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帝国的崩塌从四次哈尔科夫战役窥见南
TUhjnbcbe - 2023/1/12 22:01:00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南部战场的瞬息万变-四次哈尔科夫战役

今天来聊一聊苏德南部战场的哈尔科夫战役。

这场战役是爆发在乌克兰东北部的一场持续三年的要地争夺战,它曾被数次易手双方,也见证了两边的数次攻守转换,因此除了双方围绕它本身的争夺,我们亦能从它身上窥见南部战场那几年间的风云变幻和战术博弈。

分兵决策因素导向的南部大扫荡——首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深层概念剖析

这场哈尔科夫战役一共可分为四个阶段,其分别为年的10月、年的5月、年的2月和同年的8月间。

其中,首尾的两次战役是大势所趋的既定胜利,没有太多的悬念,在中间的两次战役才算是双方比较均衡的战术博弈,前者利用苏*深入纵深完成了一次钳形攻势的包饺子,后者则利用机动防御和灵性反击打断了苏*在斯大林格勒大胜后的反击攻势。

这里,我们先来说说最早的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

这次战役是发生在年10月中旬的一场战斗,从10月20日开始,德*第6集团*和第17集团*在5天之内就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歼灭了苏第8集团*,并且还俘获了近2.8万人,缴获击毁了75辆装甲车和50多门火炮,并一举占据了这个苏联在东欧的最主要工业城市。

纵观整体,这场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并非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在双方大规模接触战未开始进行时,驻防哈尔科夫的苏西南方面*就被斯大林下令后撤了,仅留有一个编制不全的第8集团*来进行断后,且也被从西、南、北三面包围了,所以怎么看也不像是正经的交战胜败,反而倒像是一方大*压境时收走那些被抛弃的城池。

事实上,这点是正确的,这也是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很少被介绍到的一个原因,因为它只能算是隶属于一个大型战役的后续战斗,所以此处的胜负直接关联几个月前的基辅战役,在基辅战役被确定失败后哈尔科夫地区的下场就分晓了。

德*此次就是携大势(*力优势)来对各个兵力不足的南部地区进行统一清缴的,哈尔科夫城只能算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克里木半岛和顿巴斯等等的地区同时被发起攻势,也因此我将此次德*的行动称为南部大扫荡行动,因为这只是苏联在基辅丢掉几十万西南方面*的后续影响,而算不上是一场真正的独立战争。

这场战役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战争前后的隐形博弈环节,而不在于战争之中的战斗。

因为战前有德国人对南下和中路的思考抉择,战后有苏联人用兵员换资源加竖壁清野止损的操作,但战争之中却只有绝对优势的碾压。

前者让南面的苏联重型兵团陷入了一个史上最大的钳形攻势之中,造成了苏联南部镇守的光速崩塌,还让德国的南方面*有了护卫中央*侧翼和保障台风计划的能力,并且一举夺得了苏联在东欧的主要工业区和资源地。

而后者,则利用人员的拖延实现了对资源的及时后撤和竖壁清野,使得德国花大力气占据的工业资源和物资资源变成了一种长期才能见效的战利品,但德国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实质上德国花了死伤惨重和拉长补给线的代价却没有获得任何的收益(苏联后备兵员万,德国0万),这还是希特勒力排众议推迟了攻击连接苏联南北铁路枢纽的莫斯科产生的结果。

这证明了止损也是一种艺术,在苏联的顶级止损之下,德*企图快速歼灭西南方面*残部和南方面*的计划就此破产(主要目标),这使希特勒的南下分兵计划看上去那么滑稽,仅收获了一些对极端民族主义最无用的战俘资源和土地资源,反倒是让时间被拖入了对德*最不利雨季和冬季,还让莫斯科的防线稳固了下来了。

并且,在南部撤离的苏联大部队第40集团*、第21集团*和第8集团*也很快的就在季姆和巴拉克列亚等一带站稳了脚跟,这加之苏联绝对优势的后勤和后备兵员补给,让苏南方面*还能与德南方向集群对垒德很久很久。

这些就是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实质,即一个德国做出南下合围决策战略后的战利品,基辅战役的后续延伸。

虽然德*打赢了,且大胜,但实质上德*在中南方向掷完骰子的那一刻就已经失败了,因为它们面对的是止损大师“苏联”,抢占资源区是对但最亏的选择。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具体过程——绝对优势下的战役

这里再简单的过一下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的战争过程,塑造一下具体的形象。

先来看看这次大会战的地理环境。

德*发动的南部大扫荡战役基本都爆发在现今乌克兰的正北、东南和东北部,这些区域只有一条横跨西部的咯尔巴阡山脉,其余就基本都是东欧平原地貌了,除了靠近克里木和顿涅茨的丘陵区块对德*坦克部队有些影响外,可以说是极度贴合德*作战方式的一个地区了,这也是德*在此处频繁收获胜利的原因之一。

德*对此处的布置主要是围绕清剿西南方面*残部和完整的南方面*做的,这两支集群是由苏西南战略方面司令部铁木辛哥元帅统领的,当然实际上发指令的肯定是斯大林,其分别布置在乌克兰的东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正南部地区,来阻击德*的推进,而德*的主要目的也是消灭这1个半的重型兵团集群。

