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叶永烈书房墙上一副少女的照片挂了半辈子,
TUhjnbcbe - 2023/1/23 18:55:00

叶永烈照片

年,中国推出了一款小灵通手机,不久推广到全国,小灵通手机也成为陪伴一代人的记忆。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人记得“小灵通”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其实这是取自当时流行的一本儿童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以其丰富的想象力,通俗易懂的语言流传开来,当时首印就达到了三百万册,是现象级的畅销书。

而《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他参与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也被奉为面向青少年的经典科普作品。

小说封面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杨永烈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欢,他也因此成为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作家。

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了国门,广迎外宾,叶永烈当时还担任上海市科协常委,负责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作家。

而除了在办公地点接待访华作家,叶永烈还在自己家中举办家宴招待他们,在书房与他们会谈。

而进入叶永烈书房的客人,大都会被书房上挂着的一张少女的照片吸引。

照片中的少女扎着麻花辫,明眸皓齿、笑颜如花,来访的宾客往往会对叶永烈说:“这可是你女儿的照片?你女儿真是十分美丽。”

听后,叶永烈爽朗一笑,然后解释道:

“这并不是我的女儿,这是我的妻子年轻时候的照片。”

妻子杨惠芬

就这样,叶永烈把妻子杨惠芬年轻时的照片挂在书房整整四十年,这四十年中,来访的宾客无数,不少人会误认为那是他的女儿。

叶永烈每次都会笑着解释一番,并且会再加一句:“我爱人年轻时候比大明星都漂亮。”

可见在叶永烈眼中,妻子彷佛散发着光芒,纵然岁月流逝,杨惠芬已经容颜不再,但在叶永烈眼中,她仍是最美好的模样。

叶永烈与妻子杨惠芬相识于微处,相伴相守,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最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成为一段美谈。

叶永烈出生于年,从小成绩优异,19岁就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幼年叶永烈

杨永烈从小便十分痴迷于文学,在小学五年级时,叶永烈就成功在家乡日报上发表了一首小诗。

高考时他原本一心想报考本大新闻系,但因为招生人数少,最后不得不改报化学系。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他冒出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融入文学创作中。

在大三那年,他在图书馆借阅了一本科普作品《塑料的一家》,便灵机一动,依照自己的专业所学,写成了一本科学小品《碳的一家》。

他把作品初稿邮寄到出版社,得到了编辑曹艳芳的认可,不久书便成功出版了。

曹艳芳当时也是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她非常欣赏叶永烈的才华。

正巧曹艳芳当时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化学分册不满意,于是便邀约叶永烈参与化学分册的撰写。

小说封面

最终,叶永烈撰写的化学分册内容被编辑采用,年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年仅21岁的叶永烈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作者一栏。

叶永烈在北京大学也渐渐出了名,同学们都传他是化学系大才子,不过由于叶永烈父亲曾做过银行行长,在反右运动中被打击过。

所以虽然叶永烈自身能力突出,但由于家庭原因,学校里愿意与他交往的女生也很少,叶永烈没能在学校遇到一个意中人。

到年暑假,叶永烈回到家中,家里人便给他安排了一场“相亲”。

虽然叶永烈还是大学生,但是那个年代,叶永烈22岁还没有对象也着实让父母担忧。

不过也就是这场相亲,让叶永烈认识了那个有缘人,并与之携手度过一生的光阴。

那便是叶永烈表姐的学生杨惠芬,当时表姐为他们牵线搭桥,先把杨惠芬叫来自己的屋内,再让叶永烈“碰巧”进去。

叶永烈青年时期

叶永烈初见杨惠芬,她扎着两根粗黑的麻花辫,身着花布衬衫、卡其长裤,浓密的睫毛搭配上明亮的眼眸,如同繁星一般光彩照人。

叶永烈对她一见倾心,一时有些手忙脚乱,表姐借口出门买东西,为两人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

但叶永烈独自面对杨惠芬,却显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说些什么,耳朵都红了,还是杨惠芬主动和他攀谈起来。

杨惠芬早听叶永烈的表姐介绍过其情况,知道他是北大学子,心中很是崇拜。

她父亲解放前当过国**官,后在狱中去世,她出身不好,没能上大学,高中毕业在一所中学教授俄语。

二人合照

杨惠芬未谋面时便对叶永烈有了好感,见面后看他衣冠楚楚,戴一副金丝眼镜,有着书生气似的腼腆,温和有礼,更是心动不已。

两人相谈几句,分别时,杨惠芬送他一张自己的照片表明了心意,而叶永烈却因自己手边没有回赠的礼物而深感慌张。

第二次见面时,叶永烈抱着厚厚的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来送给杨惠芬,并且羞怯地说自己也参与了书的撰写。

