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朱日和硝烟中的蓝军旅鲜有败绩的秘籍是啥
TUhjnbcbe - 2023/3/26 19:58:00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3/5927655.html

来自朱日和硝烟中的实战箴言

——与陆*某蓝*旅指挥员一席谈

■江永红

蓝*旅指挥员在研究作战计划。陆学权摄

今年夏天,我第4次到朱日和训练基地采访,与蓝*旅指挥员聊天,让他们谈谈与30多支“红*”部队进行实兵对抗演习鲜有败绩、声名鹊起的秘籍在哪里?大家都笑,哪有什么秘籍,如果真要谈,我们就站在蓝*的角度,就训练和演习中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交流,说几句从硝烟中提炼出来的实战箴言吧。

看得出来,说是“箴言”,其实是客套话,应该说,用“忠告”更为准确一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蓝*指挥员给出的不可多得的几点“忠告”。

要换位思考,更要反位训练

换位思考就是在战术训练时,红蓝双方都应该先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红*”首先要根据对手的武器装备情况和战术原则,思考一下蓝*部队可能会用什么战法来对付自己,弄清了这个,训练才有针对性。研究对手是制胜的第一要义,研究要深入,只背诵条文是不够的,必须得自己先当一回假想的对方指挥官。作为蓝*部队,每次战术训练或演习之前,我们都要站在“红*”的位置上思考,把“红*”可能对付我们的手段都尽量想到。但到此为止还不行,即使对对手资料研究得比较深,即使站在对方指挥官的角度都思考过了,如果不经过实兵对抗,许多东西是体会不到的,战术水平也是难以提高的。

都说蓝*是“磨刀石”,但“刀”不能等到和蓝*旅对抗时才磨。平时就得找一块“磨刀石”来磨,也就是自己内部先行进行红蓝对抗,这可称之为反位训练。反位训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自己组织的红蓝对抗中,设置的对手一定要强,要用最精锐的部队来充当,按蓝*的作战原则和战术来充当,如果用一支弱旅来充当,就失去了对抗的意义。

从朱日和历次演习的情况来看,有的“红*”部队在这方面可能下的功夫还不够深,只是一个劲地埋头自己练自己的,来朱日和演习时,制订的作战计划和战术原则,就难免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有一个装甲旅的官兵把在家里制订的战术原则背得滚瓜烂熟,听起来挺不错,殊不知完全不适合模拟战场和模拟蓝*的情况。比如,第一回合战斗,他们确立的战法是三句话:“全程择要精确打,兵力引导火力打,地空一体割裂打。”原石家庄陆*指挥学院教授杨宝有评价说:“这三句话,放在什么战斗都管用,都没有错,但没有什么个性,没有针对性。这个战法是在没有深刻分析当面敌情的基础上来确定的,所以这种战法在操作层面上没有实际意义。”

换位思考,反位训练,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把对手的长处学过来,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历次演练中,蓝*旅之所以能打得越来越顺,平心而论,首先要感谢“红*”。这么说不是客套话、假谦虚,而是事实。如果说蓝*是“红*”的“磨刀石”的话,反过来,“红*”也是蓝*的“磨刀石”,是“红*”这块“磨刀石”把蓝*这把“刀”磨得比较锋利了。每次演习后,我们都要让部队找对手的优长,学习对手的长处,并运用到训练和演习当中。总之,对手犯过的毛病我们争取不犯,对手威胁我们较大的地方,也就是对手的优长、高招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学过来。

指挥员要亲自掌握侦察情报体系

对抗演练打的是双方首长的决心,决心下错了,不可能胜,毛主席曾经说过:“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没有情报、情报不准确或者情报太少,指挥员和战斗员就都成了“瞎子”。敌人具体在哪里?主要的兵力火力特别是影响战斗胜负的重要装备配置在哪里?战斗部署如何?这些都是侦察的重点。从朱日和演习场上的情况来看,一些参演的“红*”部队情报获取率和准确率还不高,影响了指挥员作出正确的判断,下战斗决心自然就非常难。

情报获取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侦察情报体系没有组建好。具体来讲,第一是各兵种和各级的侦察要素没有融合,步、炮、工、化等等,各侦察各的,与本专业无关的就不太注意,只向各自的领导或部门负责,所以搜集的情报非常零散。

其次是侦察手段过于单一,只会运用传统的侦察手段,对新型的侦察手段要么不会用、要么用的不熟练。比如,有的部队对无人机、直升机侦察手段运用就不熟练。对于我们蓝*旅来说,使用直升机进行侦察已经逐渐推开,必要时由指挥员亲自登机侦察,印证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情报之真伪,当然也会冒风险。指挥员亲自侦察是我*的光荣传统,应该继承发扬。