它的次要目标才是夺取本篇的主角哈尔科夫地区,以及顿巴斯地区和克里木半岛(克里米亚),占据了这三者能获得苏联50%的装甲生产基地、60%的煤矿、75的焦炭、68%的铁、58%的钢和60%的铝材,以及打开通往高加索油田的通道。

用来执行这些目标的德南部方面*是由龙德施泰特元帅统帅的,它将第6集团*布置在了基辅北部的普肖尔河沿岸,这里正对着别尔歌罗德,第6集团*可以从这里北面迂回哈尔科夫。

而在第6集团*南边的则是在波尔塔瓦的第17集团*北部集群,这部分一开始被计划用于配合赖歇瑙的第6集团绞杀哈尔科夫苏*部队,但后来由于顿巴斯地区的战事吃紧,与集结在克拉斯诺格勒的第17集团*南部集群一同沿着北顿涅茨河夹击了顿巴斯地区,在夺取了顿巴斯地区之后,其整体的左翼部队才开始从南部配合在北部迂回的第六集团*,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以总计14-15个师约十多万人的*力包围了哈尔科夫苏**群(三面并未全部加入哈尔科夫战场)。

它们当面的是由铁木辛哥元帅布置的哈尔科夫方向第40集团*、第21集团*和第8集团*这三个*,这三个西南方面*的集团*分别被布置在别洛波利莎、希沙基和克拉斯诺格勒这三地,它们需要分别镇守90公里、80公里和公里的地界,但它们的总体兵力却极度分散。

其中波德拉斯邵将*统帅的第40集团*只有个步兵师和一个在布良斯克战役中减员严重的坦克师,以及一个中央*的预备摩托化兵团;戈尔多夫少将的第21集团*也只有4个骑兵师、个步兵师和几个装甲摩托旅;最后在最南边镇守的齐加诺第8集团*也仅有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并且它们所有的编制都是不满的,大概只有总体的80%左右,这就造成了这条战线总体的经验不足(预备部队),以及人员与机械化等*力的不足,虽然苏联方号称有18个师部进行镇守,但面对同样数量相近的德第6、第17混成集群*却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于10月6日就被击退跨过了沃尔斯克拉河,被逼往城区防守。

不过,虽然明显是德*占据上风,但在哈尔科夫甚至是顿巴斯地区,都不是第6集团*和17集团*造成的直接战果,而是在更南方向肆虐的第一装甲集群才是这两地快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这个由克莱斯特统领的第一装甲集群拥有南集群最豪华的配置,麾下有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个步兵师和2个摩托化*,还有第11集团的左翼部队来策应配合它作战,加之南集群空中力量的全力支持,它很轻易的就取得了亚速海会战的胜利,在奥西片科城周围堵住了红南方面*的一支,配合在进攻克里木的第11集团*右翼,它们俘虏了近10万人,缴获摧毁了多辆坦克和多门火炮,将红南方面*逼往了更南面的地区,而就在继续追捕红南方面重型兵团的同时,它的左翼机械化部队也辐射到了顿巴斯的苏第12集团*和第51集团*。

如此形式之下,苏方为了避免再次被由北部第二集团*(布良斯克的中央*)和南部第一集团*群形成基辅战役那样的大口袋钳形攻势,给一锅端了,所有它们在10月15日之后就由斯大林下达了战线整体后撤的命令。

由此,德第17集团*正在交手的第12、51集团*就极其突兀的突然放弃了阵地,这使得原本与北部哈尔科夫三*连接的阵线也断裂,因此哈尔科夫的第40集团*和第21集团*亦开始撤退,仅留下第8集团*来进行断后,德第6集团*和德第17集团*得以在没花费多大力气的情况下快速抢下两块目标地。

自此,哈尔科夫战役和南部大扫荡行动基本结束,仅剩下一个将大部分部队借给友*执行作战任务的曼斯坦因第11集团*还在进行围攻克里木半岛的作战。

这个岛屿由于没有接壤土地的其他德*部队威胁,居然撑到了最后,在希特勒从北方*调来了新增的陆地部队支援和南集群航空师的全力打击下,加之苏联本身的兵力布置过散,才被逐渐逼往刻赤海峡对岸的塔曼半岛,于10月下旬彻底结束掉整场南部大扫荡的所有会战。

早期苏德*队战斗力的差异化形成

纵观南部战役的总体局势,可以发现虽然最终的胜负手都在布局形式上就已经见了分晓,但双方在部队实力上仍有明显差距的,苏*在交战配置相差无多的情况下碰撞也极其容易产生快速崩溃的情况。

我在前文将这些简单的描述为“经验不足”,但实际上这种状态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我只是写不下了,这里在简单说一说这种早期苏德*队的实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最浅显武器配置和人员经验就不细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其余几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编制的改动、兵种的偏向、防线的搭建和通讯的问题,以及对装甲的运用。

先说说改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于在战争早期时,苏*大批兵员将官的减编造成了大型集群作战的指挥劣势,所以其选择了减少单个师级单位的编制来弥补每支编制臃肿大型部队的指挥作战能力的操作,但这样做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苏联单位遇上敌对同级的德*编制部队时,它们就是处在天然劣势的,在局部战场交战时很吃亏。

