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莆田学院新闻系学子深度报道赓续红色血脉,
TUhjnbcbe - 2023/4/4 21:44:00

编者按: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并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本文为莆田学院新闻系学子所写,花费半年时间,以深度报道方式探寻了莆田三个革命旧址。分别为陈国柱旧居、省三小学交通旧址以及林汝南故居。青年新闻人的语言大胆且充满热情,恰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颖活泼的角度,以此引发更多的思考。以下为正文:

红色革命精神在当今究竟有什么意义?”今天的我们没有经历过血与泪的时代,那就需要借助一个精神载体让我们触碰历史、了解历史。正因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在城市的发展浪潮中,革命遗址不可或缺。它的存在对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文化自信的增加、*性的培养以及民族的觉醒都具有重要意义。

付玲玲郭盼*莎莎尼玛卓玛

编辑

闻道

尼玛卓玛(除署名外)

陈国柱故居的十年坚守

“我是年申请提前退休的,为的就是将陈国柱故居修起来。”这是75岁的林金聪二十几年前就有的信念。

陈国柱,字子石,又名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19岁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人民*,投入反对北洋*阀的战斗,他是中国共产*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员,年2月在莆田哲理钟楼内建立中共莆田*团混合支部,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的熊熊烈火。

陈国柱故里牌坊图:木痴

陈国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这里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寺,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在解放前先后有30多位革命先贤为革命不懈奋斗,令其在群山之间也不掩风采。

陈国柱故居在年被列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为莆田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由*府拨专款保护修缮。在这里,有两位老人默默守护了十多年,一位是林金聪,另一位是78岁的陈维砥。

林金聪在西天尾中学任教前,曾在部队待过十年,从部队退役后,又在莆田县(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教育局工作了几年。

图为陈国柱故居

在年前后,林金聪回下垞村老家时,路过陈国柱的故居,看着眼前破败的老房子,想起他年受邀参加陈天章烈士研讨会时,大家对陈天章烈士的革命事迹都有所了解,但对于陈天章的老师陈国柱却知之甚少,心中顿时萌生出一个念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闽中革命早期的历史,了解陈国柱。

年,林金聪主动向市、区领导有关部门申请提前退休,得到大力支持后,他便开始收集相关资料,一坚持便是二十多年。

在收集资料前期,林金聪虽然掌握了一点关于陈国柱的资料,但为了更好地还原陈国柱当初的革命历程,他决定北上拜访陈国柱的夫人。

红色文物图:木痴

在当时,林金聪每月工资只有63块5毛钱,他花了两三百,坐了两天左右的绿皮火车,在堂叔林金铸的帮助下找到了陈国柱在北京的居住地址,林金聪上门拜访的时候,陈国柱的夫人已经故去,只见到了陈国柱的儿子,在交谈之中并没有什么收获,只能失望而归。后在福建省市区*史研究室的帮忙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慢慢地充实了陈国柱的革命历程。

林金聪少年时代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年的一天给回乡的陈国柱引路。当年村里上学的人不是很多,像他这样读到高二的人就更少了,镇里觉得他也算是一名“知识分子”了,派他给陈国柱引路,说起当时的场景,林金聪现在都还热血沸腾:“当时我们省里面有五六个干部都在,还有莆田县的公安配着手枪在旁陪着。”

下垞村夜景图:木痴

那时候,村里还没通路,到村里要绕山走两三个小时,陈国柱走得大汗淋漓,到村口后,林金聪对着村里边喊:“这是陈国柱,大家快过来跟陈国柱拉拉手。”说着林金聪忍不住笑起来,伸出右手摆了摆:“当时我和陈国柱在西天尾见面握过手后,我这手三天都舍不得洗。”

村里人听到林金聪的话后,都围过来和陈国柱打招呼。在村里的那两天,陈国柱去看望了以前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人,了解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情况后就回去了。“但当时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现在都还觉得历历在目。”说着林金聪又平添了几分笑意。

陈国柱故居大门图:木痴

年陈国柱故居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故居开始正式修缮。林金聪当时也没闲着,除了帮助还原故居的原貌以及布置以外,也担当起故居的义务讲解员,但那时只有他一个人。“我是个有50多年*龄的*员,退休后就觉得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忘初心。”林金聪说道。