杨惠芬深感惊喜,她抱着这一套厚厚的书,说道:“我还向我的学生们推荐过这套书,这套书很有名很厉害,我却不知道竟是你写的。”

杨惠芬心中对叶永烈的崇拜又多了几分,而叶永烈听到她的夸奖则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十万个为什么》封面

随后又见了几面,两人都热爱文学,相谈甚欢,而对彼此的了解越多,发现他们都因为家庭原因而受到牵连,彼此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不久,叶永烈暑假结束,需要回到学校,临别之际,杨惠芬感到不安,她直接问叶永烈:“我没上过大学,你会不会看不上我的学历?”

而叶永烈也直接对杨惠芬说:“那你会不会嫌弃我家境贫寒?”

杨惠芬坚定地摇摇头,叶永烈接着说:“那就好,以后我们两个人不说这些嫌不嫌弃、配不配得上的话,我们两人在一起,会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叶永烈回学校后,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次年叶永烈毕业后,两家人也决定让两人尽快完婚。

夫妻二人在家中

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而后一起入住家里准备的婚房,说是婚房,其实是不足6平米的一个隔间,只能放得下一张床,一个柜子。

叶家也无力为新人添置家具,只有两床新被和一顶蚊帐,但杨惠芬毫不在意,有情饮水饱,能和意中人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

正值新婚燕尔,叶永烈却接到通知,需要赶往上海电表仪器研究所报道,杨惠芬则需要留在这边教书,不能一同前往。

两人你侬我侬,不舍分别,不过迫于生计,也是无奈。处于异地,两人平时通过书信联系,到寒暑假,杨惠芬就前往上海与叶永烈团聚。

婚后第二年,两人依然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家中长辈催促他们生个孩子,杨惠芬综合考虑,决定辞掉学校的工作,随丈夫到上海。

但初到上海,杨惠芬不是上海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庭重担全压在叶永烈身上。

他白天在研究所工作,晚上回家兼职给报社写文章赚取稿费。

一家三口合照

二人省吃俭用,希望能存下钱在上海买个小房子定居下来。终于在半年后,两人存够了一点钱,买了一套12平的小房子。

终于在这样一个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窝,两人倍感欣慰。

虽然因为买房掏空了积蓄,两人甚至买不起床,只能把被子铺地上睡了一个月的冷地板。

第二个月叶永烈工资一发,他赶紧跑去家具市场买了一张床,还有几把椅子,搬回家中。

晚上夫妻二人相拥躺在新床上,不觉流下眼泪,生活那么苦涩,但还好两人分担着,互相鼓励着,从生活的苦中,竟也慢慢品味出一点甜。

买房后,杨惠芬也成功落户,并且顺利找到了工作,家中收入增加,两人又多买了几件家具,把家里布置得越加温暖。

叶永烈独照

年,杨惠芬怀孕了,并且成功诞下一个男孩,这个三口之家眼见着生活越发蒸蒸日上。

但不幸的是遇上了动乱的社会事件,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到普通人头上就是沉重的一座山。

《十万个为什么》突然被认定为是“*害青少年的大*草”,叶永烈作为作者受到牵连,失去了工作,还被下放干校,被迫离开妻儿。

家中一下子只能指望着杨惠芬,上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杨惠芬要工作挣钱,还要照顾家人,忙得连轴转。

最辛苦的日子里,杨惠芬依然时刻挂念着丈夫的安全,她不知道如何与丈夫取得联系,她担心他一个读书人,做不了那么重的农活。

每到夜深人静,哄睡孩子后,杨惠芬因为担忧丈夫难以入睡,她只能默默起来,翻看着与丈夫昔日的书信,不觉暗暗留下泪水。

好在劳动了一年后,叶永烈从干校休假,回到上海,与妻儿团聚。

叶永烈在劳动

杨惠芬看到久别的丈夫因为长期劳作变得又黑又瘦,手指干裂出好几道口子,心疼不已。

劳动三年后,叶永烈被批准回到上海,回到家中,恢复了自由后,他又想着重新开始写作。

杨惠芬支持他,默默给他买了写作需要的稿纸和墨水,叶永烈就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在家熬夜写作。