而苏联*队解决这种必要改编衍生出来的问题时,则再次采用大量征召预备兵团的手法,以及一种正式部队的副职在必要时刻脱离原编制组成新部队的手段,也就是用快速爆兵填补了这个减编造成战斗力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快速爆兵的操作本质上单体战斗力还是同样低的,所有就形成了这种编制改动后总体战力增加,但单体*队实力仍有差距的状态。

而在这个问题之后的几个毛病比较好理解一些了。

所谓的兵种偏向问题也就是苏*在前期的死命堆叠骑兵师数量的毛病,这点是想突袭德*在中路脆弱的后防线,但因为配置武器的问题(早期莫辛短枪管型)和前线势弱的问题,它根本没发挥出来,斯大林特批组建的几十个骑兵师在早期作用都很小。

至于装甲运用的问题、通讯问题和阵线搭建的问题,则存在有一定的联系。

了解闪击战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德*坦克集群的核心就是通讯功能的完善,这是它们能够集群协同组成钢铁洪流的核心因素,但彼时的苏联*队甚至都没能将通讯系统运用到坦克之中,连战场通信的密码都用的筷子、盒子和苏维埃(士兵、坦克、司令部)这样有点联想能力就能判断出指向的格式。

这就使得它们只能执行将坦克单个出击或集体布置在防御阵线上的装甲运用战术,这种战术面对德*的快速装甲部队只会被冲烂,且还有上述破烂密码体系泄露动线的问题。

不过,最离谱的还是苏联早期的防御阵地构筑方式,且不说坦克当火炮用的操作了,它们挖的战壕甚至都是一种纵队防御的单兵坑,即没有堑壕也没有交通壕,每个人就躲在一个基点式的散兵坑里战斗,不知道还以为给自己挖坟呢,这也是它们一遇到德*装甲集群就容易被立刻冲散的另一个原因。

这种*队缺陷的现实提现就如同前文提到过的战争过程,当第6集团*和第17集团*与对手交手时,苏*怎么说也只能算是稍有落如下风,但一但到了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的入场后,苏*就直接被快速冲烂溃逃了。

这种离谱的*队问题造成了早期苏*极低的作战能力,它们的对手,那个总将“一切都是那个下士的错”挂在嘴边的古德里安也对此时的苏*做过如下的评价,我认为可以说是十分精确了,这些正对应了前文苏*的主要问题。

这些毛病主要出现在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和后面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过程中,在后续苏联整体状态调整过来后,加之每天敌对生死搏杀的陆战大师教导,这种*队问题在二战中期后就逐渐消失了,并且还演化出了一堆克制的战术,像是广布防御雷场和深挖堑壕这些战术就是在两次战役后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出现的,一下子就counter了德快速集群矛头战术突破阵地的问题。

(下面会介绍另外两个阶段双方的*队差异)。

年春的局势衍变与两边的*力变化和具体布置

一年以后,年的春季,南部爆发了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这次战役是集中于哈尔科夫区块的一次大会战,且双方实力差异不大,战斗过程的博弈很精彩,所以这里主要剖析战役的本身。

不过,由于时间跨度太大,这里还是简单介绍下当时的局势变化,以方便理解。

彼时,苏德战场正处于气候逐渐转暖的过程,在之前南部分兵决策取得南集群的优势之后,德国中央*发动了对莫斯科进占的台风行动,但因为此前被拉长的进攻节点,迫使德*只有在10月底前两周有完整的作战能力,此后就因为雨季和冬季的到来,而彻底失去了作战优势。而莫斯科方面*就利用了这点,以此前德*攻南构筑的完整防御线和*民全体的动员,以及盟*援助的冬季作战装备,成功在最后几百米挡住了当时战斗力欧亚无双德国中央*,迫使德*回缩形成了防御态势。

在此之后,苏*又极其大胆执行了冬季总反攻攻势,让德*在毫无预想之下就面临了大量的疯狂进攻,这迫使聚集在居民区且毫无预警的德*在慌乱之下丢掉了大量阵地,虽然德*的随手反击下就造成了4倍与己身的战果,但最致命的是他们在撤退过程中无力带走自己的重型装备,这使得德*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具备占领莫斯科的能力。

这就引出我们要提到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依照当时气候从南到北的雪季消融过程,土地率先干涸且拥有更高战斗力的应该是南方集群,加之中央*的实力大损和希特勒对南部资源区的独特偏爱,南部不出意料的成为了德*的下一步主攻方向。

当然,这种浅显的总体抉择苏联司令部不会想不到,因此从月开始,两边就各自针对南部制定了两套极其相似的目标争夺战略方案,将战略重心都南移了过来。

其中,德*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高加索地区,它们计划通过克里木半岛和罗斯托夫城,分别跨越刻赤海峡和马内齐河,从亚速海的首尾两端空隙插入塔曼半岛,在夺取高加索北部的迈科普和格罗茨尼两个油田后,再跨越南部高加索山脉,进攻苏*二战前期供油占比高达80%的巴库油田,然后利用这场胜利和土耳其的对苏仇恨,将陈兵在中亚地区的几十万土耳其*队拉入阵营。