每天不管有没有人去参观,他都会在早上8点左右,从西天尾镇上骑40多分钟的摩托车上山,到故居后,打开门,会先检查水电的安全问题、布置的东西有没有被破坏、卫生情况等,有破坏就会登记上报给镇*府,午餐就随便吃一点,到下午五六点又骑车回家,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此。

年,陈国柱的铜像在故居落地,故居正式对外开馆,镇*府聘用下垞村的陈维砥,每天维护故居的日常卫生以及开关门等工作,林金聪则成为故居的管理员兼讲解员。“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两万人来参观。”

陈国柱铜像

林金聪说:“我每次都会给参观的人,讲解陈国柱,讲解故居里面展览的东西,每到此刻,我都希望我的讲解可以给参观的人留下关于红色革命的、关于陈国柱的印记。”

根据陈国柱故居来访登记表不完全统计,林金聪这些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累计讲解上千场。因陈国柱的革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辽宁、四川、重庆以及湖北等地都有参观团来到这里,林金聪每次讲解都不会带着稿子照本宣科,而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以及对于史实的充分了解侃侃而谈,参观者随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解,仿佛走进了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

“有时即使是病了,他都没耽误给参观者讲解。”下垞村村支部书记周国章对我们说道。

林金聪对于自己的讲解技巧以及接待游客的服务经验也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的讲解员,他希望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永不熄灭。但曾经有个年轻的讲解员出现了最基本史实错误,这让他对故居未来讲解员的职业操守表示担忧,对于陈国柱,对于过去的革命烈士,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贬低,该是什么样就怎么说,不可胡编乱造,也不能歪曲史实。

相关革命文物图:木痴

今年10月份开始,林金聪就不再是故居的讲解员了,因其骑摩托车上山曾摔过几次,再加上年事已高,镇*府担心他的安全,派他去镇里的少儿文化中心协助工作。说起那几次摔倒,林金聪摆摆手:“就是有次摔得在床上躺了20多天,把他们给吓到了,我本人觉得没什么问题。”

说着起身往卧室走去,他从卧室拿出一个深红色盒子,揭开盖子放在桌子上,证书封面写着《特聘文史研究员林金聪》。陪同在旁边的林亚丕(林金聪妻子)看着志得意满的林金聪,笑了笑没说话。

林金聪证书

因多次拜访林金聪,机缘巧合下碰到了他的一位学生张宗友,回想起读初中时,林金聪对和他一样从山区走出来的学生都格外的照顾,带他们到当时学校给林金聪分配的教师家属房里吃饭,并且会主动询问、帮助上学困难的学生……讲起这些陈年旧事,这位中年男人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而陈维砥,因故居的工作,镇*府每个月会给予老人块钱的补贴,但需要每个月列个单子给村里,村里签字盖章后传给镇里签字盖章,然后再拿着单子去镇*府的财*所才能拿到补贴,这对于林金聪来说不难,但对于陈维砥老人来说却是难如登天。

下垞村目前还没通公交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而陈维砥的子女又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大多时候都只有一个人在家,上山下山都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陈维砥表示希望镇*府能够对此做出合理的调整。

二十多年来,他始终热忱迎接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出色地完成每一场讲解。正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才能让陈国柱们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红色血液所知晓。但不止深山里的陈国柱故居,还有全国各地的“沧海遗珠”等待我们发觉……

陈维砥带领大家参观陈国柱故居

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拆与留的夹缝中生存

年11月19日,一篇题为《请珍惜历史——一个福州人对莆田沁后村拆迁的建议》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朋友圈纷纷转载,其中一条评论引发村民共鸣:“一个离乡多年的福州人尚能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古村落的意义。作为在沁后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心能不有所震撼吗?眼能视而不见吗?手能不有作为吗?”

该文当即受到莆田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年11月20日,紧急叫停了沁后村的拆迁工作。目前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与一些破旧老屋留在原地,周围尘土四起,支离破碎,一片荒凉。

沁后村的一处废墟

一边是莆田大学城的征迁,一边是革命旧址的保留,新与旧,拆与留,省三小学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处境?

