读书,张红仙一口回绝。
“家里这一摊子的事怎么办?我怎么走得开!”她冷着脸说道。
“家里的地承包出去,损失的钱年底我给补上,平时每个月给你一千元辛苦费。”吴虎软着声音和她商量,“再说这也只是暂时的,等鱼塘再顺手些,李彤会去陪读的。”
“那我家里的鸡和菜园子怎么办?”因为大儿媳喜欢吃土鸡,张红仙又买了三十多只土鸡养在院子后面的鸡栏里,预备着给大儿媳怀孕、坐月子补充营养,如果她去县城陪读,这些鸡就没法再养了。
吴虎哪里知道她的心思,笑着建议,“这些鸡卖掉也行,放到鱼塘那里我帮忙养着也行,你就不用操心了。”
“那怎么行?卖掉了你嫂子吃什么?”张红仙一着急说出了心里话,随即意识到说得这么直白不太好,她赶紧补救,“主要我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去了县城我肯定不习惯……”
“要是我哥喊你帮忙,你去不去?”
“你哥他就不会惦记着让我帮忙!”张红仙驳斥道。
“我哥是你儿子,我也是你儿子,你怎么就不能一碗水端平?”吴虎心中蓄积了多年的委屈愤恨终于无法再忍,他恨声质问。
张红仙被触到痛处,这些年来,熟悉他们家的人都说她偏心,劝她对小儿子好点,可因为当年怀吴虎的时候东躲西藏吃了太多的苦,自小又没在身边长大,她对这个小儿子始终亲近不起来。
明明表现得很明显,但她偏偏自欺欺人地不肯承认。只要别人说了,她都要极力反驳,怪别人胡说,挑拨她们母子的感情。时间久了,没人再提这事,她便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偏心。
现在吴虎将这事说了出来,她瞬间恼了,激动地喊道,“我怎么偏心了?你说说看我怎么偏心了?”
“你自己做的事还需要我说吗?”吴虎不想多说,甩胳膊离开。
“我就知道你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张红仙朝着他的背影骂道,“你给我滚远点!我不指望你养老,你也别指望我帮你带孩子!”
吴虎回头冷漠地说道,“滚就滚,你放心,以后我不会再开口求你任何事!”
观看本章后续内容,请购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