其次,它们的次要目标是将从南部大扫荡至今在哈尔科夫以及顿巴斯地区形成的一个大型伊久姆突出部防线打掉,然后再跨过北顿涅茨河,占据北顿涅河与顿河中部最大的重镇沃罗茨日,最后在沿着顿河沿岸构建阵地,等待合适的时机与南部集群配合绞杀掉斯大林格勒这个南部资源运输枢纽。

与此同时,苏*也通过了对德*的部队调动和情报获取,成功侦破了德*对主攻方向的战略欺骗,因此他们在2-月后也开始针对德*的主攻方向进行不断的补充减员编制和大量武器,并下令南部战略方面*转入积极防御的态势。

到此,这一切本来又会是一次德攻苏守的常规战局,但由于铁木辛哥元帅针对苏*兵员和武器上的优势,提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积极进攻计划,所以使得斯大林怎么看苏*伊久姆集群都可以和哈尔科夫的第6集团*碰一碰,因此这改变了斯大林的最终想法,它和司令部在4月初通过了一份反攻的决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主动进攻南部北方面的德*,这份计划被称为第一次哈尔科夫攻势(苏联的首次)。

此时,双方的整体*力配置也有了一些轻微的变化。

截止靠近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前的年4月,苏*由于太平洋战役的爆发和土耳其的旁观,以及大量预备役兵团的转正,在将大量远东方面*和高加索方面*撤回东线的同时,还加入许多新*,这使得苏联相比开战前的部队反而增加了不少,德*消灭了个师后,苏联却增加到了40万多东线总兵员。

同时,由于后方乌拉尔等东部工业区的稳定,苏*在装甲飞机方面也再次超过了德*,达到了辆坦克和0加飞机的程度。

相比之下,德*的*力则是呈现倒退状态的,由于占领区*管对兵力的牵扯,以及本身预备兵团的数量劣势和训练时长的影响,即使希特勒不断在从各地调来闲职部队,德*整体在东线的兵力也还是降低到了万的程度。同样,作为德*战术最需要的一环,德*的装甲也损失惨重,全线仅存辆左右。

这两者均可以由大到小辐射到东线南部的这一场会战中,在这次会战中德*的兵员和机动部队就要远远低于苏*不少,这也是铁木辛哥自信的来源。

像是德*这次计划主战的哈尔科夫方向保卢斯第6集团*(赖歇瑙阵亡)和顿巴斯方向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群,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50多万的*队和7-辆装甲。但当面的苏*仅第6集团*、第28集团*、第21集团*和第8集团*就有近80万多兵员和一千多辆的装甲部队,从这可以看出到双方存在实力差距,但不管怎么说,这也都是苏德双方在这片土地上最均衡的一次交战了。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具体过程——均衡实力下的关门打狗战术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这场战役双方的博弈过程。

双方对此次作战的命名是德里库斯1号作战计划和第一次哈尔科夫攻势计划,前者是德方安排在5月19日开启的一场攻势,后者为苏*在5月11日计划开启的一场攻势,因此苏*先动手的一方。

苏*的主攻是西南方面*,它被拆分为了两路开向哈尔科夫地区的集群,其中北路集群为第6集团*和博布金快速集群(*级)的组合,南路集群为西南方面*其他几个集团*的组合,而另一支重型兵团南方面*则镇守伊久姆突出部,保障苏*主攻方向的侧翼安全。

战役在5月11日正式开始,起初由于苏联北路*队投入大量、且有部分装甲部队配合的快速集群快速推进,因此这一路没有受到多少阻碍,在短期内就收效甚大,甚至连续推进了40多公里,几近于打穿了德*布置在哈尔科夫正面的南侧主力部队,但到此时,苏*的进攻势头也被因为德*到了簧点,积聚了足够的力量,而勉强的缓住了。

这种情况,苏*只要再次加大正面筹码,整个保卢斯的哈尔科夫方面*就被切割了,这也是苏*最熟悉的直插攻势。

但此时的苏*毕竟不是战术水平低劣,苏*指挥官铁木辛哥居然仍旧捏着手里的主力装甲部队,用来防备未知的德第1装甲集群在正面的出现,以将其作为手里的王牌而拥有后入场的优势,但这种思考最终葬送了整个苏*。

在保卢斯的夺命连环call之下,希特勒从其他南部战区调来了闲置航空部队,用以攻击正面的敌方矛头装甲部队,这使得苏*的正面进攻陷入了迟滞,装甲集群也被撤到战线纵深的中部的位置进行维修和步坦协同作战。

就在这时,保卢斯极其大胆的在苏*阵线北部投入了哈尔科夫方面*的全部装甲部队第装甲师和1支快速集群,这部分部队向苏*进攻纵深的右翼快速切去,以当时德*独有的机动协同冲破了苏*回缩到中侧两翼的散开式装甲部队,并且在不久后找到了第21集团*和第8集团*的结合处,这使得苏*深入的部队进攻彻底被拦住,右翼也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