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被列入莆田学院迁建项目(涵江片区)的范围之内,其中包括具有百年历史的红色摇篮——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年3月份下达文件开始拆迁,一时间沁后村不少传统建筑与古村落夷为平地。

省三小学(现沁后小学)旧址为蔡氏宗祠,坐北朝南,两层土木结构的五间厢,创办于年。年,莆田地下*在该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蔡拱北接任校长后,在该校建立了秘密交通站,负责护送往来的革命同志、传送情报等任务,是山区与平原之间的重要联络点。解放前夕,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南下解放莆田做了许多革命宣传工作。

第一次参观省三小学

年,原莆田六中副校长蔡鸿绪退休后本该过上怡然自乐的休闲生活,回到老家,看到因年久失修,校舍后墙部分坍塌损坏这般景象,心生难受,“到我们这一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它塌了呢?”

于是召集了村里的热心人士讨论修建的问题。在年与年两次写报告向市*府申请资金,将近90岁高龄的蔡鸿绪身体还算硬朗,说话也十分健谈,一边侃侃而谈,一边用颤颤巍巍的手给我们泡茶。

当被问及申请的资金是否有发放下来的时候,蔡鸿绪一句“没有”,话音未落,一旁的大女儿按捺不住连忙起身,及时制止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把老人叫到一旁,隐隐约约听到她跟父亲嘱咐着什么,回到座位,大女儿说道:“这个问题不要多问。”蔡鸿绪连忙摆了摆手,一句铿锵有力的“我不怕!”回绝了女儿。

沁后村建筑图:木痴

别无他法,唯有自救。面对资金不足、后续发展没有头绪的重重困难,蔡鸿绪等人也没有轻言放弃,和几位热心人士成立保护革命旧址董事会,“当时我在董事会担任文书,先后给校友,乡亲等人发出了四次倡议,得到积极响应,最后才依靠校友和自然村老百姓的自筹,年,捐资近14万元。”

蔡鸿绪流露出一丝笑容。这笔资金第一时间拿来对校舍进行修复,并在一楼镌刻乐捐者芳名于敬贤榜上,在二楼大厅建立省三小学交通站纪念堂,展出了莆田革命斗争事迹和10多位先烈照片以及革命先辈反映革命史的诗词和书法作品。

省三小学敬贤榜

年11月26日,在村官与省三小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次来参观了省三小学,在一片荒芜中它孤零零地留存着,那时周边环境还并未长满杂草,室内也非常宽敞整洁,可能是因为来访人多的缘故给这里平添了几分热闹,作为局外人也没有去深究过这里为什么拆又为什么留,只是单纯为周围破败的景象感到可惜。

年11月3日,我们再次来到省三小学,这次明显冷清了许多,正如蔡鸿绪所说,“像广岛挨了原子弹一样,满目疮痍,到处杂草丛生。”

穿过比人还高的杂草,沿着村民刚刚在一片杂草中踩出来的小路踏入小学,庭院的地缝中也长出了杂草,随处可见的蜘蛛网,挂牌旁的螺丝钉也是锈迹斑斑,其中写着“莆田市*史教育基地的挂牌”只剩一颗螺丝钉悬挂在墙上,随时都有掉落下来的可能。不过涵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的黑色立碑在太阳下依旧熠熠生辉。

第二次参观省三小学

蔡鸿绪无奈地说道:“这不该是一个文明保护旧址该有的样子”。于是年迈的蔡鸿绪将自己保存的史料移交给了新的董事会,不仅有文字资料,还包括当初申请爱国*史教育的来访信件;好几封紧急告校友书;省三小学的红色史料以及旧址的照片;当初申请保留的影集(大约多张)等将近40个文件夹的影像资料。“好在现在的董事会会长蔡步定很得力,很坚持,一直上书说省三小学应该得到重视。”蔡鸿绪很是欣慰。

年3月沁后正式拆迁之前,新的董事会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息透露过这里要面临拆除,这无疑是给他们当头一棒,“我作为会长都没有人提前通知过我啊!”