再次是对电磁侦察手段运用得不够,忽视了这个极其重要的情报来源。我们的模拟对象高度重视电磁侦察,甚至将其摆在各类侦察手段的首要位置。蓝*的很多情报,也是靠电磁侦察取得的。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问题,蓝*旅也曾经有过,教训也很深刻,就是在吸取了红蓝双方的教训之后,才有了进步。旅长满广志的体会是:旅一级是一线指挥部,指挥员要亲自掌握侦察情报体系,不能只依靠业务部门。

“红*”在这方面吃的亏更多一些。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有个旅一次打了很多目标,其实都是蓝*部队设置的假目标。原石家庄陆*指挥学院教授潘凯,在这次演习后点评“红*”部队存在的问题时说:“我们经常看到,指挥员处置情况过于随意的现象。如对上报的敌情信息,不加分析判断和甄别,几乎是有报必打,没有准确地点信息时,就打一个较大的覆盖范围,确实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炮兵、攻击直升机就好像是一支消防队,听说哪里有火就往哪里洒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情报没有融合,从而难以判别目标的真伪,难以确定目标价值的主次高低,致使情报获取时实效性和可靠性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不妨先从指挥员亲自掌握侦察情报体系做起。

通信与电抗应联合使用

没有通信就没有指挥。没有通信,坦克、装甲车、火炮就可能成为对手的活靶子。在实兵对抗演习中,指挥员最怕出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个指挥员不重视通信,但往往在强调其重要性后,提一句“一定要保证通得了联得上”的要求,交给通信部门就完事了。每一个参演的“红*”部队,都在保障通信畅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某装甲旅在演习中做到了实时语音、图文传输,就很值得学习。但是,非常遗憾,一些“红*”部队都因通信网络被瘫痪,甚至被入侵,而败在了朱日和的演习场上。尽管平时练了很多抗干扰的办法,但在蓝*的电磁压制下,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部队电台不通就过分依赖对讲机,进行明语通话,结果重要目标全给暴露了。

要保障通信畅通,当然要努力提高通信兵的专业技能,加强抗干扰的训练,这是毫无疑义的。蓝*旅旅长满广志一个深刻的体会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就通信抓通信,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练得再好的报务员在对手的强电磁压制下,要保障通信畅通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换一个思路,将通信与电抗分队融合使用,在电磁领域来个攻防结合,不能通信干通信的,电抗干电抗的,各干各的,互不相干。这一点非常重要。

保障通信畅通不能只是被动应战,要有攻击行动。把对手的通信有效干扰了,自己就有了主动;把对手的电抗分队打掉了,己方通信的安全畅通就少了威胁。有的对抗,“红*”的电磁干扰对蓝*的影响非常有限,有的场次甚至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不会用电抗分队,或者干扰作用很小,或者被蓝*打掉了。对手的电抗分队是蓝*侦察和打击的重点目标,总是要千方百计找到它,尽可能干掉它。如果在电子战上占不到上风,就没法保障通信畅通。而据战后导演部的讲评,有的部队在战前开协同会,却不通知电抗分队参加,把这一电子战的重要力量,放任分队指挥员去自由使用。而分队指挥员因不明白整个战斗部署,也不明白战斗进程中敌我双方的态势,在实施电子干扰时就不知道应该重点压制什么方向、什么地方、什么波段,自然就达不到压制的效果,盲目性较大,甚至出现了自己干扰自己的情况。

强调把通信和电抗融合起来使用的另一个方面,是通信部门和通信分队不仅要保障通信畅通,而且要参与电子战,不能认为电子战仅仅是电抗分队的事,要明白自己不仅是要抗干扰,还应有进攻行为。在朱日和演习场上,“红*”部队通信受到的是蓝*电抗和通信的联合干扰,被蓝*欺骗指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某旅一个坦克连,被冒充的上级指挥在“原地待命”,结果被蓝*的武装直升机在原地“点了名”。要做到实兵对抗时有攻击性,平时电抗和通信就要有融合训练,战时指挥员要亲自掌握,统一调度。

合同作战的瓶颈要实打实地突破

合同作战乃至联合作战的理念原则,人人都记在本上、挂在嘴上,但从朱日和演习场的情况来看,红蓝双方都有合成水平不高的情况,计划的是合同作战,打起来又成了单一兵种作战,各兵种各打各的,没形成拳头。差不多每场演习后的复盘检讨,导演部和专家组的成员都要讲评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家都想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蓝*旅并不比“红*”高明。开始时只打防御,因为有预设阵地,通信联络的保障就比打进攻的“红*”更稳固一些,加上地形比较熟悉,又反复演练过,即使作战过程中在协同上出点问题,也不至于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打进攻,没了上述优越条件,协同起来难度就大多了。