得知此种优势的形成,原本铁木辛哥认为在中路,而进行虚空对峙第一装甲集群提前发动了左翼袭击。

这支克莱斯特的部队在苏*还没有学会怎么布置阵地和防御雷场之前,一直属于苏*的战场梦魇之一,这次它也如预想中的一样,在一个小时内就切入了苏*左翼的第8集团*近40公里的纵深,这甚至是苏*在正面部队上好几天的战果。总而言之,苏*又陷入了在早期苏德战争中他们最熟悉的钳形攻势中。

按理说,这时撤退拉长德*的进攻战线也不会被围住多少,但苏*指挥官铁木辛哥显然也陷入了情绪指挥的状态中,它向最高司令部和斯大林打了保票,言说局势仍在它的掌握中,尽管继续作战即可,在它这种强烈自信感染之下,斯大林显然也信了这种屁话,由此处在一个即将闭合口袋中的几十万苏*被下令继续作战。

德*此时虽然不知道苏*为何不逃,但它们显然不会放弃眼前的战机,在南部的克莱斯特第摩托化*团被下令快速前往巴尔文科沃和伊久姆,占据这两个包围圈口袋的最后一抹空隙,它们于5月18日完成了这个任务,自此整个苏联的西北方面*进攻部队均被困在了这个北顿涅茨河上游的包围圈之内,德*南部各战区开始排出各种闲置小股部队加深这个壁垒。

最终,在企图开辟口袋的苏*装甲部队被德6集团*的第装甲师击溃后,包围圈内的苏*在缺少指挥、资源和多架次的空袭、无数的炮击打击下投降了,德*仅有正面被切入时损失1万人和外部战斗时损失1万人为代价,就剿灭了20个苏步师、7个骑兵师和14个坦克旅的被包围部队,总计杀伤8万人,俘虏24万人,缴获击毁辆坦克和门火炮,赢下了这个南部基辅战役后的第二大胜果。

自此,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结束,此战是类似于斯大林格勒下,希特勒下来一步不退的那种情绪作战导致的失败,不过远没有后者影响大,此战结束后德*的指挥官保卢斯被赐予了骑士十字勋章。

年春的局势变化和双方布置

时间来到年,又是在开春时节,南部战场再次爆发了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经由此前在哈尔科夫对敌方南部重兵团的重创,以及南部曼斯坦因对克里木的战事的优秀指挥,德*在前一年完成了所有夏季攻势的前置环节。

它们成功的将改组为A集团*群的第1装甲集团*和第17集团*给送到了高加索南部的地区,并且将改组为B集团*群的保卢斯第6集团*、第4坦克*和2个仆从国的集团*开进了斯大林格勒,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前期推进都十分顺利,但这两者在最终环节却都因为希特勒的亲自下场微操指挥而葬送掉了胜利,前者被莫名的抽调部队轻视敌方而败落于高加索山脉,后者则由于支援不到位和希特勒的情绪化指挥原因而被全歼。

事实证明,古德里安虽然经常甩锅给那个下士,但它的很多微操还真是关键战役失败的根因。

总之,在几次会战之后,曾经作为矛头的南部集群反而成了三方面中最弱的一环,退守沃日涅茨的B集团*群仅存第2集团*较为完整,匈牙利第2集团*和德第6集团*干脆直接就被覆灭了,意大利的第8集团*和德国的第24装甲*也只有残部留存下来,这就造成了它们的力量根本无力防守住占领区阵线的问题,本来B集团*群仅退守沃罗涅日就停止了后撤步伐,但却硬生生的被追击的西南方面*和新组建的沃罗涅日方面*赶到了北顿涅茨河西岸的哈尔科夫方向,一年白打了属于是。

并且,斯大林格勒的惨败还导致了德*的其他危机。

由于苏*的全线回推,原曼斯坦因集团*,也就是现在的顿河集团*,也回撤到了南顿涅茨河的西岸,并且它还要面对数量远胜于己身的苏联南方面*,同时它的阵线也还在不断的被压缩,阵线内连通塔曼半岛和乌克兰的罗斯托夫地区也在被苏联西北方面*和南方面*的左翼右翼一同猛烈夹攻,如果此处失守,A集团*将被困在一个后撤路径宽度仅20公里的喇叭型地域上,按照德*总指挥希特勒的微操习惯,这支部队多半是要被下令死守然后被全歼的。

甚至于,这个当时处于德*南部最后保障的顿河集团*都有可能被从B集团*无力防守的右翼伊久姆突出部切入后背,形成一个亚速海与南部第聂伯河联通的包围圈。

可以这个说整体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了,曼斯坦因需要在这种劣势的局面下完成多项任务,并阻挡住敌*的进攻势头才能力挽狂澜,而它最终成功了,在这个期间由他主导的两次成功反击就是我们这里要介绍到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发具体过程——对局势精确判断和战术完美运用的以弱胜强

相信诸位都能想到这种局势首要需要做些什么,即收缩防守稳住阵线和接应被围堵的友*部队,再后撤组成新的密集对峙阵线,曼斯坦因也正是这么计划的。

不过此时,咱们微操上瘾的希特勒总司令显然不会想这么细的,依照它偏情绪化和葛朗台的风格,它再一次命令前线死守住阵线,并拉出自己不怎么灵验的口头支援允诺:一定会给前线提供足够的后备兵员。但有经验的老油子曼斯坦因自然不信这*话,毕竟它又不是保卢斯,这就使得德国的司令部与前线的将领再一次起了战术上的分歧。