蔡步定语气突然高昂,双手一摊,低下头叹气。打电话给拆迁办得到的回复同样是拆,然而自己却毫不知情。有蔡氏村民第一时间就在莆田市便民服务平台发送了第一份诉求:鉴于省三小学在莆田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强烈要求就地保留。此投诉面向涵江区便民服务平台与涵江区梧塘镇人民*府,要求一周内必须给予清晰准确的答复。

三次在热线平台申诉记录

3月31日涵江区梧塘镇人民*府发来第一份回复,得到的回答是该祠堂位处莆田学院迁建项目范围内,将整体移交给莆田学院,将告知学院尽量予以保留。但是蔡氏子民绝不满足于停留在口头上的建议和协商,于4月、7月、11月又接连发送了三份诉求,希望有关*府能给予一个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制止拆除及破坏行为,保护革命旧址刻不容缓。然而时至今日,省三小学的归属也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

被问及这样的诉求究竟有过多少次,蔡步定说:“n次。”看到我们难以置信的眼神,又补充了一句:“真的。”说完自己也很无奈,网上写诉求,手机打投诉电话,能想到的办法都做过了。说着他手指向同为董事会成员的蔡启聪,说道:“为了省三小学他也付出了很多啊,连我们董事会的会议基本都在他门店里开。”一旁的蔡启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其实也都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那段时间每天车来车往,去*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咨询,复印各种需要的材料几乎成了蔡启聪的日常。毫无疑问我们此次采访的地点也是在他的门店里。

图为左蔡启聪、右蔡步定访谈现场

“有些人会说我们吃饱了没事干,拆掉了就算了吧,特别是有些村民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在年9月22日,我们召集了蔡氏子孙共余人签字并盖章了蔡氏呼吁书。”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省三小学,牢牢抓住祖先留给大家的最后一笔财富。

沁后村村民——蔡氏万兴堂宅的房东蔡庆平是蔡氏子孙的一员,他就曾代表全家去盖过章,签过字。他表示:“我们都很支持董事会的工作,在历史上有价值的房子,是坚决不能拆的。”他的房子也在年2月7日被涵江区人民*府授予“莆田市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挂牌并且门前还有“保护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一排醒目的字眼。

“老一辈是真的很辛苦啊,在当时的年代收集整理资料很艰难,我们这一辈的辛苦远远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年轻的一代又青*不接,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求问心无愧就行了。”现已68岁的蔡步定还很有干劲。

根植内心的红色种子,即使在这片荒凉之地也从没泯灭,如今省三小学仍由蔡氏家族在管理,会不定时安排人去清理门口的杂草,打扫院子的卫生。一片片残砖断垣中矗立的省三小学,究竟未来将面临何种命运呢?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就让我们静静等待,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沁后村古民居修缮中图:木痴

林汝楠故居:良好家风下的红色传承

早上八点,我们一行坐上了公交车,在经历两三次的换乘,跨越了三个区之后,不禁心生疑惑:这么远的地方真的会有人去看吗?历经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的三座厝。

穿过一个大坝,进入一条小巷,我们看到了“三座厝”的全貌。

三座厝图:木痴

“三座厝”占地面积平方米,主体建筑坐东朝西,由前、中、后三座五间厢大厝呈纵向排列,双边有左右对称的护厝拖相衔接,整个建筑夯石为基,垒土为墙,取杉为架,用瓦护顶,硬脊翘角,一隅安然。

约百米的石墙中间有一道方方正正的大门,大门上贴着红底手写大字“红色家风”四字,红底在时间的流逝下略有褪色,但字体仍方圆兼备,刚劲有力;大门上面两颗白底红星簇拥着“三座厝”三个金色大字;大门左边木色的牌子上写着“林汝楠故居”五字,左右两边各分布着三块或金色,或银色的牌子,“珠江联络旧址”“红色文化遗存”“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扶建项目”,六个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就是三座厝了,也是林汝楠烈士故居。”64岁的林剑豪是三座厝的第五代后人,他说道,三座厝不仅是莆田沿海最早的革命据点之一,也是闽中革命的摇篮地,还是解放莆田城时飘扬在县城古谯楼上第一面红旗的诞生地。

三座厝大门

“三座厝的建筑规模在当时的十里八乡,可谓首屈一指。”林剑豪一边打开门,一边笑呵呵地跟我们说道,“三座厝”祖上早年秉承宽厚济家,诚信为本的家训,以务农、经营药业和兼办榨油坊而发家致富,于清道光年间兴建“三座厝”,其后,扩建前座,后座以及外院,才有这样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氏家族由最早的13户,发展到后来的户,鼎盛时期,三座厝里住了百余人,提起以前,林剑豪侃侃而谈。