对于杨永烈来说,文学是生活的出口,现实生活那么劳累艰辛,但在文学中,他可以借助一支笔和他的想象力,驰骋未来。

他构思出一部科幻小说,主角是个小男孩,叫小灵通,他无意间登上了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上结识了生活在未来的人。

杨永烈和学生

每次写作途中,有了新的灵感,他就会同杨惠芬分享,比如,他跟杨惠芬说小灵通在未来市遇到的人,开着没有轮子的喷汽车。

他们使用一块“香烟盒状的小电视”联系打电话,当未来市的人患了癌症,比如肝癌,他们可以换上人造肝。

或者他们眼睛瞎了也可以换上人造的眼睛,未来市的人们寿命很长,活得都很幸福。

杨永烈在小说中作的设想基于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而对科学知识知之甚少的杨惠芬听到这些设想总感觉不可思议。

但是她感到那些设想都非常有趣,并且她相信叶永烈所言,在未来,在科技助力下,人们会活得很幸福。

年.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成功出版,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可惜那几年国家取消了稿费制度。

在签售书

接连出版了十本书,写了好几年,叶永烈一分稿费都没有得到,连稿纸和墨水的钱都没有赚回来,他也时常感到挫败。

但杨惠芬还是会安慰他,说:“你不抽烟不喝酒,用点钱买稿纸墨水没什么,而且写书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你千万不要放弃。”

一直到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稿费制度恢复了,出版社接连给叶永烈汇来迟到已久的稿费。

第一笔稿费是叶永烈写的《化学与农业》,共计8万字,按每千字4元,总稿费是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叶永烈稿费

叶永烈收到这笔稿费,先是给家里两个孩子买了新书包、新文具,给妻子买了一套新衣服,又给两边老人寄了一笔钱。

随后一笔笔稿费接连汇来,叶永烈一家人摆脱了经济上的烦恼。

年,上海市*府接到副总理方毅的要求,开始着手改善创作者的工作条件,便给叶永烈一家分配了新居。

原来是《光明日报》记者曾赴叶永烈家采访,写了份内参:“他(叶永烈)创作条件很差,一家四口人挤在12平米的平房内。

一扇小窗,暗淡无光,竹片编墙,夏热冬凉。每年酷暑,他都在这样斗室里,不顾蚊虫叮咬,挥汗写作。”

恰好副总理方毅看到了这份内参,体谅创作者的不容易,便让市*府着手提高创作者待遇。

副总理方毅与叶永烈

到新家时,妻子把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放到新家,然后高兴地说:“第一个住进新家的是小灵通。”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本作品,年再版时,成了畅销书,首印万册。

并且书中的许多构想,慢慢变成了现实,比如书中说的那个“香烟盒一样可以通话的小电视”,其实就是后来的屏幕手机。

年推出的屏幕手机被命名为“小灵通”,也是对叶永烈的作品提出的这种远见构想的致敬。

叶永烈在座谈会

之后,叶永烈又有好几部作品问世,他的稿费也越来越高。

叶永烈带着妻子孩子搬到了别墅,他有了专门的书房,他特意去把妻子第一次相见送给他的那张照片放大洗出来,挂在书房里。

结婚二十年时,他还为妻子赋诗一首:“长相知,不相疑。你信我,我信你。长相知,不相疑。同携手,求真理。长相知,不相疑。共白头,始如一。”

二人订婚时合照

两人携手走过风风雨雨,岁月催人老,容颜不再,但是在叶永烈眼里,妻子依然是当初那个明媚的少女。

他写过一篇文章《妻子的声音》:“时光流逝,妻子的容颜已经改变,声音一直不见苍老,为此还闹过好多笑话。

记得,陈伯吹给我家打电话,妻接的电话,陈伯吹以儿童文学老作者对小读者说话的口吻说:你爸爸回来,请你告诉他……

后来我们去陈老家里做客,告诉他我们家只有儿子,没有女儿,他这才明白闹了怎样的误会。”

二人在家

看来不只是因为那一张照片,妻子杨惠芬的声音也让人误会过她是叶永烈的女儿。

每次被误会,叶永烈都笑着解释,那笑容中,也带着对妻子的宠爱和怜惜,任时光匆匆,他依然记得妻子年轻时候的光华。

两人从少年到白头,不离不弃,相知相伴,这样的爱情和婚姻真是世间不可多得。

夫妻撑着一把伞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永烈书房墙上一副少女的照片挂了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