此处省略具体争辩的一万字,曼斯坦因最终在数次讨论中说服了希特勒自己的战术布置才是正确的,因此德*在2月中旬还是正式开始执行了曼斯坦因的计划。

这个作战计划共分为两部分,上半段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回收A集团*群和守住阵线,顿河集团*以较弱的兵力做到了这一点,而达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曼斯坦因使用了一种名为弹性机动防御的战术,一举击溃了苏*的进攻矛头部队,迫使长途跋涉追击的苏*一时之间止住了进攻势头。

这种弹性机动防御战术是德国将领在一战时开发出的一种作战方式,比较近似于日*在海上的7段截击战法,即通过将整条防御阵线分段,来达成前置少量快速机动部队骗取敌方进攻部队前置炮击的目的,然后再后撤到第二道战线,以第二道战线布置的火炮机动部队炮击敌方无法止住势头的矛头突击部队,再次进行消耗,最后再次开始进行后撤循环往复,直至疲于奔命的敌*抵达最后的一道防线后,己方在突然展开正面部队的两翼,放出埋伏已久的快速机动装甲群,协同两翼的步兵师进行反突击,一举达成对疲惫敌方进攻集群的反冲锋。

不过放口袋的打法其实是比较冒险的,要不是阵线密度实在太薄,正面防守难度过大,曼斯坦因估计也不会用。

总之,打上头的苏*也没想那么多,最终在弹性防御的战术下被打回了进攻势头,死伤了近万人,且被缴获俘虏人和辆坦克。其实,这点损失还不及苏*该方向*力的几十分之一,但装甲的损失和后勤的问题还是让苏*南方面*彻底停止了进攻,并后撤到顿南涅茨河河岸线北东。

不过,此时双方依旧还是苏强德弱的形势,苏*随时有可能再次发动优势的决定攻势,是一件意料之外事情的发生,才让双方发南部局势在不经意间倾斜天平的。这个事件就是希不援真的调来了支援部队,且还是众所周知的德*王牌装甲师“骷髅装甲师”、“德*装甲师”和“希特勒装甲师”,并且还在第聂伯河西岸组建了一个可调度的兰茨战役集群,这就使得德*的实力在苏*不知情的情况下反而反超了,实力大增的曼斯坦因由此改变了后撤第聂伯河的想法,它想*一场!这场战略*博的结果就是下半场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2月28日,将苏*赶到南顿涅茨河对岸的顿河集团*调转枪头直指哈尔科夫,此时占据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因为西南方面*的慌忙后撤,而突兀的暴露了侧翼的第40集团*、第69集团*和第坦克集团*阵地,而沃罗涅日方面*还未反应过来已经陷入阵线的劣势。

曼斯坦因通过敌方的动向察觉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曼斯坦因开始在苏*的左翼快速集结了17个师,在苏*的正面集结了5个师,并在北部投放了装备虎式、四号和喷火坦克的第4装甲集群,亦调动了南部主要的航空力量第4航空部队,快速准备好了向沃罗涅日方面*进行全面夹击的布置。

战役很快开始,由于布局差异,德*正面部队推进迟缓,南面部队平稳推进,北面装甲*则是和苏第装甲集团*直接干了起来,但在空中优势(苏联机场还没布置到前线)和装甲优势之下,苏第装甲集群是率先崩溃的那个,其装甲在缺少维护和弹药的情况下,面对德*坦克就是一触即溃的状态,第4装甲*的两台虎式甚至在别尔哥罗德区域击毁了4台苏坦,在这种巨大劣势下,10天后北部阵线就被苏*撕开了一个60公里的口子。

同时,伴随着第4航队架次战机的高频率空袭之下,其他两路的推进也逐渐被加速。

月10日,进展最顺利的第4装甲集群率先冲入哈尔科夫城,所携步坦部队在为期两天的巷战中夺取了这座城市,德*收获大胜。不过也是由于第4装甲*对哈尔科夫的进占的偏执,被派出阻拦敌*后撤实力有限的第4*辖下骷髅师和南部的第48装甲*并没能拦住撤退的苏*,沃罗涅日方面*在丢弃了大量负重装备和装甲后逃回了北顿涅茨河东岸,德*收获大大减小,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此告终。

此战之后,德*短暂的获得了1个月的优势期,将沃罗涅日方面*的无数苏*打的后退了上百公里,但随着后续苏联新锐部队的赶到,以及德方己身的休整和构筑战线,双方于月末就停止了所有大规模的交战,转为互相的小型摩擦。而希特勒也在此时看到了反击的可能性,它将目光放到了这次战役后形成的战术要地库尔斯克突出部上……

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前的局势和双方布置

时间再次跳转到同年的8月份,围绕哈尔科夫这个久战之地,苏德两方在年8月份展开了最后一次的争夺,德*在此次失败后就开始了无限制的节节败退,直至被打回了柏林。

其实,按照总观的视角来看,它也就是库尔斯克会战的一部分,属于苏*在库尔斯克会战末期对两条路线的突围口,德*在此处布防了大量的兵力拦截保卫,这就构成了第四次的哈尔科夫战役。