林氏家族在当时颇有经济实力,但在那样的纷乱年代,并没有想过安稳度日,而是召集族人亲眷,在林汝楠、林汝梁等革命先贤的带领下,迎难而上,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那个时候可真是辛苦啊!三座厝先后有三十多人参加地下革命,其中六位族亲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他们都还很年轻嘞,牺牲时三人年仅26岁,最小的也才21岁。”说完,林剑豪带我们走向了最里面的房间,一一向我们介绍家族烈士居住过的房间。

林剑豪介绍前厅大门

不止是外界能叫出名字的烈士,“三座厝”的族人和亲眷为了革命事业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些目不识丁的妇女为支持革命事业不仅送夫送子参加革命,而且在粮食物资,安全掩护及生活方面在给珠江开展地下工作的革命者,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照顾,撑起了革命的半边天。

林剑豪带领我们围绕着“三座厝”参观,走在前面,又时不时地回头,边走边说,革命事业在“三座厝”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让国民*知道了“三座厝”联络站是革命活动中心据点,又是林汝楠的故居,便将“三座厝”联络站列为“清剿”重点,自年11月至年7月,几乎每年都要“清剿”“三座厝”,“三座厝”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三座厝内部图:木痴

回到前厅,他指着第一道大门,上面有一道醒目的弹孔痕迹。“当时,国民*围剿共产*人,拿枪在门外扫射,院门都打烂了,有些子弹直接射到院里来。

那几年最恐怖了,收到围剿消息就连忙跑出去躲起来,有时候直接被抓到现行,行李都来不及收拾,每次围剿又会把家里的物资洗劫一空,天天提心吊胆,搞得人心惶惶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国民*就来了。”林剑豪绘声绘色地描绘道,好像要把我们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林汝南故居图:木痴

接着快步走到后院去,我们不解,也急忙大步流星地跟过去,在后院一个宽敞房间外停下脚步,回头跟说:“后面就好起来了。”林剑豪终于展开了一抹和煦的笑容,大步迈进屋子,年8月15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三座厝”人林焕章带领闽中游击纵队多人在珠江祠堂集合,并在“三座厝”缝制红旗,服装,8月21日,游击队成功进占莆田城,将胜利的红旗插在古谯楼上,古城莆田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这间屋子就是当时缝制红旗的房间。”

说到家族里为解放革命事业作出的努力,林剑豪言语激动,讲到族人去世,满是遗憾和痛心,想到他们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眼神里又充满自豪和敬佩。“前人做的实在太多太多,我们能做的又太少太少,现在能做到的,能做好的就是把三座厝完整地保留下来。”

三座厝内的庭院图:木痴

跟随林剑豪的脚步来到前厅的桌子前坐下,一旁堆满了方形管,还有两个工人在一边,林剑豪说道,“三座厝最近在翻新电路,在10多年前,林氏家族为了协助保护利用红色遗址陆续搬离“三座厝”,年最后一户人家从这里搬离,当地*府也开始了对三座厝的修缮规划利用。”

“三座厝”于年9月由中共莆田市*史研究室正式授牌为“珠江联络站旧址”,年12月由秀屿区人民*府确定为“秀屿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由莆田市人民*府确定为“莆田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年3月由福建省文物局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近年来,市、区、镇各级*府领导对“三座厝”的保护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莆田市*法委、民*局、文旅局、老区办、老促会等单位领导们更是多次亲临“三座厝”关心指导并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对“三座厝”进行系统修复。*府在至年,共拨款万用于“三座厝”修缮。

林回兰故居图:木痴

除了当地*府积极发力支持修缮红色革命遗址之外,林氏家族也在不间断地对“三座厝”进行抢修。

家族还为保护“三座厝”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基金会由每个科头(科头是指农村以开族公的子孙为科头)推荐一位德行兼备的代表参加,一共有九个成员,参与“三座厝”日常管理和运营。

三座厝族谱图:木痴

“家族里很看重三座厝的保存和修缮,总说这是先辈就给我们的,千千万万不能丢。院里哪里有坏的,家里的老一辈就会督促我们赶紧拿出基金会的钱进行修缮,还会亲自来现场监工。”林剑豪说完目光又转向一旁的工人,看了看工作进度。