有一年的7场“跨越”演习,蓝*打的都是依托预设阵地的防御战,有不少“红*”官兵败得不服气,说:“如果反过来,让我们守,蓝*攻,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当然,红蓝对抗不是为了争输赢,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通过“磨刀”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但红方部队提的意见有道理,基地导演部就坦然接受。为了全面锻炼部队,包括锻炼蓝*这块“磨刀石”,第二年的“跨越”演习,红蓝对抗就由每场一个回合,变为每场三个回合,从下半段开始,其中一个回合就是红守蓝攻。

蓝*旅打进攻能力如何呢?在合同作战这个问题上,刚开始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比“红*”少。在蓝*旅内部预演时,第一场进攻战斗,红守蓝攻,蓝方在开辟通路这个环节,一个连被打光了也没有完成任务。严峻的事实迫使蓝*旅下决心研究进攻中的合成作战问题。因为破障是进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最考验部队合成能力的一个坎儿。

蓝*旅的指挥员们研究发现,制约破障的首先还是认识问题,认为破障是工兵的事。炮火准备后,防化兵施放烟幕,工兵上去破障,其他部队仿佛无事一般,就等着通路打开后冲上去,等到工兵受挫后,再派步兵接着上,结果可想而知。对此,首先必须要明确,破障不只是工兵的事,离开了协同,破障就会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根本破不了障。因此,破障的第一责任人不是工兵,而是主攻连的指挥员。

第二是指挥手段问题。主攻连连长缺少指挥合成部队的手段,尤其是对配属兵种交代完任务后,就指挥不上了,对配属的坦克也没法指挥到单车,主要是被通信问题卡住了。解决这个问题,是要下大功夫的。旅主要指挥员带着通信部门一项一项研究解决的办法,靠分队现有装备没法解决的,全旅调剂通信器材解决,调剂后仍然不能解决的,创造条件革新方法也要解决。

第三是指挥权限问题。光凭主攻连本连及配属的兵力兵器,完成破障任务也是有困难的,需要炮兵、直升机及时的火力支援,还需要电子战的配合。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如果请示来请示去,就会贻误战机。对此,蓝*旅大胆采取了任务式指挥方式,将营属炮兵临时委托给主攻分队指挥,并临时赋予主攻营营长呼唤旅属炮群和攻击直升机的权力,连长只需报告营长就可以得到及时的火力支援。

上述三个问题解决了,诸兵种合在一起练了,合同战术自然就有板有眼了。在后面的进攻战斗演习中,主攻连从破障到突破一线阵地,伤亡大幅减少。与开始时一个连损失光了也没能开辟通路的情况相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足以看出合成作战的威力。

对新型作战力量应格外重视

对新型作战力量不会用的问题,每次演习讲评都在讲。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因为指挥员重视不够。他们的体会是,对新型作战力量,一般的重视还不够,要格外重视才行。所谓格外重视,就是对新型作战力量,要比传统作战力量高看一眼。必须认识到,在现代战争中,离开了新型作战力量,就很难取胜,甚至无法取胜。在一次进攻战斗演习中,因为某种原因,导演部临时取消了直升机参战。这场演习,旅长指挥起来感到非常非常吃力。没有了直升机,空中的眼睛瞎了一只,只能靠无人机,没法直观地鸟瞰地面的情况;没了直升机,就没了机降行动,就少了一个空中突击手段,特别是少了一种对付坦克、装甲车的“撒手锏”。这场演习虽然最后胜了,但损失非常惨重,担任掩护的一个营几乎伤亡殆尽,而突破成功的两路,损失也比过去高出百分之六七十,正所谓惨胜等于不胜。讲这个战例,是想说明,陆航只是新型作战力量之一,仅仅因为少了这一个要素,就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如果所有的新型作战力量都缺席,那多半连惨胜也做不到了。

所以,蓝*旅对新型作战力量,包括本旅编内的和战时配属的都格外重视,平时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在一起训练。比如,直升机部队和蓝*旅是兄弟部队,平时蓝*旅无权指挥人家,但大家却通过联合训练变得亲如一家。双方通过联合训练都提高了本领,指挥员之间也有了较深的了解,战时配合起来就有了默契。演练前旅里的作战会议,他们一定要通知所有新型作战力量的指挥员来参加。会上,旅主要指挥员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如何使用他们的意见,同时让他们了解全局,明确任务。在战斗过程中,也要及时向他们通报情况,交代任务。这并非是客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各级指挥员了解全局,了解当前的态势,最终达到服务全局、主动配合的目的。事实正是如此,在历次演习中,新型作战力量对蓝*旅战斗力的贡献,虽然难以用百分比来计算,但每次起的作用都很大,有时甚至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日和硝烟中的蓝军旅鲜有败绩的秘籍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