这次两边的实力差异很大,所有这可能是德*唯一一次的纯粹的防守战役了,其作战主体基本都围绕着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以及哈尔科夫北侧靠近奥博杨中间位置的托马罗夫卡展开,德*在此处布置了一个突出部的防线,或也可认为是为了死保哈尔科夫,而被迫的被两面苏*夹击的一道防线,德*在此处的配置是“第4装甲集团*、肯普夫战役集群和第2集团*第7*”的组合,这三者仅有1万兵员和多辆坦克,且能动用的只有四百辆装甲。

而相比之下,苏*虽然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损失了80万人,但它们在南面的沃罗涅日方面*、草原方面*和西南方面*仍保有近百万的恐怖数字,并且由于盟*的大量设备援助和后方工业区的高速运转,它们此时的机械化程度相当之高,仅南部方面*就有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型火炮亦有1万多门,这比之德*好久也不憋出一辆的虎豹鼠重型坦克,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总之,这场双方的第四次哈尔科夫就以如此大的实力差异展开了。

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具体过程——彻底解放哈尔科夫

8月1日,战斗正式开启,苏*通过战前对最北部德第7*驻防区的大量假坦克模型布置,成功的战略欺骗到了曼斯坦因的对苏*下一步作战目标的错误预判,让他认为仅有沃罗涅日地区的苏*会开启对德中央*和南方面集群结合处的微弱进攻(它认为苏*在库尔斯克已经山穷水尽),这使得曼斯坦因在沃罗涅日方面*正式进攻托马罗夫卡的次日时才清楚敌*的主攻目标,造成了托马罗夫卡驻防地的第4集团*甚至未调配完全的情况。

而获得出其不意优势的苏*,则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它们提前调来了5个火炮师的兵力和多架的飞机,在第4装甲集团*还未反应过来之时,就以强大的火力炮击、轰炸洗礼了德*近一小时,因此德*的大量防御枢纽在还未启用时就被有计划的精准击毁了,这形成了苏*在开战1小时20分钟后,就冲开了防御阵线前沿,长驱直入的情况。

苏*的第5、第6两个近卫集团*率先开路,清扫德*密集的雷场,随后近千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配合着其余的多个步兵师团陆续开入,同时空袭也在继续进行,在这等钢铁洪流之下,苏*冲破德国布置的第三道防线仅用了4个小时。

而此时,混乱的德*才勉强组织起一些微弱的反击,亦开始呼叫德航空力量的支援,但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的空中力量也缩减的厉害,因此这一天德航空出动的架次仅有多架,根本没有给苏*的钢铁洪流产生多大的影响,让它们还是一路快推到了近0公里纵深,几乎快把德国的两个方面*结合部切断了。

不过,也是因为深入过深,所有苏*的正面部队基本处于以点进攻面的作战形式中,敌*在被压缩到簧点后积聚了足够的力量,居然在此后的两天内挡住了正面冲击的苏第1装甲师,并且随着仅有航空部队的疯狂出击,将苏*的正面推进线稳定在了这-4公里之内。

但有兵力优势的苏*自然不会这么罢休,它们在两翼开始陆续投入机动部队,而德*则已经没有预备队能抵抗两侧的大量装甲集群了,只得拆分稀疏中路兵之下,来弥补两侧的纵深,这就造成了中路的最终被突破,在托马罗夫卡正面交战的第1坦克集团*,通过两翼的优势兵力牵扯,最终冲破了稀疏的德*正面阵线。

而在冲破阵线的同一天,苏*指挥官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同一天借道中路缺口,投放了第二梯队的第18坦克*,借道中路迂回德*左翼,德*指挥官再次快速协防,拆东墙补西墙,却招致己方后部兵力的空缺,另一支苏联第5近卫坦克集团*恰到好处的切断了德*的后退线,此后第27集团*和第40集团*亦被陆续借道中路的投放进战场,来突进德*右翼。自此,德*以无任何兵力能够补充防线纵深,整个托马罗夫卡的德*被彻底包了饺子,伺候随着周遭部队的填补缺口,整个包围圈中的德*一部份被全歼了,仅有小股部队提前通过交通线逃出了包围圈,苏德托卡罗夫卡地区战端结束。

与此同时,托卡列夫战役进行的两天后,草原方面*对别尔哥罗德的进攻也在进行,不过这处地域由于曼斯坦因提前有准备,且大量布置有地雷和反坦克堑壕的原因,所有装甲部队较少的草原方面*没有进行各种弯弯道道战术的能力,而是直接从正面以步坦协同部队进行对耗,最终在极其巨大*力优势下才勉强突破正面防线,将部队开进了城区。

本来双方此时是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巷战的,但由于苏*发现在此战中的战斗收益实在很小,且对手在正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科涅夫无法承受的。

因此,苏*在进入城区进行巷战的同时,科涅夫指挥官向北边已经奠定胜局的瓦图京将*借来了第5近卫机械化*队,来配合自己的第5集团*,分别从别尔哥罗德北部和南部包抄别尔哥罗德的镇守部队,不过因为其一侧非机动部队的口袋回缩太慢,因此提前察觉敌方意图的肯普夫直接溜了,它的战役集群在别尔哥罗德城区丢下具尸体后就放弃了改城,此后它较完整的部队逃往了哈尔科夫这最后一道的防线,别格哥罗德的战端也于托尔罗夫卡失陷后不久结束。