作为三座厝的传承人和守护者之一,林剑豪也是基金会中的成员,多年来一直打理、维护着这座庞大的院落。

林剑豪喝了口水,开口道“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也是家族族人自筹的,家里有个传统是每年正月初二举行族亲茶话会,对上年工作进行总结,也对下一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在这天,林氏家族户人家齐聚一堂,自发为基金会筹集资金,平均每家会捐块左右,一般一年会筹集到6—8万元作为来年基金会的开销。

林氏家族谈话图:林福添

除了在大年初二举行亲族茶话会外,在“六一”儿童节,农民丰收节等一些重大节日时,家族还会举行答题活动,题目由基金会中的成员和家族中比较年老,热爱、熟悉家族各阶段的历史的老人出题,答题内容也大多都是一些*史、“三座厝”的起源、革命烈士事迹等的问答。

参与答题活动的基本都是家族里的儿童、少年,也包括家族里的大学生。答题活动还设立各个不等的奖品,大多以学具和体育用品为主,例如笔、本子、篮球、足球等,购买奖品的资金由基金会出,每年奖项资金大概在元左右。答题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年轻的下一代接受家风、家训的教导以及传承红色基因。家族通过各式各样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励后人勿忘历史,牢记先辈。

林氏家族不仅为了红色传承“费尽心思”,更是把人文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基金会的资金除了“三座厝”修缮和日常开销之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在重阳节或国庆节慰问老人,给六十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做寿,给老人送礼品等。

董事会发放老人慰问金图:林福添

林氏家族在人才培育方面也颇有心得,基金会每年会拿出部分资金奖学济困,以二本元,一本元,研究生1元,博士生1元这样逐级递增的奖金模式,给予家族里的优秀人才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最高峰的时候,一下就走出了七位大学生嘞!”林剑豪老人手上做出“7”的手势,得意洋洋地说,“希望家里孩子都能成才,报效国家,回报社会,也可以给家族做贡献。现在时代不同了,基金会要靠年轻人,他们接受先进的思想很快,回到家族也能和大家齐心协力保护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东西。”老人感慨道。

林氏家族年金榜题名学生图:林福添

林氏家族定期会检查“三座厝”,哪里需要修缮,哪里需要维护,基金会便会立即拨款进行维修。

在精心组织修缮保护“三座厝”的同时,也在认真编制展陈方案,收集文物展品及有关史料,丰富和充实陈列内容,切实把“解放莆田城第一面红旗诞生地”保护好,管理好,造成秀屿红色文化典范。“先辈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绝对不会忘!”林剑豪十指交叉,手臂撑着桌子斩钉截铁地说道。

林氏家族与金榜题名学生合影图:林福添

后语:由于莆田市革命遗址众多,地区分散,闽中革命斗争大多都是在山区,农村进行,革命遗址自然大多都在偏远地区,常年无人居住,面临房屋损坏严重,常年雨水浸泡等一系列问题。莆田市*府近年财*处于赤字状态,每处地点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去修缮维护。即使*府拨款,后续日常修缮的资金也成了问题。

革命旧址的教育意义决定了它更多是一个情怀所在,因为不同革命遗址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各个红色革命遗址的受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东泉村的东泉列宁小学与省三小学都希望在发展的洪流中保留旧址。省三小学革命遗址有家族祠堂、古建筑等多重身份加持,还属于美丽乡村,老区办,乡村振兴等项目,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申请保留。

红色革命遗址的管理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例如陈国柱故居属于*府管理,在年由镇*府出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缮了,年又为建*周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装修,还有省三小学在蔡鸿绪的推动下于年和年向*府申请了资金并且成立保护革命旧址董事会,向校友,乡亲等人发出四五个倡议,自筹获得了一笔资金进行了修缮。

总的来说,革命遗址的修缮与管理问题或多或少有着普遍共性,但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需要区*府、镇*府、村委会自上而下进行有序管理,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从多方面解决人才断层短缺等问题,切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革命资源。

红色革命旧址可以让年轻一辈知道过去的历史,了解先辈们为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多少努力,理解这种无私的奉献。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要有好的输入环境,加深青少年对“爱国”的概念,而红色革命旧址的存在就是一个好的输入环境。

然而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又需要一个人的默默坚守、一个家族的薪火相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原标题为:赓续红色血脉再展革命芳华——探寻莆田革命旧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莆田学院新闻系学子深度报道赓续红色血脉,