《插入图片上限了,下面就不放图了》

此时,曼斯坦因在未反应过来之际,就连续失掉了两个极其重要的防守锚点,因此德*如果想要继续防守,就需要直接以更少的兵力面对敌方更多方向、数量的围剿进攻,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必败的,因此曼斯坦因再次选择收缩了防线,并尽可能的要到了一些兵员支援南部前线,使得自己的防线能够稳固。

直至苏*进攻前夕,一共有骷髅师、帝国师、维京师、大日耳曼师和第10装甲师等部队陆续在开进哈尔科夫防线的路上,加入曼斯坦因的南部集群,此时的德*南部集群在加入了这12万的兵员后,如果布置妥当,就会有4万多*力和多辆的装甲,虽然还是与正面未损失多少的90万苏*差距很大,但据险而守也有一定的胜算。

不过,目前这些还只是个数字,苏*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让曼斯坦因前期计划达成。

首先,它们两支正在撤退的第4装甲集团*和肯普夫战役集群正在面临追杀,比它们数量更多的苏联快速集群逐渐的赶上了它们,并切入了两支部队的结合部,将两支撤退的部队分离了开来。此后,吸引力略差的肯普夫战役集群被放回了哈尔科夫防线,而第4装甲集团*这个德*精锐部队则被牵扯在了各个德*交通线,开始疲于奔命的保护这些要地,在此期间,它与苏*快速部队爆发了数次装甲战,最终在一次主动灵性反击中失手,被赶来的苏*大部队围歼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德*防线已经漏洞百出了,苏*甚至都能配合敌后游击队在波尔塔瓦和博戈杜洛夫等交通线与德装甲部队交战,因此许多赶来支援的德*部队下场也可想而知了,许多的部队在半路就损失严重,还要一些被阻击,总之直到苏*发动进攻时,德*力量的集聚仍旧十分有限。

8月10日,双方的城市争夺战正式开启,苏*指挥这一场战役的仍旧是战术朴实无华的科涅夫,它的战术直接就是浩浩汤汤的从东、北、南三面聚集大量的歩坦部队和火炮、航空支援,然后在火力覆盖下进行正面会战,这种打法要说有啥优秀的,也确实说不出来,因为它面对的比别尔哥罗德时期还严密的防守,哈尔科夫光是正面防线就有7道,且还是无数雷场、反坦克堑壕和隐蔽火力壕构成的,因此正面密度发挥不了多少人数优势的苏*自然推进缓慢,打了7天后甚至才突破道阵线。

这种打法由于过于简单,在进攻7天后就被总司令部叫停了,在斯大林一顿强调迂回、灵活包抄的亲自教导之下,科涅夫被迫转变了思路,它终于开始对哈尔科夫西部阵线进行迂回了,企图包整个哈尔科夫的饺子。

它先是投入了第5集团*对西部迂回,但由于这个集团*本身速度不快,且德*在此处的布置并不弱,因此最终德*也只是被逼回了西面阵线的森林天然屏障。

此后,西线的双方就是常规的*力对拼了,德*为了保住后方的稳定,调来了帝国坦克师和其余守区两个步兵师镇守此处。而苏*为了锁上口袋,则是又借来了瓦图京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和投入了一个常规集团*,双方围绕此处要地展开了疯狂的争夺,甚至一度达到了坦克部队贴脸对拼的程度,不过最终,德*还是因为*力的差距输掉了这场战斗,丢失了前波尔塔瓦的主要运输线。

这种局势就形成了一个苏*对德*的大型包围圈,因此科涅夫开始下令进行全面总攻,西面*面对此前已经被打残的德*西部守*,率先杀入了哈尔科夫城内,其他三面的战区也开始由于兵力牵扯连连败退,曼斯坦因见此情势,意识到守卫哈尔科夫以失可能,因此他下令正面进行死守断后的同时,还通过德*掌握的两条梅列法和克拉斯诺格勒小型交通线撤退,不过两条交通线因为十分狭窄,所有逃离的德*部队并不多。

于是,在8月22日,随着德*防线的彻底崩塌,大量的德*被迫在城内展开了高密度的巷战,最终在敌方航空优势和重武器的优势下,于日后彻底投降,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正式结束。

此战,由于德*撤离的过晚和主要交通线被占据的原因,它们的大部分部队都被围困在了哈尔科夫城,据两边的资料显示,最终死伤的德*大概在25万以上。而苏*,其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由于早期科涅夫的战术失误,导致在进攻密集防线上的战斗损失惨重,最终的损失也在22万左右。不过,这场战役也是苏*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唯一一场损失少于德*的战役。

此后,由于德*南部集群近二分之一的部队都折在了哈尔科夫,德*只得再次后退到第聂伯河左岸,但此时他们在乌克兰几乎以无险可守,加之国内的动乱、占领区的治安战、西线的威胁、仆从国的离心、流亡国的苏*境内*队组建和资源兵员重武器的整体差异,德国的溃败此时已经注定。

本文完

感谢观看,最后求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帝国的崩塌从四次哈尔科夫战役窥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